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珰
李世民面无表情。
而另一边,赵构依然有点古怪地时不时偷瞄一眼赵匡胤,朱元璋和刘邦,两个胡子拉碴的大汉,似乎和那边小圈子格格不入,又都一脸无辜。
朱元璋挠头,刘邦傻乐。
李晓诗&观众们:……所以现在到底是啥情况?!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课
什么情况呢,大致扫了一遍现场,嬴政心里约莫有了个估量,系统女声也是时候公开出声。
“昨夜一切平安。”
“请各位皇夫候选人按照邀请函的顺序依次进行发言。”
一切平安。
这意味着昨夜那些“邻国人”并没有对其他人出手、还是说医师将清醒药用掉、抵消了一次“袭击”?
并没有在规则中听过禁止前者这种操作的,所以嬴政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是不会大发慈悲的,只能是……这些邻国人在算计着什么?
混淆大家对局势的判断吗?可是多留一个人出来,那不就给他们的行动多了一份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么?
所以,估计还是后者可能性更大一点。
嬴政是这么推断的,但按照李晓诗来说,那很明显就是后者啊,什么空刀,从不考虑!
新手局哪里会有空刀的呀,规则不会有这个设定的。
几人神色各异,被严严实实围在中央、“左右为男”的小秦.王李世民挣扎着拨开身边的“大”儿子,又把袖子从杨坚手里抽出来,最后嫌弃地离李隆基远了一点,这才清清嗓子。
“按照顺序,那我是壹,应该就是要从我这里开始了。”他表情认真,面上虽有沉吟,却很平静,“昨天晚上一切平安,会是什么原因相信大家都有猜测,那我也就不多说了——不知道这个发言是要说什么,但应该是要我们给出一些身份相关的信息的吧?我要说的是,我的邀请函是真的,虽然不是侦探也不是医师那些,但我是真的……咳,皇夫候选人。”
可能是年纪和脸皮挂钩,也可能是李世民本身就是个很正直有良心的青年,说到“皇夫”两个字的时候,他脸上尴尬的神色一闪而过,但愣是梗着脖子没分给身边的李治一个眼神。
呃,这是儿子……当着儿子的面说要去给别的女子当“夫”,有一点那个……
李世民板着脸匆匆收住话题:“我要说的就是这样,下一位。”
天幕外,长孙皇后掩着唇直笑。
唐太宗陛下一张威严的脸差点挂不住,只能稍显刻意地拢拳抵在唇边咳嗽一声:嗯,天幕上那个,少年时候他……很明显是在害羞,看这欲盖弥彰的镇定……多狼狈啊。
至于他的身份。
李世民反正是没怎么觉得那个小点的自己在撒谎。
大概说的是真的。
他摇摇头,把视线转向下一位,那下一位是……
朱元璋大刀阔马坐在沙发上,很是憨厚地一笑:“我是好人啊。”
朱棣:……
老朱,笑太傻了。
朱元璋虽然看着糙,又一身杀伐气,但在场的皇帝谁又是怕这个的?呃……好像确实有,但不重要——总之,他笑起来的时候,倒真有点人畜无害的意味。
不过老朱笑归笑,说完这句之后,他那笑纹深深的脸稍一转向,看向了一个方向,然后遥遥对着众人道:“我也没什么信息可以给的啊,哎、还是等大家轮完之后先讨论吧,人多力量大嘛!”
直播间外,朱棣冷不丁打了个寒噤。
他跟一起观看天幕的朱标几兄弟交换了个眼神,都有点心有戚戚。
老朱这看样子……有身份啊。
而且刚刚那个眼神,不是吧,他看赵构干嘛啊,想揍人?还是要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想去把赵构踢出局啊!?
二号是李隆基,一把年纪的唐玄宗面人儿一样待在十几岁的曾爷爷和二十几岁的爷爷身边,老老实实,只有在轮到他的时候才抬头说了一句:“我是真的。”然后就过了。
杨坚很不雅地隐晦地翻了个白眼,对李隆基很不耐烦。
但念着他心心念念的少年李世民就在场,所以也没表现出来对这老李家人的敌意,只是道:“我也是真的。”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老赵随之附和:“我也是真的。”
他们聊完,又一次贴近李世民表示“雏鸟之情”的李治瞥过来两眼给这两位复读机一样的人,唇稍挑着似笑非笑的弧度,意味深长。
“都是真的,那谁是假的呢?”
说着,他坐正了一些,但还是很亲昵地挽着他小耶耶的手臂,声音很轻:“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团结,为了不过早地输掉,那我就说一些吧……希望之后大家能早些消除心中的隔阂,鼎力合作、争取早些把邻国人驱逐出去。”李治幽幽叹气,似乎对这种人人都有保留的现状很无奈,白净英俊的面容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慨,说出来的话却是石破天惊,“——我是侦探。”
一石惊起千层浪。
不止天幕外的观众们纷纷呆住,在场的人里也都有不少的吃惊。
嬴政和李晓诗一起侧目,多看了李治两眼。
虽然真假待定,但不管怎样,这可都是第一次有直白的关于身份的信息给出。
而且看李治这神态,这语气,感觉还是蛮可信的。
武周时期。
武则天哂笑出声,毫不客气地当着女儿的面开始拆这位多年未见的小丈夫台,十分果断地下了定论:“他不是。”
太平一呆:“……不是?”
武则天莞尔:“当然不是,他啊……”
天幕上,那人样貌气度都与记忆中的人影重叠,武则天发现,李治的一言一行、甚至连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她都能提前预知……正如这人一直陪伴在侧从未离去一样。
往事幕幕,她陷入回忆,最后只是失笑,摇头,“你且看着吧。”
“你是侦探,那你昨天晚上鉴别了谁的邀请函?”杨坚看了这位小秦.王的儿子一眼,问道,“侦探据说是可以验明身份的,你来说一下吧。”
李治颔首:“当然可以。”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去鉴定了一下三号……”随着他的声音,所有人一齐转向代表着二号的人所在的方向,“身份是假的,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李治看着在他和李世民面前小凳上的李隆基,微笑。
众人沉默;众所周知的原因……
好吧,就算是想问为什么不去查他的耶耶、反而来查李隆基的,听了这个理由也都无力反驳了。
嗯,老李家的内事,现在谁还不知道?
李隆基当时就愣住了。
旋即,他“噌”地站了起来,满面愕然:“我不——祖父、阿翁!我不是啊!我怎么会是邻国人,我是真的啊!”
李治只微笑着,静静看着他。
不知道为什么,顶着这样的视线,李隆基背后突然生出一股冷汗。
他不由地怀疑了起来,这似乎不止是游戏,这位祖父是不是……借机在惩治他?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场景,李隆基急出了一头薄汗,无奈之下,他颓然地跪坐下去:“我真的不是……”
马上轮到发言的嬴政睼了颓靡的李隆基,蓦地出声:“他说你是奸细,你说你不是——每个白天玩家都可有投票、投出去一位。减少在场人士,方便身份的推论。既然你是真正的平民,那么你愿意被投出去么?以免大家盲目投票把侦探或者医师他们投出去。”
听他不像在开玩笑,李隆基本质上也不是个什么笨人,他考虑了很久,发现真的没有别的方法了,自从他那位看起来很和善的祖父开口并把矛头指向他之后,他就百口莫辩了——除了这个时候再有别的“侦探”出来,证明他的祖父说的是假话。
李隆基无奈地点了点头:“我愿意。”
嬴政颔首:“好,知道了。”他又道,“我不是邻国人。”
因为在场的都是皇帝,大家心照不宣地都没有用“朕”的称呼,省得怪怪的。
见嬴政似乎真的就这样,不打算继续往下说了,八号的刘邦才出声:“啊……我也没什么说的。不过那小子说他是侦探、是真的吗?侦探这么早出来合适吗,晚上万一被邻国奸细袭击了怎么办?”
刘彻也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往话题上凑:“对啊,老刘说的对,哎、那边的,李世民,你怎么看你儿子这个侦探?他是真的不怕死么?”
李世民不知道这个还没成汉武的汉武老喜欢cue自己,但他已经被儿子曾孙以及莫名其妙有“慈父”眼神的先皇帝搞得头很大了,根本懒得搭理未来汉武帝的挑衅,而是很认真地想了一下,最后也看向手边的李治:“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医师很可能没有药了的情况下,你这样突然跳出来很危险——你真的是侦探吗?”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注视太认真,李治微微一怔,随后渐渐弯了眼睛,笑容越来越大:“好吧,既然耶耶在问,那我就说实话了——我不是。我只是来试探一下那小子。”
他很诚恳:“反正是第一天,我们的信息太少了,我就只好试一下了。至于为什么是他,嗯……我想我不用说了。——耶耶,难道要因为这样怪罪我么?”
李世民:……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他啊!!
差点真以为自己有个这么大的儿子了。不得不说,这小伙子很会讨他欢心啊……
太平诧异地看向她母亲:……嗯,原来真的不是。
看来母皇真的很了解父皇啊。
李治口中解释着,看向其他人,又像是在看虚空,笑道:“我不是什么侦探,只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皇夫。”
天幕外,所有年龄段的武则天:……
这家伙!上了天幕还撩她是吧?!
……好吧,他也没说错。
不出意外的话,这还真是“如假包换”、华夏史上唯一一个可以这么说并算是正统的皇夫。
刘彻看得咂舌,觉得李世民这儿子,跟传说中的自家某位前辈有点像呢……
“我也是好人,不过我觉得,医师是不是可以出来一下了?”他换了个坐姿,依旧还是那种随性的姿态,漫不经心地往外抛着话梗,“昨晚应该是把清醒药用了吧?那为谁用的,好歹出来说一下,提大家排除一下错误人选,缩小范围,好让我们白天不至于浪费一次机会、或者淘汰错吧?”
刘邦大掌拍到他身上,哈哈一笑:“说得有理。”
远离人群的赵构欲言又止,犹豫再二,插了一嘴:“我也是好人……没有别的可以说的了。”
“顺序发言结束,各位请自由发言。”
刚要说话就被系统女声打断的李隆基只好等她说完,才求救般地望向李世民:“阿翁他不是侦探,那我……”
“你自然不用出局。”李世民真的快受不了这种热情又仰慕依赖的眼神了,尤其这家伙还顶着被他揍出来的痕迹。
另一边,显得有些寡言少语的嬴政也没出生反驳。默认了李世民的说法。
“药师呢,真不打算出来啊?”刘彻拿起了桌子上放着的桔子,开始剥皮,“那我们等下投谁?我觉得,如果这样没有任何信息的话,像之前始皇说的那样,投一个自认是没有身份的人出去是可行的——奸细一定是隐藏在这些自认是‘好人’的群体里的,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白白浪费这么个有可能清人出局的机会。难道真要让他们溜走?”
杨坚却道:“我觉得,我们第一轮可以不投人,大家和平相处。真正的侦探还没有出来,药师也可以再藏一下,多留一个好人,就是多给那些奸细一个晚上袭击的选择,能更大限度地降低侦探他们被袭击的可能性。等到明天白天,侦探确认了两个人的身份,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来说了,药师也可以出来帮忙排除身份、并且说出救了谁——那样剩下的有嫌疑的人就少了,可以到时候再投票。”
“我赞同隋文帝的意见。”赵匡胤点头。
朱元璋又扫了某个方向一眼,问:“那咱们今天咋整?投不投?”
在场的无一不是平时发号施令惯了的人,除了那些被血脉压制的,其他人什么时候经历过这样自己说话还不算、需要通过讨论得出结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