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368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等到城墙好了,贾三又跟着开始修缮官道。

  如今也算是数着日子苦熬。

  除了罪大恶极之辈,其他充入苦役营的,滁州军允许家属交银赎罪。

  只是为了达到惩戒的目的,银赎之前也有期限。

  有的要服满一年准赎,有的是满三年准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三的案子里虽涉及人命,可是他不是主谋,就是服满一年准赎。

  如今过去半年,到了年底贾三才能回来。

  贾三不在,贾三之妻在外头宅子里,如今在贾家老宅的还有贾溪与贾四。

  至于贾溪这位小姐,也是被王氏教养的自私自利,眼高手低。

  她知晓自家母亲慢待两位继兄,自己对两位异母兄长也缺了敬意与亲近。

  之前两位异母兄长被撵出家门,也不乏她在其中推波助澜。

  毕竟对她来说,以后是异母兄长当家自是比不得胞兄当家。

  没想到最后落得一场空,这个贾溪小姐的日子也不好过。

  甄贾氏最是记仇,连带着公公都没有磋磨,还能落下这个刁钻的小姑子?

  等到后来贾源之妻当家,没有特意为难小姑子,可也没有特意照顾。

  倒是王氏出幼子贾四,性子厚道,年岁与贾代化相仿,如今还在读书。

  贾演骨子里带了清高,本就不看不上裙带关系,别说是异母妹妹,就是胞妹,也不会想着联姻。

  贾甄氏待丈夫否了小姑子,才拿着帕子道:“那二娘呢?虽比二娘大了些,倒也算合适!”

  贾演定定地看着妻子。

  去年因为甄家这位二娘子,霍大老爷折腾的一出,外头知晓的不多,贾家兄弟却是晓得的。

  虽说霍五没有当着他们兄弟的面说什么,可是霍大老爷随后搬出太尉府,就是霍五对这件事的表态。

  甄家那边,因也这个缘故,彻底被太尉府无视。

  贾演兄弟很是尴尬,好不容易半年过去,甄贾氏又提及?

  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之前曾与老子议亲,这回说给儿子?

  天下就剩下一个女子不成?

  贾甄氏被看得不自在,贾演摇头道:“二姨再嫁之身,不合适……”

  霍顺虽是鳏夫,却没有儿女,做继室除了名份上差点,内里却是实惠。

  又是霍五亲堂侄,多少盼着与太尉府联姻盼得眼红的人家都等着,哪里会轮到甄家一个再嫁之女?

  贾甄氏听出了丈夫未尽之意,带了不快道:“怎么就不合适?二弟是太尉大人旧友,就是霍家长房早年在金陵也得过咱们家照顾,难道他们富贵了就不认人了?还是二弟存了私心,宁愿扶持史家,也不愿甄家再进一步!这防的是哪个?大爷也长点儿心……”

  贾演太阳穴一跳一跳。

  这大半年来,随着滁州军进金陵,贾家兄弟两个都投到滁州军麾下,类似的话贾甄氏就嘀咕了几次。

  贾演只当是妇人小气,眼热小叔子与太尉府那边关系更亲近。

  可眼下这话中,却是对贾源怨愤颇深……

第314章 金姓郡王

  人心都是偏的。

  因去年变故的缘故,这一年来甄贾氏始终不能释怀。

  身为女子,嫁人后最大的责任就是为夫家开枝散叶。

  甄贾氏出阁十多年,只有一子,为这个没少受王氏这个继婆婆的吃哒。

  去年好不容易再次有身孕,却是因家变的缘故流掉了,还是个成型的男婴。

  甄贾氏如何能不心疼?

  之前她就满心怨愤,只是对象是公公与继婆婆。

  如今公公卧床、继婆婆进了祠堂,两人都成了没爪牙的老虎,如今反而要看儿子、儿媳的脸色。

  甄贾氏抱怨的对象就变了,有的时候是贾溪这个小姑子,更多是的对贾源这个小叔子。

  也就是贾源之妻性子温顺,对甄贾氏这个长嫂素来避让,要不然应该也落不下。

  人前教子,背后教妻。

  贾演也跟妻子提过几次,只说“家和万事兴”,让她放宽心,不必如此计较,可她却越来越偏执。

  这样下去,再好的情分也坏了。

  就算弟弟看在自己面上不会与嫂子计较,贾演也不好意思一直委屈弟弟。

  “准备一下,分家吧!”

  贾演想了想,有了决断。

  远香近臭,等分开了,妻子再折腾,也只能折腾自己这一房。

  甄贾氏闻言,不由吃惊:“大爷说什么梦话?哪里就到了分家的时候?”

  按照世情,贾老爷夫妇都在世,儿女还不到分家的时候,尤其是贾溪、贾四姐弟还没有嫁娶。

  尤其是提出分家的还是长子,这容易落人口舌。

  贾演道:“哪里就不好分了?左右我是长子,该奉养老爷、太太的,将老二分出去……”

  甄贾氏眼神有些闪烁:“大爷真要分,按照规矩,祖产与祖宅是不分,该长房承继,剩下产业长房七成,二叔、老三、老四分那三成……”

  贾演摇头道:“贾渝已经除名,不是贾家子弟,不用算他一份……贾溪的嫁妆是之前就预备好的,不用再留什么,老四那边聘礼留下来……剩下的田产、铺面分成三份……”

  甄贾氏闻言变了脸色:“怎么能这样分?公中最值钱的织厂都被太太过到老三名下,之前被官府收公……咱们已经亏了大头,剩下家产按照规矩分配不行吗?就算不分七成,也当分五成,代化可是长孙!”

  这世上,向来是律法是律法,世情是世情。

  这天下当父母的,不乏偏心之人,也更多的是想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儿女。

  女儿出阁,带一笔嫁妆,算是提前分配到了父母的财产;儿子这里,分家时家产均分的也有不少。

  只是这样情况下,多半也会将长孙也分配一份份额。

  长子嫡孙,承继香火祭祀,到底不同。

  贾演想要帮扶弟弟,却也没有从儿子身上找补的意思,想了想,道:“如此也好,那就按四份分吧!”

  贾四还小,还未成丁,分家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贾源却是不是占便宜的性子,真要按照三份分家产,也未必肯要。

  按照四份分,有理可循,他反而不好反对。

  甄贾氏见丈夫松口,狠是松了一口气。

  可是想想原本能分到七成家产缩减到五成,她也不免觉得肉疼,一时之间倒是忘了娘家妹子再嫁之事。

  到底是已经出阁的妇人,眼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小家,她心中开始寻思起公中产业,有五成是自家的,这分配上说不得还能想想法子,少吃一些亏……

  丈夫与小叔子马上就去太平府,就算真要分家,也是两人班师回来。

  差不多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足够提前清点诸产业。

  *

  太尉府,茶室。

  霍宝的日子又闲下来。

  童兵人马都安排的差不多,就等着这两日就跟着贾家兄弟与史今等人前往太平府。

  其中仇威的“青蛇军”也正式从童兵分离开来。

  青蛇军之前的人数四千,一千留在和州含山县,三千跟着仇威挂在童兵名下。

  如今仇威从童兵离开,兵卒增加了两千,是五千人。

  之前留在含山县的“青蛇军”,也随着含山县尉升职,到了和州城,如今跟着和州都尉回到金陵,重新并入青蛇军。

  “青蛇军”定编一万人,如此还缺额四千,就直接从金陵大营补了四千去年十月的兵卒。

  “青蛇军”这一独立,童兵的战兵右翼出缺。

  邬远这些日子,正奉命在金陵大营挑人,补充战兵。

  只是一步慢、步步慢。

  这次打太平府,霍宝跟老爹说过,让侯晓明、石三带着各自部下往太平府听用,却没有提邬远。

  毕竟邬远这边的人手还不齐全,就算挑好了人,上下没有磨合操练,直接上战场也太儿戏。

  童兵诸将中,接触早的快一年了,接触晚的也大半年,各人的优缺点都在霍宝眼中。

  同侯晓明、石三这样的野路子相比,邬远到底是将门出身,自己武艺出众,也读过兵书,可也拘在里头,行事少了几分果决,略显得中庸。

  只希望他独立领兵后,快点儿成长,不要被侯晓明、石三落的太远。

  “爹,仇威那小子抖机灵,要用童兵的后勤,我应了。”

  霍宝与老爹也说着童兵之事。

  “青蛇军”虽独立成军,可童兵的印记太深。

  尤其是后分配过去的两千兵卒,在他们眼中,唐光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反而童兵的小伙伴,是一起成长起来的。

  仇威就算独立成军,如今手下人手也不算齐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要用童兵后勤,看似厚着面皮占便宜,实际上也是表明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