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第169章

作者:沉爱 标签: 穿越重生

  周慎之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平静,整个人都裂开了,不可置信的看向父亲还有巨阙剑,这巨阙一剑下去会死人的吧?!

  周绪笑了,小兔崽子还敢和他闹。

  “怎么,不敢?”周绪淡淡道。

  周慎之明知道父亲故意在激自己,可还是不由自主的回道:“去就去。”

  “那就说定了。”周绪微微一笑。

  周慎之咬牙应声,他不信父亲还真能打死他。

  周绪收起桌上的一摞书籍,摆好,见夫人一直在看着他们,轻咳了一声。

  周慎之直直看向父亲。

  周绪虎着脸。

  周慎之咳嗽了起来,又急又气,固执的盯着父亲。

  “好的不学坏的学,尽学了一身犟性。”周绪起身,不再说什么,把座位让给了周慎之。

  周慎之坐在座位上,等父亲和母亲走后,这才松开紧攥的手,眼里渐渐有了光彩。

  许久,后窗那边才露出一个头来。

  谢德庸毫无世家风度的双手撑窗跳了进来,衣服上都是泥,他望着生病的好友,坐在他的对面,凑前问道:“生病这招如何?”

  周慎之裹紧大氅,没什么表情。

  谢德庸却觉得原先萦绕在好友身边的沉郁颓废之气一扫而空,整个人又恢复成了以前的内敛骄傲。

  “是不是和好了?”谢德庸笑的一脸自得:“我以前就经常装病博阿爹阿娘关心。”

  “只要你爹你娘爱你,这招就百试百灵,管用的很,不过我没想到你还真生病啊。”谢德庸觉得好友身上滚烫的吓人,看好友眼神都不对了,果真是个对自己狠的狠人。

  周慎之喝了口温茶,似乎还能尝到蜜水的甜味,他心情愉悦的将茶水饮尽,又将书桌上花瓶里的花打理了一番,早上在十六面前作态时,他很小心的没有让热茶溅到花,所以现在那些花仍然芬芳依旧。

  “慎之,你怎么不说话。”谢德庸气馁。

  “我生病了。”周慎之拿起一本书看着。

  “刚才我远远瞧见节度使大人到这里,你不知道你阿爹的脸色有多吓人,吓得我到现在还觉得身上冷飕飕的,为你捏了一把冷汗。”谢德庸自顾自的的说道。

  “幸好有你母亲在场。”谢德庸真心感谢好友的继母。

  周慎之想起母亲担忧焦急的眼神,以往种种的好略过心头,他本不想让母亲掺和进来的,母亲是极好的,性情温和宽厚,对待他这个继子和对待阿妹一样,是他不好。

  “阿娘自然是好的。”周慎之第一次这样称呼母亲,可惜声音轻轻,谁也没听到,说来也怪,原以为会说不出口,没想到说完以后,心绪豁达毫无滞涩。

  周慎之怔了一下。

  “对了,我父传信给我,圣上性情多变,竟连最受宠爱的熹皇贵妃也受到了冷落,还大肆选秀。”谢德庸摇着折扇,给好友说长安的事:“据说是因为圣上某一日夜梦神女,想要将神女找出来。”

  “工部侍郎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被圣上全家抄斩。可怜呐,许侍郎两朝重臣,白发苍苍,阖府上下儿孙百人,人头滚滚落地,无一人幸免。”

  周慎之对前面不感兴趣,当今圣上好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后宫佳丽早有三千,听到后一消息上了心,阆歌关押着勾结异族的王安一家,王安是工部侍郎的暗线,现在圣上将工部侍郎灭门,这是要死无对证了。

  周慎之冷笑,决定明天加派人手严加看管王安一家。

  “你说圣上梦到的神女长什么模样?居然连熹皇贵妃也冷落了。”谢德庸思忖。

  周慎之对皇上的后宫生活一点也不想了解。

  谢德庸见好友不关心,将更为隐秘的小道消息透露给好友:“我听说李家三郎曾经给圣上作过一副画,熹皇贵妃无意中看到那幅画这才导致龙颜大怒,差点被打入冷宫的。”

  “什么画?”周慎之皱了皱眉。

  谢德庸吞吞吐吐:“先说好,你生气起来不能打人啊,毕竟这画不是我画的,我也只是听别人说的。”

  “说。”周慎之对磨蹭的谢德庸感觉自己耐心要耗尽了。

  “听说画的是幽州主母。”谢德庸说完立刻离得远远的。

  只听咔嚓一声,好友竟是捏碎了扶椅一角。

  周慎之脸庞涨的通红,目光杀机必露:“你说什么?”

  谢德庸落荒而逃。

第187章

  练武场。

  周十六两眼发直, 俊秀的脸煞白,望着场内对打的尘土飞扬的两人,哆嗦了一下, 喃喃道:“堂哥真是大伯亲生儿子吗?”

  “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萧洛兰听着十六口无遮拦的话,轻瞪了他一眼。

  “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阿兄当然是阿爹的亲生儿子了。”萧晴雪就不客气多了, 对十六翻了个白眼, 直接怼道。

  “那为啥伯父还能下这么重的手。”周十六脸都扭曲了, 要知道堂哥病可是才好一天啊, 就被伯父拖到练武场了,他们周家以武发家,家族儿郎们或多或少都习武,连他爹他哥们早上起来也要耍一通, 可是…可是…

  谁家练武用重剑啊!周十六心里呐喊, 只觉得那把巨阙剑在伯父手上如虎添翼, 剑声呼啸如雷, 重若万钧,不由衷心佩服堂哥的闪躲能力,这玩意碰到一下,不得吐血啊!

  周慎之躺在地上,气喘吁吁的用幽州刀格挡住巨阙剑刃,手背青筋暴起, 额头上都是汗, 绕是如此, 巨阙剑还是一寸寸压了下来。

  周绪握剑的手腕迅速拧转, 剑身一抖, 原先轻飘飘的攻势突然声势暴涨, 伴随着金铁交戈声,巨阙沉钝的剑尖斜擦过刀身,劈了下来。

  周十六立刻站了起来。

  萧洛兰脸色一白,被吓了一跳,萧晴雪连忙大喊一声:“阿爹!”

  灰尘散去,周慎之已经懒驴打滚滚到了一旁,虽然不雅观,但幸好还是险之又险的避开了,他扭头看向擦过耳侧的剑尖,单手撑地,喘着气,勉力支着幽州刀站了起来,脸色黑黑的,现在他的后背都是冷汗。

  周绪笑道:“还打不打了?”

  周慎之望着父亲戏谑的眼神,闷声道:“不打了。”他的手臂被巨阙传来的巨大力道震的发酸麻痛,心里愈发郁闷。

  “明天还来不来?”周绪收起巨阙。

  萧洛兰疾步上前,后又缓了缓脚步,对着周宗主嗔怪道:“慎之病刚好,过两天再陪你练武。”

  听着夫人一锤定音的语气,如果再不识相恐会生气,周绪打了个哈哈:“就听夫人的。”

  萧洛兰仔细看了一圈慎之,发现除了衣物上有些灰尘,其余的倒还好,精神头也不错,她笑道:“好了,练武也练过了,我们一起去吃午饭吧,晴雪早就等急了。”

  萧晴雪嗯嗯点头:“我肚子现在饿的咕咕叫。”

  周绪哈哈大笑,大掌拍在女儿的肩膀上:“走,走,为父带你吃好吃的。”一边走一边询问女儿在府衙当值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萧晴雪摇了摇头:“没有啊,大家对我都很好,崔郎君就在我旁边,有什么不懂的问他就好了。”

  其实她的工作真的很清闲,手底下的兵有蒋大帮她管着,公孙起公孙落负责的硝田事宜已经步入了正轨,她也用不着天天去看。

  她是挂了一个中郎将职位,但出兵打仗是不需要她的,军师中郎将更像是一种谋士,参谋的文职,幸好崔郎君不嫌弃她什么都不懂,还让她参与阆歌的防卫布置,萧晴雪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连晚点上班都有心虚感了,毕竟崔郎君那么病弱的人都可以早到。

  “还有我,还有我,伯父,我今天也在这吃。”周十六屁颠屁颠的跟在伯父身后。

  周绪没理十六,点头道:“有什么事找什子就好,前两天逍遥子送了一些养颜的丹药给你阿娘,我看他们现在住的道观离城里挺远,就把长生道观拨给他们了,过几天他们估计会去衙门递交道士度牒,你自己安顿一下他们。”

  长生道观?萧晴雪回想了一下,这不是三叔公的吗?

  “三叔公会同意吗?”萧晴雪疑惑道。

  “你三叔公年纪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现正在别庄养老。”周绪一脸欣慰:“他们一家已经跟着去了,长生道观没人打理也不行,刚好逍遥子就挺适合。”

  周十六牙疼似的抽了抽脸颊,什么养老,远离了权力中心,在乡下混吃等死罢了,三叔公一向心高气傲,这个惩罚比杀了三叔公还让他难受。

  伯父可真睚眦必报,特意等过了年才处理三叔公,周十六心颤颤的,靠近了堂妹。

  “奥。”萧晴雪笑眯起眼睛,亲昵道:“谢谢阿爹,阿爹真好。”

  萧洛兰和慎之在后面走着,听见了周宗主毫不掩饰的豪迈笑声,再看看身边灰头土脸,还在病中的慎之,有些过意不去。

  两孩子岁数差的不大,区别对待真的不好,正想着怎么开解慎之,发现周十六跑到了天然居的葡萄架下看了一会。

  “伯母,你种的葡萄怎么还没发芽啊?都第三天了。”周十六从小不沾农事,锦衣玉食宠过来的,对这葡萄苗新鲜的不得了。

  萧洛兰被逗笑了,以袖掩唇,不紧不慢的说道:“葡萄发芽需要七至十天,还要看温度,土壤适不适合它生长,不是说种下去就立刻发芽的,想要葡萄顺利生长,需将葡萄种在温水中浸泡一天,再将它移植到湿润的纱布上,等葡萄种露白后才种下去,这样葡萄成活的几率会大一些。”

  “伯母好厉害,懂的真多。”周十六没想到伯母居然懂得这么多,这一听就是认真栽种的。

  “不事农桑,不识五谷,你还有脸问。”周绪对周十六板着脸,不过须臾,脸上笑容更大了:“夫人果真聪颖,连葡萄都懂得如何种植。”

  萧洛兰脸色微赧,她以前没事时就喜欢看关于各种种植花草的书,也伺弄过花草,自觉算个半个门外汉,当不得周宗主如此夸赞,见他们都感兴趣便多说了一些:“等葡萄发芽后就要梨土除草,大约六月左右就会开花,七月结果,八九月葡萄就会彻底成熟。”

  “到时你来吃呀。”萧洛兰邀请道。

  “好啊好啊。”周十六小鸡啄米般点头,心想伯母比堂妹大方多了,堂妹只肯让他吃一串,他蓦得想到一件事,惊喜道;“我们要去江南,这一来一回的也需三个月,回来刚好可以吃到伯母种的葡萄。”

  “也不对,如果葡萄成熟的晚,需要九月才能吃到。”周十六灵机一动:“不如我们在江南多呆一两月,如何?”

  萧晴雪有些心动,看向阿爹和阿娘。

  周绪还未说话,就听到了夫人温柔的拒绝声音。

  萧洛兰仰头望着搭好的葡萄架,似乎看到了葡萄枝蔓缠绕搭架,枝繁叶茂下,葡萄串串,凉风习习吹去了酷暑热气。

  她弯唇笑道:“就八月回来吧。”

  五月去,六月到,七月玩,八月回,一共耗时三月,八月葡萄初初成熟时,他们就回来。

  “那就八月吧。”萧晴雪立刻附和道,在哪都无所谓,她主要是想和阿娘在一起。

  “江南那边始终不是我们的地盘,久留恐生变,还是早点回来好。”周慎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周绪也抬头望着葡萄架,架上现在光秃秃的一片,他看了一眼夫人,又看了一眼慎之,啧了一声。

  周慎之被父亲看的莫名其妙,他刚才的话有什么不对,这次父亲与母亲下江南肯定要带兵的,但江南那地方龙蛇混杂,世家盘亘,是一滩浑水,还是在他们大本营幽州安全些。

  周十六有些可惜,一个月还不够他玩的。

  吃了饭后,萧晴雪跑去找她表弟萧清河,将他也带去了府衙,少年郎最近和家里书信有了往来,每日又习文练武,勤勉的让萧晴雪汗颜。

  周慎之带着十六返回自己的月影居。

  萧洛兰整理了一下下午要见婉娘时带的东西,青山娘子有了身孕后,渐渐和她们走的更近了,通常三人包一个小包间,可在里面听戏喝茶。

  婉娘最近又写了些话本,让萧洛兰帮看帮看,萧洛兰帮看的久了,起了一些心思,这个时代虽然有印刷,但书籍还是贵重的,寻常人家想供养学子极为不易,学院里并非都是豪门子弟,穷苦人家的学子也需要时常抄书赚些润笔费养家。

  萧洛兰也曾想过自己出资让那些书生抄书而后请一个老师教习那些不识字的人,后来仔细一想自己这个想法不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学堂,对比阆歌的学院,她一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二是收费问题,萧洛兰私心不愿收费的,可学院人人都交束脩,她不收岂不是破坏了现有的稳定行情,容易激发矛盾。

  思来想去,萧洛兰选择帮助慈幼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