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23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堂中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月池道:“可您要摘,也不能拿刀对自己人啊。”

  她指了指周东和张缙,一字一顿道:“你还知道,我们叫什么吗?我们叫三法司。人是在哪儿出得岔子,是在都察院监。是谁一直在往牢里送锦衣华服,珍馐佳肴,看顾两位贵人,是你周东啊。”

  月池一下一下替他整理领口:“你想跑,跑得脱吗?”

  周东已是面色如土,他的瞳孔放大,仿佛下一刻就要厥过去:“你这是胡乱攀咬……”

  月池又是一笑:“查案嘛,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验证。您适才说了您的猜想,结果验证失败了。我也来说说我的。”

  她道:“依我看,可怜两个国舅,只是被当枪使了。幕后之人,看起来是想害国舅,实际是想害的另有其人。”

  张缙一惊:“您是说,他们是想把戕害国舅的罪名,丢在您身上。”

  月池道:“这最能说得通不是吗?我新官上任,过往作风又不太软和,又赶上了这么一个节骨眼。谁不想把我推下去,来保护自个儿呢?即便是皇上听了,也会觉得,我是被冤枉的。”

  众人的心又是一沉,只听她又道:“不过,好歹是在都察院监里,这样都能动手脚,只能是……有内鬼。我想想,最近手里这几桩案子,牵扯到哪些人呢?”

  她的声音又轻又亮,可听在有心人耳中,却与丧钟别无二致。

  张鸾激灵灵打了个寒战,他抖得如筛糠,慢慢从椅子上滑落下去。连日而来的惊吓,早就让他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月池见状忙搀住他:“这是怎么了,怎么就怕成这样了。”

  她突然噢了一声:“我知道了,你那个侄儿,踢死了人家幼女,还说是驴踢的,对吗?”

  张鸾被骤然喝破这件事,早就畏惧到了极点。他张口结舌:“不,不是……”

  月池问道:“是不是侄儿,还是没有这件事呢?”

  张鸾牙齿咯咯打战,只是拼命摇头。月池叹了口气:“天可怜见,我明白,我明白。谁家没有几门糟心的亲戚呢。那只是你的族人,又不是你的亲儿子,你也犯不着为了他犯这样的弥天大罪,是不是?”

  张鸾一惊,他急急点头,这时才找回了语言能力:“下官敢对天发誓,绝无包庇之心!明日,明日下官就把判决发下去,马上斩了他,马上斩了他!”

  月池失笑:“这是小案,不要为它坏了秋后问斩的规矩。”

  张鸾一怔,忙应是。他起身之后,只觉内衣早已湿透了。他刚抹了一把汗,就听月池道:“你的大公无私,我们都是有目共睹了。那不是你,还能是谁呢,这急着想要我去死呢?”

  张鸾对上了月池的眼睛,他只觉眼前这双漆黑的眼睛,深不见底。他突然福至心灵,指着周东道:“还能有谁,在您一进门,无证据的时候,就对着您咄咄逼人呢!”

  月池不敢置信道:“这……不可能吧?”

  张鸾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是或不是,您请了皇爷的旨意,抄了他的家,不就水落石出了?”

  月池点头称是,她道:“应祥果然是老成持重,比我这等缺乏经验的,要强上百倍。你的功劳决计不能抹去,不如我们联名上奏。”

第354章 劝君快上青云路

  能在新规矩下嬴的人,自然会前仆后继地找我玩。

  她笑得很真挚, 好像他们是多年的好友,她不是在抛给他一个烫手山芋,而是送给他天大的好处。而张鸾无法拒绝。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 说出那句话, 就已经把周东得罪到底。如若他不和李越一起把他打倒,一个大理寺卿治不了李越, 难道还治不了他吗?同样的,李越做了他的上官,一个疯子即便除不掉其他人,要搞死他也是轻而易举。他早就是夹心饼干,必须要选一方站队, 否则就只有被捏碎的下场。然而,他在极度慌乱中上了贼船, 那还能得到下船的那一天吗?张鸾忽然感觉一片茫然。

  而周东则是惊怒交织,他的面色青白,仿佛魔怔了一般。他的心性还不如张鸾,当日闵珪任尚书时,他就吵吵嚷嚷,死命推脱。他做梦都盼着闵珪早点死。因为只要闵珪一走,就没人拖着他去死磕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闵珪是如他所愿滚下了刑部尚书的位置,可新上来的这个人却比还罗刹恶鬼可怕。

  他一上来就把拿国舅的事做筏子, 将他们全都逼进了死胡同。寥寥数语,这罪名就被栽在他身上,而他为了不让两位国舅记恨他, 的确一直多有孝敬。李越只要在里面掺一点毒药, 就能将屎盆子牢牢扣在他头上……砰砰砰, 他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像是野马驰骋而过。

  月池见状微笑道:“何必如此战战兢兢,我等不过也只是想查一查罢了。如您果真无罪,谁还能冤了你不成。俗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心怀鬼胎之人,才会胡乱攀咬。”

  这样含沙带影的话,听得周东眼前金花乱窜,他的心口一阵剧痛,指着月池,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月池蹙眉道:“您这是何意,要是实在不放心我,何不一块去面见太后和皇上?”

  太后……一想到张太后往日的作风,周东终于受不了了,他忽然大叫一声,就一头栽了下去,像是中了邪一样。

  月池大惊失色,她一叠声道:“快叫大夫!这是怎么了,一个接一个的。”

  衙门内好一阵兵荒马乱。大家手脚是前所未有的麻利,可却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才来了几天,疯了两个国舅,晕了一个大理寺卿,还把一个刑部侍郎吓破了胆……早就听说,这是个辣手的,还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都御史张缙眼睁睁地看着周东,像死狗一样被半拖半抬着出去,眼神晦暗难明。他半晌方道:“三法司上官,如今已去其一,这案子还能怎么查?”

  月池淡淡道:“我大明人才济济,难道还找不到一个来接任的人吗?”

  张鸾闻言,试探道:“那是否先将他下狱?”

  月池挑挑眉,满面惊诧:“应祥,你也太心急了,周东以前得罪过你吗?”

  张鸾冷不妨马屁拍到马腿上,他的脸现下已涨得发紫了,他磕巴道:“没、没有的事。下官只是、是……”

  他又开始磕巴起来,月池道:“凡事不都得讲个证据,执法更要讲个章程。岂能随心所欲,还是先送他回去,等旨意下来再说吧。”

  周东还是被送进了轿子里。张缙苦笑着摇头,也要离开。临走之前,他对月池道:“李尚书雷厉风行,叫人感佩,可凡事,过犹不及。”

  他的声音沉沉。月池垂眸道:“多谢您的好意。我一定秉公办事,情理兼顾。”

  周东再次醒来时,妻儿早就在床畔哭成一片。他揉了揉眼睛,一时也是涕泗横流,可再难过,也要上本自辩。他艰难地爬起来,差人叫了心腹的主簿,为他代笔。

  主簿赵阳匆匆赶来后,见到他这副模样,也是大吃一惊。他惊慌失措道:“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就成了这个样子!”

  周东长叹一声:“怪我,不该动那些歪心思。过去那个只是要查案,这个是要命……我口述,你快抓紧写。否则,等抄家的旨意下来了,那时什么都来不及了!”

  他的家人一听,又是一阵大哭。赵阳听了这话,哪还敢耽搁,连连应是。而他这一动笔,方觉事态之糟,居然超乎他的想象。他几乎是听到第二句时,手就是一抖,墨汁滴落洁白的宣纸上,留下一个黑疤。

  他惊得张口结舌,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是国舅,居然是国舅!您这!”

  周东见状更觉痛悔,他道:“我明明遣人去盯着,结果一个都没派上用场,明明想栽给李越,却被李越反咬一口……”

  谁人无妻,谁人无子,要是能活,谁会想死。周东一时恶从胆边生,他的眼中射出寒光:“为今之计,只能联络其他人,拼到底了。”

  赵阳听得一愣,他道:“这……还要赶在圣旨下达之前,只怕这把握……”

  周东摆摆手,目眦欲裂:“顾不得了!即便我死了,也不能让他好过。等着吧,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他对我们这样毫不容情,其他人又岂会坐以待毙?他们只会拧成一股绳,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赵阳被他的阵仗吓了一跳,他一时心乱如麻,半晌方道:“可这样群起而攻,会不会碍皇爷的眼?”

  周东一窒,他捶床大怒:“我都要活不成了,哪里还顾得了那许多!”

  赵阳此时已然恢复冷静,他是依附于周东羽翼之下的人,周东实在只有死路一条,他也没办法。可要是闹得太过,带累到他了,那可就不行了。似他这类文书之官,只要笔杆子拿的好,跟着哪个不是跟。

  他思忖到此,便道:“您是危在旦夕,可这罪轻罪重,还有可商榷之处啊。自己一人问罪和满门抄斩,这差别难道不大吗?”

  这一言,似冰水一般兜头淋下来,将周东噎得哑口无言。谁能拗得过皇上,谁的胳膊能拧得过大腿。赵阳见状继续劝说:“李尚书新官上任,必是要点三把火的,您犯不着当这个出头的椽子,总得为儿孙们打算啊。”

  周东看着地上哭成一团的孩儿们,仿佛被抽干了精气,他道:“难道叫我坐以待毙吗?那可是两个国舅,即便我不闹,太后也不会放过我全家的!”

  赵阳一愣,他想了想,却道:“未必。太后是看顾张家,可皇上却一直十分厌弃。”

  这一语似闪电一般惊破梦中人。周东气得晕晕沉沉的脑袋,此时方恢复几点清明。他霍然起身,屏退家人,这才和赵阳道:“我说李越哪来的熊心豹子胆,你说,这件事会不会受皇爷的密令。”

  赵阳犹疑道:“这,不能吧。”是何等深仇大恨,要将自己的亲舅舅弄疯。

  周东道:“你位卑职小,不知这宫中的风波,听说金夫人在宫中,再三阻拦太后去见皇上……”

  只这一语就够了,赵阳瞳孔微缩,他道:“这就难怪了!这就难怪了!可如此,您的处境就更糟了。皇上总得给太后一个交代吧。”

  周东一凛,他毕竟官做到这个位置,还是有几分智谋,冷静下来一下就了悟了:“你是说,万岁舍不得拿李越去顶罪,就要拿我去做替罪羔羊?!”

  赵阳垂头丧气道:“唉,您实不该将矛头指向李越。诸公同属三法司,他估计也不想背上排挤同僚的罪名,可您那样一开口,他要是不处置您,颜面何存啊。更何况,您之前还公然指出,太后的懿旨是妇人干政……”

  周东只觉浑身发软,如无他拒不奉懿旨的举动,李越可能还不敢这么张狂。他半晌方颤颤巍巍道:“这便是闹也是死,不闹也是死了?”

  赵阳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犹犹豫豫道:“这……或许还有一条路。”

  周东眼中霎时绽放出巨大的光彩。

  月池收到消息时,她正和朱厚照投壶。皇上在儒家经典素来懒得用功,可离了书以外的所有东西,都学得飞快,特别是在投壶之类的玩乐上,更是样样精通。

  他今日头戴珠冠,锦袍玉带,俨然富贵王孙的做派。他拿起了羽箭,瞄准了正摇晃的铜壶。投壶从春秋绵延至今,早就发展出了不少新花样。秋千壶就是其中一种,形似烛台,上有机关,只要箭矢一触到壶口、壶耳,壶就会不断摇晃,更增加了投壶的难度。不过,这对个中好手而言,反而是添了兴致。

  只见他手腕用力,箭矢就如飞虹一般射了出去,在触及壶中红豆时,虽跃了一下,可随后就陷入壶中不能动弹。左右齐齐叫好,负责记数的小太监早已是喜不自胜,叫道:“全壶!这又是一个全壶!”

  他回头看向月池,长身玉立,神采飞扬:“到你了。”

  月池默了默,君子六艺,她自然都用心学过,可到了面对这变了花样的投壶,她仍是有些力有不逮。她摩挲着箭羽,对准壶口投去。箭稳稳地落入壶中,却因力气太大,一下就从壶底跃出。替她记数的小太监讪讪道:“您这……再罚一杯!”

  朱厚照扑哧一声笑出来,月池横了他一眼。拎起酒壶又为自己斟了一杯。说是酒壶,但这其中盛得不是酒,反而是药。月池将这苦汁子一饮而尽,又忙服了清水来漱口。

  她叹道:“今日的药都喝尽了,可以歇了吗。”

  朱厚照坐在她身侧,闻言道:“不好玩吗?”

  月池偏头看向他:“要换您输一下午,您还觉得好玩吗?”

  朱厚照挑挑眉:“那要看是输给谁,怎么玩了。你的力度始终拿捏不对,要么是用力太轻,还不及壶口就掉了下去,要么是用力太重,虽入壶口也被逼出来。”

  他的双眼亮如点漆,意有所指道:“唯有不轻不重,方能投准。这里头的门道,可不比为官做宰简单。”

  月池秀眉微挑,她道:“这不过是您落入窠臼之想。如您准我来定玩法,投中这壶也似为官一般,易如反掌。”

  他一愣,月池道:“您是不敢了?”

  朱厚照眼中又盛满兴味:“壶就在那里,你又能如何?”

  月池笑而不语,她起身拿起箭矢又掷了出去。这次不待朱厚照开口,一旁的小太监都嚷嚷道:“偏了偏了!”

  箭矢击中机关,发出一声闷响。月池嘴角噙着清浅的笑意,仍对着壶下的“秋千”发力,她准头极好,又坚持不懈,不出几下,“秋千”就被她打歪。晃动不已的壶一下就歪在地上。斜口朝着她这边。

  他惊诧之余,又觉好笑:“没见过这么耍赖的。”

  她只是一哂:“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您是万乘之君,难道还要管到猫抓老鼠的细处。”

  她忽然扬手,将剩下的箭悉数投了进去。在座之人只听砰砰砰一阵乱响。她手上的所有羽箭全部没入壶中,连里头的红豆都挤了出来,滚落了一地。

  她拍拍手道:“这下数数,中了几何。”

  小太监们个个张口结舌,是数也不是,不数也不是。朱厚照怔愣片刻,而顷放声大笑。把定规矩的权柄握在自己手中,怎么嬴都是她说了算,谁还管你落不落出来呢。

  他笑过之后,又问她:“可你这么霸道,除了朕以外,谁还会跟你玩?”

  月池道:“想在新规矩下嬴的人,自会前仆后继地找我玩。”

  周东的奏疏,就是在这个时候,送到了朱厚照面前。他在奏本中,痛哭流涕,承认了自己的私连钦犯、胡乱攀咬的罪状,充分表达了对冒犯李尚书的愧悔之情,他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恳求皇上从严从重处置。

  朱厚照面露讶异之色,月池看罢奏疏,也是一愣。她笑道:“往日,竟是小瞧了他。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又岂是糊涂人。”

  朱厚照道:“那么,李尚书,你待如何?”

  月池道:“人家巴巴送上门来陪我玩,我若是连这都要打出去,岂非太不近人情。”

  朱厚照扯了扯嘴角:“那他的罪过,你也想轻轻揭过?这就是你掌刑律的手段?”

  月池难掩讥诮:“严谨的您嫌不够灵活,灵活的您嫌不够严谨。你怎么不想想,要是真依着《大明律》,这满堂朱紫,又能留下几个?”

  一席话把朱厚照噎得哑口无言。她这才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您是法王转世,更该慈悲为怀,如此方能使众生归附。”

  他又忍不住笑:“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得。道理算是被你一个人都说尽了。”

  月池面上的笑意褪去,她道:“就像你逼不了我喝药,就拿游戏来叫我听话一样。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总该学长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