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42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坞堡里的老人与孩子则不需要木牌,能直接进入食堂用膳。

  若是再想要获得更多的牌子,那就得帮坞堡做事,按贡献大小来算,无论是族人还是那些外来人都一样。

  像现在帮忙搭建食堂,一日可兑换一天餐食,十日可直接换取一块竹牌。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们与读书人,明镜堂则给予优待,可兑换双倍餐食。

  很快就有一名百姓站出来,称是瓦匠,在县城时便专门帮人搭建房屋,永宁县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也为他作证。

  有几个会读书写字的,就帮着明镜堂记录每日干活的情况,统计登记兑换数额。

  卫氏一族的人都会读书认字,卫明泽本想交这活计交给坞堡的那群郎君们,但族长已经下令,从明日起郎君们要全部去营地报道,日后跟着护卫们一起训练。

  他们的餐食标准按照部曲们的份额来。

  谢芮安也曾读过书,会认字写字,明镜堂的人见她年纪小,分给她的活不多,让她帮忙登记发放竹牌。

  很快,两名瓦匠带着几名下人,到广场做各种实地数据测量,而做活的人跟着部曲走出坞堡,上山采石,挖土运材,运送需要搭建食堂的建筑材料。

第58章 投靠

  天气愈发寒冷,仅仅又过了几日,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二十几度。

  屋外已是白茫茫一片,除了冒着风雪干活的人们,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不再出门。

  从东城门逃出的百姓,在经过几日逃窜后,九死一生地抵达了坞堡,看见眼前缓缓下降的吊桥,一行人忍不住当场哭出声来。

  明镜堂的族人赶来,检查过后带着他们下去安置。

  那些本来以为亲人已死的人,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扑上前抱着人失声痛哭。

  卫曦音这几日都留在主院里,陪着祖父说话解闷。

  吴伯每日亲自盯着熬药,他们带回来的药材不少,药材铺如今有人守着,族人们也可自行前往抓药。

  卫暨按时喝药,脸色不像前几日那般蜡黄,偶有咳嗽,咽痒、头疼等问题已在好转。

  屋外寒风呼啸,风雪铺天盖地,即便待在屋子里,仍然感受不到一丝暖意,坐久了手脚开始变得冰凉,渐渐没有知觉。

  卫琅冻得直跳脚,忘记之前阿姐说的话,开始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企图让自己暖和起来。

  “阿姐,我好冷啊。”卫琅伸出冰凉的双手让她摸摸,一脸委屈道。

  卫暨见状,将手里的汤婆子递给孙子抱着。

  现在铁匠铺那边已经停止制作护具,专门打造汤婆子供于族人取暖,但这东西顾头不顾脚,大家都在忙着建造食堂,或是有事忙碌,总不可能一整日都抱着它。

  卫曦音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只怕往后会越来越冷,人根本抵不住这样的气温。

  但现在建造土炕与地龙已然来不及,坞堡这么多户人家,如此大的工程量,恐怕等冬季过去也不一定能全部建好。

  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才行。

  就在坞堡众人忙着建造食堂、赶制冬衣时。

  龚六郎与章元彦带着残存官兵,以及几十辆粮车,冒着风雪赶到卫氏坞堡。

  粮仓离得不远,之前沿途的丧尸也被卫曦音等人清理过,但随着东武城破,大量丧尸涌出,短短六十余里路亦是十分凶险。

  官兵推车粮车,不能像之前探路的两名斥候一样走山路,过来时可谓九死一生,等抵达坞堡,仅剩六十余人。

  而这六十余人,因着天气恶劣,各个都变成了‘雪人’,就连眉毛上都凝出一层薄霜。

  卫暨正在养病中,龚六郎与章元彦只见到卫仲旬。

  龚六郎与章元彦,拱手行礼道:“见过三族老。”

  卫仲旬平日不苟言笑,眼下却放缓神色,“章大人与六郎君这是折煞老者了。”

  龚六郎脸上的伤还没好,青青紫紫的看着实在有些不雅观。

  他本人倒是神色自若,“三族老言重了,在下是晚辈,向长辈行礼请安应该的。”

  说着他站直身子,询问道:“听斥候传回的消息,卫公身子不适正在养病,如今可还好?”

  卫仲旬见他不谈正事,反而先关心起大兄病情,心底十分受用,“已经用了药,医官说还需静养,不能打扰,还请二位见谅。”

  “哪里哪里,是我等冒昧,等卫公好转再去请安便是。”一旁的章元彦忙道。

  卫暨辞官前任职中书令,位列百官之首,又是卫氏一族的族长,便是刺史大人来了,见到人也要恭恭敬敬地行礼叫一声卫公。

  章元彦一个小小的六品武官,哪敢现在上门去打扰他养病。

  “信件大兄已经看过,章大人和六郎君安心住下便是,只等冬季过后,卫氏部曲再同大人一起前往粮仓,抢救朝廷物资粮草。”卫仲旬将卫暨的意思转达。

  二人忙道谢。

  到底是在人家的地盘,章元彦虽有官职在身,但他出身草根,官职又不高,在卫氏这样的世家大族面前,难免有些不自在。

  反观龚六郎,言谈举止透着世家公子风范,与卫仲旬谈话间进度有度。

  坐下寒暄了会,龚六郎忽然问道:“晚辈等人过来时,看见许多人进进出出正在搬运木材,冒昧问一句,这是在做什么?”

  卫仲旬也没瞒着他们,“族里正打算建一座公厨,方便日后族人们用膳就食。”

  一旁的章元彦闻言就琢磨着,他们现在有求于人,又已在坞堡落脚,那不如让底下官兵们跟着出去帮忙。

  一来给卫公留下个好印象,二来等冬季之后,不管是去是留那也无愧于心。

  在章元彦心底,他们不会在坞堡久留,无论是他还是龚六郎,迟早要走。

  他当即便开口道:“既如此,我等也愿为坞堡尽一点微薄之力。”

  “章大人愿意帮忙,自然再好不过。”卫仲旬也没推辞,眼下这天气,公厨自然越快建成越好。

  几人又聊了会,想着他们冒雪赶路,至今未曾休整,卫仲旬便命明镜堂的族人带着他们先下去安顿。

  关于如何安置粮仓的人,族里之前已经做出安排。

  坞堡北面那一片区域的几间空房子,被划分出来给翼州军使用,那群官兵的人数不多,不用特意按户安置,一座三进的宅子挤一挤能住下十几人。

  至于龚六郎与章元彦两人,则另外单独安排了处宅院,龚六郎毕竟是祁川龚氏的郎君,又与卫氏有姻亲。

  二人告辞离开,从卫仲旬家里出来,便跟着明镜堂的族人来到安置的宅邸。

  院落不大,两三间房舍两明一暗,床几椅案一应俱全,干净的被褥与厚衣整整齐齐地搁置在榻上,案几上还放着两个椭圆形的铁物。

  龚六郎伸手一摸,温度滚烫。

  一旁的族人忙解释道:“这是用于取暖的物品,里面盛着滚烫的热水,五娘说这叫汤婆子。”

  龚六郎微微有些诧异。

  翼州以往冬天并不会很冷,用不着土炕与地龙,如今天气异常,没想到他们还能想到用这种方式取暖。

  龚六郎礼貌道谢。

  等安置他们的族人走后,屋子里只剩下龚六郎与章元彦二人。

  考虑到一些原因,明镜堂并没有为他们添置下人。

  见周围没了人,章元彦不解问道:“六郎君为何不将京都沦陷的消息,告诉卫氏?”

  他道:“清河卫氏族人遍布天下,一旦得知朝廷不在,恐怕比我们还急。”

  龚六郎围榻而坐,将案几上的汤婆子抱进怀里,才淡淡道:“你可知,卫氏长房一家都在京都?”

  章元彦没反应回来,“不是正因为在,我们才更要告知他们?”

  宗族世家传承为避免出现内斗,都是传嫡传长,长房一脉是家族的传承,一旦卫氏族人得到消息,即便现在天气恶劣,恐怕也会想办法前往上京救援。

  祁川正好距离上京不远,那他们不就刚好可以跟着一起回祁川本家。

  “那是因为,之前并没有料到卫公生了病。”

  龚六郎眸光幽深,“卫公的病情如何我等不知,若是贸然开口,你说卫公忽然得知噩耗,要是出了什么事,清河卫氏会将这笔账算在谁头上?”

  要知道卫明纶可是卫公的嫡长子,从斥候带回消息后,他便打算暂且瞒下此事。

  章元彦愣住。

  “再者,现在只知道京都沦陷,而不知具体情况,万一卫氏长房一家平安无事,却因此害了卫公,这不是要让祁川龚氏与清河卫氏结仇?”

  朝廷消亡,至少在卫公病好之前,消息绝不能透露出去。

第59章 取暖方式

  有了翼州军加入帮忙,几百人同时施工,公厨的建造过程格外快,没过几日便顺利完工。

  公厨占据着整座广场,内部非常大,可同时容纳几百人。为了保温,瓦匠又让人提前挖好地龙,火道口连接着食堂里的一排排灶台。

  有了这些火道口后,一旦开始生火造饭,那些热气便会顺着火道口流入墙体,使整个室内里的温度上升。

  广场的地下是坞堡的地宫。

  卫廷家的瓦匠也曾参与过坞堡的宅邸建造,十分了解整体构造,以防万一,瓦匠带着人去了趟地宫,增加十几根承重柱巩固。

  也因此,公厨的所有火道算是半砌半挖。

  之后两名瓦匠又考虑到夏日炎热的问题,所以火道口全部是活动的,等冬季过去,可将道口封闭起来,这样热气就不会顺着火道进入到墙体,真正将食堂做到冬暖夏凉。

  这几日卫暨身体有所好转,卫曦音关心族里的情况,得空偶尔也出来转转。

  待看见公厨里那一条条长长的火道,她心头忽然有了主意。

  等食堂那边一完工,卫曦音立刻找来瓦匠,让他们带着人,在铁匠铺里也半挖半砌出几个火道出来。

  两名瓦匠犹豫着说道:“女郎,铁匠铺左右两旁都是铺子,挖火道的意义不大。”

  女郎若是想为宅邸里的人取暖,那得挖多长的火道才行啊,铁匠铺的熔炉温度虽高,但根本无法将热气传递到那么远。

  卫曦音正在与卫廷说话,闻言扭头道:“你们先挖出来试试。”

  两名瓦匠只有听命行事,花了两天的时间,挖好火龙,长长的火道延伸至整条铺面,瓦匠又建好烟道。

  然而在准备建造火道口时,却被女郎阻止。

  卫曦音道:“所有火道口全部朝下便行。”

  瓦匠非常懂行,立刻反应过来,诧异道:“女郎这是想将热气引入地宫?”

  卫曦音点头道:“没错,你们将食堂的火道口再增加几个,让那些热气能够通向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