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41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要是霍宝能将《红楼梦》中每一句话都记的,就会发现巨大惊喜。

  不过就是霍宝提及这几人,足以让霍五亢奋:“前几日贾源来信,提及与史家做亲之事,他家代善定了史今长女为妻……”

  霍宝眨眨眼。

  贾太君出场了?

  贾代善今年才十一岁,贾太君年纪相仿,还是个小萝莉啊!

  “小宝真是福星……之前我就觉得水进留的值,没想到会这么值!”

  霍五看着儿子,满是骄傲。

  这就是运势啊!

  儿子身上也带了运势!

  如今还没有正式征战,可谁都瞧得出,邓健与水进两人的勇猛。

  这两人,都是儿子留下的。

  霍宝抓住老爹胳膊,绷起小脸:“爹,这天下虽乱,可改朝换代没有十年八年完不成……鲍老大夫随军,以后爹要记得保养身体为首要,不能让儿子担心!”

  就让咱们爷俩做对长寿父子,坐等红楼大戏开演。

  莫要白忙了一场,成为传说中的人物。

  那岂不是悲催!

  霍五笑着点头道:“放心,爹会好好的,会看着小宝儿孙满堂……”

  霍宝一本正经点头:“爹一定会看到的!”

  ……

  等父子回转议事厅,霍五说了让儿子随水进往黄州去,众人十分吃惊。

  可等看清楚这父子两人眼圈泛红,霍宝脸上泪痕犹在,大家就明白缘故。

  天下父母,哪里有犟过儿女的?

  邓健不由皱眉,顾不得霍五在前,直接训斥道:“那九式锏法,你只是粗通,不过是凭着力气混乱耍罢了,左手锏没练好前,莫要用双锏!应顾不暇,反而让人近身……使单手锏,御敌于外,才是妥善之道!”

  霍宝垂手听完,老实应了。

  林师爷看着霍宝,若有所思,道:“小宝,你去看着这世道,重新温习《高祖本纪》,定有所获……”

  旁人只当林师爷是叮嘱功课,霍五神色微变。

  他后知后觉,想起儿子的话,祖籍扬州,开国十二侯之一林侯么?

  这位老爷子不一般啊!

  好像自己从小舅子扣下的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那《高祖本纪》就是讲开国皇帝的,这老头子是看好他们父子,才会选择留下?

  那岂不是说……

  “哈哈哈哈!”

  霍五忍不住,大笑出声。

  众人被笑得莫名其妙。

  这不会是舍不得儿子,迷了心窍吧?

  霍五满脸放光,看着儿子,满是自豪:“雏鹰待飞,我儿注定翱翔九天!今晚好好吃一顿,为伯扬与小宝壮行!”

第133章 传说中的家族

  等冯和尚被请出来时,晚饭已经摆上。

  分席而坐。

  上首并列两席。

  下边左右对席。

  来者是客,霍五请冯和尚入左手席。

  冯和尚不肯坐尊位,还是做了右边位。

  邓健、林师爷、水进、宋老先生、张千户、霍林、朱把头、马驹子、牛清、霍宝、霍虎、霍石头都在座。

  林瑾随杜老八出征,薛孝随薛彪去了杭州,都不在滨江。

  ……

  霍宝上首是马驹子,下首是石头。

  “真该叫七叔瞧瞧,真佛是啥样!”

  马驹子侧过身,捂着嘴巴小声道。

  霍宝跟着一笑。

  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薛彪五官俊秀,冯和尚只是周正而已,可两人气度相差太远。

  到了一起,那就是石头与美玉之别。

  幸好薛彪不在,否则怕是再也不敢穿海青了。

  “都快忘了七叔之前的装扮……啧啧!那一手宝石戒指,倒是显出地主老财的豪气!”

  马驹子口说着,全无对长辈的尊敬。

  霍宝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薛彪怂恿杜老八自立,带走了林师爷爷孙,坏了马驹子的亲事。

  马寨主那边没放在心上,马驹子这边显然是记了仇了。

  “宝叔……”

  石头招呼着,眼中带了几分忐忑:“宝叔要带兵去亳州……那……我……”

  霍宝望向石头。

  两个多月不见,石头黑了不少,穿着布甲,已经像是真正的武士。

  他如今在滨江县兵营,是朱把头的副手。

  只是性格老实,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厮杀,缺少几分凶悍。

  霍宝心中叹息。

  论起亲缘来,肯定石头与他们父子最亲;可这半年离别,发生的事情这么多,如今反倒是牛清、虎豹兄弟与他们父子更亲近。

  “石头,二哥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霍大伯次子、石头的二叔霍顺,六月中旬去了辽阳。

  辽阳距离滁州三千里,往返要好几个月,至今还没有消息。

  就算行事顺利,也要十月里才能回来。

  若是不顺利,还不知耽搁多久。

  霍大伯有了春秋,石头不宜远行。

  石头低下头,神色有些黯然。

  霍宝见状,忙道:“水大哥北上,你五爷爷就要亲自领兵打和州,你想要打仗,就随你五爷爷去!”

  石头眼睛一亮,使劲点点头。

  ……

  上首位,冯和尚看着眼前小几。

  一盘蒸鱼、一盘切酱肉、一盘炒杂菌、一盘凉拌豆苗,一碗莼菜汤,一碗米饭,一壶清茶。

  除了鱼、肉两道,另外两菜一汤都是素口。

  冯和尚看了远处的霍宝一眼。

  中午在曲阳打尖时,霍宝叫人进城买些方便吃食,结果都是烧饼夹肉、肉包子什么,冯和尚借口辟谷,一口没吃。

  霍五略带歉意道:“我们滁州连年受灾,吃用不甚齐全,实在简薄,冯帅勿怪!”

  冯和尚也是妙人,坦然道:“冯某已辟谷数日,腹中正饥,还请霍帅赎罪,容冯某先祭了五脏庙,再与霍帅说话。”

  霍五大笑:“冯帅快请!”

  冯和尚颔首,随即端了饭碗。

  霍五见他真的如儿子所说,没动两盘荤菜,是吃素的,心中诧异。

  小舅子当了七、八年和尚,可也没有忌口。

  这冯和尚头发都没剃,显然也不是真和尚,就能执戒至此?

  不知是什么缘故。

  霍五忍不住去看冯和尚。

  冯和尚吃的不快不慢,姿态颇为眼熟……

  霍五望向林师爷,又看了看冯和尚,这两人吃饭时的仪态倒是有几分相类。

  不用说,这又是位出身富贵的。

  冯和尚看来是真饿了。

  两盘菜、一海碗汤、一碗米饭,吃的半点不剩。

  等放下筷子,他见几上掉了一粒米饭,就用手指捏了放进嘴里。

  霍五在旁看了,倒是不落忍:“要不要再加些?听小宝说你们断粮,竟连你这个头头也吃不饱?

  冯和尚道:“断粮几日了,前几日在山里还能混着山鼠野兔、混了野菜熬汤……昨日出了都梁山,就开始杀马……冯某自幼长在寺中,沾不得荤腥,就只能辟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