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8章

作者:二木则林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最后这句话,傅文钰说得非常认真。

  他准备如果今天无法和陈地主达成一致的话,那就要采用其他手段,比如在报纸上搞臭对方的名声,以及自家房子也不建了,马上搬走等等。

  好在陈地主不傻,也不是那种丧尽良心的人。

  听完傅文钰的话后,他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了傅文钰一会儿,然后苦笑道:“罢了,姻亲乃是结两性之好。既然你们并不愿意,那老夫也不强求。”

  “之前看中令妹,是因为你们兄妹幼时跟俊儿一起玩过,是少有的能和俊儿玩得到一起的人,把俊儿交给你们,我放心。”

  说罢他一摆手,“请回吧,老夫就不送了。”

  不送就不送。

  傅文钰松了一口气,然后在陈府管家的带领下出了门。

  不过陈地主说陈俊小时候跟自己玩过?但原主的记忆里却没有这一项,唔,也正常,因为比较日常的事情他的确没有记忆,四书五经倒是记得牢牢的。

  走到门口的时候,中途几次欲言又止的老管家忍不住道:“傅小哥,我们少爷虽然和正常人不一样,但他真的没有坏心,甚至比很多人都要好。”

  于是接下来这位老者就举例了很多陈少爷是个好孩子的例子,比如心地善良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比如从不会打骂那些陪他玩的小厮,也比如以前老爷允许少爷出去玩的时候,他还会将自己的食物分给村里的小孩子们吃……

  傅文钰安静地听完,这些事情有些他听说过,有些则没有听说过,但不管如何,从这些事情上看,他更确定了陈少爷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心性。

  所以他诚恳地道:“那按你这么说,你们家少爷如今已十四岁了,但他平日里喜欢的却是玩闹,这样看来他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妻子,而是玩伴。”

  小孩子成什么亲呢,有人陪着一起玩就行了。

  陈管家顿时愣住了。

  不等他再说,傅文钰一拱手,“告辞。”

  从陈家出来,他越想越觉得陈少爷不应该成亲。

  理由很简单,一个一直保持着小孩子性格的人,即便是成了亲,也不会成熟起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被嫁过来的那个女孩子,难道不会恨上陈家吗?等将来陈地主夫妇老去,恐怕陈家还会不会姓陈都不好说。

  不过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既然陈地主答应了以后不会再让人上门提亲,那傅文钰就将陈家抛到脑后,转而思考起要怎么解决傅二婶这边。

  在傅蓉这件事情上,陈地主是主犯,傅二婶是帮凶。

  主犯不难解决,因为傅家与陈家并没有厉害关系,陈地主在看到他坚决的态度以及挣钱的实力之后,放弃在意料之中。

  但帮凶二房这边,就比较难了。

  一句话,打老鼠容易,不伤了玉瓶就很难。

  老鼠指的当然就是贪心的二房夫妇,玉瓶则是祖父傅大石、他们一家以及二房的两个子女也就是原身的堂弟妹,春花和文举。

  傅青石和刘氏成亲也有十几年时间了,有两个孩子,还是双胞胎,就是傅春花和傅文举,今年十一岁。

  他们家是典型的歹竹出好笋,夫妇两个爱贪小便宜,对钱财非常看重,为此不惜算计亲人,但两个孩子的性格却还不错。

  在原身的记忆里,堂妹春花任劳任怨,家里的很多活都是她干的。而堂弟文举则是原身的小跟班,很崇拜原身。

  不过傅文举现在不在家,被送到刘氏娘家学木工活了。

  作为一个狗血文作者,傅文钰对于怎么打击极品亲戚,是具有丰富的口头经验的。包括但并不限于堵着门骂一天、搅黄对方工作、喊亲戚朋友上门评理、借力打力等等,但这些方法再加上不伤玉瓶的前提之后,能用的寥寥无几。

  直到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才想到了办法。

第21章

  “娘,我回来了。”

  傅文钰满脸笑容地进门。

  周氏一看到他这高兴的表情,顿时惊喜地道:“文钰,你和陈地主说好了?”

  傅文钰当即点头,“对,都说好了,陈地主答应以后不会再提这件事,所以我们不用再担心了,他这个人还是挺好说话的,也没恼羞成怒。我听你的没有闹大,是好声好气地跟他商量的。”当然了,他省略了自己吓唬对方,给儿子娶媳妇的话,可能陈家以后子子孙孙都会是傻子,亦或者还会出现傻子的话。

  “那真是太好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周氏得知这个消息后,还是异常惊喜。

  她对于陈地主,总有一种普通百姓面对有地位的人的那种拘谨。虽然她也是秀才娘子,但傅青山考中秀才也没有多少年,自家生活的圈子很寻常,不认识什么贵人。而陈地主就不一样了,不但家中有奴仆,村里还有他们家的佃户。

  所以在周氏看来,陈地主是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她之前还隐隐担心过自家拒绝对方的提亲,他会让人抢走女儿,好让生米煮成熟饭。

  好在现在都解决了。

  周氏喜极而泣,“这下子可好,娘总算是安心了。”

  傅文钰见她放下心来,也很高兴,“娘,陈地主这边解决了,那二婶那里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得警告一二的。”

  周氏赞同点头,“你说得对。”

  不知是顺利解决陈地主这件事给了她信心,还是今天和傅二婶吵架让她认清了现实,总之周氏现在觉得儿子说得对,不能再放任那刘氏不管。

  见状傅文钰便问:“娘,你觉得要怎么做?”

  他决定先听听周氏的看法,一来他毕竟是现代人思维,想出的办法不一定符合古人的想法。二来也是觉得,周氏难得开始改变,他要鼓励。

  周氏想了想道:“把这事告诉你祖父。”

  “文钰啊,教训你二婶是其次,关键是不能让她在外头乱嚷嚷。”她表情严肃地道:“女儿家的名声很是要紧,既然事情解决了,那可不能让蓉儿和陈地主的儿子牵扯到一块,所以得让他们答应了不往外传为好。”

  这一点傅文钰倒是没想到。

  “娘,都听你的。”

  “唔,不过祖父的话恐怕不够分量,我再把族长请来吧。”

  毕竟之前傅大石在分家的时候偏心二房,后面在陈地主提亲这件事情上又表现不佳,重男轻女。所以傅文钰觉得,还是得找更有分量的人压阵才行。

  人选当然是族长。

  傅文成就任族长多年,行事可圈可点。而且之前傅文钰还靠借书卖过人情给对方,所以他觉得请傅文成来主持公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就是,傅文成的儿子明年就要考秀才了,如果傅家村出现丑闻,对他儿子是不利的。

  把族中女孩嫁给人做童养媳,对方还是个傻子,当然是一件丑闻。

  所以傅文成天然偏向自己一方!

  经过他的解释,周氏也点头。于是傅文钰便提着今天从茶楼里打包回来的两包点心,趁着天还没黑,敲响了族长家的门。

  傅文成听完他的来意,当即脸色一黑。

  “三叔公糊涂!”

  陈地主为人和善不假,但对方的儿子可不是什么良人啊!只要是爱惜闺女的人家,谁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傻子?!

  更别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搅风搅雨的刘氏。

  傅文成当即站了起来,严肃道:“此事决不能姑息!”

  于是这天傍晚,从地里忙完回来的傅大石和傅青石正准备吃饭,就看到了表情严肃的族长傅文成,以及周氏和傅文钰。

  傅文钰扫了一眼菜色,在心里暗暗撇嘴。

  一碗咸菜、一碗丝瓜汤、一碗褐色的不知道什么菜。四个人吃饭,只有三样菜,半点荤腥都无,而且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粥。不像他们家,虽然在守孝,但也是每餐都有鸡蛋吃,其他菜色也是不重样。

  而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屋里只有傅大石、傅青石以及傅二婶刘氏三个人在,春花不知道是没回来还是在厨房,并没有出现。

  这样正好。

  “文成、青山媳妇、文钰,你们几个怎么过来了?”坐在正对着门位置的傅大石是最先看到人的,顿时诧异问道:“这,可是出了什么事?”

  显然,他也知道傅文成作为傅氏一族的族长,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这么晚了还过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傅大石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一变,“难道,难道文钰你要卖地?”他想来想去,觉得恐怕只有这件事才值得族长跑一趟了。

  傅文成冷哼一声,“三叔公,难道你的眼里就只有地吗?”

  “之前你们家分家的时候,文钰作为嫡长孙,却只分了二成地,这是不符合族规的!但既然青山婶和文钰都同意,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这是你们的家事。”

  “只是我没想到三叔公你竟然糊涂到了这样的地步,那陈地主是什么人家,虽然家里钱财不少,但他的儿子是个傻子!”

  傅文成痛心疾首,“把孙女嫁给这样的人家,你就不怕别人戳脊梁骨吗?等以后三叔公你百年,又怎么面对青山叔?!”

  骂得真好!

  傅文钰简直想给他鼓掌,觉得村长真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傅大石听完后,表情顿时一滞。

  “我,我没说要把蓉丫头嫁过去啊。”他看向了周氏,“青山媳妇,当初陈地主派人来提亲,我说的是分了家,她的亲事便由爹娘做主,让他问你去啊。”

  在众人的目光中,周氏紧抿着唇,挺直了胸膛道:“爹,当时我便拒了。但二弟妹不死心,贪图陈地主给的二两谢媒银,私底下好几次劝我。”

  “今天更是骗我出去摘野菜,然后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又说陈地主的儿子是门好亲事。把蓉儿嫁过去,我们一家人都能发财。”

  她的胸膛起伏着,显然现在想起来依然气得不轻。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转向了傅二婶。

  傅二婶的脸色已经白了。

  她本质里就是一个欺软怕硬、贪小便宜的人,不然也不会被区区二两银子诱惑。现在看到这么多人看着他,尤其是还包括公爹和族长,她顿时就慌了起来。

  “我,我,我……”

  “呵呵,大嫂啊,我这不是想着蓉丫头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嘛。嫁生不如嫁熟,嫁赖不如嫁好,嫁到陈地主家里吃喝不愁啊。”

  她紧张道:“所以我才多劝了你几回,多劝了几回。”

  “我,我,我也是好心啊!”

第22章

  呵,好心。

  傅文钰扯动嘴角,面无表情地道:“因为可以得到二两银子,所以你才会这么好心的吧,不过我们家并不需要你的好心。”

  他看向了上首愤怒地看着傅二婶的傅大石,以及表情古怪的傅青石,郑重道:“祖父,今天我把族长请来,其实就是请他主持公道的,顺便也做个见证。”

  “我去过陈地主家里了,他以后不会再提起这门亲事,也会约束下人不往外传。所以在这里我要一个承诺,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尤其是二婶,永远也不能向别人提起这件事,免得影响我妹妹的名声。”

  “对了,你还要赔偿我们家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