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66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都尉是兵部尚书的侄儿,守备大人知趣,在春日里滁州乱成一团时,将扬州新置办的强弩分了一百架过来。

  当时守备就曾提过,大军不宜轻动。

  扬州是道治所在,不容有失。

  只是都尉到底存了点儿侥幸。

  没想到,事到临头,还真是只能靠自己扛着。

  “城中士绅百姓如何?”

  都尉问道。

  守城战,谁晓得会多久。

  到时候说不得全城抽丁,一起守城。

  州判叹气道:“抓了三百多潜入城的白衣贼……应该还有落下的,都让百姓给藏了……”

  都尉无语,却晓得情有可原。

  和州富庶,可这在灾荒年景,富庶反而使得它碍眼。

  去年大旱,旱情也波及到和州,只是因和州临江,水渠多,庄稼也将将保住。

  淮南道去年收了两遍农税,今年夏收时,更是加到三遍。

  百姓通渠运水保下的庄稼,被官府收了大半。

  没有人理会这些是淮南道收的,本地官员只是听从。

  大家将怨恨都放在和州官员身上,咒骂不休。

  这些粮食没有运往扬州,而是直接装船入了金陵官仓。

  而金陵到滁州,是往来不断的运粮队伍。

  和州的粮,支撑滁州度过连年大旱,使得滁州军一再扩军!

  吃着和州粮食的滁州军扩张的第一步,选了和州!

  荒唐之事!

  两州相邻,常有滁州的消息传过来。

  滁州军不收农税。

  滁州军帮着百姓通渠抗旱。

  滁州军给赊种子保夏耕。

  和州百姓有多怨恨官府盘剥,就有多期盼滁州军。

  都尉想到这点,越发黯然。

  这守卫的是谁的家园?

  被守护的百姓视他们为贼寇,视造反者为救星!

  这朝廷,是不是真的没救了?

  ……

  下午,城外滁州营这边,又出动两千人。

  一千人继续运庄稼杆,另一千人则是以屯为单位,去了方圆十里内的几十个村子。

  ……

  早就听说滁州军入境的百姓,真正见到白衫兵卒,不免惊恐。

  这就是“叶公好龙”了!

  咒骂官府心黑的时候,盼着滁州军过来救苦救难。

  真见了披盔戴甲、手持利刃的滁州兵,小老百姓又怂了。

  屯长约束兵卒,直接去寻了村正。

  “传邓将军军令,牛、马、骡、驴等牲口有偿征用……还有大车……”

  屯长一板一眼,向村正说了军令。

  须发皆白的老村正,嘎巴嘎巴嘴,没敢谁反对的话。

  可庄户人家,谁家的大牲口都是命根子啊!

  说是有偿征用?

  可那不是糊弄鬼么?

  没听说当兵的拿东西,还给钱的?

  “我们滁州霍元帅早就有令,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违者按军规处置!这是带了编号的铁牌子、这羊皮契两份,百姓一份,滁州军一番,这两头牛的征用证据……一个月内,会有人拿着账册上门结算,你们等不及的,也可以十日后往滨江结算……”

  村正家最富裕,两头牛就在外头,藏也没地方藏去。

  就成了征用第一家。

  眼见着屯长和气,村正犹豫道:“有的人家,地少,指着牲口往码头上拉脚,这样的人家大人能不能通融通融?”

  那屯长板着脸道:“军令如山,请恕在下不敢违背……若有抗令不从之人,皆以‘大逆’问责,阖家拘拿!”

  村正:……

第149章 夜战

  等到霍五、冯和尚率三千人到和州城外,滁州营里已经堆满了庄稼杆。

  离的近的村子,已经有兵卒回来,牵了牛、骡、驴等大牲口,偶尔也有几匹驽马在里头。

  杜老八见状,立时跳了起来:“晚上红焖驴肉?要带皮的肋肉,一口一兜油!”

  霍五却是看着这些牲口,察觉怪异。

  要是为了就地补给肉食,也是猪、羊、鸡、鸭为主,却不见那些。

  “阿弥陀佛!”

  冯和尚看着牲口群,做了个稽首礼,嘴唇一动一动。

  霍五听得清楚,哭笑不得。

  这假和尚念起了《地藏经》,这就算超度也早了些!

  “这是准备使‘火牛阵’?”

  霍五问邓健:“要是和州兵出城应战还能试试,他们要是固守城池不出,怕是用不上。”

  “已经围了五天……一百强弩摆着,干等下去徒劳无益,总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小小和州,一百弩,每弩五十支弩箭,就是五千支……”

  霍五也是读过兵书的,立时就明白邓健的意思。

  他抬头看看天,伸手感受了一下风向:“这几日正是东南风,倒是正好!”

  有了夺城计策,霍五便也心下稍安。

  如今他悬心的,反而是儿子那边的消息。

  “算算日子,要是没有意外,小宝、水进他们当出亳州,往黄州去了。”

  离得太远了。

  与儿子分开不到一旬,他已经开始想宝贝大儿。

  邓健皱眉道:“小宝是男儿,又不是大闺女,总要让他自己扑腾!”

  “哼!”

  霍五不爱听这个:“儿子咋了?谁说闺女就该娇养,儿子就放养的?我家小宝小时候,可是不比那些傻小子似的混养,比一般人家小妞妞养得还干净乖巧……要不是……小宝自己乐意,我还真舍不得他离了眼跟前!”

  邓健翻了个白眼。

  这样养儿子,没养成废物,还真是霍家祖坟冒青烟!

  这会儿功夫,杜老八已经挨个查看那些驴,挑出个一岁口的小公驴出来。

  这些牲口都是邓健下令征招,他不好自专,亲自拉过来:“邓兄弟,这头驴好,晚上吃它吧?只是不能只咱们吃肉,下头是不是也得喝汤,总不能让大家只闻味儿哩!”

  眼见杜老八眼睛放光,口水嗒嗒模样,邓健能说什么?

  左右不差两、三头牲口,他便道:“这驴肉给曲长以上加餐,再送两头牛去大灶,给大家加道牛肉汤……多多的放姜……”

  到底是深秋时节,早晚也带了丝丝寒气。

  之前的一万三千人,加上霍五、冯和尚带来的三千人,就是一万六。

  两头牛连骨头带肉,千把斤,可不是只能喝汤。

  “哎!”

  杜老八欢喜应了,直接牵驴去了军灶,亲自传达了邓健的命令,随后指着驴,一边比划一边道:“都带皮切,肋肉红焖,四条腿白煮,剩下剁吧剁吧、连同杂碎熬汤,多多的放姜!”

  火头军头目忙躬身应了。

  这秋日里正是进补的好时候,他还真想要好好给元帅与诸将军露一手。

  黄昏之前,邓健派出去的两千人陆续回来。

  滁州营后,又多了几座庄稼杆山。

  至于牲口,也隐在这里。

  二十来个村子“征用”下来,牲口数目很是可观。

  平均一个村子,就有二、三十个大牲口。

  唐光见状,眼睛盯得紧,不由自主与滁州对比起来,叹道:“怪不得都说和州富庶,这还都是寻常乡下农户人家,不知士绅富户又是什么情景?”

  嗯……当几十年山匪留下的老毛病,到了一地,心中总盘算着劫掠一番,会有多少进益……

  ……

  和州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