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兄妹流放种田 第19章

作者:灰白菜菜 标签: 天作之合 穿越重生

  惊恐之下对一再连累家族的周阁老就越发憎恨起来,尤其是光没怎么沾到,却被连累的跟着流放的旁支们,

  可周阁老已经死了,总不能再弄死他一次,众人的怒火无处发泄,就都烧到了周泽林父子兄弟几个和周家几个嫡支的身上,要不是有宋衙役镇着,有人都要忍不住上前撕扯了。

  旁支的怒火太盛,引得周家的嫡支们也都顾忌连连,怕引火烧身,除了周阁老的亲兄弟周瑞全一家,别人都不敢上前了,更别说替周阁老处理后事了。

  但周阁老毕竟是一代大儒,总不能让他跟别人一样,一张席子卷了就下了葬吧?

  要真那样,宋衙役也怕将来士林中人将他给吃了!但给周阁老大办他也不敢,怕掉脑袋,因此愁的头发都快白了,也没想出个办法来。

  后来还是周泽林醒了过来,挣扎着病躯在大伯周瑞全的帮助下好歹治了副薄棺,在荒郊野外找了个齐整些的地方,才草草将周阁老下了葬。

  周瑞全又在坟上做好了记号,想着万一有一天,周家若还能起来,也还能找到此处,将周阁老的坟给迁到祖籍去。

  办完周阁老的丧事,队伍又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又匆匆上了路。

  宋衙役现在也摸不清上面对周家族人的态度了,只知道今上怕是已经彻底恶了周家,于是再也不敢放周家族人出去采买,深怕上面追究起来连累到自己身上,也顾不得流放队伍中的人病不病了,不敢再耽搁行程,只想尽快赶到辽东,将这一群定时炸弹给尽快交出去。

  流放队伍里的众人更是惊惧,深怕一转眼又来几匹快马,带来让他们也自尽的消息,其中有一对老夫妻,实在受不了这巨大的心里压力,在某一个晚上,双双吊死在了林子里。

  至此,加上这一段时间病死的,一开始病死的,被山匪抢走的,杀了的,出发时三百九十二人的流放队伍,只余下二百九十六人。

  就这样,流放队伍在众衙役的催促下,又走了半个多月,这期间差不多每天都有人饿死,病死,周瑾兄妹还好些,早在末世时就已经看惯了生死,郑氏到底心软些,因为自家有粮食,有相熟的人家过来苦求,看人实在可怜,总免不了偷偷给些粮食出去。

  周瑾兄妹也劝过,但郑氏总是忍不住,说都是相熟的本家孩子,也曾跟她叫过婶子伯娘,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饿死吧?!典型的自己过得一地鸡毛,却看不得人间疾苦的那种人!

  “唉!算了!别说咱娘了,我有时候也看不了这个!”周瑜见实在劝不了她娘,就反过来劝她哥道。

  “嗯,由她去吧,这些日子她都心惊胆战的,做些好事儿也能分散分散她的注意力!只是咱们得看好了,若是碰上那人心不足的,也必得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周瑾亦点点头道。

  这些日子她娘和别的族人一样,一直怕上面再降下赐死圣旨来。

  关于这点周瑾兄妹倒是不害怕,两人已经商量好了,若真有那么一天,圣旨让他们全家都死,他们就拉着郑氏几个去房车空间,

  虽然这样做会让郑氏几个知道他们的秘密,逃过死亡以后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一家子该怎么生活,但总比当时就丢了性命强啊!

  反正他们兄妹俩是不可能引颈受戮的,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活着起码还能想办法,大不了以后一家子都隐居房车好了,反正他们有房车空间,也不怕被抓。

  为此,周瑾还在郑氏几个睡熟后特意抱着小周璎去了一趟房车空间,好确认房车空间不止他们兄妹,也能带外人进去。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那样做他们一家子就彻底成了这个世界的黑户,再不能光明正大的现于人前!

  好在,行程过半后,什么都没有发生,更没有什么旨意过来,郑氏和众人这才渐渐安下心来。

  作者有话说:

  周阁老下线,为表尊重,让我们齐齐默哀一秒钟吧!!

第27章 一群少年

  ◎晋江独发◎

  这天傍晚,队伍停在了一处山坳处,周瑾一家照例在离着衙役们不远的地方找了个露宿地,母子几个正忙着生火煮粥呢,就见白氏带着一个消瘦的男孩走了过来。

  母子仨都以为白氏过来是来借粮的,这些日子对于周家嫡支的凄惨遭遇他们也有所耳闻。

  自从周阁老被赐死,宋衙役也摸不清上面的意思了,也不敢再对周家的嫡支加以关照,旁支众人见宋衙役都不管了,就再也没有了顾及!

  旁支众人早就对连累他们被流放的嫡支心怀不满很久了,此时对嫡支的恨意就再也挡不住,渐渐的见了嫡支子弟们就非打即骂起来,没几天在几个带头的鼓动下,就起着哄把嫡支的粮食物品全都给抢没了。

  流放队伍里,旁支子弟的人数比嫡支子弟差不多得多一倍,因此嫡支子弟被抢了打了也无可奈何,只能缩起头来过日子,靠着官差分得那点饼子稀粥过活,

  偏偏嫡支子弟又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身娇肉贵的,哪吃得了大苦,一个来月下来,就饿死病死了大半。

  周阁老的二儿子一家,连同周泽林的夫人前几天都病死在了半路上,不过短短七八天,堂堂的周阁老府里如今就只剩下周泽林父子三人。

  白氏婆媳有感于这些年周阁老对她们一家的照顾,这些日子一直在照顾着周泽林父子几个,白氏这次过来的确是来借粮的,但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周泽林一家子,她带来的男孩也不是别人,正是周泽林的次子周珞。

  “珞哥哥,你怎么瘦成这样了,阿樱都不认得你了。”

  白氏刚说明来意,郑氏几个还没说话,一旁的小周璎就先拉着白氏旁边的周珞哭了起来。

  前段时间周瑾一家子都是跟在周阁老一家后面走的,因为在家时就认得,周珞就总过来找周瑾几个玩儿,

  但周瑾兄妹俩都对这个岁数跟他们差不多,心智却不成熟,且不知人间疾苦的小胖子不敢兴趣,都懒怠应付他,反而周璃和周璎跟他玩的很好,尤其周璎,对于这个经常偷偷给她白面馍吃的珞哥哥很有好感。

  周珞这段时间接连遭遇祖父被赐死,父亲兄长病重,母亲病逝,二叔一家接连病死,不仅身材瘦了,身心也遭遇重创,这段时间又看惯了周围人的冷漠白眼,早已不是那个被祖父抱在怀里护着的无忧无虑的小胖子了。

  本来对于这次婶子带他来周瑾家求助,他是不报什么希望的,但看着面前周璎周璃一脸关心的模样,又莫名的觉得温暖,心里也升起些希冀来。

  “唉!弟妹,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嫂子也不会求到你这里来,只是如今伯父一家就剩下大伯和珀哥儿,珞哥儿父子三个,大伯和珀哥儿又都病的不轻,光靠那几个糠饼子撑着,眼看着就要不行…”

  白氏婆媳都是寡妇,这些年要不是周阁老对她们一家时时照顾,把白氏的儿子当作自己家的亲孙子一样看待,她们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所以白氏对自小看大的周珀兄弟俩也是真的心疼。

  但她们婆媳的能力有限,加上粮食也被旁支给抢了,除了打些野菜之类的填补周泽林父子几个,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如今,流放队伍里能拿出粮食且她们能借的到的,似乎就只有周瑾一家了,于是白氏就硬着头皮带着周珞找了过来。

  “嫂子快别说了,别说看你的面子,就是看珞哥儿前些日子时不时的偷着接济我的两个孩子,这粮食我也得借,

  只是如今我们家的粮食也不多了,除了自家吃,又被我借出去不少,如今只能给你二斤油茶面,三斤糙米了…”

  郑氏想着自己这段时间借出去的不少米面,也有些心疼的慌,但见了周珞瘦了八圈的脸,还是忍不住大方说道。

  “这就不少了!可太谢谢弟妹了!”白氏以为此次过来能借到一斤半斤米面就不错了,没想到郑氏一下竟给了这么多,忙拉着周珞跟郑氏道起谢来。

  没想到周珞谢完郑氏后又扑通跪倒在了周瑾面前,连磕了三个响头后一口气说道:

  “书上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请瑾哥交我狩猎打鱼的手艺,我听父亲说这里到辽东还有一个月的路程呢,我,我想让父亲和哥哥活下去!”

  说完这些再也忍不住,趴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要是父亲和大哥也都死了,可就真剩下他自己了。

  “大哥,你就帮帮珞哥哥吧!珞哥哥人很好的!”周璃率先帮着周珞求情道。

  “是啊,大哥,珞哥哥太可怜了!”周璎也摇着周瑾手臂含着一包眼泪道。

  周瑾纯粹是被周璎的一包眼泪逼得,才不得不应承了下来,

  “成吧,不过跟着我学可以,但学不学的会,能不能养活你父亲和兄长可全靠你自己,我可不敢打包票啊。”

  “好!好!弟弟多谢兄长了!”周珞激动无以复加,急忙又是一拜到底。

  于是,第二天,周瑾再去找食物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一个跟屁虫,到了第三天,又一个跟屁虫也跟了上来。

  比起周珞,这个跟屁虫跟的更是心安理得,因为他跟周瑾学东西是教了学费的。

  这人正是周泽盛的长子周玳,周泽盛看见周珞跟着周瑾学着捕鱼狩猎后,当晚就找了过来,硬是塞给了周瑾一条金鱼儿,让他教周珞的时候也带上自己儿子。

  周瑾知道周泽盛家如今也不容易,本不想收,还是周泽盛看出了他的心思,悄声跟他说道:

  “贤侄放心,那帮孙子虽然抢了我家,但也就抢了粮食物品和一些散碎银子,银子的大头早就都被我爹给提前藏了,所以叔这儿不缺银钱,就是缺吃食…”

  周瑾心道,你不缺钱我缺啊,看在这条黄鱼儿的份上,周瑾就又多了个徒弟。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到了宿营地,就能看见三个少年在营地周围忙活,或在周围草丛下套子,或在水塘摸鱼,或爬到树上掏鸟蛋,或蒙着脑袋掏蜂巢,甚至捉蚂蚱,捉蝉,堵田鼠,抓蛇,反正一切能吃的东西他们都捉,渐渐地,三个少年变成了四个,五个,六个,一群。

  这群少年共有十八人,年岁都差不多,最大的也不到十四岁,最小的就是周珞,十二岁,脚上都没有带脚镣,

  除了周珞周玳,都是不受家里重视的少年,嫡支旁支都有,因为常常吃不饱,不得不自己出来找东西吃,开始时看周瑾几个捉什么他们就学着捉什么,后来见周瑾也不撵他们,就干脆不要脸的跟在了三人后面,也跟着周珞两个叫起周瑾头儿来。

  周珞周玳对此很不忿,尤其周玳,因为这里面只有他是教了学费的,后来还是周瑾规定,凡是后面来的,

  若想跟着他,就必须把每次打到的猎物都交给他,由着他统一分配,而每次分配猎物时周瑾都会多给周珞周玳一些,两人这才没了意见,少年们都年纪小,也不懂什么嫡支旁支的恩怨情仇,很快就混熟了,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这群少年自从跟着周瑾学打猎后,就再也没有挨过饿,虽然吃的东西千奇百怪,但只要能吃,不用饿死,谁还嫌弃吃的东西是什么啊!到了如今,连曾经最娇气的周珞扒起蛇皮来都能脸不红心不跳了,更不用提别人了。

  也因此这群少年都对周瑾很感激,渐渐地就都唯周瑾马首是瞻起来,俨然把周瑾当成了带头大哥。

  与此同时,周瑜这边也不曾闲着,因为她发现流放队伍里竟然有个老头懂医术!

  前段时间流放队伍里伤寒感冒传染严重,病死了很多人,但也有很多人好了起来,周瑜后来听她娘说,那些人都是服用了族里一个孤寡老头教的用野葱葱白煮的水,发了汗出来,才好了起来。

  后来队伍里有些拉肚子,磕伤碰伤的人也都去找那老头看,也都被他用简单的草药给治好了。

  周瑾正愁前世学过的医术不能得以在这个世界发挥呢,听到有这么个人物,自然不能放过,忙找了过去,跟在老头后面献起殷勤来。

  奈何老头有些重男轻女,尽管周瑜将好话说尽,也不愿将医术传给一个女娃娃,没办法,周瑜只好回来揣了五斤糙米过去,老头才立刻就答应了。

  因为宋衙役的特殊观照,虽然周瑾再没机会跟着官差出门,但每次官差出去采买时,总能给周瑾家捎回些糙米糙面来,所以周家一直不缺食物。

  当然这些糙米糙面的价钱比起市价来是贵了不少,周瑾也不可能让宋衙役的手下白辛苦,每次都给给他们家捎东西衙役不少好处,也因此周瑾仅剩的一百多两银子又下去不少。

  前世周瑜大学考的就是医科大学,学的也是中医专业,虽然只学了一年就赶上的末世,但因为从小就跟在当了一辈子中医的爷爷跟前学习,中药药理这些她几乎都懂,西医理论她也知道不少,只是缺少实践而已。

  跟老头学习医术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医术有个来路,总不能凭空冒出一身医术吧,但其实并没有觉得老头有什么能教她的。

  结果学了几天下来后,周瑜才发现老头很有几把刷子,医术一点不逊于自己的爷爷。

  而老头这边,也惊叹于周瑜的医术天赋,直叹如此天才怎么偏偏是个女娃娃,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周瑜一看他那嫌弃女孩的样子就来气,自然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作过弊的,每每都忍不住反唇相讥。

  于是两人互相欣赏又互相嫌弃的一个教一个学,成了一对冤家师徒。:

  作者有话说:

  码字好难啊,唯有评论可治!各位看文的小可爱们,请留下你们的宝贵意见吧!!

  另:菜菜的新书《斐氏嫣然》已更新,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作者主页看看…

第28章 安顿1

  ◎晋江独发◎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这期间流放队伍又倒霉的遭遇了一场泥石流,遇到了一次土匪袭击,又减员了不少。

  尤其是那场土匪袭击,那群土匪一上来就明摆着是想将他们队伍里的所有人给连锅端了的,

  百十个土匪早就埋伏在路旁的林子里,在他们走到他们埋伏位置的时候突然就杀了出来,也不管你是官差还是犯人,上来见人就砍,一轮冲刺下来就伤了几十条人命,其中还包括三个官差。

  最后还是以宋衙役为首的八十多个官差不得不跟这帮土匪玩了命,又有周瑾带着手下十八个少年在一旁帮忙,才最终把那帮土匪给击退了。

  周瑾当时见宋衙役这边的人数虽跟土匪不相伯仲,但毕竟慌乱之下准备不足,对上早就严阵以待的土匪,先从气势上就被土匪压了一头,又加上流放队伍里的妇孺们过于慌乱,让官差们心态也跟着受了影响,虽有宋衙役身先士卒,但依然气势低迷,周瑾觉得照这么下去,官差这边必输无疑。

  官差若是败了,他们这些犯人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周瑾不得不将郑氏几个交给妹妹周瑜照看,自己则带着手下十八个少年杀了上去,去支援宋衙役一群。

  当然,周瑾也不会蛮干,什么也不准备就带着十几个少年去送死,而是趁着土匪和官兵正战做一团,将跟着自己的少年们按着三人一组,分成了六组,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捕鱼时用的鱼叉,(其实就是个带着尖头的长棍子,别的武器他们也没有!),又开了个极其简短的战场会议,才带着少年们朝着土匪们攻了过去。

  少年们按着周瑾说的,三个人为一个团体,互为后背,互相关照,也不靠战场太近,见哪个土匪落单,或者不防备才一涌而上,三人一起用鱼叉招呼,也不拘打到哪儿,打着没打着,打完就跑,按周瑾的话说,他们这次行动的主要宗旨就是达到干扰敌人的目的。

  十几个少年经过这段时间一块捉鱼捕虾,爬树打猎的磨合,早就分外默契,虽然力气不足,但胜在年纪小,体型灵活,跑的很快,加上相互配合的也很好,不一会儿就有十几个土匪着了他们暗算,让宋衙役这边顿觉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