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167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都尉与州判已经下去,可早吩咐人留心滁州营动静。

  但凡有异样,就要禀告。

  两人守在城门下,都不敢离开。

  仆从摆上晚饭。

  两人相对无言,都是味同嚼蜡。

  等放下筷子,州判道:“老大人那边……”

  守城五日,和州上下只见都尉与州判,没人见到知州大人,因为知州大人“病了”。

  都尉恼怒道:“不思守土安民,竟想要投敌,哪里还配为父母官?”

  州判苦笑道:“老大人上了年岁,胆怯了!有滁州前例在,难免畏战惜命!”

  滁州四县,跑了一个曲阳知县不知生死,据城对抗白衫军的滁州知州、陵水知县、滨江知县,都是不得好死。

  其中滁州知州最惨,听说人头在滁州悬挂半月,阖家皆没。

  如今都尉、州判联手软禁了知州,据城御敌,心中却也不踏实。

  要是败了,难免一死。

  要是胜了,那软禁上官、夺印也是死罪。

  除非两人心狠,将这件事抹平。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可是不软禁知州也不行。

  他们两个都是京城人氏,下地方历练,父母亲族都在京中。

  可死,不可降!

  要不就要拖累家人。

  这边两人正闷着,城墙上的哨兵下来禀告:“滁州军去乡下拉牲口回来,已经开始杀牛了……”

  都尉皱眉:“不是说滁州军爱惜百姓?前几日还安安生生,今日怎么折腾起来?还是那些爱惜的百姓的话是假的,都是给自己面上贴光?”

  州判想了想道:“下晌不是又来了一支滁州军?是不是有什么大人物到了?”

  “霍五爷?”

  都尉冷笑道:“听说这位是屠夫出身,结拜兄弟都是黑蟒山里的悍匪!就是靠着黑蟒山里的土匪窝子发的家!我倒要瞧瞧,这位五爷能猖獗到什么地步!得了滁州还不安分,竟又图谋咱们和州,也不怕噎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起身,重新回到城墙上。

  ……

  暮色四合。

  滁州营方向,炊烟袅袅。

  都尉看着,收了眼中轻视,现出郑重。

  州判也知兵事,眺望一番,道:“驻地纹丝不乱,规矩齐整……之前中军账留了空地,咱们还奇怪那是做什么用的,如今满了,看来是预留给那位五爷的!”

  都尉恨恨道:“滁州白衣贼精锐尽出,若是淮南道守军肯出动,不管是援和州,还是直接‘收复’滁州,都能大有斩获!可恨!可恨!”

  州判叹道:“如今朝廷……很少拨银子下来,淮南道守备是娘娘族人的缘故,才拨了两年军备银子下来,可也只是这两年……淮南道守军三、四万人,总要嚼用,全靠扬州城里盐商们养着,说是私兵也差不离……这世道,他们也怕,怎么肯放淮南道守军出来?要是乐意出兵,去年冬天就往亳州去了!还能允亳州几个狗屁元帅在那里蹦跶大半年?”

  两人再多的抱怨有什么用?

  只能怏怏下了城楼

  天色尽黑。

  阴天的缘故,星月俱无。

  闷闷的让人心里不安。

  “白衣贼合兵了?不会强攻吧?”

  州判摸了摸一个劲儿乱跳的右眼皮道。

  都尉咬牙道:“攻就攻,让他们好好尝尝强弩滋味!”

  到底不敢疏忽,吩咐和州兵卒分作两班,轮流上城待命,以防白衣贼攻城。

  ……

  一更鼓……

  二更鼓……

  原本休息的兵卒上城墙轮班。

  三更鼓……

  四更鼓……

  兵卒再次换岗。

  不管是城墙上的,还是城墙下的,这一折腾大家都没睡好。

  “快五更了,没事啊……”

  城墙上一个兵卒打着哈欠,眼睛都睁不开。

  哈欠一个连一个的,大家都有些站不稳。

  负责了望的兵卒眼睛也看得发酸。

  雾蒙蒙的。

  整个滁州营都隐在黑暗中。

  零星有几处光亮。

  “他们早睡了吧,有驽呢,他们还敢强攻?”

  “可不是,前几日死了好几百人……他们那个邓将军,在将旗下站了半个时辰!”

  “和州能守住么?”

  “谁晓得,都好几天了,外头滁州兵越来越多……”

  大家心里没底,都没力气嚼舌。

  要是当初直接投降还好,给谁当兵都是当兵。

  白衫军还受佛祖庇护呢!

  可已经抵抗,还杀了几百号白衫军……

  大家怕了。

  “真要……再杀下去……”

  一个兵卒小声道。

  另一人跟着道:“我也怕……”

  这时,那个负责了望的兵卒“腾”的起身,凝神眺望。

  黑暗中,“嗒嗒”的声音由远及近,“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寂静黑夜中传的悠远。

  “敌袭!”

  了望塔楼旁边,鼓锣俱全。

  哨兵口中喊着,手中拿了鼓锤,使劲地捶起来。

  “咚咚咚!”

  急促的鼓点声,惊动了城墙上下和州兵。

  “敌袭!备弩!”

  轮班千户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黑暗中若隐若现的星星点点,无边无际,后背发冷。

  听着这动静,滁州兵这是全员出动?

  都尉、州判都是和衣而卧,被鼓声惊醒,急匆匆上来。

  ……

  城墙上,火把、油灯都点起来。

  可是天阴雾浓,能够映照的就是城墙上这些地方。

  “快到了……”

  那千户面上骇白。

  滁州军离城墙没多远了,听得见马车的轱辘声,听得见“悉悉索索”的脚步声。

  都尉眼见着敌人越来越近,早就进入弩箭射程,长吁了口气,挥着胳膊:“射弩!”

  “嗖!”

  “嗖!”

  “嗖!”

  夜色中,城墙上弩箭,飞向黑暗中的星星点点。

  那些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的火光,还有火光边白衫,就成了最好的靶子。

  只有弓弩入肉的声,却没有兵卒的惨叫声,反而马蹄声、车轱辘声越来越清晰。

  “再射!”

  都尉头上带了冷汗,继续吩咐着。

  他心中有数,这些弩是好弩,可弩箭有数。

  一台弩固定配置五十弩箭,一轮十弩箭。

  这一次下去,剩下两回就只能等到关键时再用。

  敌军悍不畏死攻城,那就只能肉搏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