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21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士族: “???”

  蒙恬携众武将啪的一下蒙住眼睛和耳朵,企图欺骗自己:这不是大将军做出来的事情,那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怎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

  始皇皱眉,说出了关键信息: “愚蠢,本就功高震主被那汉高祖猜忌,在这关头挟制称王,果然不负政治痴儿之称号。”

  天下黔首皆叹息: “这大将军未免有些蠢笨,功高震主不懂得避嫌不说,还主动靠上去在主家危机时刻求王位。”

  “说脑子不灵光吧,但他却屡战屡胜,最后左右天下形势。说他聪明吧,偏偏犯蠢,挟恩图报。”

  【当时还是汉王的汉高祖看到书信立即冲着书信使大怒骂道: “吾被困于此,旦暮希望你韩信来辅佐协助吾脱困,没想到你竟想自立为王!”

  汉高祖生气怒骂,但他身边的谋士却还清醒的知道现如今的形式并不能得罪韩信。

  谋士当下便附耳与汉高祖语道: “汉方此时不利,怎能禁韩信立王?不如立他为王给予善待,让其自守一方。不然,恐变生。”

  毕竟这可是有资本三分天下的人,若不善待韩信,他直接跑去项羽的阵营怎么办,此时项羽的说客可就在韩信营中伺机待发。明悟的汉王极为识相的改口道: “大丈夫定诸侯,只能为真王,怎能做假王!”

  韩信,成为富饶之地的齐国为王。

  韩信三十五岁早亡是那封在汉高祖被围困时请求加封为齐王的信?还是汉高祖当时迫于困境加封他为王的憋屈?】[1]

  “汉高祖生气怒骂?”少年韩信双眼迷茫,他原以为是为完美解决齐地危机的事情,没想到汉高祖背后的反应竟然是怒骂。

  战国七雄年年征战让百姓们对打战记忆深刻,孩童想做的也是为国征战,做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年仅十几岁的少年韩信自然也不例外。

  他想做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拜爵封侯,他的脑中不断想的都是他观察出来的东西,再把这些东西印刻在脑中。实在没有脑子去想人情世故,以至于多次去亭长家中蹭吃蹭喝,亭长夫人同他错峰吃饭他才反应过来不敢去叨扰别人。

  想到在暗无天日的宫殿中被宫女扎死,诛三族,韩信痛苦的闭上眼睛,是他过于蠢笨?以至于未来的自己看不出主家是喜是忧?

  【但实际上,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其实从未完全信任韩信,后人总结汉高祖三次诈之。】

  【汉三年六月,此时韩信已破赵灭代,说降燕国。还未开始夺攻齐地,也未灭杀西楚霸王。因汉高祖在成皋被楚军围困,赵王张耳和韩信便往来救援,期间他们平定赵国城池的同时支持汉高祖。

  当韩信与其探子头头赵王张耳的军队在黄河这头修整时,汉高祖一大早渡过黄河,自称汉使进入还在床上睡大觉的韩信帐中,夺取韩信的兵符。

  然后用旗召集诸将,命令张耳备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去收集没有调到荥阳的赵兵去攻打齐国。

  韩信灭赵手中还有三万士兵对对一国之兵。

  而灭齐时,有人言当时韩信攻打齐国时手中不足万人,仅有两千名将士,而齐国有项羽二十万大军协助。

  面对这种困境脑袋只有打战的韩信,让将士们回家带人,带十个新兵为什长,带百人为百夫长,以此类推,最后才成功灭齐。】[1]

  【此为第一诈。】

  【还记得之前说的围杀西楚霸王吗?垓下决战刚一结束,韩信兵权被夺,汉高祖就将他从有鱼盐之便,地势之险的齐地改封到楚王。】

  【此为第二诈。】

  【韩信被封楚王后,汉高祖唯恐韩信谋反。于是和谋士定计伪游云梦,擒获韩信。】

  【此为第三诈。】

  【《容斋随笔》完整讲述了汉祖三诈。而最后提到的‘夫以豁达大度开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

  意思就是一个豁达大度的开国君主所作所为竟然如此,韩信终于积怨谋反,看来萌生这种念头是有原因的。】[3]

  【韩信死后,历史对于他如流星般闪耀却短暂的一生抱着诸多遗憾。

  唐高祖言: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唐太宗在《帝范》言: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侯之策。

  韩信与项羽始终未有一战,独垓下一战,即收楚汉兴亡之全局。】

  【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比周公,召公,太公,假使韩信能谦恭退让,不恃才傲物,后世子孙也可以绵延万代,不至于诛三族。】

  【不过韩信也不孤单,汉高祖先后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

  【还记得张良在汉高祖彭城兵败之后,在下邑提到的那三个可以辅佐汉高祖打天下的将士吗?】

  天下人沉默。

  然后在脑子里挖呀挖,终于从犄角里挖到了那点东西。

  他们再此看向仙幕说到的那什么异姓王,诸多百姓把脸皱成包子,大将军死了,那其他二人……

  张良此时也不想说话了,能在那时被他提到的应当都是那汉高祖需要的人才,不会……

  【张良提到的三位将领皆是良将,汉高祖能最后夺得天下也有他们的大功劳,在大汉建立,他们依旧是位列诸侯国。

  英布获封淮南王,彭越梁王,韩信获封齐王后被夺成为楚王,还有其他的如燕王臧荼,韩王韩王信,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1]】

  本来正沉浸于大将军不得好死这个糟心结局的张耳,王吴芮,英布,臧荼,彭越,卢绾等人乍然听到仙幕提到自己名字。

  未来他们竟然封王了!真威风!

  不过想到仙幕接下去可能要说的事情,他们: “???”

  为何会在这时候叫到他们的名字?他们不想要在这个时候得到被仙幕提到的‘殊荣”啊!

  【郡国并行制只是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过渡品,身为过渡品他们的,结局自然是,你们懂的?】

  张耳,王吴芮,英布,臧荼,彭越,卢绾等人欲哭无泪,他们不想懂!

  【八位异姓王除了赵王张耳因病早亡,长沙王吴芮因近南越,地处偏远,面积最小,实力最弱得以流传。

  其余皆不得善终。

  有如从天下劲兵之处的韩国被调去戍边整天被匈奴包围,只能求和,然后被汉高祖书信多次敲打后叛汉被杀的韩王信。

  有别人反,想称病窝家里不敢动,汉高祖大怒责备他,两次被告谋反,最后一次处以醢刑,剁成肉酱分给众诸侯王食的梁王彭越。《史记·黥布列传》记载: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

  是的,这个诸侯王死的最惨。

  有看韩信,彭越被诛杀,再加之仇人秘密告他谋反,然后慌张反抗被杀的淮南王英布。

  有本来没啥事,但看到一堆人全死了慌不择路跑到匈奴去的燕王卢绾。

  再加之有兵仙神帅之称的先齐后楚的韩信。

  自此各大封国自此转入刘氏子孙手中。】[1]

  【汉十二年,刘邦杀白马,喋血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其核心内容为: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意思就是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可共同击灭。】[1]

  咸阳宫中不乏武将,身为一个武将最能感同身受了,他们颤抖着手指着仙幕上汉高祖歃血为盟的景象: “枉费八大将为你奋勇杀敌,你你你!你竟卸磨杀驴!封不起你别封啊!简直不可与竖子谋也!”

  “相鼠有皮,你却无义!兔死狗烹怎可为王!”

  蒙毅看到殿内那几个武将激动的样子不由得轻叹,仙幕都说了分封已经基本过去,那些诸侯只是过渡品,若是不击杀等那汉高祖死后,怕蹦跶得更欢,然后又是一次战国之乱。

  那位汉高祖为何要杀诸侯,原因其实细思下就懂了。

  诸侯位,安抚人心罢了。

  【汉高祖身为始皇的编外儿子从方方面面汉承秦制。

  郡县制自然不会放过。

  毕竟这确实是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的进化,是历史选择的。

  汉高帝欲分封六国时,他的智才张良其实曾说不可。但还是立了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等人。因为分封并不是天子一人可以决定的,那些拥有不世之功的功臣也想要拥有周时诸侯的荣光。

  也因为他参考了大秦灭亡的经验教训。参考了扶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与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需置王以填之,请始皇立诸子填之。’的建议,知道偏远之地现如今的大汉确实无力控制,实行过渡的郡国并行制罢了。

  不过历史证明恢复分封制确实是被历史抛弃的一件事情,凡有血气之子必会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分封。分封不过是争之端,乱之始。

  就连汉高祖作为过渡时期分封的同姓九王,在汉高祖死后不过四十年也引起了七国之乱,最后以七诸侯全部身亡为结果。

  历史成功从分封制过渡到郡县制。

  因此,李斯,始皇之言,张良,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无论是我还是其他博主的十大明君盘点榜上,一定会有始皇的一席之地,甚至前三名基本上会有始皇的身影。

  因为秦始皇的功绩每一个华夏人都会记在心中。从始皇开始统一的种子就种在了华夏族每一个子民的心中。

  华夏是一个拥有老者般智慧,婴儿般光明的伟大民族。

  五千年前与华夏并肩而立的古埃及,四千年前与华夏一起发展青铜器的古巴比伦,三千年前华夏诸子并起,儒家,墨家,法家,农家,百家争鸣,与华夏一同思考哲学的希腊。都已消失在历史舞台。

  但是现在的华夏民族,祂也仍旧拥有和天下人一较长短的能力!

  泱泱大华夏,绵绵五千年,华夏大地上只会有一个国家,一个最终会统一,会爱着这片大地的国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些企图分封成为诸侯国的臣子,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五马分尸,草席裹尸罢了。

  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6]

  心中妄存获得分封成为诸侯国王的臣子: “……”

  心中妄存获得分封成为诸侯国王的公子: “……”

  企图复辟六国,恢复故国荣光的六国遗贵: “……”

  企图分封成诸侯就会五马分尸?草席裹尸!他们的心一颤,那颗想要分封的心突然冷却了。

  好友悠悠的目光转向张良。

  此时的张良本在筹谋第一次刺杀,只不过因着仙幕的出现,知道始皇也没几年好活而停下反秦的步伐而已。

  张良看到好友仓明君的目光毫无畏惧: “良只欲反秦,至于复国嘛……”张良思考,想到韩国遗贵那不成器的样子,想到仙幕说到那些百姓,沉默半响道: “若秦朝下任国君不尽如人意,良当然会想要复国。”

  民心,民愿。若那始皇帝能懂仙幕所说的那些东西。

  张良觉得,不反秦也没什么。

  【异姓诸侯国是一回事,但要说汉高祖爱杀功臣也不至于,西汉开国一百五十多位功臣,一百四十五位列侯和八位异姓王,严格说来,刘邦杀了四个,吕后杀了两个,其他人倒是活的还不错。】[1]

  【汉初天下一统,汉高祖已经六十多岁,而韩信才三十出头,国主尚小,臣子却功高无二。

  韩信的死,或许西楚霸王的说客和谋士说得对,韩信过于强大。

  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韩信无处可去。

  西楚霸王已死,天下已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王铁律罢了。】

  帝王铁律?此时咸阳宫百官们瞄向台上的帝王。他们的帝王也会杀功臣吗?

  难道在他们不知道的未来始皇会杀功臣??

  感受到百官若有若无视线的始皇,一股死亡视线看向仙幕。

  他始皇可从未杀过一次无辜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