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238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直到后面,明镜堂派人赶去各个县城,现在回来的物资已经按照分类运输,终于减轻了些压力。

  今日将前面回来的物资车清理完毕。

  卫明晟和善地对着小辈们说道:“不需要你们守在这里,都快回去休息吧,别累着了。”

  卫夕茗见忙得差不多了,她还有事去县城找廷堂兄,闻言并没拒绝,“四叔伯,那侄女们先回去了。”

  她带着诸位堂妹,向长辈们行礼告退。

  几位小娘子沿着官道往坞堡走。

  卫明晟瞧了会,有些不放心,派一队护卫跟在她们身后。

  虽说现在灵县十分安全,官道上都是人,但毕竟都是些涉世未深的小娘子,哪有不让人担心的。

  “八堂姐,我们还是第一次出来帮忙呢,原来外面现在是这样的啊。”

  “是啊,我第一日出来的时候还吓了一跳呢,外面到处都是人,瞧着和从前差不多。”

  “我这会儿才终于明白,为何五堂姐一定要我们锻炼身体了。”

  有堂妹道,“不说杀怪物,就说光是走到边境都要两个多时辰,还要顶着大太阳干活,没点体力还真坚持不下来……”

  小娘子们累归累,精神却极好,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卫夕茗笑了笑,“那你们想想,五堂姐不仅要走到边境,还要带兵前往各地清剿怪物……”

  比起五堂姐,她们还差远了。

  “所以大家回去后锻炼也别落下。”

  堂妹们连连点头,她们可不敢和五堂姐比,因为从一开始,五堂姐就站在了她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她们只有努力锻炼,不拖后腿,能够为族里做事,为宗族谋福祉。

  得知八堂姐要去县城找廷堂兄,妹妹们也想跟去。

  都是群十一二岁的小娘子,平日里长辈们不放心她们出门,为了不给族里添麻烦,大家一直待在坞堡里,还从未去过县城。

  听族人们说,现在县城已经重建完毕,开了许多工坊,还有一个马场。

  小娘子们好奇,想跟着八堂姐过去看看。

  卫夕茗并没拒绝,小娘子们临时改道,准备去县城转转。

第330章 司农所

  正当卫曦音率领大部队,推着满满当当的物资回来之时。

  明镜堂正在商量下发被褥和分田一事。

  主要被褥实在太占地方,早点发下去,腾出位子来,才好放置后面的那些杂物。

  十三座城池零碎的物品不少,锅碗瓢盆、金银细软、诗词古玩、小孩玩物等,东西杂而乱,清理起来实属麻烦。

  不带回来吧,又舍不得,只能先找地方堆着。

  万一日后用得着呢。

  大部队还未归,几名叔伯带着本子来到老宅。

  想请族长拿个主意。

  “禀族长,据不完全统计被褥大约有十万余,侄儿们此前商量过,直接按人口发,趁现在太阳大,百姓们正好有时间晒被子……”

  卫暨如今是万事不操心,闻言直接摆手,“这等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安排。”

  发个被褥都要跑来找他?

  一群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卫明晟抬头瞧了眼上首的老人,思忖片刻,终于切入正题,“其实被褥都是小事,侄儿们过来,是想请示族长分田一事。”

  说着他起身,将手里的本子恭敬递上前。

  “绎幕山上的新田开垦已经完工,底下又寻到不少未受污染的良田,所有田地都在这本子上登记着。”此事是由他在负责。

  卫明晟斟酌着说道:“侄儿们是觉得,是时候给百姓们分田到户,让他们在今年自行冬种……”

  百姓们回归佃农,日后就算没活干了,也能靠收成养活自己。

  卫氏一族不可能负担他们一辈子。

  一旦田地分发出去,等春季收成上来,公厨压力减轻,到时百姓就可在自家院子内搭建厨房,自行生火做饭……

  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

  卫暨闻言睨了他一眼,接过本子仔细翻看。

  本子上面写有详细方案,实行的是均田制。

  将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坞堡公中所有,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而按人口授田,每口人所授者,皆包含永业田和口分田。

  这里的永业田和口分田,与朝廷的不太一样。

  永业田又被称之为世业田,必须种上规定的农作物,种植满三年,可将田地作为永业田,终身不还,去世后也能传给子孙,但不允许买卖。

  口分田原本则是种植分配的谷物,归坞堡所有,农户只有耕种权,同样不能买卖,死后土地必须归还。

  卫明晟解释道:“咱们翼州又不养蚕,所以侄儿们商量了一番,下发的永业田必须种植五谷,分口田的话,按照百姓所需自由种植。”

  “当然这些田地不是免费分给百姓,到收成季节,坞堡收两成田赋……”

  他们要养兵,养这么多人,不可能将田地白白送人。

  要知道外面的农田大片受到污染,目前还没人敢尝试在污染田种植,农种来之不易,可种植的田地成了稀缺之物。

  所以叔伯们商量了一番,按照农户的收成产量征收,只产生地税,像朝廷征收的杂税一律没有,百姓们也能负担得起。

  卫暨很快将本子翻完,他沉吟道:“目前就这么点田,怕是一人分不到多少吧?”

  绎幕那边乌鸦山上,开垦出来的田地是灵县的两倍。

  但光族里都留下千亩地作为公中所有,用于屯粮,还要分发给下面族人,然后才是那些外来百姓。

  百姓分到的那一亩三分地,明显养不活自己。

  “不瞒族长,的确如此,不过这只是目前圈定的田地数量,绎幕方向还有未受污染的土地,考虑到冬季危险性,那些土地要等明年春季才能种植……”

  那些田地在围墙外面,没有圈进来,冬季外出实在危险,谁也不知会不会有怪物游荡过来。

  而制定新的围墙圈定,明显现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城池的物资安顿之后,就要开始搭建所有田地的暖棚。

  冬季只怕不好过,大家都对冬种不抱太大希望,最主要还是看来年春播。

  所以此时分发田地进行冬种,算是一次尝试。

  等百姓们重新习惯农耕,春季的种植效率提高,到时再将外面找到的土地进行授田。

  卫明晟在凉州为官多年,入仕是从县令做起,对于这些事物再熟悉不过。

  但宗族向来如此,不管你多大的官,在外面有多威风,回来也得听族里安排。

  包括卫暨同样如此。

  倘若五位族老还在,他所做的决定只要族老们不同意,照样无法实行。

  所以卫明晟将事情全部细分妥当后,才来找族长请示。

  卫暨合上本子,双目轻阖,手指在桌沿边上轻敲着,半晌没吱声。

  叔伯们安静地立在下首,等待族长定夺。

  屋子里霎时变得安静无声。

  吴伯这时走进来,躬身道:“家主,女郎和二郎君回来了。”

  卫曦音将运回来的物资移交给守在边境的族人后,便带着弟弟先行一步回家。

  结果刚到家门口,就被下人告知叔伯们正在主院里谈事。

  吴伯进去禀报前,特意向她透露,“四老爷他们都在里面,是分田的事。”

  卫曦音了然。

  族里的那些田地,是四叔伯在负责。

  她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才带着弟弟来到主院请安。

  见到五娘和二郎回来,叔伯们面带笑意,和善地点头。

  卫暨仔细打量两个孙辈,见人没事,精神抖擞的,他才放下心来。

  “就按明晟说得办吧,先瞧瞧冬种情况,等冬季过去,再将外面的那批田地分配下去。”

  叔伯们连连应道:“是。”

  卫暨将本子扔给孙女,继续当甩手掌柜。

  “你也看看,土地是百姓生存的唯一来源,丝毫马虎不得。”

  卫曦音不由一愣,祖父这是在给她挖坑?

  一个小辈当面给长辈们找漏补缺,岂不是当众给人难堪?

  她想归这样想,面上却滴水不漏。

  “田地之事叔伯们肯定比侄女懂,不过现在情况特殊……”

  卫曦音大致翻了下本子,没提分田的事,而是对叔伯们笑着道:“侄女琢磨着,咱们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司农所,专门管理田地和日后的田赋征收?”

  叔伯们闻言一脸惊讶,“司农所?”

第331章 说服

  卫曦音:“对。”

  朝廷有专门教民稼穑的农官,称为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