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350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卫明泽得知五娘竟然搞到一批蚕蛹回来,简直喜不胜收,亲自收拾出一处院子安置这些蚕宝宝,这会儿刚忙完,往明镜堂走。

  两人在半道上碰到。

  得知她想了解情况,卫明泽就不着急回去,干脆在前面带路,“变化可大了,县城的作坊产量很高,库房都快堆不下,所以家族开了一次会议,决定恢复钱币交易,将坞堡的这些铺子全都开业。”

  钱币样式是卫廷画的图纸,用的铜铸币。

  本想沿用从前的货币,但现在外面满地金银无人拾取。

  使用以前货币的话,百姓去隔壁郡县转一圈就能捧回来一堆碎银,那岂不是拿废纸购买坞堡的货品了?

  所以宗族开了一次会议,商量这事,定下了新货币。

  新族长不在,族里还有老族长主持,卫暨一点头,下面的人立即执行起来。

  春季收成极好,百姓们家家户户都有屯粮,可以用粮食兑换钱币,然后自主选择购买所需之物,货币慢慢在灵县以及周边两县流通起来。

第469章 一群光棍

  卫明泽道:“不过铜铸币目前只在灵县、绎幕、贝丘三县之间流通,丧尸清理干净后,不少百姓迁徙到灵县附近生活,其中还有不少其余地的世家。”

  卫家军势如破竹,一路扫荡,见识到军队的实力和灵县的繁华后,许多人干脆举家搬到了附近。

  不止如此。

  灵县县城外面还建造了一处交易市场,百姓们也可以自己进行交易,目前市场是卫贺等几位郎君在负责管理。

  卫曦音边听边点头,感慨道:“叔伯们真厉害,不到九个月,没想到灵县这么大的变化。”

  卫明泽笑道:“五娘不是一直想恢复货币,叔伯们不过按照规划来罢了。”话说出口才察觉不对,应该叫族长,只不过叫习惯了,一时脱口而出。

  卫曦音倒没注意,货币的事她此前确实提过,原本以为会过个两三年才能实施,没想到这么快而已。

  还得多亏了三叔伯。

  没有卫家军和中山军收复翼州,也不会有现在的这般景象。

  叔侄女二人边走边聊,很快来到坞堡的大门口附近。

  从吊桥进来,两旁各有一条路通往两侧营地,其前方大路左右两侧,一排排整齐的商铺开着业。

  原来铁匠铺的地道口已经被拆除,铺子重新装修回原样,族里的铁匠铺仍然保留着,帮百姓打造一些农具之类的生活用品。

  周围的铺子种类琳琅满目,布庄店、瓷器店、豆腐店、木作坊、竹编坊、杂货铺,竟然还有一间书肆……

  天气炎热。

  铺子里放置有冰盆,现在外面的农活较轻,许多百姓进来逛逛,买些日常所需的物品回去。

  卫明泽指着杂货铺道:“里面的那些物品,许多都是当初洗劫城池搬回来的,什么都有,堆在地宫里碍事,干脆用极低的价格摆出来,万一有百姓需要的东西。”

  总比像垃圾一样扔在地宫里生灰好。

  “至于菜种子之类的,都在县城那边的交易市场,百姓自己种的菜,或是上山猎到的猎物、挖到的野菜,都可以拿出来交易。”

  卫明泽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她四处转转。

  有相熟的族人和百姓碰到,纷纷向族长行礼。

  铁匠铺旁还有一家店铺,卖一些锅碗瓢盆、扫帚箩筐等日常用品。

  卫曦音看了一路,越看越满意,除了这糟糕的天气,生活总算走上正轨。

  “那百姓都在自家开火,公厨的牌子可是取消了?”她问道。

  卫明泽:“并未完全取消,时不时有难民迁徙过来,还有营地的士兵和部曲,目前依旧靠牌子在公厨用膳。”

  部曲和士兵的待遇跟着提高,每月除了粮食,也会发放新币。

  公厨仍然管着饭,许多有家眷的士兵和部曲,为了节约粮食,并不会在家用饭,一般都在公厨吃。

  说到这……

  卫明泽笑道:“五娘有所不知,前段时间迁徙过来的百姓里有一位媒婆,为了尽快在灵县落脚,干起了老本行挣粮食,已经促成了好几对。”

  坞堡的壮硕男子可都在军营里,现在的风向变了,从前受娘子们青睐的文人文士,可是被嫌手无缚鸡之力。

  反而是卫家军和部曲受欢迎。

  卫曦音:“………”提这事做什么?

  没事,前面还有廷堂兄顶着。

  “卫廷的事你还不知道吧,你堂兄终于定亲了,定的是谢记录官,是他自己去老族长和三族老面前提的。”卫明泽幽幽开口。

  卫曦音:“………”震惊脸。

  谢记录官……不正是谢芮安吗?

  她究竟错过了什么?

  卫明泽自顾自地接着道:“老族长和三族老了却一桩心事,芮安知根知底,人又能干,第二日老族长和三族老,派了人去下定礼………”

  这地待不下去了!

  聊着正事怎么就扯到婚嫁上了。

  她虽然好奇廷堂兄和芮安是怎么回事,但七叔伯多聪明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话。

  “咳咳,七叔伯,新币的事我去明镜堂看看账本,回去研究研究,晚点理出一套章程来。”卫曦音进铺子拿了两铢铜铸币,趁机告退。

  正事要紧。

  新币以铢为单位。

  整个翼州只有灵县的兵工厂才有能力生产,第一批发放的并不多,族里是打算先让货币流通起来,日后看情况而定。

  但经济学里面的门道可大了。

  必须按照目前的人口、百姓所需资源整合一番。

  她可不想实行一两年后,到时出现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体系崩溃。

  卫明泽盯着她匆忙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

  真是油盐不进啊。

  ………

  卫曦音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账本看完,整理出符合现阶段发展规律的计划书,一大早赶去明镜堂开会。

  明镜堂的地盘随着所需扩大,周围两栋小楼分别划分进了明镜堂。

  自司农所之后,明镜堂又成立了财务司,税收和新币各自有专门的人在管。

  会议上不仅有卫氏族人,还有许多被招进来的文人文士。

  在场多数人都曾做过官,对于她说的经济学,翻译成白话后大致都能明白,很快理解清楚计划书的内容,打算按照计划书实施。

  卫曦音忙完这边的事,立即去了一趟部曲营地。

  她必须掌握现在的征召兵力,以及在外的军队情况。

  两侧营地倒是与以前一样,没有太大变化,她进来只有常鹰在此,秦善不在。

  但常鹰与她一道回来,也不比她了解多少。

  卫曦音吩咐部曲骑马去一趟河间郡,将赵郡守的信件带给赵氏族人。

  她和常鹰进屋等着,命护卫出去将秦善叫回来。

  等了许久,秦善才冷着脸进来。

  卫曦音十分好奇,“怎么?谁惹你了?”

  程青刚巧有事进来禀报,闻言八卦地凑过来,低声道:“属下刚才看见,秦统领在营地门口被媒婆拦住了,似乎要为他说亲,他不答应不让走,拉扯了好半天。”

  卫曦音:“………”那媒婆的业务已经扩展到秦善身上了?

  也是。

  秦善年轻长得帅,能力又强,关键身为护卫统领,在坞堡的地位不低。

  在那些‘丈母娘’眼里,可不就是乘龙快婿么。

  想到此。

  卫曦音带着探究地目光,将他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

  又将视线移到常鹰身上。

  常鹰是长房的家臣。

  卫曦音比较了解他,早年娶了一位妻子,后来因难产去世,大人小孩都没保住。

  他认为是自己杀戮太重,克死了妻孩,所以就一直单身到现在。

  卫曦音视线来回打量半天,不由又想到褚钰。

  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

  身边属下,除了一个曲奇,怎么都是一群光棍?

第470章 整顿兵马

  “那个……”

  卫曦音斟酌着开口,对秦善道,“媒婆也是好意,你也的确到了成婚年龄,要是觉得不好意思,明日我请七婶去帮你相看相看?”

  秦善:“………”为什么他要被女郎催婚?

  “女郎不是想问正事?”秦善深呼了口气。

  卫曦音回神,“哦对,了解一下现在部曲和士兵的规模。”

  总归是正事重要。

  她走了之后,其实发生了许多事。

  广平在冬季被平定,翼州军全数被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