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 第43章

作者:玖菜花叶 标签: 穿越重生

  祖父如今还在病中,屋子里温度太低,前几日迫不得已又烧起炭盆。

  她一再嘱咐烧炭一定要开窗,但随着风雪灌进屋内,一来二去,屋子里的温度不升反降。

  卫曦音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建造土炕,但坞堡里现在有上千余人,不可能只建造老宅一户,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再者,烧炕还需要大量的木材与木炭,族里所存的数量根本不够如此挥霍。

  加上昨夜左巷那边,有人睡沉忘记半夜起来清扫屋顶积雪,到后半夜房屋被积雪压垮,惊醒了不少人。

  常鹰带着护卫过去将人挖出来,所幸人只是轻伤,但是那房屋不能再住人了。

  卫曦音已经有所察觉,随着温度越来越低,坞堡的房屋没有土炕和地龙,已经不再适合居住。

  而铁匠铺与新建成的公厨位置,下面刚好就是地宫所在地。

  在看见公厨那边的地龙后,她立刻想到了最便捷、又可以让所有人受益的取暖方式。

  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建造火道,将两个地方的热气引入地宫,若是不够,还可以另增加几个锅炉生火引入。

  这样就不用再花费时间力气,去做什么取暖措施,也不用每日半夜爬起来,忍受着寒冷出门清扫屋顶积雪。

  所有人全部搬入地宫即可。

  明镜堂的人很快得知消息,卫明泽大为感叹,“还是五娘聪慧。”

  现在大家每日都在挨冻,明镜堂的叔伯们冻得笔都快要拿不稳。

  五娘的这个办法,既省力又省时,还能让所有人受益,不仅如此,这样一来,那他们之前所准备的木材,完全能够支撑整个冬季。

  当下卫明泽就将此事告知三族老。

  卫仲旬听闻后也连连夸赞,“那就按五娘说的办吧。”

  请示过后,明镜堂的人立刻行动起来。

  既然已经决定要搬进地宫过冬,想着日后气温持续降低,进入公厨不太方便,叔伯们商量一番后,决定直接在公厨里打通一道连通地宫的小门。

  这样在地宫下生活的人们,用餐可从地宫直达公厨,不用走出去忍受风雪。

  铁匠铺里面也给开通了一道地宫门,方便铁匠与每日去喂野猪、野鸡的郎君们进出。

  郎君们再收到消息后,怕冻坏他们的那群宝贝牲畜,连忙从营地里跑回来,让瓦匠将一处火道口延伸至两个牲畜圈舍内。

  所有东西准备妥当,就这样又过了几日,外面的气温一降再降,就连屋子里也开始泛起冰霜。

  明镜堂正式发出告示,通知所有人搬入地宫。

  同时,公厨也正式开始启用,族里将不再发放公粮。

  老宅的人比其他人先一步搬进地宫。

  地宫内通道极多,四通八达,避免有人走动打扰到族长休养,他们所居住的这侧通道只安排了三房一家(卫仲旬及孙子卫礼)。

  而通道的走廊刚好在铁匠铺下方,这侧通道内顶部连接着两道火道口,里面十分暖和。

  吴伯带着下人早就将屋子收拾妥当,东西一应俱全,就是视线暗了一点。

  卫曦音扶着祖父进屋躺下。

  说是屋子,其实就是开凿出来的一处“凹”型土屋,外面连接着通道,通道一侧的土屋格局都一样,仅有一间居室,由竹帘作门,十分不隔音。

  好在这边仅有他们两家人,明镜堂又明令禁止族人过来打扰族长休息。

  屋子里不大,大概只有十平米左右,吴伯让人将墙上涂抹上花椒进行保温,又用一些木板将墙体装饰一番,但无论怎么装饰,自然是比不上自家院落。

  卫曦音一直在旁守着,等祖父喝完药睡下,才悄悄离开。

  “我出去找找二郎。”卫曦音对守在一旁的吴伯低声说道。

  现在的天气实在太恶劣,已经不适合训练,卫暨听闻后,便将郎君们习武之事延到冬季之后。

  现在营地里头的郎君们,正在帮着族里搬运粮食,卫琅力气大,祖父便让他也去帮着族里做些事。

  吴伯闻言点头应着。

  地宫里头通道极多,不熟悉的人一不注意就会迷路,明镜堂的人按照五娘说的,将地宫划分出十个区域,每个区域通道拐角处挂上指路牌。

  翼州军的那些人与坞堡部曲被统一安排在第八区,考虑到龚六郎的身份,卫明泽将他与郎君们安排在一处。

  而左巷那边的人,全部安排在第九区与第十区,其余区域则住着卫氏族人。

  卫曦音出来时,正巧碰上章元彦领着官兵,往地宫里搬运他们带来的粮食。

  地宫的通道很窄,宽度仅够两人并行通过。

  章元彦见卫氏的小娘子过来,忙让属下停下让路,他目不斜视地拱手道:“娘子先行。”

  卫曦音扬了扬下巴,若无其事地从他们身旁走过。

第60章 研究

  外面大片大片的雪花飞落,吹迷了眼。

  刚一出来,一股刺骨冷冽的寒风直面扑来,卫曦音连忙将身上披着的大氅裹紧,低着头躲避风雪,慢慢朝着营地走去。

  道路湿滑,路面的积雪已经清扫不过来,下人们拿着笤帚清扫,刚扫完没多久,又铺起厚厚一层雪。

  褚钰双手拢于袖中,抱着个汤婆子等在营地门口,见她过来深深看了她一眼,才低头说道:“女郎吩咐的事已办妥当。”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女郎的胆子怎么就这么大!

  卫曦音点头应着,朝着营地里面走去,外面实在太冷了,她连开口说话都觉得困难,仿佛只要一张开嘴,就能灌进一嘴的飞雪。

  常鹰与秦善已经等在那里。

  见她过来,常鹰上前低声禀报道:“抓了两只回来,一男一女,笼子是褚先生设计,用女郎名义让铁匠铺打造出来的。”

  女郎时不时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廷郎君想着她要笼子或许是有用途,便什么也没问。

  “现在族里都在忙着搬家,没人发现护卫们出去过。”常鹰又补充道。

  秦善脸上神色复杂,立在一旁不言不语。

  他们并不是女郎的人,而是属于族地部曲,他也搞不明白,自己与那些属下们,怎么就与常鹰等人‘同流合污’了。

  对于他们偷偷溜出去的事,东南侧营地的部曲完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护卫还帮他们放下吊桥,站岗放哨。

  见女郎冻得不愿开口,守在一处屋子门口的两名护卫,连忙将房屋的门推开。

  随着门被打开,屋内的景象着实让人感到惊恐,两只长得十分恶心的丧尸直直地映入眼帘。

  经过多日,丧尸的面貌明显又发生了变化,血液流失殆尽,皮肤腐蚀溃烂,五官变得凹陷,看起来干瘪瘪的只剩皮包骨,浑身还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尸臭味。

  闻见有活人,丧尸立刻调转脚步,兴奋地朝着这边扑来,却被铁笼阻挡去路,它们没有丝毫反应,依旧伸长着腐烂的双手,朝着门外的人抓去,嘴里发出不明的‘嗬嗬’声。

  几人连忙走进屋里,门应声关上。

  屋子的门被重新改造过,为了能放进笼子,门被改造成一道宽敞的双开门。

  两个铁笼非常大,并排放置,丧尸困在里面完全能站直身子,为防止夜晚丧尸力气变大,挣脱铁笼,笼子外又增加两道铁栏,形成一道又一道的坚固牢笼。

  关于捉丧尸回来研究这件事,卫曦音早就想这么干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特别是现在随着气温降低,丧尸似乎正在进行某种进化,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

  他们只有全面了解丧尸的行动规律变化,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提高生存率。

  而坞堡里大多数族人,保守又守旧,这么‘变态’的要求,她压根不敢跟族里提。

  自从想到取暖方式,提出所有人全部搬进地宫后,卫曦音便知道机会来了。

  随着营地里的那群郎君们,因天气原因全部回了地宫,现在外面除了冒着风雪巡逻的护卫,坞堡内的地面上根本看不到其余人。

  将丧尸关在营地里研究,只要小心一些,无人会发现。

  常鹰开始听闻此事,惊骇不已,后经女郎解释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不过既然决定要研究,那总得有人来研究,卫曦音立刻想到褚钰。

  此人身上疑点很多,但这可是白捡的劳动力,不使劲使唤压榨,简直对不起坞堡每日为他提供的粮食。

  褚钰闻言后,一向沉稳的他也差点绷不住,只得哼道:“女郎……还真是胆大包天。”

  但好歹他同意了,在女郎侍奉病中的祖父期间,褚钰便一直在安排策划此事。

  捉回来的两只丧尸一男一女,因为才第一天,还不知具体情况。

  只等晚上病毒开始出现变化,由褚钰纪录变化过程,做成数据对比研究。

  卫曦音面上不显,朝着褚钰行礼道:“日后怕是要辛苦先生了。”

  祖父还在病中,不方便频繁外出,她的身份又实在过于显眼,守在地宫门前的族人非常容易留意到她的动向。

  就打比刚才,她都是用寻找卫琅的借口才出来。

  褚钰叹气一声,“女郎有令岂敢不从,就是苦了我这把老骨头,每日还要出来忍受寒冷。”

  卫曦音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三十多岁就敢称是老骨头,要点脸吧。

  眼见这边事情办妥,卫曦音也不再逗留,连忙去族里公中库房那头找卫琅。

  避免他们搬进地宫后,积雪将房屋压垮,公中库房的所有东西都需要搬进地宫内。除了接近千石的粮食,还有一些木材、木炭、布匹以及各类零碎的东西。

  卫琅力气大,他负责将那些物资搬上四轮车,再由车子拉到地宫门前,由护卫们背着往里运送。

  族里的堂兄们,见他单手随随便便就能拎起整袋粮食,十分惊讶不已,纷纷赞扬道:“二郎真厉害,堂兄可做不到这样。”

  得到夸赞的卫琅很高兴,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等卫曦音过来时,便看见库房门前热火朝天,自家那傻弟弟一手一袋粮食往车上扔,每扔一次就要停在原地,眼巴巴地等着周围人表扬。

  “二郎真厉害。”

  “二郎真棒。”

  “二郎力气真大。”

  周围的彩虹屁响起,卫琅又高高兴兴地跑进仓库,单手提着两袋几十斤重的粮食出来。

  堂兄弟们不仅要干活,还得时不时出言夸赞他几句,不由感到口干舌燥,累得腰都快要直不起来。

  卫琅一看见她,立刻将粮食扔车上,欢快地朝着这边跑来,“阿姐!”

  卫曦音见他额头冒出不少汗珠,出来被风雪一吹,汗珠以肉眼可见地速度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