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41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留在明镜堂的其余人,开始商讨起细节来。

  见他们正忙碌着,卫曦音便告辞离开,她刚走到门口,差点与急匆匆进来的卫礼撞了个正着。

  卫礼连忙向她告罪。

  卫曦音好奇问道:“堂兄如此着急,可是出了什么事……”

  还未等她话说完,卫礼忙对着里面的几位叔伯道:“叔伯们,翼州粮仓来了两名斥候,人正在坞堡外求见族长。”

  卫曦音神色微变:“………”

  是他们运粮被人发现身份,粮仓的人来兴师问罪了?

  随后卫曦音立刻又反应过来,这个可能性不大,只要没有确切证据,就算是龚刺史,也不敢轻易得罪清河卫氏。

  更何况如今怪物横行,怎么会有人傻不拉几专门跑过来告状。

  要告状也得找朝廷告才对。

  众人丝毫没有留意到她的异样,卫明泽一惊,忙问道:“外面可全是怪物,他们派斥候过来做什么?”

  卫礼摇头,“侄儿也不知,族长正在养病,我祖父刚没看见人,只得来找诸位叔伯禀告。”

  之前族长便说过,要让常鹰与秦善教他们习武,卫礼从祖父那听闻消息后,今日便拉着各位堂兄弟去营地转转。

  谁知刚走到营地门口,便碰上瞭望台的护卫与坞堡外的人喊话。

  听见是翼州粮仓的人,他便连忙返回来报信。

  卫礼刚把话说完,后脚前来通报的护卫便来了,看见女郎也在这里,护卫忙向她行礼。

  “女郎,两位统领正在找您。”

  卫曦音面色不显,忙向几位叔伯告辞,匆匆离开。她心底已经猜到常鹰与秦善找她是什么事了,多半因为翼州粮仓来的人。

  在去往营地路上,程秀正领着那两名斥候前往明镜堂,正好与女郎在半路上撞见。

  “女郎。”程秀弯腰向她行礼,不停地朝她使眼色。

  卫曦音淡淡嗯了一声,瞧也没瞧那两名官兵,径直从他们身旁走过。

  有什么好心虚的,就算被认出来,打死不承认便行了啊,难不成那群官兵还敢在他们的地盘指认人不成。

  有本事就拿出证据来。

  两名官兵丝毫没有发现异常,他们正处于震惊之中。

  坞堡内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祥和,房屋完好无损,街道整洁干净,有下人拿着笤帚正在清扫路面积雪。

  路上偶尔碰见几个卫氏族人,身上也是穿着厚厚的棉衣,面色红润,一看便知日子过得不错。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恍惚回到了灾难发生之前。

  两名官兵心底不由感叹,清河卫氏不愧为顶级世家大族,底蕴丰厚。

  卫仲旬窝在铁匠铺里与卫廷闲聊,铺子里十分暖和,比在家里待着还舒适。

  老五家如今就剩卫廷这一个孩子,卫仲旬身为长辈,时不时便会抽空关心一下卫廷近况。

  明镜堂的人在坞堡内找了一圈,才找到他人。

  卫明泽很快带着两名官兵来到铁匠铺,毕竟是卫氏一族的族老,总不可能让他老人家出去迎人。

  两名官兵恭敬行礼,“见过三族老。”

  卫仲旬端着架子,神色淡淡地问道:“翼州军派人来坞堡,可有事?”

  两名官兵对视一眼,从怀里摸出信封,恭敬递给他,“章大人令我等二人前来,是有事相求,三族老看后便知。”

  卫仲旬闻言拆开信封,刚扫过信上两行内容,立马脸色大变,急匆匆站起身往老宅走去。

  事关重大,大兄虽在病中,但也得请示他才行。

  卫明泽匆忙跟上。

  两名官兵留在原地不明所以,一旁的卫廷好心向他们解释道:“二位安心等着便是。”

  “多谢郎君解惑。”官兵忙向他道谢。

  他俩抬起头张望,不由问道,“这铺子可真暖和,敢问郎君,这是用来打造器具的地方?”

  屋里的匠人还在忙碌,新做好的护具被摆放上一旁的架子上。

  两名官兵看见那套崭新的护甲,越看越觉得有点眼熟。

  卫廷:“?”

  ………

  卫仲旬急匆匆来到老宅,身后跟着卫明泽等人。

  程秀见情况不对,也一路跟了过来。

  卫仲旬来到主院,找到卫暨说道:“大兄,祁川龚六郎派人求援,说是打算带着翼州军残存官兵、及粮仓粮食,前来坞堡投靠。”

第57章 求援

  关于朝廷不在的消息,龚六郎在信上并没有提及。

  一是不知坞堡境况,二是怕派出去的官兵出现意外,信件被人截获。

  所以信上只提了目前粮仓存粮总数,以及翼州军残存人数,恳请清河卫氏能出手救援。

  卫暨躺在床榻上,接过信件反复查看,并没有发现有何不妥。

  看来翼州军不知破仓抢粮的是卫氏族人。

  信上说翼州粮仓还剩有二十万余石粮食,这对于卫氏一族来讲,算得上是从天而降的天大馅饼,并且是以救援翼州军的名义,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只是,如今这天气实在不宜再出门涉险。

  卫暨思忖片刻,做出决断,“告诉那两名斥候,翼州军乃朝廷军队,清河卫氏绝不会见死不救。”

  “只是如今天气恶劣,救援恐怕要等到冬季之后……”卫暨沉着冷静,做出安排,“至于龚六郎与那群官兵,可先行前来坞堡躲避灾难,等天气好转,再派部曲随他们一同前往粮仓,抢救朝廷粮草之物。”

  二十万石粮食,一时之间根本运送不完,眼下温度越来越低,坞堡的下人们每日半夜都要爬起来,清扫屋顶积雪,就怕厚厚的雪层压垮房屋。

  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卫暨不可能再同意孙女和部曲们出去涉险。

  粮食虽珍贵,但怎么能和自家孙女相提并论。

  龚六郎等人要想过来,就让他们自己的人,先推送部分粮食前来投靠,至于能运过来多少,那便是他们自己的事。

  两名官兵很快收到答复,他们也不敢耽误,立刻原路返回将情报带回粮仓。

  ………

  卫曦音抵达营地,秦善与常鹰连忙迎上前。

  常鹰忧心忡忡道:“女郎,粮仓来人了,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被朝廷发现身份,这可是要诛灭九族的。

  除了跟出去的护卫与老宅的人,族人们根本不知道实情,护卫们明白此事后果严重,回来后一致缄口不言,都将消息封锁得死死。

  秦善立在一旁默默不语,心底却想着要不要将那群官兵全部灭口。

  “慌什么,当时我们都戴着面具,他们可没有任何证据。”卫曦音淡淡道。

  她扭头看向屋檐下的木牛流马,“吩咐下去,将护甲等护具,与那些改装过的木牛流马都收起来。”

  坞堡内十分安全,不出门根本用不上那些护甲,主要是那三十辆改装过的木牛流马,实在太过于显眼。

  护卫们连忙照做,将护甲全部送往兵器库归库存放,又将木牛流马推进营地里的小库房,直接将仓库房屋上锁。

  卫曦音又派出一名护卫前往铁匠铺,让卫廷将目前正在打造的护具全部锁进武器库。

  在老宅待着的程秀,很快向吴伯问清楚情况,返回营地禀报道:“女郎,那两名官兵是来求援,翼州粮仓用祁川龚六郎之名,请求清河卫氏出手相救。”

  “是求援?”卫曦音微微挑眉,这话就可有得琢磨了。

  到底是救援翼州军,还是龚六郎?

  如果说是前者的话,那为何要用龚六郎的名义,如果是后者,那为何又要打着翼州军的旗号?

  翼州军虽听命于刺史龚长骏,但那是朝廷的军队,绝不是他祁川龚氏的私人军队。

  卫曦音忽然想到,在最后一次运粮时,那位章大人竟然直接打开仓门,由他们自行索取,在两次运粮间隔,那位章大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实在过于反常。

  相隔的两个时辰内,中间会不会是出现了什么变数?

  比如,当时被人捆住,鼻青脸肿的龚六郎?

  但眼下信息不对等,想再多也无济于事,她扭头对着二人说道:“你们就当此事从未发生过,如往常一样便行,料想在清河卫氏的地盘,那群官兵也不敢随意开罪于我们。”

  “是!”

  两名官兵刚离开不久。

  明镜堂便发出告示,召集族人和村民修缮食堂,那些身无一物的永宁县百姓们听闻消息后,纷纷涌来报名。

  明镜堂来者不拒,只要有力气能干活都行,若有瓦匠或读书识字的,奖励的粮食翻倍。

  谢芮安也在报名的人群中。

  她自从跟着女郎回到坞堡后,便立刻明白过来事情真相,得知这群“土匪”的真实身份,她心底十分震惊。

  要知道在整个翼州甚至整个大元朝,清河卫氏之名如雷贯耳,谁能想到女郎居然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谢芮安知晓轻重,知道运粮这事不能提,否则会连累坞堡,现在这里非常安全,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处落脚地,她自然十分珍惜。

  明镜堂的人给谢芮安在左巷分配了间屋子,之前女郎给的两袋粮食也还在,她怕粮食放在屋子里不安全,便去求秦统领,将粮食寄存在部曲营地。

  可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见到这边在招人做工,谢芮安连忙跟着左巷那边的人群一起过来。

  明镜堂的叔伯们已经制定好木牌的用法,牌子被分为三种,竹牌与木牌,木牌又分为杨木牌和松木牌。

  因为这三种材质现在最容易找到,十分好制作。

  竹牌上刻有十道刻痕,每一道刻痕代表可在食堂用餐一日,用完就不能再领,是用于发放给村民以及永宁县的百姓,相当于给那些人的冬季赈济粮。

  而杨木牌是发放给族人,上面有二十五道刻痕。

  三种木牌中,唯有松木牌刻满一月,分发给部曲们以及一直在为坞堡做事的那些人。比如铁匠铺的铁匠们、院子里做女红的女眷、明镜堂的叔伯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