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40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等了一会儿,确认城里已无幸存者,西城门缓缓被关上。

  卫曦音看着车上满满当当的物资,率领着众人准备返回坞堡。

  这时她才看见,褚钰又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她走上前好奇问道:“刚进城便不见先生踪影,先生是去哪了?”

第55章 私盐

  褚钰默默抬头,看她的眼神似有怨言,冷声道:“身边谋士不见踪影,女郎就没想过派人去寻?要知道城里可满是怪物。”还好意思问他去哪了。

  卫曦音一愣,总觉得他话里有气,忙好言道:“我这不是相信先生能耐么,再者,有护卫贴身跟着,哪有那么容易出事。”

  坞堡的部曲现在各个身经百战,她给褚钰安排的两名护卫又都是个中高手。

  “先生还未答,你刚才去哪了?”卫曦音追问道。

  褚钰无奈叹了口气,想着女郎身为女子,那便不与她一般见识。

  他缓缓摊开手掌,掌心中躺着一颗颗洁白的晶体颗粒。

  “女郎看这是什么?”

  卫曦音脸色微变,“盐!”

  大元朝对于盐的管制力度,一点不比那些矿石差,盐这种东西只有官府才能进行售卖,是十分特殊的物资,并且量十分稀少。

  虽然民间不允许交易,却不代表人们无盐可用。

  朝廷垄断食盐只是为了抑制庶家经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确保皇权贵族的地位。

  向卫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平日自然是有盐可用,向官府购买即可。

  而永宁县一个小小的县城,根本没有售卖食盐的资格,只有当地治所州郡才有得卖。

  卫曦音赶紧追问:“先生在哪找到的?“

  褚钰淡淡回道:“贩卖私盐虽是重罪,但当中利益巨大,自然而然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长沙王也曾私下贩卖过私盐,手底下的一些黑市渠道钰曾了解过一二,每个地方的黑市大同小异,想要找到窝点并不难。”褚钰说得云淡风轻。

  卫曦音闻言眸中发亮,长沙王如何她并不关心,只关心褚钰找到了多少盐。

  “回女郎,数目不多,只有几十袋而已。”褚钰道。

  卫曦音面露失望,不由埋怨起那些盐贩子,既然都选择将脑袋拴在裤腰上了,敢贩卖私盐,干嘛不再胆大一些多运点。

  褚钰见到她的反应,一时有些无语。

  让你白捡了这么多盐,这还不够?

  ……

  一行人带着幸存百姓很快回到坞堡,守在门口的护卫连忙放下吊桥。

  卫仲旬和卫明泽收到消息,立刻赶来迎接。

  “五娘此行可顺利?”卫明泽关心问道。

  “一切顺利,除了药材外还带回些其余物资。”卫曦音指向身后的马车。

  四轮马车上,重叠着的药柜子堆得很高,非常醒目。

  卫仲旬与卫明泽顺着她指方向,看见那些药材与物资后,终于放下心来。

  “五娘辛苦了。”

  “好好好……”卫仲旬连说了三个好字。

  卫曦音没做耽误,连忙让护卫连药材带车一起运去药材铺,又命人去通知医官,让其直接去药材铺抓药。

  这趟回来后,她不打算再出坞堡,现在天气这么冷,坞堡食物充足且十分安全,只等天气好转,再出去将藏匿的那些粮食取出运回。

  卫明泽瞧见救助回来的永宁县百姓,让人检查过后,命族人带着他们下去安置。

  左巷原先就安置过一波村民,那里现在还空着不少屋子。

  百姓们绝处逢生,现在到了安全的地方,想起牺牲的亲人,许多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如今的安稳,是自己的亲人拿命换来的。

  族人领着百姓下去安顿,离开时,许家的车子一下子引起众人注意。

  当时在外面,坞堡的护卫们推着不少车辆,他家的小推车跟在身后毫不起眼,现在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王氏聪慧,她见坞堡的人都在搜寻物资,离开时便让孩子爹找出家里的车,将糕点铺里剩余的食物全部带了过来。

  车上不仅有粮食,还有不少厚被褥和衣物用品。

  有些百姓瞧见后回过神来,心底后悔不已,当时只顾着逃命,家里的东西一样没带,也不知卫氏一族会不会给他们发放吃食。

  卫曦音心底挂念着祖父,嘱咐了常鹰与秦善几句,便先一步离开回家。

  吴伯早就收到消息,等在门口。

  见她平安回来,主动禀报道:“家主今日很少咳嗽,脸色也好了不少,五娘且放宽心。”

  卫曦音闻言点头,走进主院。

  卫琅正在床前陪着祖父说话,将他们去粮仓一路上的事情讲给祖父听,他说话颠三倒四描述不清,大部分时间卫暨只得靠自己猜。

  “所以是你龙虎寨的二当家?”

  卫琅眼睛亮晶晶,“对,他们都叫我二当家。”

  “那里面还有坏人,不让我们进去还差点伤了阿姐。”卫琅挥着拳头很生气。

  卫曦音正好这时进来,卫琅一看到姐姐立刻起身跑过去,欢快喊道:“阿姐!”

  “二郎今日可有听话?”她问道。

  “有!”

  卫暨见孙女平安回来,便知道她肯定已经带回药材,心底十分感动,面上却神色不显,他朝着孙女说道:“之后别出去了,坞堡里还能撑一阵子。”

  卫曦音忙道:“孙女也是如此打算。”

  她坐下陪着祖父说着闲话,祖父正在病中,便捡些好消息说给他听。

  很快医官抓来药材,吴伯亲自下去熬药。

  一直等到亲眼看见祖父喝完药,人沉沉睡下,卫曦音才轻手轻脚地离开主院。

  总归要先把外面安排妥当。

  卫曦音直接去了明镜堂,说来也奇怪,回来这么久,她还是第一次踏入这里。

  明镜堂位于宗祠背后的那条街道最边上,紧挨着卫氏宗祠,在坞堡中心位置。双层小楼,堂厅十分开阔,正中央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是上一任族长(卫曦音曾祖父)题的四个大字一一公正严明。

  堂厅两侧各设有四方案几笔墨,用于处理庶务,后面便是一间间的库房,存放着族里的一些资料与杂物。

  见到她来,明镜堂里的叔伯们也是十分惊讶,“五娘怎么过来了?”

  卫曦音行完礼,才回道:“侄女是想来问问,族里打算如何安置永宁县的百姓?”

  永宁县幸存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二百人左右。

  那些百姓除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逃出来时身无一物。

  当时东城门那头的丧尸,随时有可能返回,加上还有不少丧尸滞留在城里,他们不可能逗留太久,以至于许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拿取物品。

  卫明泽沉闷道:“我们几人还在商量,现在天气愈发寒冷,以工代赈已经行不通,但若是直接发粮,恐怕对之前的那些百姓不公。”

  伐木的活计已经完成,冬季不适合干活,之前坞堡里的那些百姓也要想办法一同安置,总不能让人饿死在坞堡里。

  卫曦音轻声道:“侄女倒是有个主意。”

第56章 公厨与来人

  几位叔伯立刻来了兴趣,“哦?五娘且说来听听。”

  “赈济粮在冬季一定要发的,但不能全发,既不能让他们饿死,也不用管饱。”

  卫曦音提的是前世的粮票政策,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政府便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与坞堡如今的境况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可以借鉴,再做一些符合如今处境的改动。

  族里没有粮票,可以用木牌替代。

  “族里可尝试建一座公厨。”卫曦音提议道,“如今冬季不适合再直接发粮,族人们拿到粮食后需要烧柴烹煮,建公厨一是可节约木材,二则节约粮食,每家每户可凭木牌到公厨就食。”

  所谓的公厨,其实就是大食堂。

  “至于那些百姓,可每月发放少量木牌数,凭木牌领一定数量的餐食,其余的木牌也可通过帮忙做工获取。”

  谁说冬季没活,现在需要建造公厨,活这不就来了。

  几位叔伯眼睛一亮,在心底琢磨了下,觉得五娘这办法可行。

  现在木材也是稀缺物资,公厨一旦开启,族人们不用自家开火,能节约不少木材出来。

  若有族人吃不惯公厨的,那便自己在家吃,但明镜堂不提供粮食,这样家中那些有剩余粮食的人家被区分出来,又可节约更多的粮食。

  卫曦音想了想,又出声补充道:“族人们虽有优待,但也需要出力才行。”

  现在族里有一半的粮食是她拿回来的,自然有发言权。

  她可不想用护卫们拿命换来的粮食,养出一群懒人、闲人出来。

  卫明泽闻言激动道:“这主意好!”

  不过此事事关全族生计,叔伯们还得先请示族长。

  卫曦音面不改色地道:“叔伯们先选址造公厨吧,祖父定会同意。”

  建造公厨、制作木牌、制定领取数额,这些工程都非常大,加上现在下雪天气越来越冷,有些事必须尽快安排好。

  公厨的建造地址倒好找,宗祠门口那么大的一片广场,眼下现成的地摆在那。

  几位叔伯也知不能耽误,立刻有人去找瓦匠勘察地形,出具图纸,还得寻找制作木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