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62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基建 穿越重生

  方寅笑道:“我再有本事,也比不上你这个解元啊!明州府都在夸赞,称你为程明州,想着要将家中的小娘子许配给你呢!”

  早就有媒婆上门,程箴以程子安要一心准备春闱,全部推辞了。

  程子安虚岁才十五,他压根没想过亲事。

  至于程明州,呵呵!

  能以一地州府相称,比起以前程箴的名号还要响亮!

  程子安很喜欢这个称号,但他眼下绝对担不起。

  这后面,肯定是有人故意给他拉仇恨,将他捧上天,再把他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程子安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是闻山长的弟子,这次学政为官清廉公正,文士善在从中没能动得了手脚。

  狠狠摔一次程子安,文士善被闻山长逼到绝路,总算能出一口恶气。

  作为幕后指挥的程子安,被文士善针对,倒也不算冤枉。

  想到文士善,程子安沉吟了下,问道:“方寅,你认为,如何才是一个好官?”

  方寅考虑了下,道:“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治得一方安宁,才称得上好官。”

  程子安放下手上的石榴,慢慢坐直了身,脸上的笑容淡了去。

  “不,这些远远不够。”

  方寅怔住,程子安一向温和,从未见到他如此凌厉过。

  清正廉洁等如方寅所言,这是朝廷对官员的基本要求,离好官的标准,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尤其是眼下的大周,官与民身份不对等,犯事有官身护身。

  要做一个好官,面对的考验太大,难于登天。

  程子安神色凛然,铿锵有力道:“要做一个好官,你要比菩萨还要慈悲,全无私心,随时做好为百姓献祭,赴死的准备!”

  程子安盯着方寅,问:“方寅,你可还要做官?你要做什么样的官?”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60 六十章

  ◎无◎

  下过了两场雨, 天气一下转凉了,在需要穿夹衫的时候,在辛寄年哭兮兮的送别中, 程子安一行启程前去了京城。

  庆川留下看家, 这次老张与秦婶、云朵、莫柱子都一并去了京城。

  老张与莫柱子分别驾车,程子安随着老张坐在车辕前, 悠闲打量着一路的景色。

  程家还是没买马, 驴子力气小, 没办法赶远路,程箴就买了两匹便宜的青壮骡子,共两架骡车出行。

  骡子也不便宜,比起马来,还是要省不少钱。

  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草木转黄,沿途村郭人家,看上去一片安宁的景象。

  路边不时有人推着独轮车经过,独轮车上堆着粗麻袋。推车的人弓着瘦削的脊背, 握住车把苍老粗粝的手,青筋膨胀, 似乎下一瞬就要炸裂开。

  到了一段平缓的斜坡, 独轮车往后滑了几步,推车之人双腿打颤,连连后退。

  程子安留下来句别管我, 撑着车辕飞快跳下车, 奔上前, 帮着撑住了麻袋。

  推车之人松了口气, 麻袋挡住了视线, 他只能连连道谢。

  有了程子安帮忙,车推起来轻松了些。上了斜坡之后,推车之人放下车,擦拭着脸上的汗,看向拍着手的程子安,不禁瞠目结舌,赶紧道:“多谢贵人郎君!”

  程子安笑着朝他摆摆手,道:“大叔快去吧,等下衙门的人要用午饭,你就得等很久了。”

  推车人哎哎,连忙点头,推着车继续走了。

  程子安望着渐渐远去,几乎快折断的背影,他回转头,追上了老张的骡车。

  正是缴纳秋粮的时节,麻袋里装着是粮食。

  丰收了,百姓的米缸里,还是空荡荡。

  方寅决定再等等,没报名春闱。他也没回答程子安,要做什么样的官。

  程子安也不会苛责,要求他做什么样的官。

  他想让方寅清楚的是,休要自我感动,以为自己做了多少。

  就算按照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治得一方安宁”的说法来做,他的得,对比起他为百姓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

  做好一个官,难。

  首先,官员要忠于朝廷。

  落在穷苦百姓身上的徭役赋税,当官的要如何做?

  从一群面黄肌瘦的人身上去抽血,供养官员贵人们。

  程子安面无表情,望着天际的太阳。

  太阳都不公平,烈日下,穷人要出门找营生讨口粮。贵人在凉意浸浸的屋子里,苦夏。

  闻山长放下了车帘,叹了口气。

  林老夫人嗔怪地道:“又怎地了?是你说要去京城,这一路上,就见你不断叹气,要是你不想去,还没到码头呢,还来得及掉头回去。”

  闻山长嘟囔道:“你看你,我又没叹这些,我是叹民生多艰难。”

  林老夫人顿了下,与他那样叹气,道:“你又不是今日方知晓,如何这时提了起来?”

  闻山长将先前见到程子安推车的事说了,“你总是问我,为何待他不同,比亲生儿子还要亲。我吃穿用度,皆是民所供,我于读了那么多书,于民来说,这些年半点用处都无。倒是收了这个学生,才对得起吃的那些饭,穿的那些衣。师债,由学生偿么。”

  林老夫人愣了愣,道:“你就那般看好子安?要是他考不中,你到时可别发疯啊!”

  闻山长义正言辞道:“明州解元都考不中,那就是舞弊了!”

  林老夫人噗呲笑起来,道:“你少胡罄!以前我可没少听你抱怨生气,说子安不喜读书,成日躲懒。这次他能考到解元,足足惊呆了一众人,可是什么话都有。”

  闻山长哼了一声,“文章张榜出来之后,那些说闲话酸话的,可还有了?”

  林老夫人点头,“这倒也是。”她看了闻山长一眼,将他笑骂程子安这次的文章写得狡猾,不要脸的话收了回去。

  平平无奇的题目,硬是被他在四平八稳中,写出了一丝新意。尤其是对圣上的功绩,马屁拍得震天响,还让人无话可说。

  别说学政,就是政事堂的相爷们,都不敢给个差。

  朝廷策令,乃是政事堂拟定,与圣上商议之后施行。

  否定程子安的文章,就是否定了他们的过往政绩。

  闻山长道:“科举初改,全大周的考生,都一并从诗赋,改为着重学习策论文章,好比是都从蒙童班,重新开始。子安这次是走了大运,加之他的聪慧,呵呵,休说不中,他若得不到头筹,就是舞弊!”

  林老夫人笑个不停,“好了好了,前面就是码头,我们要登船了。你少说几句,免得子安又要跑开,不与你说话了。”

  闻山长哼了声,马车停下,车帘掀开,程子安的脸出现在门口,笑着见礼道:“老师,师母。”

  林老夫人仔细打量着程子安,哎哟一声:“你瞧你,又晒黑了些,快去阴凉处躲着。我们身子骨好着呢,没事没事。”

  程子安还是站在那里,将闻山长与林老夫人搀扶下车。程箴与崔素娘也走了过来,与随从仆妇们一并簇拥着他们上了官船。

  三层的官船,便于官员拖家带口赴任,牲畜车马都能一同随行。

  程子安到了船舱,刚歇息一阵,闻山长就叫长山来把他唤了过去,开始写时政策令的文章。

  在船上无处可躲,船一路到青州,程子安从早到晚就是答题,写文章,回到了秋闱前的苦逼读书生涯。

  孙仕明带着随从行囊在码头等着,船靠了岸,崔素娘来到甲板上,朝人群中不断张望,失望地道:“我怎地没见着你姨母呢?”

  青州码头离青州府不到小半个时辰的车程,先前在信中,崔素娘明明说让崔婉娘也到码头来,她们姐妹就可以见上一面了。

  程子安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他看到崔耀祖也来了,忙对崔素娘道:“阿娘你先别急,我等下问问大表哥。”

  孙仕明上了船,与程箴他们团团见礼。在他身后,跟着一个袅娜柔美的娇娘子,跟着福身见礼。

  崔素娘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径直问道:“婉娘呢?”

  孙仕明忙道:“阿乔着了凉,婉娘不放心,便留在家中照看。出发时,婉娘还很舍不得呢,很想来见姐姐一面。实在是遗憾得很,待回城时,姐姐不如去青州住上几天,到时就能好生聚聚了。”

  崔素娘虽说仍然不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到底没再多说。

  程子安在一旁打量着孙仕明,国字脸,浓眉,生得倒端正,说话举动之间,客气而有礼。

  “大表哥,姨母怎么回事,你可知晓?”程子安将崔耀祖拉到一边,问道。

  崔耀祖看了眼同闻山长寒暄的孙仕明,道:“小姑父纳妾之后,小姑姑就病了一场。天气变凉,阿乔早上起来时,便有些神色恹恹,流鼻水。婆婆姚氏责怪她平时疏于照看,又是请郎中,又是熬药,硬要小姑姑留下来,还要阿宁陪着。喏,你瞧,那就是小姑父纳的妾室娄氏,她粗通笔墨,说是带着她前往,正好在身边伺候。”

  闻山长写了信给儿子闻绪,让他赁了宅子。

  孙仕明前去京城,程箴肯定要邀请他一同住进来。他自己也就算了,加上娄氏一起,崔素娘得气呕血。

  程子安见崔素娘理都不理低眉顺眼立在一旁的娄氏,携着林老夫人回了船舱,眉头紧皱。

  崔耀祖成亲之后,比起以前成熟长进了不少,苦着脸道:“子安,我觉着吧,小姑父这件事,做得不厚道。可小姑父为人还不错,待我也好,铺子多劳他关照,我作为晚辈,怎能管到长辈的身边人,着实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了。”

  纳妾与带小妾随行,与孙仕明的为人并无关系。

  男人纳妾稀疏寻常,外出做官时,正妻留在老家侍奉公婆,抚育儿女,带着小妾去赴任,司空见惯。

  孙仕明带小妾伺候,妾于他来说,好比是下人,他从头到尾,连提都没提一句。

  崔素娘也就不好多问,毕竟当面与一个妾室计较,着实落了下乘。

  程子安没再多说,马上就要开船了,便问了几句崔耀祖铺子的买卖,项三娘子身子可好。

  崔耀祖答一切都好,蜜饯干果做得可口,童叟无欺,买卖还过得去。

  项三娘子离开了明州府,一扫以前的郁气,整个人风风火火。

  崔耀祖笑道:“娘子好似比以前长高了一截,可威风了!”

  项三娘子那是挺直了脊背。自己的家,自己的铺子,能独当一面发号施令,当然会高大威风。

  程子安笑道:“毛氏与项伯明就那样,要死不活的。有大舅舅大舅母看着,你无需担心。”

  崔耀祖笑着说是,他将手上挎着的包裹递过来,道:“这是娘子特意做的,里面有橘皮,晕船时闻一闻能舒服些。娘子说,你是她的恩人,她一辈子都记得。”

  程子安愣住,接过包裹,斜了崔耀祖一眼。

  也是,崔耀祖能在项三娘子面前藏住话,就不会对她要死要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