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升职记(月光蓝莲) 第114章

作者:月光蓝莲 标签: 穿越重生

  而这个时候诺敏打着商量宫务的借口请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来永寿宫一叙,这种邀请,哪怕就是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心里明白有问题也只能来。

  “宣嫔妹妹可是贵人, 平时可是请不来的, 快去上好茶来。”诺敏笑道。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却因为诺敏的这话心里一紧,这皇宫里的话可都是不能只听表面上的含义,还得琢磨起内里的含义, 昭妃此言难不成是因为自己这段时间没有亲近她恼怒了?可看着平时昭妃的为人处世, 即便是如此也只能放在心里,而不会如此大大咧咧的说出来,这话倒是有意思了。

  “昭妃姐姐贵人事多,妹妹无事可不敢打扰。”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不咸不淡的回道。

  诺敏笑道:“本宫哪里贵人事多, 宫务自有福嬷嬷掌管,平时也就是逗弄一下禌儿而已。”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闻言眼里飞快的闪过一丝羡慕,她这一辈子恐怕是不会有孩子了“上次在慈宁宫妹妹见十一阿哥长得白白胖胖的,可人极了。”恨不得自己有这么一个孩子“都是姐姐抚养的好。”

  “妹妹可别夸本宫,都是禌儿的额捏苏庶妃照顾的好,到底是亲生母亲就是不一样比本宫可仔细多了。”诺敏可不接受这个称赞。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闻言说道:“到底昭妃姐姐是十一阿哥的养母,生恩不及养恩,十一阿哥日后会孝敬苏庶妃,可更会孝敬姐姐的。”说着有些丧气,等着她年老后或许一个孝敬的人都没有,那日子恐怕比皇太后还难过,到底皇太后还占着名声,皇上再因为蒙古和太皇太后不见待她,也不会在物质生活上克扣皇太后。

  诺敏真不敢相信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会如此的配合,不过错过了这次机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更好的机会来了,于是连忙说道:“妹妹既然羡慕,何不养一个小阿哥。”

  猛然抬起头来,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很是诧异的看着昭妃,按理来说处于皇宫四妃之一的昭妃应该不会是以蠢货,这后宫人人都知道她和庶妃赫舍里氏是最不可能有孩子的人,因为皇上不许,即便是生了也是夭折的命。

  可偏偏昭妃这个时候却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瞧着她那神色也不是脱口而出说错话的样子,这让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原本有些认命绝望的心死灰复燃起来“姐姐这事何意?”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宣嫔妹妹入宫这么多年了,难不成还听不懂满语吗?”诺敏笑盈盈的看着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说道。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于是试探道:“昭妃姐姐难道不知妹妹的家世和现在在后宫的处境吗?”

  说句不客气的话,后宫即便是有低位分的嫔妃生子,哪怕四妃都抱养了没法再抱养,德嫔郭络罗氏已经抱养了一子不能在抱养了,也还有敬嫔可以选。毕竟敬嫔以前犯下的错误虽然可笑可怜,但皇上对其的忌惮没有她和安嫔李氏、端嫔董氏那么深,最重要的是敬嫔王佳氏是满洲八旗。

  若是实在是找不到人,如今嫔位还空子一位了,皇上完全可以晋封一个嫔出来抚养孩子。再加上太皇太后当年抱养了太子胤礽,皇太后抱养了六阿哥胤祺,皇上是不会再让蒙古人有小阿哥了,因此宣嫔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抱养孩子,就更不提自己生孩子了。

  “本宫自然知道!”诺敏一脸正色的对着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说道:“只是这日子总是一天天的过,事情也是一天天变化着的,今时不如往日,以前不行不代表现在不行!”

  若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是心怀科尔沁就不会理睬诺敏的话,因为一旦她理睬了,就代表着太皇太后当年的心血白费了。原本可以一心一意支持太子的科尔沁,因为皇太后抚养了六阿哥胤祺已经大致分

  经大致分成了两部分,她若是能抚养其他阿哥,这势力又要划分,每一份就更少了。

  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对太子的支持力度,这对太子来说自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会觉得科尔沁像当年太/祖/皇/帝还未称霸是四处落子,到处联姻。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并不怎么看好太子,以太子现在的心境来说肯定会恼怒日后恨上科尔沁,这可就完全违背了太皇太后当年的想法和期盼。

  但人都是自私的,皇太后如此,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依然如此。就像皇太后对科尔沁对自家的亲人对太皇太后感情很复杂一样,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对那些人感情一样的复杂,她虽然嫁的不是顺治皇帝,但嫁给皇上其实也就比顺治皇帝好那么一点点,太皇太后在时她还好一些偶尔皇上还会来,等着太皇太后薨逝后,皇上就再也没有进过她屋子了。

  恨吗?

  恨,但也恨不起来。

  只是诺敏抓的时机太好,今年正值大选,科尔沁那边的人瞧着皇太后和自己都不给力,准备另外送一个科尔沁的格格入宫了,可惜皇上今年一个秀女也没看上,蒙古八旗的秀女更是绝大多数都被撂牌子,留牌子的那几个也赐婚给宗室了。

  宣嫔心有些凉了,只是原本皇上也不怎么见待她,她平时做人做事也低调,硬是没让人看出什么异样来。这会儿诺敏突然说道能让她有孩子,哪怕是抱养的,宣嫔博尔济吉特氏那颗心也不由地死灰复燃起来。

  虽然心里对此还是有些怀疑,但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觉得昭妃这人一般不会说话,但一说话那肯定是言之有理的,或许她是身在棋中迷障了,没有她旁观者清。只是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也不是小白,知道天上不可能白掉馅饼,昭妃既然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办法,那她必然得付出相应乃至更多的代价。

  到底理智抵不过自己的私心,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想了想说道:“有什么事,姐姐只管吩咐,妹妹定当竭力完成。”

  诺敏用帕子掩嘴笑道:“妹妹说什么瞎话呀,我能有什么事要妹妹办呀!”

  “姐姐!”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紧盯着诺敏,想要试图从诺敏的眼神里看出什么来,可惜她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这后宫风雨突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东风吹倒了西风还是西风吹倒的东风,人总得未雨绸缪才行,你说对吧宣嫔妹妹。”诺敏没等她回答就说道:“所以说这后宫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眉毛微动,听昭妃这话,难不成是要和她结盟?可人人都知道德嫔郭络罗氏之前的下场,那可是被皇上冷淡了好长一段时间,差点就一直失宠下去了,还好德嫔郭络罗氏手段高将皇上哄了回来。

  以昭妃现在的地位和恩宠,根本不需要走这样的邪门歪道,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一时之间还真搞不明白昭妃到底是什么想法。

  “姐姐的意思是?”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迟疑道。

  诺敏直勾勾的盯着她“只要妹妹敢对长生天发誓,你日后都会站在姐姐这一边,不会向着其他人,否则你日后抚养的孩子都会断子绝孙,姐姐就帮妹妹实现心愿可好?”

  若是现代人肯定不怕,但古人对于誓言可看得很重,之前诺敏可是一发誓就震住了全场,现在让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发誓,还别说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还真有些迟疑,未来那么漫长很多事情她可不敢保证,万一昭妃谋朝篡位她都得站在她这一边吗?

  “妹妹放心,你发誓了平时也不用处处以我为马首是瞻,还是和以前一样行事就好,只要在关键时候站在我这一边就行了,我平时也不会让妹妹做什么事。”这可是一步暗棋,暴露出来那就大打折扣了。

  想要得到那么大的好处自然是必须得付出代价的,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早已有所心理准备,听到昭妃的补充说明,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稍微好受了一点。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就是昭妃准备收纳自己为同党而已,只是这个同党里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而昭妃有绝对的权利。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也不是个傻的,她要诺敏对此发誓日后自己才发了誓。然后就迫不及待的问起诺敏办法来,她想知道诺敏到底有没有吹牛。

  诺敏却回答的风马牛不相及“妹妹可还记得皇上年初南巡带回来的那四位庶妃,听说规矩和宫规已经学好了,过几天就要出来搬入东西六宫了。”

  “那又如何?”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皱眉。

  诺敏笑道:“妹妹的心愿,就还得落到她们的头上来。”

第234章 各有算计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有些不明白昭妃的意思, 咋一听在后宫毫无地位可言的汉人庶妃能帮自己抱养孩子,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可仔细一想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有些明白昭妃的意思了, 微微皱眉有些不情愿的说道:“姐姐的意思是让我抱养汉人庶妃所生的孩子?”

  这样的阿哥算起来可比宫女所生的阿哥地位更低,纵然现在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没那心思, 可也不愿意低人一头。

  诺敏自然知道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心里所想什么, 不怪她, 现在大清上层都是这样的想法, 满人蒙古人才是人, 汉人只是披着平民外套的奴隶而已。这种想法站在满人的角度上不能说错, 但正是因为上层社会都是这样的想法, 导致满汉进一步的魏晋分明。

  大清的历代皇帝, 除了太/宗/皇/帝皇太极和抄家小能手雍正皇帝外,对于满人的容错度非常的高,导致很多人除非是犯了十恶不赦的罪会被砍脑袋外, 剩下的几乎都是罢官免职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复起了。

  这也是为什么清朝的贪官污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 反正都不会掉脑袋为什么不贪污,被皇上发现了,也不过是在家休息一段时间而已, 过段时间又能继续换个地方贪污。

  说实在的要是大清这民情摆在宋朝之前, 保管早八百年前大清就被人推翻了,大清能存在三百多年,还得多亏那些站在“民族大义”上的“大儒”们,阉割了汉人最后的气节。

  后世都吹嘘四大文明古国中, 除了中国是完全延续下来的,其他的都不是真正原来的国家。说什么中国并不是被古代的蒙古等所灭,恰恰相反,中国的文化同化了它们。所谓的蒙元只是一具躯壳,它的灵魂还是高度发达的汉文明。

  作为一个满人,诺敏对这些言论只能哈哈一笑,然后评论就两个字:没种!

  无论是从血统上还是从文化上,中国自汉朝流传下来的到了清朝早就不纯粹了。在同化了外族的同时,也将自己弄的不纯了。只能说最外层的名字还叫那个,那是那些“大儒”们最后的遮羞布。

  当然汉人这想法对于诺敏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既然后世的汉人都能自傲的以“民族大融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为由,承认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承认的元朝是他们的朝代,大清在后世也有无数的粉丝,那么提前几百年只要宣传做得好,再谨遵顺治皇帝“满汉一家亲”的最高“指示”,满汉之间的问题其实也并非没法解决。

  说实在的因为现在是满人当政,与其说汉人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争取自己的利益。还不如说被汉人视为蛮夷的满人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招翻身得势,他们比汉人表现得更傲娇,更重视自己的血统。

  就是因为这样,哪怕是很多家里汉人侍妾很多,很多家里都快要由汉人侍妾生下的儿子继承了,还是打死不承认。皇宫里的主流更是宁可便宜了包衣奴才,也不能让汉人出头。

  在这样的基调下,大清后来处于那种每个皇帝当政都有人造反,甚至于嘉庆皇帝在位时紫禁城都被攻陷了的情况真的一点也不奇怪,哪怕没有洋人没有鸦/片,大清也迟早要完蛋。

  当然这些想法肯定有不成熟的一方面,诺敏只是按照自己的所见所闻猜测出来的而已,但想要改变这种局面,肯定还得满人自己主动才行。

  不过这事至少在现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严格的说起来,皇上身上也有汉人血统,佟家以前就是汉人,因此皇上比任何人对这方面还要敏感,就像雍正皇帝敏感与自己的包衣血统拼命的给母族提高身份一样。

  而且诺敏还要利用这种原因为自己谋利,谁让皇上从现在起一直到驾崩虽然没有让汉人嫔妃入主高位分,但却一直都宠爱汉人嫔妃。

  一个宠妃,哪怕是地位再低,也比很多宫妃强。若她们的地位要是在高一些,说话权更多更重,依着上辈子的那种程度,诺敏觉得笑到最后的未必会是她,说不一定还真能有人逆袭成功。董鄂妃不就差那么一点嘛,她身上可是有汉人血统的,生母就是汉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对于抱养汉人嫔妃的孩子,会有些不乐意那是肯定的,她再在皇宫里处境尴尬,也没受到多少物质上的克扣,大白天做白日梦还是有逆袭的可能。

  若是抱养了这样的一个孩子,那她就真无翻身之地了,而有这样一个血统的孩子,是不可能最后更进一步的,现在还没彻底心死的宣嫔博尔济吉特

  济吉特氏会迟疑会不高兴那是很正常的。

  诺敏没给宣嫔分析什么这些那样的理由,而是直接举了一个例子“皇上的嫡亲表妹纯懿皇贵妃佟氏和现在的恭妃钮祜禄氏抱养的可都是包衣宫女所出的孩子,我这里和德嫔郭络罗氏那里的情况可又不一样,妹妹扪心自问那种更适合你?”

  是像她抱养一个身份出生还行但看着就要夭折的阿哥赌一把了,还是像佟氏和恭妃那样抱养一个身子健康可生母地位低的阿哥了。至于德嫔郭络罗氏抱养郭络罗贵人所出的孩子,那事完全不做任何参考性,要是她们科尔沁能有格格怀上皇子的子嗣,那到时候她和皇太后立马就变成了弃子,根本不会有这个问题出来。

  若真要宣嫔博尔济吉特氏选择,她肯定还是会选择抱养生母身份低但身子健康的阿哥,十一阿哥胤禌即便是昭妃和庶妃苏氏精心照料,如今还是身子偏弱,还得小心才不会一命呜呼。这样的一个阿哥,抱养过来也让人胆战心惊,而且万一有了一个什么差池,那可真是里外不是人了。

  “姐姐的意思妹妹自然明白,也知道姐姐是为我好,可这后宫有这么多的宫女……”宣嫔博尔济吉特氏还是想挣扎一下,宁愿抱养包衣宫女所生之子,也不愿抱养汉女所生之子。

  诺敏微微一笑,颇为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就是因为宫女多了,所以皇上才会开恩放出去一些。”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顿时不说话了,她倒是一时之间忘了,眼前得这一位就是包衣宫女中的翘楚,短短几年时间就在皇宫里从最低等得包衣粗使宫女爬到了四妃的位子,而且还是四妃中有子有宠的。

  “皇上可是真龙天子岂是会贪恋美色的,传出去被那些有反心的乱臣贼子听见了,又是一场风波,妹妹这话今个姐姐就当做没听见。”诺敏正色道。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也不是蠢人,立马站起来对着诺敏福身道:“是妹妹失言了,多谢姐姐担待。”

  “妹妹这是做什么,快坐下。”诺敏亲手扶起宣嫔博尔济吉特氏来“妹妹也别怨恨姐姐,若是我之后说得没理,妹妹只管当做今天没有来过永寿宫,日后我也不会再说这些话。”

  这话一出让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的神情稍缓,看来昭妃是准备甩出一堆干货来,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不怕昭妃有什么阴谋诡计,甚至于昭妃是打着收复她可以收复蒙古的主意她都无所谓,她最怕的是昭妃是逗她玩根本就没办法。

  现在暂时先答应了昭妃,日后……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在心里冷笑,她发誓了不会对昭妃出手,可她却没说不将这是告诉别人,让别人出生对方昭妃。昭妃那话能钻的空子多着了,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一点也不害怕。

  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也不想想,若诺敏真打着这样的主意,会留下这么大的空子给她钻吗?诺敏从来都没有奢望过得到蒙古那边的势力,而且蒙古也不是科尔沁说了算,即便是科尔沁说了算,现在的宣嫔博尔济吉特氏也管不了更是代表不了科尔沁。

  她要的只是一个宣嫔博尔济吉特氏心甘情愿接待庶妃王氏的结果而已,后面会怎么样诺敏根本就不会管,向着她也好不向着她也罢,就像之前说的那样,诺敏根本就不稀罕。她之前拉扯宣嫔不过是让惠妃分给她的宫务,之后更难收回而已,当然了若是还能有间接的好处,诺敏也是不会客气收下来的。

  原本诺敏只是想安静的将庶妃王氏安排入储秀宫,毕竟现在她是四妃安排一个现在还没有受到重视的汉女还是能做到的,到时候庶妃王氏的是死是活就不关她的事了。若是庶妃王氏还能像上辈子那样,那么诺敏到时候再看看实际,决定要不要拉拢庶妃王氏母子,要的话再带着亲近宣嫔博尔济吉特氏的借口去储秀宫就行了。

  可诺敏没有想到之前在去年皇上南巡还未回宫的时候,后宫里万分透明的一个老宫女竟然会偷偷的主动的找上门来。

  这人的身份起身诺敏是知道的,只是平时这老宫女为人处世非常低调,而且在诺敏的记忆力一点也不出头,上辈子在后宫就是透明一辈子到老死的节奏,完全没有什么特别印象。这样的人后宫里太多太多了,因此即便是她身份比一般宫女特殊一点,诺敏也没有多关注。

  没想到她这次来,倒是给诺敏解了一个她两辈子都想不通的事情。果然很多事情是一步快一步先,便事事都快一步。

  这老宫女不是别人,就是居住在乾清宫后殿的司仪宫女李氏。

第235章 曹李孙王

  清代宫中明文规定, 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临御。这种规定, 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 以便在和后妃一起生活中不致窘迫慌乱,能够从容不迫。皇子大婚之前也有相应的规矩, 只是没皇帝那么大气, 一般都是皇子的额捏赐一两个包衣宫女做侍妾。

  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 从此成为宫中有身份的女子, 每月拿俸禄, 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 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 希望藉此脱离苦海, 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

  这老宫女就是当年给皇上破/处男之身的一位,而且还是领头的司仪。这事是规矩, 因此即便是皇后再不爽也得容下她们, 而且还得眼睁睁的看着她们居住在乾清宫后殿。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这八位宫女在伺候皇上尝到男女之事后,就会被赐下绝孕药, 并且一辈子都只能是有品级的宫女, 终生不得晋封,而不像上辈子的乌雅氏和这辈子的诺敏这样运气好不但能为皇上生儿育女还能坐到后宫高位分。

  因此一般而已有家世有势力有野心的宫女是不会去竞争上岗的,一般都是那种没多少家世但却长得还不错的宫女会去做这样的女官。

  可偏偏站在诺敏面前的这个李氏却不一样,她是个有家世有势力的人, 她的生母是皇上的奶娘文氏,她的阿玛是现任的广东巡抚李士桢,她的亲生哥哥是皇上的亲信现任着畅春园总管的李煦,嫂子韩氏是包衣世家出身。大侄女婿黄阿琳,是内务府营造司郎中佛公宝之子,日后更是会当上包衣正黄旗参领兼佐领。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各有所长,担任着各种职位。

  李氏的年纪和皇上一样大,也就是说文氏生了她后就入宫给皇上做奶娘了。按理来说以李氏的家世是绝对不会沦落到这一步的,可偏偏现实就这么出现了,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诺敏直觉的认为这里面有问题,不过上辈子她自顾不暇哪里有闲情心管别人的事,这辈子入宫后司仪李氏一直都安安分分的做着小透明,诺敏也没怎么关注,因此她是真不知道她入宫前那几年发生在司仪李氏身上的事情。

  乍一见司仪李氏,诺敏还真傻眼了,不清楚这其中卖着什么药。

  当然事实上诺敏在心里是有个猜测的,只是那猜测太过的匪夷所思,因此诺敏不敢相信这样的事,会落到她头上来。但仔细想想上辈子的事情,无论是皇宫还是前朝都是有迹可循的。

  诺敏有些迟疑的问道:“不知司仪亲自前来有何赐教?”

  “娘娘是个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奴才的来意了?”明明是应该笑着说的话,司仪李氏硬是一脸冷漠的说着。

  这明显是来找茬的吧!

  诺敏眼神闪了闪,让身边伺候的奴才都退下,没人后才说道:“本宫身边的碧云是皇上的人,你现在突然来永寿宫,不怕被皇上发现吗?”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以她们两的身份就应该是一辈子也不见面,这样才对谁都好。

  闻言司仪李氏脸上勾起了一个笑容来,答非所问的称赞道:“不愧是昭妃娘娘,竟然能在心知肚明身边的贴身宫女是别人安插的人的情况下还重用她。”

  诺敏默默地看着她,没有训斥也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