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 第216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嬴政眉梢微挑,目光落在王离身上。

  四目相对,王离清楚看到帝王目光悠悠,眼底透着几分揶揄。

  王离挠了挠头,“陛下,您倒是说话呀?”

  “你没有听错,朕的确要带十一一同参加封禅。”

  嬴政回答着王离的话,目光却看向鹤华。

  鹤华此时也在看他。

  十五六岁的年龄,脸上的婴儿肥尚未完全褪去,带着这个年龄独有的稚气与青涩,像是刚刚抽条的小树苗,枝叶上还挂着晨曦的露珠,如此朝气蓬勃,如此欣欣向荣。

  这就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初升的太阳,不畏虎的小牛犊,一双眉眼像极了他,一身的性格也像极了他,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万里江山千秋鼎盛。

  嬴政笑了一下。

  鹤华睫毛轻轻一颤,跟着帝王慢慢笑了起来。

  ——她不会辜负阿父对她的期望。

  她会是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更会是一位圣明的君主。

  王离大喜过望,“陛下英明!”

  “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

  “陛下——”

  “少将军,这些话你没说腻,我们都听腻了。”

  冯劫不耐打断王离的话。

  “谁让你听了?”

  王离从不惯着这些老臣,“不想听我的话,那便捂上耳朵。”

  “王离,不可无礼。”

  见王离越来越放肆,蒙毅皱眉开口。

  多年心理阴影冷声斥责,王离撇撇嘴,不再与冯劫针尖对麦芒。

  冯劫还想再劝劝嬴政。

  倒不是对公主有意见,更不是公主不能去,而是这件事实在非同寻常,作为以职责是劝诫帝王督查公卿大夫的御史大夫,他注定要因为这件事再三向陛下上书请奏。

  若公主不是继承人,那公主随陛下一同去倒也没什么,不过是帝王的偏爱明目张胆,公主身有异象,聪明机智,陛下偏爱公主很正常。

  可公主一旦被陛下册立为继承人,那公主的身份便完全不同,这个时候被陛下带着一同去封禅,几乎是陛下向全天下宣布,他愿与继承人同坐江山。

  简直儿戏!

  “陛下三思!”

  冯劫道,“陛下带公主一同前往泰山,那么谁坐镇后方?替陛下处理军政要务?”

  到底是沉浸官场数十年的老狐狸,这个角度说不通,冯劫便换另外一个角度,“是将长公子扶苏召回咸阳?还是留一位公卿在咸阳?”

  “陛下,您若立公主为皇太女,便不能让长公子扶苏监国,否则置公主于何地?”

  冯劫声音微微一顿,眸间陡然一凉,“至于留公卿在咸阳……陛下难道忘了昌平君之事?”

  蒙毅目光陡然凌厉。

  蒙恬动作微微一顿。

  嬴政凤目轻眯,眼底墨色一片。

  李斯眼前一黑。

  ——这些当御史的人,从来将九族性命置之度外。

  王离险些破口大骂。

  ——劝陛下便劝陛下,拿昌平君说事算什么?算往陛下心窝里捅刀吗?

  章邯眼皮微抬。

  鹤华微微侧目,瞧了一眼义正言辞的冯劫。

  “说封禅便封禅,御史大夫何必故左言他?”

  鹤华有些不悦,她不喜欢别人揭阿父伤疤。

  冯劫不为所动,“公主,您若真心疼陛下,便该与臣一同劝陛下,而堂而皇之接受陛下带您一同参加封禅大典。”

  这么大的帽子扣下来,鹤华轻嗤一笑,十分不屑,“我当然心疼阿父,所以我从不叫阿父为难。”

  嬴政眸光微动,目光落在鹤华身上。

  察觉到他的视线,鹤华轻轻一笑,从座位上起身,到大殿中央,对着主位上的嬴政深鞠一躬。

  “阿父,十一觉得御史大夫所言甚是。”

  鹤华道。

  王离一头雾水,“公主,你在说什么?”

  “你是被御史大夫气昏头了?”

  冯劫微微一愣。

  ——他可没王离那般的直心肠,觉得公主是在认同他的话。

  嬴政看了眼鹤华,“御史所言甚是?”

  “是。”

  鹤华颔首,“十一若随阿父一同参加封禅大典,那么谁又能为阿父坐镇后方呢?”

  章邯面无表情。

  蒙毅视线随鹤华而动。

  蒙恬不动声色饮茶。

  冯劫一脸狐疑。

  冯去疾看了又看鹤华。

  李斯轻捋胡须。

  鹤华的声音仍在继续,“十一觉得,御史大夫的建议很中肯,若我们都去泰山,则咸阳空虚,无人主政,这种情况下,需找一位阿父极为信任之人留守咸阳。”

  “十一推荐大兄。”

  鹤华声音响在大殿之上。

  王离一拍大腿。

  ——对啊,可以让长公子监国!

  但转念一想,又很快否定这个提议。

  监国不同于其他,是继承人才能做的事情,若是普通公子做了,那便是陛下有立这位公子为继承人的意思,日后可以成为这位公子争夺江山的资本。

  长公子本就占长,而公主是最幼,废长立幼本是取乱之道,是如今天下归秦,大秦蒸蒸日上让陛下威望空前高涨,才能放着长公子不立而去立公主。

  哪怕陛下威望极高,也有不少人嘀咕陛下废长立幼的事情,若公主无错尚好,一旦被人抓了把柄那些人便会联合曾被陛下安排监国的长公子谋夺公主的位置!

  不能让长公子监国。

  哪怕是二公主联合其他公子公主监国,也比长公子自己一个人监国强得多。

  冯劫眼皮狠狠一跳。

  ——公主竟不介意长公子监国?

  冯去疾眉头一点一点拧了起来。

  蒙毅深深看了一眼鹤华。

  章邯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嬴政目光变得玩味起来。

  “公主三思。”

  王离脱口而出,“公主虽是好意,但长公子未必肯接受公主的好意。”

  “大兄会接受我的好意的。”

  鹤华微微一笑,十分坦然,“大兄乃阿父长子,是我血脉相连的大兄,且仁和宽厚,颇有处理政务的经验,由他来监国,对阿父对我都是最好的选择。”

  冯劫皱眉,冯去疾眉头拧了起来。

  两人不约而同看向鹤华,想从她脸上看出什么,是试探陛下之意,还是试探他们的意思?

  但少女脸上毫无试探之意,只有一脸的坦荡,她抬头看着自己的阿父,眼底满是孺慕与认真。

  她的的确确想让她的大兄监国。

  尽管这位大兄是她最强劲的竞争者,只要她稍有不慎,便会被她大兄的拥护者拉下马,失去继承人的位置与唾手可得的帝王。

  可她依旧推荐她的大兄,毫无芥蒂,坦荡认真。

  仿佛她推荐的不是自己的竞争者,而是自己的最为信赖的左膀右臂一般。

  两人瞬间安静。

  恍惚间,他们有些明白陛下为何这般坚持一定要带公主前去封禅泰山。

  ——因为陛下无比笃定,他选中的人不会同室操戈祸起萧墙,更不会为了些许权力便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赶尽杀绝。

  公主不仅聪明清醒,更善良重情。

  这明明是帝王最不该有的品质,但在她身上,却无比契合。

  正如她的父亲一样,万钧雷霆对事不对人,心狠手辣却只针对敌人。

  这是千古一帝的政治素养,而不是一味的杀伐果决,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陛下,臣知错。”

  冯劫缓缓跪下,以头叩地,“是臣狭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公主高风亮节,仁厚宽和,堪为大秦继承人。”

上一篇:她危险又迷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