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43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总共二十八人。

  霍宝没有急着审问,而是继续等着。

  没一会儿,县衙后院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强等人,压着八个五花大绑的人。

  这几人就是想要通过县衙地道逃窜的,却不晓得童军先一步发现了地道,正好“守株待兔”,被抓了个正着。

  先前的二十八,加上这八人,已经是三十六人。

  与县衙中这些无畏无惧的信徒相比,地道里抓的这些就带了畏缩,个个儿垂着脑袋,恨不得将脸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没有几个短打布衣,都是穿着长衫绫罗,与邓文书似的,一面青色、蓝色,一面白色,方便两面穿衣。

  霍宝不是当地人,看着谁都眼生,可瞧这几个人的反应,显然是怕人认出来。

  霍宝望向秀秀。

  秀秀已经上前,正仔细看那几个人,认出一人:“这人是张三叔的外甥,家里开布庄的!”

  霍宝闻言,立时坐不住,走了过去:“真的?没认错?”

  “他叫拴住,耳朵后有个拴马桩,错不了!”秀秀指了指那人耳朵,赫然是个绿豆大小的拴马桩。

  两人对视一眼,心都提了起来。

  张、李、王、赵四位,是邓健器重的手下,尤其是这个张三,手中握着两千兵马,堪为臂膀。

  之前发现辅兵不安分,两人怀疑辅兵的负责人赵千户,没想到赵千户那边没查清,这边又出来个与张三的亲外甥。

  “咯咯咯咯……”那小子被认出来,越发惊骇,牙齿打颤,几欲昏厥。

  “表哥,给我爹去信吧!”秀秀忙道。

  “嗯,不能瞒着表叔!”

  不管那个张三无辜不无辜,能调查此事的只能是邓健。

  那小子一翻白眼,终于晕了过去。

  众人都等着霍宝下令。

  就是那没有晕过去的三十五人,也都留心霍宝的反应。

  是审,是惩?

  “都堵了嘴,压下去!”霍宝指了指那些大义凛然的教徒,吩咐道。

  几十个童军应声而出,一个个跟拖死狗似的拉了下去。

  “邪党!”

  “呜呜……”

  霍宝挑了挑嘴角,上辈子不是“甜党”,也不是“咸党”,这辈子倒成为“邪党”了?

  嘿!真稀奇!

  要出逃那几个人越发鹌鹑似的,颤颤抖抖,恨不得摊在地上。

  霍宝扫了一眼:“也拉下去!”

  又有童军上前,拉了几人下去。

  “这个单独关押,看好了,别叫他死了!”霍宝指了指地上的拴住,吩咐道。

  侯晓明叫了一什队伍出列,拖了拴住下去。

  众人都看着霍宝,没有人质疑他为什么不审不查。

  怎么审?怎么查?

  徒三爷就是白衫军,邓健与徒三爷结盟,还没有公开举反旗,可这滨江一打,不反也反了,也算是成了白衫军。

  谁会想到曲阳县里还埋着这么一伙儿信徒,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可明晓得这些人包藏祸心,难道就只是一关了事?

  霍宝想了想,道:“全城贴告示,邓文书等三十六人假借佛祖之名,在县衙聚众喝酒吃**乱,违背佛祖五戒,疑为邪党假冒佛门弟子。有百姓能提供实证者,奖粮食一斗、银钱五两。即日起,曲阳白衫军城里纠察队,全县纠察,辨别真假信徒!”

  秀秀眼睛一亮,又露出为难:“那拴住?要不要先略了他姓名,等张三叔那边查完再说?”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更不要说只是千户的外甥,还不是王子。

  碍于邓健,那些衙役出身的千户、百户,霍宝不会动,这叫“打狗看主人”。

  可这些人的家属子弟,就无碍了。

  要是都束手束脚,那以后就只能在曲阳苟着。

  送上门的“鸡”,不宰白不宰!

第51章 照花台

  县衙被包围了小半个时辰,等包围的童军童军退去,县衙门口放了告示牌。

  自从白衫军进城,县令跑了,这还是县衙第二次放告示牌。

  第一次放告示牌,是按照户籍册子领口粮之事。

  这个第二回 ,是什么?

  早有好事儿的百姓凑过来,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就是不晓得上面写什么。

  有个幼学之年的童子被喊了过来,给大家念告示,大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嘻!淫乱?不晓得怎么个淫乱法儿?”

  “喝酒吃肉?!造孽呀,阿弥陀佛!”

  “啥是实证啊?还给米给银子的?”

  “人证物证,不编瞎话的,估摸着就是实证了。”

  “那我王大晓得,这个周秀才半夜踹寡妇门,还生了个私孩子,我们前后院,见了好几回!”有嘴快的已经说了出来。

  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

  就有一个少年“噔噔”几步冲衙门大门去了,扯着公鸭嗓喊道:“我举证周秀才偷寡妇养私生子犯了淫戒,有街坊王大为人证!”

  话音未落,两个童军出来,拉了少年进去。

  看热闹的百姓面面相觑。

  “娘的,谁家逼孩子,抢我的举证!”那嘴快的汉子反应过来,愤愤不平。

  “谁晓得告示是不是糊弄人?说不得是替你挡灾了!”有人劝慰道。

  那快嘴汉子指着县衙大门:“这是灾?”

  众人望向县衙大门,方才那少年抱着个布口袋出了县衙,一脸防贼的模样看着大家。

  那快嘴汉子忍不住,上前一把拉了布袋:“**崽子,抢我的举证,这是我家的米!”

  少年不肯放,两下里一撕把,布袋“吱啦”一声裂开,金黄色小米散了满地。

  围观的人热闹也顾不上了,眼睛都黏在小米上,离的近处的已经蹲下划拉,离的远的也凑了上来。

  那快嘴汉子刚想要骂人,少年一嗓子喊了起来:“来人呀,有人抢粮食!”

  大家吓了一跳。

  “嗒嗒嗒嗒”,跑步声由远及近,一什持了长枪的县兵赶来。

  之前趁机偷米抢米那些人,倒十分知趣,离“现场”好几丈远了。

  满地小米旁边,就剩下那快嘴汉子与少年。

  “怎么回事?有人敢当街抢粮食?”县兵什长看了地上小米,皱眉问道。

  “官爷,是这人,抢了我的小米!”少年指了那嘴快的控诉道。

  那快嘴汉子被长枪指着,磕磕巴巴道:“这……不是抢……是这小子抢了我的举证……就周秀才偷寡妇那事儿,是我瞧见的……这本该是奖我的……”

  那什长扫了眼告示道:“什么该不该的?你去晚了怨那个?早干什么去了!”

  快嘴汉子涨红了脸说不出话,那少年已经蹲在地上划拉小米,装得七七八八,生怕有人还抢似的,抱了布袋一溜烟跑了。

  原告跑了,也就没有被告什么事了。

  那县兵什长环视众人,告诫道:“若是再有人当街抢粮或抢赏银,定严惩不贷!”

  众百姓唯唯诺诺。

  只待众县兵走了,才有人反应过来。

  这“举证”也分先来后到,县衙里显然是认先来的。

  有几个知晓些原由的,已经迫不及待进了县衙。

  倒是只看热闹这些,看出些别的来。

  “县衙怎么还管真信徒假信徒的事了?又是曲阳白衫军纠察?这到底怎么回事?“

  “县城里到底谁说了算?”

  “不是邓县尉么?就是邓县尉撵走了白衫军!”

  “不会是白衫军又来了吧?”

  “管他县兵还是白衫军,反正不是咱们说了算。”

  “要是也跟刚才那小子似的得一斗小米就好了!”

  曲阳县城城门已开,不禁人出入。

  可士绅早已被搜刮一空,百姓家底更薄,全凭户籍册子领每日口粮,就算想走也没有路上嚼用。

  如今有了这一斗米的奖励,勾得不少人蠢蠢欲动。

  就连不知晓原由的,都四处打听去了。

  等到拴住家里得了消息,拖家带口的到衙门求情时,拴住已经“五戒”都破了,连同其他“假信徒”一道,上了枷板,在县衙门口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