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50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是谁?!”莫娘情绪突然失控,瞪着一双充血的眼睛怒问,“凶手是谁!”

  崔凝在熟睡中被吓得一哆嗦,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晕乎乎的看着眼前的场景,一时没反应过来。

  道衍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只道,“你先冷静一下吧。”

  莫娘像是泄了气般,颓丧的坐到椅子上。

  “怎么回事?”

  崔凝这时也反应过来了,但是没有人回答她。

  屋里安静极了,不知过了多久,莫娘才抬头冲崔凝一笑,“你就是当年被他一直带在身边的道凝吧,都长这么大了。”

  “你……”崔凝瞬间便明白了,自己并没有认错,眼前这个女人的确是莫娘。

  莫娘其实是有些嫉妒崔凝的,道明瞧着温和,像是个多情郎君,可实际心肠硬的很,仿佛他这辈子所有的温柔和耐心全部都用在了这个小姑娘身上。

  崔凝也想到了魏潜的提醒,但既然对方已经表明身份,她就不打算错过,哪怕她别有目的,他们三个人难道还制服不了一个人?更何况她的直觉告诉自己没有错。

  念头转过一圈,崔凝问道,“莫娘,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出远门散散心,未料想,等我回来之后道观已经出事半年有余,打听之下才知晓竟然是有人屠了道观。”莫娘至今都能很清晰的想起那一瞬间的悲痛欲绝。

  在莫娘心里,道明是无所不能的,他所做的决定从来没有出错,在他庇护下的兄弟们从来没有出过事,所以在短暂的悲痛之后,她完全不相信道明已死。

  “我不相信,绝不相信他就这么轻易的死了。”莫娘红着眼睛,神情无比坚定,“所以我就把这个客栈盘下来,在这里等着,我相信他如果活着就一定会回来。”

  道观里其他人的坟茔就在这附近,道观里如果有幸存者,一定会回来拜祭。

第250章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崔凝神色黯然,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二师兄究竟是生是死了。

  “二师兄他……”

  “我们回来也是为了查找有用的线索。”道衍打断崔凝的话,问莫娘,“你在他身边许多年,可知晓他在建匪寨之前是做什么的?家在何处?若是能知道这些,我们好去寻一寻。”

  道衍不是诓她,而是心里确实这么想的,他觉着魏潜问道明的身份背景就是因为这个。

  “他从未提起过从前的事,我只知道他以前是有钱人家的郎君,别的……哦,对了,老二肯定知道!”莫娘眼睛一亮,喜道,“老二从前就是他的童。”

  崔凝相信二师兄出身极好,他擅抚琴、弈棋、茶、赏花,虽然师兄们经常笑说他是穷讲究,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必是从小耳濡目染才能将这份优雅刻进骨子里。

  崔凝压抑内心的激动,问道,“你可知晓他在何处?”

  “寨子散了之后,老二就南行了,我只知道他去了剑南道,却不知具体在何处落脚。”莫娘倒是丝毫不气馁,“我明日便动身去剑南道寻人,我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个,竟白白耽误几年时间守在此处!”

  道衍想着长安有崔凝和魏潜,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道,“我与你一道去。”

  “也好!”莫娘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我这就去收拾收拾。”

  崔凝抓住道衍的袖子,“大师兄……你真要去剑南道?”

  道衍并不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此刻却也感受到了她的不安和不舍,叹息一声,抬手揉揉她的脑袋,“我去剑南道一年,不管寻不寻得到人都会回来。”

  打崔凝小的时候,道衍就不耐烦带她,每带一回都要去了半条老命,而崔凝也被折腾的像是刚刚从乞丐堆里捡出来似的。

  表面上看,崔凝与道衍不亲,但实际整个道观里最溺爱崔凝的人就是他,只是他不耐烦腻腻歪歪,从不会抱她哄她,可但凡她有什么要求,他就没有不满足的。而崔凝也打从心底把他当做父亲一样敬爱。

  “大师兄。”崔凝红了眼圈。

  “哭什么,我这瞧着那魏小兄弟对你极好,都快把你宠上天了,有他在,我也能放心走这一遭。”道衍不擅长说什么煽情的话,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别瞎想八想的。”

  “那大师兄要给我写信。”崔凝晃着他袖子撒娇。

  道衍不自在的拽着自己的袖口,“行行行,有话好好说,姑娘家要端庄。”

  崔凝道,“我不。”

  “这个大一个人了,端庄些好。”

  “我不。”崔凝撅起嘴。

  “咳。”道衍讪讪,“那不就不……”

  从前道衍就是这样,平日里总想学道清一样端着架子教育崔凝几句,可只要遇上她耍个小性子,他就会说“那成,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五哥呢?”崔凝这才有空问魏潜去向。

  道衍看她一头乱毛,催促道,“他天刚亮就出去了,估计快回来了,你赶紧洗漱洗漱,像什么样子!”

  崔凝吐了吐舌头,蹿到屏风后用凉水胡乱抹了一把脸,又给自己梳了个简便的道士头,尚未出来,便闻到了饭香味。

  崔凝走出来,正看见魏潜把油饼和鸡蛋汤放在桌上,“五哥!”

  “吃饭。”魏潜道。

  “五哥手怎么破了?”崔凝眼尖的看见他食指与中指两侧被蹭掉了皮,还往外透着血,“我给你包一下!”

  “一点小伤,一会儿血干了也就好了。”魏潜眼里带着笑意,示意她看榻上,“你看看那个。”

  崔凝回头,瞧见榻上搁着一柄剑,剑柄被火灼的漆黑,剑身却依旧锃亮如新,竟是二师兄插在墙壁里的那把剑!

  一瞬间,崔凝不是冲上去拿剑,而是一头扎进魏潜怀里,带着哭腔道,“五哥。”

  “嗯?”

  “五哥,你真好!”崔凝道。

  这腻腻歪歪的情形让道衍觉得牙根发酸,心里又忍不住有点羡慕,看着魏潜所作所为,他就明白自己为什么从来不招女人待见了,就他这粗拉拉的性子,也不怨入道门之前没一个女人瞧上他的。

  “镇子上有卖早饭的?”道衍实在受不住这气氛,开口道,“以前倒是没见过。”

  魏潜道,“那倒是没有,我见女掌柜还没起,便去后厨做了点,可能不好吃,先将就将就。”

  道衍一噎,瞧着盘子里金黄的葱油饼,忍不住问,“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魏潜很是实诚的道,“我不太会做坏事。”

  “哈!”道衍干巴巴的道,“看不出你还挺爱说笑。”

  “五哥手都伤了还做什么饭啊!”崔凝不顾他的反对,给他手指上了药,又用干净的棉布条包上,“下回可不能这样不爱惜自己。”

  这伤口一看就是取剑的时候磨的,也不知道他用什么法子,竟将坚如磐石的剑给弄了出来。

  魏潜做的葱油饼一切都恰到好处,鸡蛋与面混合,葱香四溢,两面煎的松脆,里头软糯,咸味适中。蛋汤的做法也很简单,直接将鸡蛋打散用开水冲,在锅里煮沸之后滴上两滴芝麻油,又稍稍放了点糖。不是多么复杂的饭,但是很好吃。

  崔凝赞不绝口,道衍也是心服口服,连叹,“阿凝这夫君找的好!找的好哇!”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心甘情愿挽起袖子给媳妇洗脸洗脚。

  崔玄碧给崔凝定下这门亲事,当然不是随便将她打发出去。魏潜能顶着那样不堪的名声入了崔玄碧的眼,还能让他抛去世家门第之见,除了得益于魏家清廉的名声,当然亦因他本人乃是万里挑一的好。

  反正崔凝早就满心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

  饭罢,崔凝叽叽喳喳的说了莫娘的事,魏潜含笑认真听着。

  看着她精神百倍的状态,魏潜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值了。他带崔凝来这里,最担心让她再度陷入悲痛之中。

  这一回,或许是有最熟悉最疼爱她的大师兄和魏潜在身边,崔凝觉得自己像是有了支柱一般,不管如何悲痛,亦不茫然,不绝望。

第251章 故人抱剑去

  崔凝自小长在道观,养得一副洒脱性子,比旁人更容易看淡生死,然而再是通透洒脱也终究不能忘记曾经亲眼见到那个场面,更逞论当年她不过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人在某一时刻产生的负面情绪大约最终会是两个结果,要么在长久的压抑之后爆发,要么在时光里悄然淡去。

  然而也许是时间太短,伤口太深,崔凝的创伤并未被抹去丝毫,她是个重情之人,压抑于心底的极度悲痛之所以没有使她疯狂,大概都要得益于亲友的关爱。在崔家,上到祖父崔玄碧,下到小弟崔况,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关心她,何况在崔家之外,更有个无微不至的魏潜。

  回师门这两天里,崔凝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会儿情绪渐渐平稳才有空问魏潜,“五哥,可有找到什么线索?”

  马车晃得厉害,回城的道路不大好走,两人坐在马车里反倒不如道明和莫娘在外面骑马来的舒服。

  魏潜的视线摇晃,眼里的她,目光清明,不像昨天似的,完全像个被丢弃的幼兽,看着他的目光里像是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般。那样的情形,纵使魏潜再理智也不忍心说出一字半句令她更加心碎的话来。

  他细细打量她之后,略一思忖,打算如实告诉她,“时间过去太久,很多痕迹都已经找不到了。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屠戮,幕后之人必然颇有势力,必定不会轻易留下证据,就算当时我就在这里,恐怕也未必能够收集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早一些来,肯定会有收获,魏潜只是怕她自责。其实崔凝没有早早回师门并不怪她,一则她也是到了崔家很久之后才完全拆穿二师兄诓的谎话;二则她身在崔家,安全无虞的同时也并不自由。这些道理谁都懂,可人一旦被情绪左右,难保不会钻牛角尖。

  “五哥又哄我。”崔凝红着眼眶,却是笑了笑,“五哥这几年教我教的尽心,我虽不敢说会独自破案了,但道理还是懂的。五哥的好意我明白,我不会胡思乱想的。”

  她揉了揉眼睛,又用很是轻松的语气道,“况且这一趟回来,我们遇到了莫娘,还带回了这把剑。”

  在车窗外驱马并行的莫娘握着缰绳的手微微一紧,出声道,“阿凝,这把剑让我带走吧。”

  崔凝一怔,旋即沉默了。

  “山寨散了这么多年,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小日子,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打破宁静的生活。我用往日的情分求人帮忙也不是不行,可终归不能保证他们会尽心尽力,这把剑可以号令山寨里的弟兄,我需要它。”莫娘几乎日日往道观里跑,里头每一寸都遍了,怎么就没有发现这把剑呢?

  车内的崔凝摩挲着焦黑的剑柄,仍旧没有答话。

  莫娘迎着秋末冷冽的风,眼里刺痛,“我每日都去道观,都没有发现这把剑,你以来就找到了。我心里头就明白你大概会知道他的情况,可我……不敢问,事到如今也不想问了……我便只当故人抱剑去,此身寄逍遥。”

  莫娘微微眯起眼睛,压下泪意,缓缓道,“我记得散山寨的那一日,一帮头可断血可流的汉子全都泣不成声,只他走的云淡风轻,下山的路上背着我们挥了挥手,头都没有回。”

  “他走的是真潇洒,不仅离别的话没有一句,连山寨里积蓄都没有动过一分一毫,全都留给了跟着他混的一帮弟兄,只带了平日随身的一把剑。在他走后,我们便起誓,日后若他有任何吩咐,咱们见人见剑皆须赴汤蹈火,必不能辞。”

  崔凝抚着剑柄的手微微一顿,扯出一抹笑来,“我二师兄必没有想到,他这样洒脱,以后竟须得靠着美色给一观老小挣口饭吃。”

  有时候道明也会对崔凝感叹,倘若不是可惜他那一头青丝,就去寻个香火旺的寺庙里剃度当个和尚,那是何等的轻松自在,想他当土匪的时候扛着一寨男女老少的生死存亡,好不容易给他们都安排了去处,以为可以孑然一身自在逍遥了,没曾想,扭头竟又负担起了整个道观的口粮。

  他常常说自己八成天生就是个劳碌命。

  “你把它带走吧。”崔凝道。

  莫娘转头看着晃动的车帘,“我想要这把剑,其实是有一点私心的。”

  莫娘只要告诉众位弟兄,寨主生死未卜,他们之中大多数人便会全力去寻消息,并不是非要这把剑不可。

  “我知道。”崔凝心里清楚的很,然而,她虽然舍不得二师兄的遗物,可是时时看着,脑子里又全都是二师兄携着她持剑杀出一条血路时候,“我将它托付给你也是有私心的。”袖唐说写四千删了两千五……没有意思的删,写的不满意的删,看着有点废话的删……完全忍不住,这要搁以前,我得心疼死。现在总是莫名其妙的力求每一句话都有用,可是心里也清楚,有趣的小说并不需要这样写。有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感觉。另,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颈椎,真的会变笨,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第252章 狗欢没好天

  一柄剑,失而复得。

  崔凝望着莫娘与大师兄策马远去的背影,目光带着一丝希冀。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