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239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天气异常,百姓想要种地十分困难。

  各类种子需由族里发放,包括冬季暖棚,夏季水源,以及春季应该如何趁着植物生长迅速提高产量,这些都需要有人在旁指导。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琐事增多,坞堡所有事务全部由明镜堂负责,叔伯们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将明镜堂的工作再一次进行细分。

  就从田地和征税开始。

  各司其职,底下配备足够人手,尽量减轻族里公中压力。

  卫明晟低头琢磨了会,回过味来,不由抚掌道:“五娘这主意好!”

  有叔伯连连点头,附和道:“清河郡的怪物被清理干净,寻到的田地会越来越多,日后征收的粮食可用来养兵,确实不应和咱们公中混在一起。”

  卫曦音表现得十分谦虚,“叔伯们过奖了。”

  随后她又道:“到时司农所成立,也可招收一些对种植有研究想法的才能之人进来,指导百姓耕种。”

  明镜堂原本是宗族处理庶务之地,里面的人自然全是卫氏族人。

  而研究所极少对外,招收的人才有限。

  一旦将各个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后,其实可以招收一些有才之人,帮忙分担一些庶务。

  要知道坞堡里住着不少世家子弟,因后勤和工坊都掌握在族人手中,外面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拥有一身才干却只能干体力活。

  “五娘说得对。”

  卫明晟越想越觉得可行,甚至一刻也待不了,急忙向族长告辞。

  他想赶紧回明镜堂理出个章程来,再拿给族长过目,种植冬小麦前将司农所弄起来。

  叔伯们都没久留,纷纷告辞。

  屋子里一下只剩下祖孙三人。

  卫琅一直乖乖坐在下首,见人走光了才找到机会开口,他巴巴地望着姐姐,“阿姐,我能去县城玩会不?”想骑马……

  卫曦音闻言,还没来得及发话。

  卫暨扭头瞪着他,呵斥道:“整日只知道玩!不想去营地训练,那就去学堂念书,多学几个字回来。”

  二郎愚钝,一个字教十几遍都不会。

  每次读书识字就跟要他命一样,要么找借口装病,要么哭闹不止。

  一家人拿他没办法。

  主要就不是这块料!

  卫曦音自然站在祖父这边,幽幽开口:“祖父说得不错,二郎不想去训练的话,要不跟着文康去族学念书吧。”

  卫琅一听,竟然要读书?!

  这和要他命有何区别?

  他顿时不干了!

  “祖父,不要读书!”

  卫琅站起身就往外跑,“孙儿这就去营地训练。”

  孩子风风火火的,眨眼就跑没影了。

  祖孙女二人十分默契,看也没看外面一眼,神色淡定的坐下。

  卫暨瞥了一眼孙女,她特意换了身衣服才过来,肤色还是黑,眼神透亮,精神看着还行。

  想到外面的辛苦。

  卫暨叹声道:“我这不用你陪着,才刚回来,先回院子休息去吧。”

  “孙女不累。”

  卫曦音道:“那些物资一时半会儿清理不完,孙女还需等着军队回来。”

  卫暨目光微闪,言下之意,等军队全部回来就要再次出征了。

  广平郡路途遥远,冬季肯定无法赶回来,在外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可作为中转歇息的河间郡已然安稳,那河间赵氏就变得至关重要。

  卫暨正打算跟孙女细说一下赵氏的情况。

  卫曦音却忽然道:“孙女并不打算参与广平的后续事宜。”

  卫暨一顿,脸上和善的表情慢慢淡去,转瞬间明白过来,目光一下变得凌厉起来,“你想冬季赶去京都?!”

  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大!

  “相隔千里,你可知沿途危险?可有将那些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

  他一时没按捺住,呵斥的声音极大,将守在门外的吴伯引了过来。

  吴伯一脸担忧地往屋里张望。

  家主怎么和五娘吵起来了?

  卫曦音低头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孙女等不下去了,原本还在期盼,盼望着他们能在春夏赶回来,但祖父您看看,马上又要入冬……”

  卫暨顿时僵住。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作想,但当时坞堡还未彻底安稳,没有兵马,寸步难行,春夏无法及时做出决策。

  现在倒是有军队了,却凛冬将至,怪物即将变强……

  天不遂人愿。

  他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女将自己置于险地。

  卫暨不由放缓语气,“冬季天寒地冻,危机四伏,也就那几个月,等一等又何妨。”

  “那祖父可有想过,外面的幸存者有多少人能熬过那几个月?”卫曦音道,“再者,去往京都路途遥远,等孙女走出翼州,说不定外面已经开春,时机却是刚好。”

  她定要先料理完赵氏,才敢带人离开。

  那时入冬,上路的时机不好不坏,翼州境内多山地,冬季赶路她有极大的把握。

  卫曦音试图说服祖父,语气却极其坚定,“气温异常,就算春季上路,说不定赶过去又是一年,多等一日,阿爹、阿娘和长兄就会多一分危险,京都孙女是一定要去!”

  三叔伯的话令她想了很久。

  外面缺衣少食,怪物肆虐,一想到家人或许正等着她前去救援……

  她哪里还坐得住!

  坞堡已然安稳,后方再无后顾之忧,再这么拖下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

  若是还不采取行动,她怕自己将来会后悔一生。

  “祖父不用担心,孙女会做好万全准备再上路,会带足人马和物资。”

  她抬头认真地说道:“至于跟随出去的部曲,孙女会认真挑选,绝不勉强任何一人,竭尽所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危。”

  “坞堡有齐全的装备,足够的火药和火战车,研究所那边正在实验……”她从各个角度分析,希望说服祖父同意……

  卫暨握紧了手中的茶杯,嘴角紧紧抿起,他思绪万千,默默听着,最终所有担忧和无奈都化成一声叹气。

  “先将赵氏的事解决,赵氏的情况容我跟你细说……”

  孙女正在如他所想那般成长,如儿郎般立足于世间。

  他终究是老了啊……

第332章 小姑娘

  翌日。

  明镜堂在围墙门口设棚,发布告示,通知所有居民以户为单位,来此处登记领被褥。

  百姓大多还在外运送物资,留在坞堡的人极少。

  但东西太多,地宫都快装不下,叔伯们商量一番,决定不等人全部回来,直接先发放一批,为库房腾出点位子。

  不然真等到那时候,说不定人太多忙不过来,还不如陆陆续续的发放下去。

  康家兄妹住的房子离门口极近。

  康靖荷一个人在家,大哥被褚先生派出石临村做活了,说要过几日回来。

  因她年纪小,女郎发话,让她早晨去学堂念书,下午到药材铺当值,从药童做起学习认识药材,帮医官整理药品。

  坞堡就一个医官,药材铺十分忙碌。

  小姑娘年纪虽小,却生在杏林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一些药材并不陌生,遇到不懂的就默默记下回家后询问大哥。

  兄妹二人好不容易有个安全的落脚地,女郎和卫氏族人心善,年纪小在公厨还可以免费吃饭,她极为珍惜如今的生活,是真正把坞堡当作家,所以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总而言之,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今日康靖荷下学后,去公厨用膳的路上听闻开始发放冬季被褥了。

  她心思单纯,想到大哥不在家,万一错过就没了,那冬季该怎么办?

  听到消息,连饭都来不及吃,急急忙忙地跑出来领物资。

  围墙门口围着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少。

  大家心知肚明人人都有,所以并不急,都老老实实的排队等着。

  等康靖荷出来,队伍已经排得很长很长。

  避免领取重复,被褥是按照登记的户籍信息按户发放,一个人就能将全家的领走。

  “靖荷,过来排这边!”排队的队伍里有人冲她招了招手。

  康靖荷一看,是和他们兄妹住同一个院子的张家兄弟之一,她跑过去露出甜甜的笑,“张三叔回来了啊。”

  “诶。”

  张老三将她仔细打量一番,笑道,“几日未见,靖荷又长高了些啊。”

  小姑娘不像初见时那般瘦弱,规律的生活让她圆润了不少,脸上终于有了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