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87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崔凝这才想起来,认识一整天了,竟然连名字都没有告诉他,遂坐直身子。“我姓崔,叫崔凝。”

  陈元也坐直,淡米分的嘴唇微微一抿。冲她笑道,“崔娘子。我是陈元,你若不嫌弃,便唤我阿元吧。”

  顿了一下,他身子微微前倾,小声道,“我说的对不对?话本上都是这样说。”

  崔凝哈哈一笑,爽快道,“对对,阿元,你唤我阿凝就好。”

  陈元松了口气。

  崔凝望着他精致的脸,银白的头发,不禁想起另外一个人,“你知道司言灵吗?”

  “知道,我那里有许多他的手稿。”陈元疑遗憾道,“只是无缘见到他。”

  崔凝听他的语气,似乎不知道司言灵早已经过世,心道,八成陈元也只是陈氏的一个工具罢了。

  她想了想,又问起他的父母,“令慈是不是姓司?”

  “我母亲姓姬。”陈元答道。

  崔凝倏地一下子站起来,声音拔高,“姓姬!”

  陈元被吓了一跳,手足无措的跟着站了起来,“怎么了?”

  “没事没事。”崔凝安抚他一句,道,“我们回去吧。”

  “好。”陈元听话的跟着她。

  上了小船,崔凝问,“你可还记得令慈的模样?”

  陈元点头。

  崔凝想起来他画在手心上的鸭子,“能不能画下来?”

  陈元沉默着,又点了一下头,见她欣喜,也不问缘由的跟着高兴。

  两人回到屋里,崔凝帮他准备好纸笔。

  此时已经日落西山,光线微暗,正是陈元觉得最舒适的时候,他便将黑纱带解下别在了腰间。

  风从窗外吹进来,将他披散的银发吹的纷乱,他不住的拂开。

  “你把头发绑起来吧。”崔凝道。

  陈元把黑纱带抽出来,笨拙的把头发抓成一把系上。

  自小就没有人伺候他,什么都是自己动手,一切都是陈长生亲自教授。陈长生作为一个男人,也只会把头发随便一绑。

  崔凝看着松松散散的黑纱带,便自告奋勇,“我来帮你吧,我绑的可好了。”

  陈元赧然,“好。”

  崔凝飞快的把他头发理整齐,准备绑一个“道士头”,这是她最擅长绑的发型,谁料黑纱在头发上太滑,绑上去很快又会散开,她只好把他头发挽了一半,只让前面不遮眼睛,后面仍旧披在背后,却意外的很适合他。

  崔凝打量一圈,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

  她毫不委婉的目光,令陈元很不好意思,“阿凝不莫要这样看我。”

  “谁让你长得好看!”崔凝见他羞涩的样子,忍不住逗他。

  陈元如白雪一样的面容浮现出淡淡的桃花色,令他整个人愈发鲜活。

  绑好头发,陈元提笔画画。

  崔凝站在一旁一边磨墨一边认真看他作画。

  陈元的笔像是有灵性一般在纸上游走,线条的粗细力道,控制的都恰到好处。

  约莫两盏茶的时候,一名姿容出色的女子便跃然于纸上。

  崔凝仔细辨认,觉得与姬玉劫真有几分相似。

  她本来已经有点清晰的思路,一时间又混乱起来,如果陈元的母亲是司氏女,那姬玉劫岂不也是?她难道也是为了寻找那样东西而潜入浑天监?既然她和凌薇凌菱是一家人,怎么任由别人杀了她们?

  崔凝抓了抓脑袋,抬眼看见陈元鼻尖上渗出汗水,一副十分疲惫的模样,便道,“你累了吧,我让人给你准备浴汤,洗好就歇下吧。”

  “嗯。”陈元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但眼眸中带着笑意。

  崔凝吩咐差役侍候陈元,自己则携了画去急匆匆寻魏潜。

  她疾步进了堂内,见魏潜一袭玄色便装,头发整齐的束起,长眉微蹙,坐在那里渊渟岳峙一般,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深沉与冷静。

  魏潜在核对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卷宗,听见脚步声,飞快的看了一眼,继续忙活,嘴上却问,“时间不早了,赶快回去。”

  “五哥,你看这个。”崔凝把画递到他面前。

第127章 局中局(1)

  魏潜暂搁手上的事情,接过画。

  “阿元说自己的母亲姓姬,这是他母亲的画像。”崔凝眼睛亮晶晶。

  魏潜抬眼看见,忍不住想抬手摸摸她的头,但想起几个时辰之前还严肃的教育她男女有别,此刻这手是怎么都伸不出去,心里颇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一念闪过,令他羞惭万分,怎可因自己一时喜好便不顾崔凝?

  崔凝如此信任他,不管将来如何,他都应当尽力往好的放向引导才是。

  想到这里,魏潜轻咳了一声,说起案情,“碎尸案的关键恐怕还是在姬玉劫身上。”

  崔凝注意到,他说的只是“碎尸案”,遂问道,“那司言灵案呢?陈元分明与他有血缘关系,你说他们会不会是父子?”

  陈元今年十三岁,从时间上来看,是有可能的。

  如果司言灵留了一个遗腹子,说不定就落到了陈家,可是魏潜仔细的查过,司言灵一生未婚,身边也没有任何服侍他的女人。

  “是不是,问问姬玉劫就知道了。”魏潜见她兴致勃勃,就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她。

  崔凝道,“姬玉劫会招吗?我看这些人嘴巴一个比一个紧。”

  “那就跟我一道过去问问吧。”魏潜把东西收拾一下,整齐放在书案的左上角,起身拿衣架上的大氅递给崔凝,“入冬天寒,披上。”

  “五哥不冷吗?”崔凝迟疑道。

  她的身子渐渐养起来。加上常年习武,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畏寒了,青心给她带的大氅,她都扔在马车里没有拿进官衙。

  “不冷。”魏潜道。

  崔凝瞅着他俊朗的脸,明明没有什么表情,却总觉得满脸的不容置疑,于是只好披上。

  魏潜身材高大。他的大氅裹在崔凝身上有点像被子。很快便将身上的凉气驱走。

  走出去之后,崔凝看见天色擦黑,心里略有不安。正要开口请魏潜派人去知会她家里一声,便听他道,“我已经派人告诉你家里人了,不需担心。”

  崔凝吓了一跳。“五哥,你也能掐会算吧!”

  魏潜看了她一眼。“你什么都写在脸上,需要掐算吗?”

  崔凝摸摸自己脸,心道,就这么明显?

  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姬玉劫与杀人案有关。所以她只是暂时被禁足在自己宅子里。姬玉劫明显是浑天监中最擅长经营的人,除了在地段不错的永宁坊有个宅子之外,在东市还有两间铺面。城外有一个面积颇为可观的庄子。

  两人乘车去永宁坊,下车时天上星星点点的落起了雨。

  崔凝进了姬玉劫的宅子。不由心生感慨——人家这才叫过日子呢!

  姬玉劫的宅邸在永宁坊中并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流水假山应有尽有,布置的巧妙至极,一步一景,丝毫不显得拥挤。管家仆妇也是一应俱全,从进来到坐下,崔凝明显感觉到了和左凛府中的不同。

  侍女领着他们在厅里坐着,上了茶水点心,不多时,姬玉劫便过来了。

  这还是崔凝第一次认真看这个女子,瞧上去还不到三十岁的模样,一身水蓝衣裙,简单又不失礼。因此尽管她的容貌比陈元画像上那位逊色很多,却仍让崔凝觉得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气韵,令她显得十分美丽。

  她落座之后,看向魏潜,“魏大人这么晚过来有何指教?”

  若论礼节仪态,姬玉劫或许算不上多么出色,而她由内而外体现出的从容大气,并不是寻常宅内妇人能比。

  魏潜道,“不敢当,只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姬大人。”

  姬玉劫意味不明的嗯了一声,魏潜就把它当做表示同意。

  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问司氏、陈氏,而是道,“姬大人把司氏秘本的事情泄露给上官卯,是为了借刀杀人吧。”

  笃定的语气令姬玉劫的表情有一瞬僵硬,但旋即她便浮现了淡淡的微笑,坦然问道,“此话从何说起?”

  接着,魏潜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道,“你早就知道凌薇凌菱的真实身份。”

  姬玉劫只是微笑看着他,并未言语。

  魏潜也没有想从她哪里得到什么反应,继续道,“户部查到她们的祖籍就没有在继续查下去,她们凭空出现,没有过去,加上跟司氏灭门案扯上关系,所有人都以为她们是司氏后人,而上官卯又说她们在找关于司氏的东西,似乎又一次证实她们的身份。不过,我令人顺着户部调查的结果查下去,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她们竟然与司氏没有半点关系。”

  崔凝微惊,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难道又是诓骗姬玉劫的话不成?不过他一直在调查,肯定也查出了很多东西。

  “我回过头又查了司言灵。他之所以出名,并不是擅长阴阳通灵之术,而是因为天生的预言能力。他一生禁言,除了在浑天监中的公文之外,平时几乎连画都不画。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阴阳术》,凌氏姐妹找的也并不是阴阳术,而是你。”

  姬玉劫笑问道,“她们找我做什么?”

  “因为你知道的太多。”魏潜盯着她,目光仿佛能够看穿她笑容背后掩藏的一切,“若不是左凛暴露,我还一时还难以查到这条线索。左凛能瞒这么多年,并不是因为他多聪明,而是因为这里面牵扯的太多太复杂,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凌氏姐妹进入浑天监,本来很难查到他身上,但是偏偏他生性过于谨慎小心,怕人查出根据凌氏姐妹查到他身上,多此一举的为她们安排了身份。”

  左凛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其实恰恰挖了一个最大的漏洞。

  最难以查证的线索,往往是因为凶手什么都不做。便如江湖上那些暗杀者,找到最恰当的时机以最粗暴简单的方式将人杀死,而后逃之夭夭,官府很难查出他的身份,反而是那些自作聪明,布置出自以为精巧的局,殊不知越是刻意越是容易留下线索。

第128章 局中局(2)

  姬玉劫的表情有一瞬的诧然,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魏潜把画像递给身边的侍女,“拿去给姬大人。”

  那侍女小心翼翼的看了姬玉劫一眼才上前接下,呈了过去。

  姬玉劫慢慢展开画像,看着熟悉的眉眼呈现在眼前,面上的笑容渐渐褪去。

  看了半晌,她将画掩上,“魏大人给我看这幅画是何意?”

  连崔凝都看出姬玉劫的情绪变化,不曾想,到了这一步她竟然还能镇定的否认!崔凝不禁屏息,等待看事情如何发展。

  “邢州那边传来消息,寻到了一名司家庄幸存的婢女。”魏潜不急着拆穿她,只道,“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千丝万缕,顺着线索走下去,终究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不过是或早或晚的问题,到那时,事态的发展就不由人控制了。姬大人好生想想吧,我等就不打扰了。”

  崔凝见他起身,也跟着站起来。

  姬玉劫坐着没动,面上笑容更盛,只是隐约带着丝许悲戚,“魏大人果然名不虚传。”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