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色
安四也在好奇的看谢家人,看着看着,就觉得奇怪起来,那位好看的过分的谢四郎,一直牵着妹妹的手没放。若说是一般的兄妹,兄长牵妹妹手,也只会是一阵,不会一直不撒手。
而且这对兄妹,兄长看妹妹的眼神也太宠了。
那边谢湛刚问了村民们的意思,大家希望去哪里安家。
第121章 跟着我,有钱赚
“我觉得去凌志县也不错,咱们对安家有恩,安家看起来在凌志县有些势力,有他们护着,咱们也少受点欺负,还能有分到良田。”
“我也是这个意思,去凌志县的话,马上就能到,就不需要再长途奔波去泾州了。”
“对,路上也不安全,万一再遇到聚集起来的流民,咱们不一定次次都能对付。”
张富贵看着谢大郎,“我听姐夫的,姐夫去哪我家就去哪。”
周虎也表态:“我家也是,听村长的,村长让去哪里就去哪里。”
还有人说道:“我听九娘的,九娘是福星,九娘去哪我家就去哪。”
他这一说,大家纷纷醒过神来,是呀,顾九娘可是福星,她在哪里都能逢凶化吉。
纷纷道:“我跟着九娘走,九娘去哪我去哪。”
顾玖就乐了,“万一我哪天倒霉了呢?”
村民们一噎,“哪能啊,我坚信九娘就是福星,跟着九娘有肉吃!”
谢湛眼光温柔的望着顾玖笑,难得开了句玩笑:“大家性命都交给你了,小肩膀可还能担得起来?”
顾玖笑得眯了眼,很是坚定的点点头,“其他我不敢说,但跟着我能赚钱是一定的。”
“那是!”这句话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咱们现在手头的银钱,不都是跟着九娘才赚到的?”
谢湛笑着揉揉顾玖的脑袋,然后整整脸色,道:“我还是想去泾州,一时之恩不能长久,时间长了,再多的情分也会消耗干净,仰仗人家多了,人家也会烦,万事不如靠自己。”
“泾州是州城,人口多,机遇多,资源也多,既然都是背井离乡,为什么不选择州城?这样孩子们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见更多的世面,将来有个更好的前途,不像祖辈那样,一辈一辈都靠种田过活。”
主要是,流民从凌志县境内通过,闹得沿途的村庄都不安生。都这么久了,生了这么多乱子,也没见凌志县令做出什么有效的措施,可见不是个精明有能力的。在这样的官员治下,能有多好的结果?
谢大郎想着家里的孩子们,老四和老六将来肯定要走科举,在泾州肯定能找到更好的良师。五弟和大吉将来要走武道,在泾州的机遇肯定要比小县城好。就是下面的三个小的,将来念书,也能找到好的先生。
长远计,还是去泾州的好。
谢大郎就道:“我们家就听老四的,去泾州。大家去不去我不勉强,我虽然是咱们槐树村的村长,但现在槐树村也没了,我这个村长也算不得数了,大家好好想想,愿意跟安家老太太去凌志的,我也不阻拦,愿意跟着我谢家去泾州的,咱们还跟以前一样,我谢大郎绝不亏待大家。”
“我们家跟着村长走!”谢大同首先表明态度。
张家和周家刚才早已确定跟着谢家走了,这会又表一次态。
村里除了谢张两家是比较大的家族外,还有赵姓人数也不少,赵家人都看着他们的族长,犹豫着没有表态。
赵家族长这会儿在想老吴家,就打了个寒战,觉得还是老谢家人更靠谱,就点头表示跟谢家走。
这样一来,基本没人再有异议,去泾州已成定局。
众人走回来,谢大郎把大家的意思跟安老太太说了,“多谢老太太美意,我们商量了下,还是决定去泾州讨生活,就不叨扰老太太了。”
安老太太叹声气,有些遗憾,“我们祖孙受各位大恩,无以为报,原以为能帮恩人们些许,但看来是不能够了。只有给各位立个长生牌位,保佑各位健康长寿,喜乐顺遂。”
“您言重了,举手之劳而已。”高氏忙客气了几句。
这边事了,大家再次上路。
安家祖孙也要回凌志县城,但车夫死了,祖孙俩也不会赶车。送佛送到西,村民们本来也要经过凌志城,就顺便送祖孙俩一程。
谢五郎赶着安家的马车,村民们拉着自家的板车,出了庄子往东走。
路上安老太太隔着车帘跟谢五郎聊天,“谢五公子多大了?读过书没有?”
谢五郎道:“过了年就十六了,小时候也读过几天书,后来学不好,就改习武了。”
“我看你家里人个个都挺有本事的,你母亲也读过书吧?”
“我娘啊,应该认得几个字吧?我们算不得有本事,不过我四哥我妹妹那是真厉害,他们都不是人,是妖孽,不能比不能比。”
安四娘被他逗笑了,插口道:“五公子的妹妹可真好看,像个小仙女一样,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谢五郎一脸骄傲,“那是,我妹妹就是神仙座下的仙童转世,又有福气,又能干。”
想起高氏教导顾玖时说过,要礼尚往来,别人夸你,你也得夸回去,就加了一句:“你也很好看,虽然比我妹妹还差了些,但也不错了。”
安四娘:“……”
我谢谢你了。
安老太太在马车里无声的笑,伸手拍拍孙女的手安慰。
庄子距离凌志城没多远,中午的时候,就到了城门口。
照例是不让流民入城的,好在安家在凌志城很能说上话,因为没下人,安四小姐扶着老太太下车,见了见守城的门吏,就把村民们放进城了。
大家在城里找了家客栈住下,这次因为村民们手里都有银钱,都奢侈了一回,都决定住客栈。一家住不下,就多找了几家。
大家准备在这里修整,补充物资。
谢五郎赶着安家的马车,送安家祖孙回安府。
把人送到大门口,安家祖孙力邀谢五郎进去喝杯茶,谢五郎把脑袋都快摇掉了,坚定的表示不去。
他可不耐烦跟一群不熟悉的人客气来客气去。
等安家下人出来接了马车,谢五郎就脚底抹油,溜得飞快。
安家老太太在后面摇头,“谢家人都实诚,都是善心人啊。”
安四娘搀着她,在旁边点头,“都不像普通庄户人,那位谢四郎,看起来还没有哥哥大,但指挥起村民来,不管多大的人,都很听他的。还有谢家的小姑娘,医术好就不说了,年纪那么小,大人们商量大事,都还叫上她,可真是厉害,明明看起来那么好看稚嫩。”
第122章 寒暄是件技术活
“这谢五郎也不简单,看起来憨憨的,但你看一路上,我旁敲侧击的打听他们的事,他说的也就是能让咱们知道的,再深点的,可什么都没说。”
这边祖孙俩在那里议论谢家人,那边村民们已经安顿好了。
在客栈吃过午饭,休息会儿,大家就分头出门去购买所需的用品。
安家人却带着谢礼上门了。
谢二郎和谢三郎出门买粮食去了,谢五郎去后院喂牲口。
谢大郎和谢湛下楼,准备去看看能不能弄点兵器,再不成就算铁棍什么的也行。
经历了那帮流民的事,他们更意识到兵器的重要性,万一再遇到大规模的流民,或者土匪趁火打劫,光凭那些射程不远的弓箭,和全靠瞎蒙的箭术是不行的。
大缙朝对兵器的管制并没有十分的严格,只要不是带着弓箭弓弩这些远距离杀伤武器,都没什么大碍。
只不过刀剑都贵,一般人买不起。
楼梯下一半,就和正跟掌柜打听他们房间的安家人迎面碰上。
安四娘跟在一位中年人身后,臂弯上挎着个比她略小点的姑娘,身旁还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打扮的十分贵气,另有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人。
他们身后跟着四个下人,手里都捧着托盘,托盘上盖着锦缎,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一行十来个人,几乎把客栈的大门都挡住了。
安四娘看到他们,就跟还在跟掌柜打听谢家人的中年人,还有身边的妇人伸手比比,道:“二叔,二婶,这两位就是谢家的恩公,谢大爷和谢四爷。”
中年人抬起扭头看过来,举手抱拳,脸上就带出笑来,“在下安恒,是凌志城安家的当家人,前日有赖各位援手,才保住家母和侄女的命,在下特来感谢。”
谢大郎笑道:“安爷可真是太多礼了,举手之劳,真的不用太放在心上。”
客栈大堂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谢大郎就请他们去房间里说话。
谢大郎和谢湛走前面领路,安家人跟在后面。
挽着安四娘的那个姑娘凑近她耳边,小声赞叹:“那位谢四郎长的好俊呀,比哥哥们都好看。”
安四娘急忙瞪她一眼,心虚的看了看谢湛的背影,再轻轻拧一把那姑娘,悄声告诫:“五妹,快别乱说话了。”
那姑娘吐吐舌头,不开口了。
上了二楼,安家人在后面走,谢湛去敲高氏的门,顾玖出来开门。
因为刚刚睡醒,一边脸上还压着点红印子。
谢湛就用大拇指在那红印子上搓两下,边道:“告诉娘来客人了,安家的家主过来感谢咱们了。”
顾玖踮脚,在谢湛胳膊上探出头,好奇的往那边看一眼,看到有女眷,回头朝屋里叫:“娘,有客人。”
高氏迎出来,看到安四娘,就堆起笑容。
安四娘忙上前拜见,顺便介绍自家的人,“这位是我二婶,我父母都不在凌志,家里是我二婶当家。”
表明让二婶亲自来道谢,没有轻慢的意思。
高氏就点点头,赞赏的看一眼安四娘,这姑娘年纪不大,行事还是很有章法的。
谢湛小声嘱咐顾玖,“去叫二嫂出来帮娘招呼客人。”
然后跟安家女眷颔首,去和谢大郎招呼安恒和那年轻人。
徐氏和孙氏就住隔壁,这边有动静,那边就听到了,没等顾玖去叫,徐氏就出来了,孙氏脑袋往外看一眼,就又缩回去了。
安四娘介绍身边的少女:“这是我家五妹,听说是谢家妹妹救了家祖母,特来感谢家妹妹的救命之恩。”
因为大家都没有特意介绍顾玖的身份,安四小姐只以为顾玖是谢家的女儿,就以一直以谢氏称呼。
又给安二太太和谢五娘介绍高氏、徐氏和顾玖的身份。
徐氏就笑着上前去,把高氏的房门开大,伸手比了个请的手势,道:“安二太太、两位安娘子,快请里面说话。”
顾玖就在旁边只管笑就成了,她不太会跟人寒暄。
安二太太言笑盈盈,边往里走,边上去拉住顾玖的手,“谢九娘子果真好相貌,难怪我婆婆和侄女儿回去,一个劲儿的夸谢九娘子,既好看又有本事,小小年纪,一身医术竟不输那些积年的老大夫,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顾玖原本想说,其实论外科手术,没人比我厉害,想到高氏和徐氏常教导她应对的技巧,愣是生生把话憋回去了。
徐氏急忙道:“您太过奖了,我们九娘年纪还小,也就看几本医书,学了点皮毛,让您见笑了。”
顾玖若有所思,话这么说的吗?
明明不是这样,还非得睁眼说假话,累不累呀。
算了,违心的话她真不爱说,还是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