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 第67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刘季声音微微一顿。

  ——他看到一张黑如锅底的脸。

  对于一个战功赫赫又简在帝心的上将军来讲,杀他易如反掌。

  刘季笑了笑,“别啊,通武侯,您现在过去真的不太合适。”

  “陛下在吃什么,您心里比谁都清楚,您现在过去,是想一脚把陛下的食案都踹翻吗?”

  “您若是这样,您这次来的目的便——”

  “闭嘴。”

  王贲冷冷打断刘季的话。

  “嗐,知道您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听我啰嗦。”

  刘季笑眯眯,“但是有些话,我建议您还是听一听,比如说,您这次过来是以什么身份来劝阻陛下?”

  “是以解甲归田的通武侯?”

  刘季双手背于身后,慢悠悠围着王贲转了一圈,笑着打量着昔日让六国闻风丧胆望风而降的上将军,“还是不日便替陛下领兵出征的上将军?”

  “若是解甲归田的通武侯,我劝您不必过去。”

  “您已经决定归隐山林,几匹战马的死又与您有什么关系?”

  “莫说只是几匹战马死了,日后纵然庸才领兵,让秦兵血流成河大败而归,也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王贲眼睛轻眯,墨色瞳孔清楚映照着语气轻快的男人的脸。

  尸堆如山的杀伐,瞬息万变的战场,在男人看来不过是几句话便能略过的轻松事迹,他不会在乎,陛下也不会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扫平一切的雄心壮志,至于领土疯狂扩张之下的累累白骨,则无人问津。

  “因为您不再是上将军,您决定不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刘季叹了一声,“您所能决定的,不过是一方土地,些许侍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王贲抬眸。

  “若是所向披靡的上将军,那便大不相同了。”

  刘季话锋一转,“身为上将军的您,大可冲进去与陛下理论,战马对于军士来讲是不亚于性命的存在,只能死于疆场,而非上位者的口腹之欲。”

  “正如将军您,您的归宿应当是战场,而非乡野山村,碌碌无为。”

  “战无不胜者便该戎马为战,天纵奇才者本应叱咤风云,万众瞩目的将星应高悬星空,而非一闪即逝!”

  刘季敛去面上笑意,慵懒声音陡然变得严肃,对沉默良久的王贲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上将军,陛下等您许久了。”

  “上将军,敌军来袭!”

  “上将军,我们无路可退!”

  “上将军,您果然料事如神!”

  “上将军,我们赢了!”

  “上将军——”

  一声又一声清朗的高呼响在王贲脑海。

  那些浴血奋战的画面,那些城墙倒塌的时刻,那些旌旗高高飘扬在云层将云层都染得猩红一片的绚丽在王贲脑海不断上演。

  他已记不太清,究竟从何时他们开始唤他上将军,只依稀记得,最开始他们唤他少将军,带着探究的质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略显轻挑态度已说明他们的心思,战场是血和死亡的世界,没有人能凭借家世便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带领他们穿越生与死的边缘,踏平敌军走向胜利的人,才能被他们恭恭敬敬称上一声将军。

  少将军这个称呼是蔑称。

  少,是他的年龄。

  将军,是他父亲的职位,而并非他的。

  但他并不急于摆脱这一切。

  他在军营里住了下来,听着军士们唤他一声又一声的少将军,嬉笑的,轻蔑的,调侃的,他全盘接受。

  他们讲他的父亲爱兵如子,与他们同吃同睡。

  他们讲他不过是借着父亲的名头来混军功,他的能力不值一提。

  他们讲他永远做不到他父亲的程度,他高高在上,他骄矜自傲,他不是一个能打仗的将军,若让他领军作战,他便是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哪一场战役?

  他打了太多仗,已记不清究竟是哪一仗,只依稀记得大胜之后自己从亲卫手里接了锦帕,细细擦拭着自己脸上的血污,一群人突然冲进来,将他扔上天空——

  “少将军,我们赢了!”

  “将门虎子,您不堕上将军的威名!”

  他们兴奋着,呐喊着,让少将军这个称呼不再是一个蔑称。

  他刚擦干净的脸再次被弄得满是血污。

  不止脸,还有身上的甲衣,刚刚换的崭新的披风,他的一切一切被弄得乱七八糟,与这群在血水与泥泞中打滚的军士们没有什么不同。

  ——尽管他喜洁且挑剔,尽管他鲜少与民同乐,是将士们眼中高傲矫情且事多的“赵括”。

  此役之后,赵括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哪怕他身上带着贵族子弟的种种恶习,哪怕他与父亲的性格截然不同,但那随他出生入死的几十万大军依旧接纳了他。

  后面的事情便水到渠成。

  父子联手灭五国,天下九州归于大秦,而他们父子也成了能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再之后呢?

  再之后是父亲油尽灯枯。

  陛下亲至上将军府,带来医官无数,但父亲的身体早就败了,之所以硬撑着,是因为他答应了陛下,要为陛下开疆扩土,助陛下成就千秋霸业,而今陛下为九州主,称始皇帝,父亲终于能放心西去。

  “终老臣一生之力,助陛下九五至尊。”

  父亲慢慢合上眼,“陛下,老臣死而无憾。”

  执掌天下的帝王眼睑微敛,一言不发。

  “祖父,祖父!”

  小小的王离哭得撕心裂肺,“祖父您还没有带我去打仗,您说话不算话!”

  皇帝伸出手,慢慢揉了揉小王离的发,“九州已平,上将军再不必打仗了。”

  “他可以长长久久休息了。”

  “不,我不要祖父休息!”

  小王离不住摇头,声音断断续续,“我要祖父教我打仗,教我做常胜将军!”

  帝王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安详闭眼的他的父亲,眸色深深而哀伤。

  他站在帝王身后,眼睛红得厉害,却迟迟没有眼泪掉下来。

  他不是不难过父亲的离去,也不是见惯生死的人早已看淡生死,而是父亲昨夜时交代他的话一遍遍在她脑海响起,让此时的他心惊又心凉,以至于连眼泪都落不下。

  “功高震主者,能有几人保全性命?”

  “贲儿,武安君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放在心上。”

  “九州已平,陛下大业已成,我们这些沙场饮血的将军,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

  父亲的声音很轻,带着沙场宿将独有的沙哑沉重,饱经风霜的脸并未疆场的刀锋磨平,在烛火的映照下依稀能看到当年挥斥万千的豪情,只是说出来的话,却没有沙场饮血的悍不畏死——

  “贲儿,你该病了。”

  “病得迎风咳血,奄奄一息。”

  “唯有这样,我们王家才能得到保全。”

  鲜少听父亲之言的他,将这些话听了进去。

  他不再意气风发,不再热烈张扬,当年踏平五国的上将军,仿佛随着父亲的离去与世长辞,通武侯府的牌匾下,他汤药不断,弱不禁风。

  他病得突然,引起了陛下的关注。

  陛下深夜入府,领来无数医官来给他诊治。

  医官们给他搭脉问诊,问诊之后无不摇头轻叹。

  ——他们治不得他的病。

  嬴政陷入沉默。

  嬴政久久看着他,墨色眸间有火燎原,也有星河璀璨,一会儿明,一会儿暗,让人猜不到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陛下,臣无法再为陛下戎马为战了。”

  他虚虚咳嗽着,打破两人间的平静。

  嬴政收回视线,“天下已定,通武侯无需再沙场饮血。”

  “只是与如今的通武侯相比,朕更希望以往那个且试天下的少将军,上将军。”

  王贲动作微微一顿。

  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陛下什么都明白,明白他在装病,明白他在保全自己。

  可既然明白,又为何不揭穿他的伪装?不揭穿,是否意味着陛下也希望看到今日的这一幕——他交出兵权,荣养余生?

  大抵是希望的。

  就如之前的昭襄王。

  若白起死在大破赵军的那一年,若之后两人再无任何交集,那么昭襄王与武安君也是一段历史佳话,而非刻薄寡恩的帝王赐绝世悍将自裁。

  他不想落个武安君的下场,最好的办法是现在便离开。

  可真的离得开吗?

  他所珍视的战马此时被宰杀,尸首做成美味佳肴,此时正摆在皇帝陛下的食案。

  而未来,他一手带出来的精兵会与另一个平庸的将军出征。

  瞬息万变的战场根本不会给将军成长的机会,是庸才还是将才,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已决定,而非后天的经验积累。

  身为三军主将,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决定着几千上万乃至百十万人的生死,而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局,也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命运,是千秋万代,还是短折亡国,取决于将领的忠心与才干。

  王贲静了下来。

上一篇:她危险又迷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