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48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这事全是自愿,官府不会强制大家去服役。愿意去的,一家出一个,不愿意去的,那就算了,这名额不能转卖顶替,若是发现抓住了,退还所有粮食不说,还要挨三十个板子。”

  村民听了这番话,也不好意思继续强求了,只是一个个感激地说:“谢谢陈大人,陈大人真是咱们县的活菩萨啊!”

  “知道就好,大家相互转告啊。家里兄弟多的,可以轮流来,去了要好好干活,若是偷奸耍滑,会被拉出来打板子的哦。”衙役敲锣警告大家。

  村民们连忙摆手:“不会不会,官爷放心,咱们一定卖力干活。”

  衙役很满意,又说起官府的第二个告示:“此外,官府还要收石头,不超过鸡蛋大,十斤换二两稻谷,没选上的可以去捡石头,凑个几十百来斤,送到修路的地方,当场给大家结现粮。”

  这下家里男丁多的也不愁了,山上,地里,哪里不是石头?

  就连妇人、小孩也高兴了起来,大块的他们搬不动,但可以捡小的,凑一凑,弄个几斤粮食也能改善一下生活。

  陈云州坐在衙门中,突然就看到拥护值一下子长了几百。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时不时地就窜出几百拥护值,一天下来竟有一万多,于是很快他的拥护值又到了五万。

  但过了五万之后,增长速度就慢了下来。

  陈云州估摸着是到了瓶颈。

  现在庐阳县的百姓绝大部分都给他贡献过拥护值,再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拥护值的难度高了不少。

  还是需要导入更多的人口啊。

  对比收获满满的陈云州,欢欣鼓舞的百姓,冉奎他们就惨了。

  本来他们的粮食价格就压得很低了,现在官府搞这么一出,很多百姓去修路捡石头就能得到粮食,谁还会花钱去买他们的?

  冉家粮铺米店整天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伙计都闲得发霉。

  尤其是现在天气热了起来,又经常下雨,空气潮湿,稻谷还好,只要不被打湿再存放个半年一载没问题,但已经磨出来的米就不好保存了,一个月卖不出去,那就会生虫。

  没法子,冉奎只能将米贱卖了,然后关了粮铺。左右是卖不出去的,这样还能省几个伙计的工钱。

  他将这一切都算到了陈云州的头上,发誓要搞到玻璃镜子的制造方法,然后搬去庆川,跟着娄发祥发大财。

  没错,冉奎已经生出了离开庐阳,前往庆川投奔表兄的想法。

  他得罪了陈云州,现在陈云州在庐阳声势如日中天,即便不找他的麻烦,他名声都臭了,搞不到钱出门还要挨骂,不如先避避风头。

  因此冉奎打算先去庆川呆几年,等陈云州调走了,再寻机回来。

  现在就差玻璃镜子的制造方法了。

  冉奎派了好些个人去盯着官府、百草坡的动静。

  很快,手底下的人就回来告诉了冉奎一个消息,官府派了一队衙役出去,然后拉了好几车东西回来。

  车上的东西极沉,压得泥土地面陷下好几寸深的车辙印。

  这些车上还覆盖着稻草,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被人发现上面的东西似的。

  此外,车板子上面还铺垫了一层干稻草,像是怕将车上的东西弄脏了。

  这么谨慎,冉奎眯起眼:“这车上的东西运到哪里去了?”

  奴仆说:“回老爷,快天黑的时候运去了百草坡。那边四周都没有人烟,还有人守着,小的不敢再靠近。”

  冉奎拍手,激动地说:“肯定是制造镜子的材料。这样,你们多安排几个人去盯着官府那边的动静,他们再有马车出城就派几个人盯着,看他们去哪儿。”

  奴仆领命:“是,老爷。”

  过了几天,又是那支二十多人的队伍带着十来辆马车出了城,直奔安阳镇而去,四天后回来去了百草坡。

  奴仆赶紧跑回来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冉奎:“老爷,小的查过了。他们去了望都峰,在山上挖了石头,然后擦得干干净净的,放在马车上运回来的。”

  “望都峰,这不还没到庆川吗?怎么去那么久?”冉奎算了下,这一来一回五六天时间。

  平时去庆川也就两天。

  奴仆苦笑着说:“大人,这阵子下了两场雨,地面潮湿。那石头又特别重,马车拉着走得特别慢,还经常陷进泥里,必须得下来推车,所以去的时候两天,回来得四天。”

  “这么久?”冉奎恍然,“难怪陈云州要拿出这么多的粮食修路。敢情不是装什么大好人,而是为了他运送石头方便啊,好个狡猾的陈云州。”

  不过知道了玻璃的原材料和出处,冉奎还是很高兴,现在就等乔昆放假把制造方法告诉他了。

  转眼四月底到了,乔昆又放假了。

  冉奎老早就等在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乔昆一回家,他就带着东西登门拜访。

  “又是你!”乔昆阴沉着脸。

  冉奎笑眯眯地说:“你看你父母的身体都好了许多。乔昆啊,我可没失信,这样,你将玻璃制造方法告诉我,我就带着你父母妹妹先去庆川,下次放假的时候再派人偷偷将你接去庆川跟他们汇合,然后让给你弄个新的户贴,更名换姓,就再也没人能找到你们了。”

  “你说的是真的?”乔昆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冉奎拍着胸口保证:“那肯定。”

  乔昆伸手:“你先给钱,给了钱我就告诉你。”

  这小子倒是挺精的。

  冉奎舍不得钱,他本来是打算赖账的,拿到方法就走,谁还搭理乔昆这种穷鬼。

  可现在乔昆非要先拿到钱,他只能万般不舍地掏出两锭银子:“我身上只带了这么多,这是定金,一会儿我可以派人将剩下的钱都交给你。小子,你可不要骗我,你父母妹妹得跟我走。”

  冉奎也不是傻子,就这么把钱给乔昆他可不放心。

  他拿了乔昆的父母妹妹做人质,带到庆川,就不怕乔昆撒谎了。

  乔昆想起陈云州的吩咐,忍着怒气说:“我答应你,但你得保证照顾好我父母妹妹。百草坡那边不止要制造玻璃镜子,过阵子还要制造望远镜。”

  “望远镜?那又是什么东西?”冉奎追问。

  乔昆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能看清楚很远的东西,反正听说比玻璃镜子还好,制造也更复杂。”

  冉奎大喜:“好,你小子很聪明很识时务。这样,你继续在百草坡蛰伏一段时间,等搞到望远镜的制造方法再走,到时候我再给你五百贯钱。”

  乔昆阴沉着脸说:“咱们说好的玻璃镜子,你别太过分。”

  冉奎嬉笑:“做一桩买卖也是做,顺带多做一桩,有了这八百贯钱,你后半辈子都不愁了,全家都可过上衣食无忧的好生活,有什么不好。”

  “那你最好记得自己承诺,一定要继续给我父母看病,照顾好他们。”乔昆再次强调。

  冉奎拍着胸口保证:“放心,咱俩谁跟谁啊,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下午他就让人将钱送到了乔昆手里,然后将乔昆的父母妹妹带走了。

  乔昆让家人跟着冉奎去庆川,过阵子他会去看他们。

  乔父乔母虽担心,可基于对儿子无条件的信任,还是跟冉奎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冉奎就带了细软、老娘、妻妾和儿女,还有乔家三口出发去了庆川,只留了两个老仆看宅子。

  陈云州站在城墙上,看着冉家的长队缓缓消失在视野中。

  柯九有些不甘心:“大人,就这么放冉奎这狗东西走了吗?”

  没揍他一顿,真的手痒。

  陈云州淡笑道:“急什么?过阵子他就会如丧家之犬一样自己跑回来的。”

  回到衙门,陈云州立即修书一封给夏喜民,请他帮忙。

  娄发祥在庆川,要设计他,还需夏喜民从中牵线。

  

  夏喜民看完陈云州的信,大乐:“哈哈哈,陈大人可真是个妙人啊。这娄发祥觊觎谁的东西不好,非得去触陈大人的霉头,活该他倒霉。”

  管家笑着说:“老爷,那娄发祥就是齐项明的一条走狗,还总想跟老爷别苗头,这下踢到铁板了,他活该。”

  夏喜民将信递给他说:“陈大人那里好东西多着呢,以后庆川和庐阳的往来会越来越多,咱们的商队也会频繁去庐阳。修路这件事对咱们也有利,既然陈大人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这边又给咱们搭好了架子,咱们一顶要尽力促成这事。”

  管家看完后点头:“还是陈大人想得周到,看得长远。庆川到庐阳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尤其是夏季,一下雨,地面就到处都是泥,马车很容易陷下去,这路是该修。”

  夏喜民说:“没错,陈大人是个做大事的人。这样第一批玻璃镜子的利润我们分文不取, 投入到修路这事中,尽量让这条路早日完工。”

  现在已经定了差不多一千面玻璃镜子,大部分是本地的有钱人订的。还有一些是商贾定的,准备销往外地,二十两银子一个镜子。

  那就是两万两银子,银子兑换铜钱的比例是一比一千三左右,也就是说两万六千贯钱。

  本来夏喜民要给陈云州一万贯钱的本钱,其余的一万六千贯都是他的利润。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管家拱手:“老爷宅心仁厚,实在令小的佩服。”

  夏喜民摆手:“我也不过是想跟陈大人搞好关系而已。这笔钱好送,安排谁引娄发祥望都峰到庆川这条路是个问题。”

  这个人必须家底比较厚。

  修桥铺路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家底薄的人掏不起这个钱,会引得娄发祥怀疑。

  只家底厚还不够,这人平日里还要乐善好施,有个好名声,最好还有很迫切的修路愿望。

  管家说:“那小的安排人去查查城中的富贵人家还有从望都峰到庆川这一带的富绅。”

  “行,查仔细点。”夏喜民说。

  

  夏喜民这边在想着怎么套路娄发祥。

  娄发祥也激动不已,因为他拿到了玻璃镜子的制造法子。

  他当即命人前去望都峰挖了一些石英石回来,照着冉奎交代的法子,建了窑炉,开始炼制玻璃。

  两天后,第一批玻璃炼制成功。

  但却跟娄发祥要的差距甚远,因为玻璃镜子中有很多杂质,乌蒙蒙的,一点都不清晰,根本没法照清楚人脸。

  这样的镜子没人会花高价购买。

  娄发祥怀疑冉奎的法子有问题。

  冉奎捏着镜子光滑的表面,说:“表兄,你摸摸,这跟你从别人那里买过来的镜子是一样的,光滑冰凉,这就是玻璃,制造方法肯定没问题。”

  乔父乔母都在他手里,谅乔昆也不敢糊弄他。

  娄发祥捏着两块镜子,仔细观察了一阵,确实,触感完全一样,就是他们制造的不够透明。

  这说明制造的方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何会这样?

  冉奎猜测:“会不会咱们的石头不干净,杂质过多?那乔昆强调过,石英石一定要弄得干干净净的,绝不能沾了外面的生水或是泥土等其他东西,一旦不干净,炼制出来的镜子就有很多杂质。”

  “我看陈云州他们去采石英石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捂得严严实实的,估计就是怕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