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兄妹流放种田 第18章

作者:灰白菜菜 标签: 天作之合 穿越重生

  前几日老三家才分了不少采买回的粮食,我们作为老的,也就不跟他们要了,但我们老俩都已经年纪不小了,以后到了辽东恐怕是得全靠儿孙们养活了!

  虽然老三已经去了,可他还有媳妇儿和俩儿子呢,总得替他们爹尽孝吧?!

  既然这会儿瑾哥儿闹着要分出去,那分家前就先说说我们俩老的以后跟着谁过活,怎么个供应法子吧!”

  不得不说冯氏这人还是有些急智的,瞬息间就想到把分家上升到尽孝道上了,冯氏仰仗的也是这一点,不管这家怎么分,郑氏也是她儿媳妇,周瑾也是他们孙子,供养他们都天经地义,让人无可指摘。

  而且,她还明里暗里将周阁老连累全族流放得事儿给喊了出来,好让周围暗恨周阁老的众人也站在她们一边。

  冯氏心道,老头子不敢得罪周阁老兄弟俩她一个老妇人怕个毛!她就不信周阁老兄弟俩会因为她说了句实话就让宋衙役打她!

  若他们真敢打她,那她也不怕,这流放队伍里被周阁老连累的旁支多了去了,哪个不恨周阁老一家子?若打了她,不服的人可多了去了!到时候就是宋衙役也未必弹压的住!

  但她却忘了,周阁老这个人平生最爱干啥了,听完她的话,周阁老压根没想到打她,而是辩论之魂熊熊燃烧了起来,吹胡子瞪眼睛的就跟她辩论了起来…

  “冯氏!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受了我的连累被流放,要是别的旁支说这话,老夫确实无颜以对,但你们家说这话,老夫就得跟你说道说道了!

  当初你们一家进京投奔老夫的时候,不过拎着几只鸡就上了门,吃住可都是在我家,老夫可曾跟你们算过一分银子?看轻过你们一分?

  当时你们两口子是怎么说的?说是来世当牛做马也要报老夫的大恩!后来你们在京都治产,做买卖,哪一样不是老夫派管家帮的你们?

  怎么靠着我们家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到了这时候,我们家里落了难,就成了是我们连累的你们了?!”

  “哼,老婆子要是知道有一天会被你们家给连累的流放,当初说什么也得跟你们周家嫡支脱离关系!”

  冯氏被周阁老一抢白,忍不住就将心里话给说了出来。周老爷子想阻止都没来得及!

  “看来这话也是你的意思喽?”

  周瑞全虽然明里暗里也没少埋怨周阁老这个弟弟,但在外人面前,向来是和他弟站在一边的,听了冯氏的话,立刻就朝着周老爷子质问起来。

  这话冯氏说可以说成是女人们暗地里的埋怨,若是周老爷子敢说就等于得罪整个嫡支了,周老爷子哪里敢应周瑞全这句,闻言只能呵斥冯氏,

  “胡说八道什么呢你!现在是跟三房说分家呢,你要有话就好好说,要是不说就赶紧回去!”

  “说就说!”

  冯氏跟周老爷子配合了多半辈子了,周老爷子一个眼神她就能看懂他的意思,立刻就明白了周老爷子这是让她不要再得罪嫡支,只拿着三房的供养说事儿呢。

  于是就道:“既然瑾哥儿闹着分家,那我们跟三房要供应总没错吧?!”

  替父母进孝应当应分,就是周瑞全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替周瑾一家子开脱,于是就问冯氏道,

  “那你们打算要多少供应?”

  冯氏跟周老爷子对视一眼,想着周瑾如今身上也就二百来两,就开口道:

  “我也不多要,三房就一年供应我们老俩二百两吧!”

  “你这还不多要?”

  一旁的周阁老又听不下去了,二百两若搁在以前,周瑾娘几个未必拿不出,

  但现在?他们可是流放犯啊,就算到了辽东,郑氏娘几个弱的弱,小的小,周瑾又只是个半大小子,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上哪儿挣这二百两去?

  “呵呵,祖母,要不您和祖父还是跟着我们过吧,到时候让大伯二伯每年供应你们四百两,孙儿保证把您二老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周瑾听了也冷笑道。

  冯氏心道要跟着你们过我俩用不了几天就得被你小子给气死,就是不被气死也得被你们娘几个给妨死,沾着你们娘几个她们家就没顺当过!

  “哼,你想的可真美!要分出去的也是你,不给供应的也是你,难道你想什么都不出,就让周家白养你们这么多年吗!”冯氏跳脚道。

  “呵呵,既然祖母不愿意,那跟我们过的事儿就算了,”周瑾无所谓的耸耸肩,又道:“可既然要分家,总得先分家再说供应之事吧?不如您老就将咱们家私下藏的那些银子都拿出来,几家平均分了,只要你分的公平,哪怕就分一张草席给我们三房呢,孙儿也该怎么供应您就怎么供应您,到时候别说每年二百两,三百两都行!”

  周瑾笑眯眯的说道,毫不留情的将冯氏藏了银子那事儿给点了出来。

  这下不光冯氏和周老爷子,旁边的周瑞全几个和围观的众人都慌了,众人私下都藏了东西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这话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啊?这不明摆着给宋衙役送把柄,让他把他们一锅端了么?!

  “你别胡说,我哪有什么私房!”冯氏急忙否认道。

  “有没有的,翻翻不就知道喽?”周瑾扣了扣手指,又耸了耸肩。

  众人……

  “你这小子!瞎说什么呢?!!那事儿是能翻的么?!”

  周瑞全见周瑾一副要将事情闹大的样子,气的直接给了周瑾一下子,又冲着周老爷子两口子低声怒道:

  “我说你们也差不多得了,是不是还嫌今儿的事闹得不够大,想让这小子闹到宋衙役跟前去,再给宋衙役找点事儿?!”

  “那总不能让他们什么也不出吧?!”冯氏不服的低声嘟囔道:“二百两出不起,十两二十两总得出吧!”

  周瑞全……

  虽然对冯氏如此小家子气有些反感,但同样的对周瑾不顾全族利益,用跟宋衙役告密威胁自己祖父祖母的这一行为,周瑞全也觉得有些不高兴。

  周瑾在前世没有末世前,为了挣钱做过的工作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磨炼的早就极有眼色了,见周瑞全看他的眼色突然就变了,自然也猜出了周瑞全的心思,于是也低声道:

  “族长爷爷,您老放心,小子虽不才,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若不是被祖母逼的走投无路,是绝不会干有损全族利益的事儿的!

  您老看这样行不行,小子愿意出一百两,就当作补偿祖父祖母了。虽然自我娘嫁进周家后,我们三房吃的用的都是我娘的嫁妆,但谁让咱们身上留的是周家的血呢!

  这一百两就算是我们三房替父亲报答祖父祖母的养育之恩了。不过前提是祖父祖母也得答应,收了这一百两,以后他们的奉养问题,跟三房再无干系才行。

  必需在分家文书的基础上,再给我们家出一份切结书才行!”

  周瑾可不愿意周老爷子夫妇以后拿着孝道三天两头的过来压他们,也不愿意跟他祖母为了十两八两纠结个没完,倒惹得周族长几个对他有意见,太得不偿失了,干脆花钱买省事,主动退一步算了。

  用一百两换周老爷子夫妇对他们家永不纠缠,他觉得挺值的!

  冯氏还有些不满意,但周老爷子知道这已经是周瑾退让的极限了,这小子明显一文都不想出来着!冯氏若再逼迫,这小子没准真会闹个鱼死网破,干出让宋衙役抄检他们的事儿来,到时候不光他们的银子保不住,其他族人恐怕也饶不了他们。

  于是在冯氏开口前,先点头同意了。

  冯氏再不满意,也不敢当众驳了周老爷子的面子。

  既然双方都同意了,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周瑾去找李茂借了纸笔,周瑞全出面写了两份分家文书,

  特意在分家文书上言明周家三房自今日起分出周家自立门户,三房一次性给足周老爷子夫妇纹银一百两,作为周老爷子夫妇以后的供养丧葬费用,周老爷子夫妇以后都由长房二房奉养,三房以后不用再出任何费用。

  周阁老,周瑞全作为见证人在上面签了名字,然后周瑾和周老爷子分别在上面按了手印,一家一张收好,周瑾又当了周阁老兄弟俩的面给了冯氏一百两银子,这家就算分完了。

  作者有话说:

  分家还倒贴??这日子没法过了!!!感谢在2022-06-12 07:51:14~2022-06-13 11:2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祸事连连

  ◎晋江独发◎

  因为分了家,又有宋衙役这个流放队伍里的大拿罩着,周瑾一家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都很不错,

  但比起他们家,流放队伍中的大部分人家就没那么轻松了,本来就吃不饱,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被浇的不轻,大雨下完的当晚,就有不少人发起烧来。

  周瑾家虽然有油布,但也将将够盖住独轮车上的物资和两小只,周瑾兄妹和郑氏只能一人披着一张草席遮雨,但因为雨势太大,有草席也跟没有草席差不多,三人都被浇了个透心凉,再经风一吹,也都打起喷嚏来。

  幸亏周瑾上次采买带回了不少治感冒发烧的草药,郑氏不敢大意,当天晚上就煮了几副,一家人一人喝了一碗,又捂着被子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才感觉好了些。

  但好多人就没有他们幸运了,这一场风寒很快席卷了整个流放队伍,只七天时间就要了队伍里三十多个老弱的性命,其中就包括周家长房的杨姨娘母女,一对在周家始终都没什么存在感的母女俩,连死都死的没什么存在感。

  其实周老爷子家也是有草药的,而且比周瑾家还多,上次周瑾采买回来的草药,分了他们家大部分,若是在得病初期就给杨氏母女用上几副,母女俩未必会死。

  但冯氏怎么可能将草药用在妾室庶女身上,那药她还得给她儿子孙子用呢!尽管后期郑氏听说后忙送了两幅草药过去,但杨氏母女已然病重,到底还是没有挺过来。

  所以,一场风寒过后,被宋衙役打的皮开肉烂的周旺祖几个顽强的挺了过来,杨氏母女反倒可怜的死了。

  不过,也没人想着去指责冯氏,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就是别的家族,遇到这种抄家流放的祸事,也会选择放弃家里不被重视的妾室、庶女,乃至嫡女,全力去保障嫡子嫡孙,甚至庶子庶孙的存活率。

  如果说杨氏母女的死让周瑜更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个所谓的大燕王朝虽然比起前世她所熟知的明清来开明了许多,但对女子而言也是极其不公的,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让兄妹俩懂得了这个古代封建王朝的残酷。

  一场大雨后的伤寒放倒了流放队伍中的三分之一的人,就连押送的衙役们也有七八个病的起不来了,因为病号太多了,宋衙役不得不停止了行程,和周阁老几个商量着派人去附近城镇再多买些草药回来。

  然而祸不单行,几匹疾驰来的快马打断了宋衙役几个的谈话。

  几人都诧异的看向快马上的下来的捧着圣旨的钦差,只有宋衙役一眼就看见了跟在钦差后面的官兵和他们手上捧着的那个木盒。

  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声。

  在没有押送任务的时候,他也曾跟着钦差们去传过旨,若是他没看错,那木盒里放着的应该就是赐死用的:白绫、毒酒、匕首。

  这一切还得从七天前说起…

  七天前,在京都出了一件大事!一直被承乾帝当做储君培养的当朝太子突然薨了,死因也是因为一场大雨。

  原来这些日子不光他们这里遭遇了一场大雨,京都的雨下的更大,而且一下就是十来天,因此京都附近的好几个州县都遭了灾,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太子殿下不顾劝阻,执意亲自去视察下面的受灾情况,结果身染疫病,回来后就高烧不退,尽管整个太医院都用尽了全力救治,但还是无力回天,不幸薨逝了!

  承乾帝与太子父子情深,大悲之下大怒,不但将太子府里服侍太子的奴仆,姬妾都杀了泄愤,就连救治太子的几个太医,太子手下曾经的幕僚,官员也都没放过,轻则赐死,重则杀头,大有让一干人等都给太子陪葬的意思。

  也不知这期间怎的,承乾帝就突然想到了已经在发配途中的曾经的太子少师周阁老,同时想到了太子为了这老学究跟自己治了三天的气,甚至以死相逼才保住这老学究的命。

  承乾帝当时没杀周阁老全看在太子面子上,这会儿太子死了,承乾帝就想,既然你们师生感情那么好,那你这当老师的就替朕去陪朕的儿子吧!

  当然,这不是圣旨上的原话,跟着赐死三件套一块儿来的圣旨说了一大堆,这些都是周瑾自己用白话总结出来的意思。

  周阁老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因为承乾帝弑杀大骂承乾帝,又因为太子的力保得以保住性命,兜兜转转一圈,今天又因为太子的突然薨逝,迎来了一道赐死圣旨。

  他死不可惧,可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偏让仁德睿智的太子殿下英年早逝啊!!

  太子薨逝了,他的五皇子可怎么办啊!

  “哈哈哈,老天啊!为何?为何啊!太子殿下如此致情致孝,宽厚仁德之人,为何天不假年啊!…”

  从接到圣旨开始,周阁老就跟疯了一样,又哭又笑的指着老天咒骂个不停,最后理也不理捧着白绫苦着张脸催促自己赶紧上路的钦差,只抱了抱自己最疼爱的幼孙周珞,又朝着自己的长子歉意的望了一眼,就朝着路旁的石块撞了过去。

  一时血浆脑浆飞溅,一代大儒命丧黄泉!

  “父亲!”

  一旁的周泽林拦又不能拦,只能紧紧抱住哭着要奔过去的小儿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阿爹撞石而死,心痛的一口血喷的老高,当即就晕了过去!

  惹得本就纷乱的阁老府一众人等更加纷乱,看的其余周家族人越发的惶恐不安,也让周瑾兄妹对这个时代的皇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所谓阎王教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这皇帝的金口比起让人何时死就得何时死的阎王,也不遑多让了。

  因为突如其来的圣旨,流放队伍又一次停了下来,等前来赐死的钦差验明周阁老正身回去复命后,人群才又一次乱哄哄起来。

  有唏嘘着上前去劝慰阁老府哭作一团的众人的,有帮着救治晕了的周泽林的,但更多的人却是担忧自身,深恐再一次受到阁老府连累,怕万一圣上听了周阁老的死讯还余怒未消,将他们这些族人也都赐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