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40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十六万兵马,就更不要说了。

  霍五正色道:“若十六万兵马齐到亳州,亳州确实难守。听说冯帅先前是打算求援,求的是何样援手?我滁州总兵力不如亳州,亳州城小六万兵马,也只能据守城池,不敢对阵;难道我滁州这两、三万人,齐齐北上,与朝廷军打野战?”

  冯和尚道:“黄州教首已烧香起义,我想请霍元帅派人北上,助黄州白衫军行事。”

  黄州,亳州正北,隶属河南道。

  黄州白衫军立足……

  并不能阻断朝廷大军,朝廷军可以选择绕路亳州东北的淮安。

  除非……

  “淮安也有佛军了?”霍五问道。

  “是,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淮安教首聚众烧香起事,占了州府!”

  霍宝心里乱跳。

  来了!

  终于来了!

  现在得到的只是黄淮一带的消息。

  可按照历史走向,这个时候江西、浙江的起义军也陆续烧香起义!

  天下大乱!

第132章 四王之一

  “关系我滁州儿郎生死,还请冯帅先去稍作休息,容我等商讨一二!”

  霍五听闻黄州与淮安两地消息,心下有了决断,便开口对冯和尚道。

  冯和尚自是无异议,起身随牛清离去,风尘仆仆而来,也要稍做梳洗。

  议事厅只剩下自己人,霍五眼睛铮亮,望向众人。

  “大家商量商量,看眼下是什么章程?”

  林师爷道:“五爷,不能束手旁观!亳州是滁州屏障,亳州若失,滁州危险。天下将乱,滁州因这两年受灾的缘故,人口不足,正可借此机会北上征兵,补充我滁州战力。”

  水进补充道:“亳州人马将近六万,比滁州多太多,也可在亳州就地征兵,此消彼长,防备亳州白衫扩军,对滁州构成威胁!”

  看来,方才冯和尚说的亳州军的人数,使得水进警醒。

  他不放心徒三,可心中也知亳州军与滁州军道不同不相为谋,终有一战。

  邓健没有说话,可面上带了纠结。

  估计是不知继续打和州,还是北上亳州、黄州境内折腾一圈。

  杜老八不在,为了加快荡平小和山,他带了三千人随唐光进山剿匪去了。

  “那就出援军!可怎么援,出多少人,谁带兵?”霍五看着众人询问道。

  亳州距离滨江五百里,黄州距离滨江八百里,长途奔波,十分辛苦,主将还得年轻力壮。

  和州肯定要继续打。

  和州四县,同时攻打,需要有四将。

  之前定的是邓健、杜老八、唐光、水进,霍五坐镇后方。

  杜老八、唐光已经进小和山,霍五可能撤下的人手就是邓、水二人中一人。

  水进忙道:“五爷,我愿领兵前往……三千州府老兵先前随我扫荡都梁山与盱眙,有了野战经验,可以随之北上!”

  霍五点头又摇头:“伯扬可往,但三千人马太少了……孤军深入,没有助力,需两处人马,互为犄角……”

  伯扬,水进字。

  他已经及冠,尚未取字,霍五便请林师爷为其取了“伯扬”为字。

  霍宝听到这里,道:“冯帅六千兵马南下,粮草断绝数日,与六叔借粮不成,想要率众投咱们滁州。”

  六千亳州军,可不正是现成的人手。

  滁州主力倾巢而出,州府空虚,直接留这些兵卒入州府容易生事。

  外放出去磨合,就不用担心内乱。

  霍五笑道:“这不是有了人手?”

  霍宝探身道:“爹,和州大战在即,几位叔叔手上都有差事,爹你一人,也只能换下水大哥一个……儿想要随水大哥北上,正好可趁机练兵……”

  霍五听了,看着儿子,没有一口拒绝,只道:“小宝,你当晓得,你是爹的命根子……”

  “爹放心,我们过去又不攻城,只打‘游击战’就是!就是对上了,爹也当相信儿能自保!”

  霍五看着儿子,缓缓摇头:“小宝,爹放心不下,黄州太远,若有万一,爹插翅也过不去。你若想要练兵,就留下打和州吧!”

  大家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霍五豁达随性,并不是有野心之人。

  与小舅子翻脸,自立滁州,都是为了庇护儿子,怎么舍得放儿子去拼命?

  霍宝年纪也小,实没到让人放心的年岁。

  霍宝心焦,起身拉着霍五道:“爹出来一下……”

  霍五带了几分无奈,对众人道:“大家稍待,我听听小宝还有什么话说……”

  “小宝,勿要为难你爹,懂事些。”

  邓健瞪向霍宝,他心中自然也放心不下小女婿远行。

  “小宝,当记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林师爷抚着胡子道。

  水进亦劝道:“小宝放心,北上不差人,马驹子、牛清都在,实在不行还有六爷在州府那边闲着……”

  霍宝不好怼邓健、林师爷,就瞪了水进一眼,拉了老爹出去。

  拉什么后腿?

  还能不能做兄弟?

  “儿子,别磨爹,磨爹也不行,就是爹亲自过去,也不会允你前往……”

  霍五摸着儿子肩膀,脸上满是慈爱,可口气十分坚定。

  霍宝站直了身板。

  这大半年,他饭量见长,个头也拔了一截,如今已经过了老爹肩膀,将老爹耳下。

  看着老爹双鬓如霜,霍宝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只半年功夫,老爹像老了十岁。

  他性子洒脱,又有海岛为退路,要不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全儿子,何止殚思竭虑至此?

  “小宝……”

  霍五哪里见得这个?

  心肝儿都跟着疼了!

  他拉着儿子,手足无措:“莫哭,莫哭!”

  “爹!”

  霍宝伸出胳膊,一把将老爹抱住,轻声道:“这本是舅舅的江山,咱们抢了滁州,已经得罪了狠了舅舅,就抢到底吧!”

  霍五身子一僵,压低音量道:“儿子,你又瞧见什么了?”

  “蛟缠身”也好,“蛟长角”也好,如今这世道,都不稀奇了。

  可正如蟒蛇难以历劫为蛟,蛟也难以成为真龙。

  “儿子没瞧见什么,是做梦了……梦里,皇帝姓徒,开国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

  霍五打了个寒颤:“我儿梦里,可有咱们老霍家?”

  “四王之一,南安郡王,霍姓!”

  霍五神色大振,眼圈泛红,道:“好!这个情分,咱们爷俩需记得……若是功成,要记得还你舅舅一个郡王!”

  父子两人都明白,定有无数战功堆集,才能成为开国功臣。

  可封到四王之一,多半是因血脉增色的缘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南安郡王的初代王当是霍宝这个徒三的亲外甥,而不是霍五这个姐夫。

  霍五心中果然踏实许多。

  这个王爷封爵,就是对儿子能力的认可。

  他眯了眯眼,割据为一方诸侯,与征战天下,目标不同,行事亦不同。

  只为一方诸侯,他可以将儿子遮蔽于羽翼之下,护个周全。

  若是整个天下……

  他如今精力不济,儿子再隐在后方,只有大将在外征战,长久以往肯定不稳。

  就是他费尽心力,一步一步给儿子打下江山,没有战功,儿子也难以服众。

  “小宝,还怕不怕杀人?”

  “怕!可儿的手已经不抖了!”

  “好!那就去吧!答应爹,莫要让自己遭遇一丝一毫的危险……莫要让怜悯之心影响你的决断!”

  霍五口中说着,可眉头皱的紧紧的。

  儿子还在身边,就已经开始忧心如焚。

  霍宝见状,忙道:“告诉爹一个好消息,四王中的北静郡王,水姓;八公之中,有贾演、贾源兄弟……十二侯中,有一林侯,书香翰墨之族,祖籍扬州;有一史侯,祖籍金陵,与贾家有亲……”

  红楼故事为围绕金陵四大家族写的,其他家族一笔带过,还真是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