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9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孔泗不解郑深为何会在这喝了如此久的酒,劝道:“大人,天色不早了,您是在等谁吗?要不小的去催催?”

  郑深看了眼天色,放下酒杯,站起身说:“不用了,回去吧。”

  估计今天人是不会来了,他随即起身背着手出了酒楼,直接上了马车下令回衙门。

  马车一开走,酒楼斜对面一家铺子的二楼窗后有人动了。

  “良哥,这个郑深总算是走了。”阿东连忙喊童良。

  童良气哼哼地说:“这个老小子坏我们的事,还在酒楼设伏,莫不是想抓住咱们对大哥不利?”

  阿东担忧地劝道:“良哥,今天少主没来,来的是这个郑深,恐怕信落到了郑深的手上。他会不会怀疑少主?咱们还是先回山寨吧,别给少主添乱了。”

  童良斜了他一眼:“大哥一下山都快三年了,连封信都没有,是做官做上了瘾,乐不思蜀,都不理睬我们了。不行,我不回去,我得见大哥。”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阿南进门说道:“良哥,我打听清楚了,少主今天一直在仓库那边未曾离开过,中午就只吃了几个包子。”

  童良很是心疼:“今天可是大哥及冠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日子还要去干活,连顿饭都没有好好吃,要我说这官不做也罢。”

  他就不明白了,这官有什么好当的,哪有他们在山上自由自在来得快活。

  这种话,阿东阿南都听过无数次了,两人也不接话。

  阿东凑到窗户边观察了一阵,然后回头说:“良哥,官府的人还守在外面。”

  “让他们守,大哥都没来,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现身,他们就是守到明天也白搭。”童良冷哼道,“可惜今年不能陪大哥过生辰了。”

  “良哥,少主的生日马上就要过去了,咱们还是先回山上吧。”阿南也劝道。

  童良不乐意了,他好不容易下山,只远远见过他大哥一面,连句话都没说,这又要回去了,那猴年马月大哥才能回去啊。

  “不回去,我找个机会再写封信,想办法直接给大哥,我得劝大哥跟咱们回去。当初说好的,只是体验一下当官的感觉,然后劫一笔狗朝廷的钱咱们就回山上继续的逍遥的,我得写信提醒大哥。”童良固执地说。

  阿东阿南拿他没辙,叹息一声:“最后一次,要再不行就算了。良哥,少主有少主的打算,咱们不要坏了少主的事。”

  “知道了,就官府那些虾兵蟹将,想抓到我没门,你们别学那老太婆啰啰嗦嗦的,快拿笔墨过来。”童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郑深等了半天却一无所获,沉着脸回到府衙,下车便看到了陶建华。

  陶建华显然也得了信,上前低声说:“这些人来历恐怕不简单,咱们提前两天布哨,竟也被他们察觉了,也不知哪儿露了破绽。”

  他们之所以提前安排人去盯梢就是怕被人发现酒楼附近多出了几张生面孔,引起对方的怀疑,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对方发现了。

  郑深也有些担忧:“今天怕是打草惊蛇了。这些人今天没见到大人,只怕还会想办法见大人,若是被大人发现就麻烦了。”

  陶建华没那么多顾虑:“知道便知道呗,说开也好,这事你总不能瞒大人一辈子。说开后,让他去安抚好他家里的亲戚,岂不是更好?要不咱们今天就跟大人说实话吧。”

  “不行,大人要知道,他哪还能安心做这庆川知府,这事绝不能让大人知道,衙门这边我留意着,你多派几个人跟着大人,莫让闲杂人等接近大人,我再找另外的机会跟他们接触……”

  “你们俩在那嘀咕什么呢?不是说请我回来一同吃饭喝酒的吗?”陈云州出来就看到他二人在檐下交头接耳的。

  郑深跟陶建华对视一眼,默契地收了话题,笑着上前道:“不好意思,让大人久等了,回来的时候在门口碰到陶大人,随口聊了两句。”

  忙活了一天,陈云州也累了,没有深究,转身往里走:“赶紧吃饭,一会儿饭菜都要凉了。”

  三人落座,看着满桌子的美酒佳肴,陈云州有些纳闷:“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弄这么丰盛?可是有喜事?”

  陶建华看了郑深一眼。

  今天之所以有这顿饭是因为陈云州的生辰。

  他们不能大张旗鼓地给他过二十岁的生辰,行冠礼,只好命厨房准备了这顿晚饭,默默庆祝。

  其实这顿饭也很简陋了,但没办法,陈云州这身份也不能正大光明地过今天这个生日。

  可这不能明说,郑深咳了一声,打着哈哈道:“没有,就是最近太忙,好久不曾坐下来好好吃饭,大人都瘦了一圈,所以让厨房弄了一顿好的,咱们三个聚聚。”

  “对,好久没聚聚了。”陶建华也跟着附和。

  陈云州总觉得他们俩人今天有点怪异,可思来想去也想不到缘由。他轻轻摇了摇头说:“是我的不是,最近大家都辛苦了,再等几天,押粮队伍北上后就可安心了,到时候得了空咱们出去打猎游玩一圈。”

  温泉还是别泡了,他可不想又被催婚。

  “是啊,总算是要忙完了,不说了,来,吃菜吃菜。”怕被陈云州看出来,郑深连忙转移了话题。

  三人拿起筷子,推杯换盏,边吃边闲聊,陶建华趁机提起:“大人,最近时局颇乱,虽然我们庆川还比较安稳,可小心为上,以后大人出门,除了柯九,再多带几个人在身边吧。”

  陈云州摆手拒绝:“不必,我就在城中,又没出远门,带那么多人作甚?放心吧,一般人还伤不了我。”

  他现在的身手,一个能打好几个,还真不带怕的。更何况他活动的范围基本上都在庆川城内,谁敢对他动手呢?况且齐家都连根拔起了,他也没什么仇家。

  陶建华看了郑深一眼。

  郑深放下筷子,劝道:“大人武艺高强,但凡事小心为上,如今大人可是咱们庆川的主心骨,若是有个万一,让庆川百万百姓怎么办?多带几个人,不会妨碍大人办事的。”

  让他越说越严重了,陈云州怕郑深还要碎碎念,连忙妥协:“好,听你们的,我以后再多带两个人。”

  “那下官给大人安排四个身手好的吧。”陶建华笑道。

  两个是跟四个也是跟,多两个少两个也无甚区别。

  陈云州不想在这种小事上争论,点头道:“行,有劳陶大人了,你们出门也当心,多带几个人。”

  总算是达成目的了,郑深和陶建华都舒了一口气,笑着重新拿起筷子,又给陈云州倒满了酒,三人边吃边聊,一顿饭吃了许久,直到夜深露重才结束。

  

  次日,陈云州出门,除了车夫和柯九,身边又多了四个衙役,走到哪儿身边都围着人。

  这让写好了信的童良盯了一天都找不到接近陈云州的机会,他气得跺脚。

  “肯定是郑深那老匹夫搞的鬼,他想干什么?小心小爷收拾他。”

  阿东也很担忧:“感觉少主已经被他控制了,他会不会对少主不利啊?”

  童良也很担心这个。

  他后悔极了,不该贸然给陈云州写这封信的。

  “不行,我得想办法通知大哥,他的身份很可能暴露了,咱们还是干一票捞一笔赶紧跑吧,不能继续呆在庆川城里了。”

  阿东看了紧紧跟在陈云州身后的四人:“那几个家伙一直跟在少主身边,咱们送到衙门的信又落不到少主手中,这……可怎么通知少主?”

  童良盯着那碍事的四个衙役:“先跟着大哥,总会找到机会的,我就不信他们能半步都不离开大哥身边。”

  阿东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良哥,咱们三轮流来吧。”

  “不用,我来,你们俩功夫没我好。”童良反对。

  阿东阿南争不过他,只能三个人一起了。

  

  陈云州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后突然多了三条小尾巴。

  经过半个多月的忙碌,总算是准备好了一切,又经有经验的老农看过天气,确定未来几日都不会有雨,他们便将出发的日期定了下来,就定在九月十八。

  这样能赶在大雪漫天之前将粮食送入京城。

  若是回来也是雨雪天气,空车也比较好走。

  可就在这时,下面的人却来报:“大人,桥州知府吴大人派了信使过来。”

  前不久吴炎才送了一封信过来,自己的回信应该也才到桥州吧?他怎么又来信了?

  虽不解,陈云州还是吩咐衙役:“将人带进来。”

  很快,一个眼睛通红,眼底青紫,衣服上都是灰尘,头发也乱糟糟的憔悴青年差役出现在陈云州面前。

  “小的参见陈大人。”他的声音沙哑,状况极差。

  陈云州有些意外,示意下人给他倒了一杯茶水递过来,然后才问道:“吴大人遣你前来所为何事?”

  差役接过茶水仰头一饮而尽,然后焦急地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双手举起:“这是我家大人命小的送来的信,陈大人看完便知。”

  陈云州接过信快速拆开。

  信很短,字迹非常潦草,只有几十个字:陈大人,我们桥州押送粮草的队伍在兴远州被劫,只逃回几十个人,你们切莫往兴远去。

  陈云州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震惊地看着男人:“桥州今年要交给朝廷的田赋被劫了?总共多少?具体在兴远州何处被劫的?劫匪什么来历?”

  男人轻轻摇头,苦笑着说:“小的不知。此事是几个有幸逃回来的士兵说的。我家大人听闻此言,当时就气得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立即写了这封信,命小的连夜启程送过来给陈大人,以防大人也上了他们的当。”

  陈云州后背泛起一阵阵凉意,既庆幸又后怕,得亏吴炎快马加鞭派人来通知他们,不然他们的车队就启程了,过几日再收到这消息就晚了。

  “谢谢,替我谢谢你家吴大人,我们庆川押送粮食的队伍本打算明天启程,如今倒是躲过一劫。”

  那衙役听后总算是放心了,笑了笑:“如此小人也可回去向我家大人复命了,总算咱们两个州没有全部被劫。”

  陈云州看着差役憔悴的样子,唤来一个奴仆道:“你这趟辛苦了,先去睡一觉,吃点东西,明日我派人送你。”

  正好他也还有很多疑问要问吴炎,与其等人回去,吴炎那边又再派人过来,不如他直接遣人去问清楚比较快。

  等差役下去之后,陈云州立即吩咐衙役去将庆川城内最主要的几名官员请过来。

  发生了这种大事,押送粮食进京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不一会儿,几位官员陆续到了。

  陶建华坐下先喝了一杯水,然后问道:“陈大人,你说有急事唤咱们过来,发生了何事?我们正在清点数目,最后再确认一遍。”

  陈云州按住额头:“那些都先放放,你们看这个吧。吴大人派人星夜兼程送过来的。”

  他将信递给了左手边的陶建华。

  陶建华有些奇怪,边打开信边嘀咕:“下官记得前不久吴大人才送过信来啊……什么?桥州押送粮食的队伍被人劫了?目前只有几个人死里逃生?”

  他蹭地站了起来,瞪大眼,不可置信地看着陈云州。

  旁边几名官员听闻此言也被吓得不轻。

  “真的假的?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劫朝廷的运粮车队?”

  坐陶建华旁边的司户参军曹清明连忙抽走他手里的信看了起来,其他几个官员也纷纷起身,围拢过去,低头凑一块儿看信上的内容。

  待看清信上的内容后,大家都震惊不已。

  “怎么会?桥州押送粮食进京的队伍怎么也有个几千人吧?谁这么大的能耐?”

  “太无法无天了, 连朝廷的田赋都敢劫,一定要将这些家伙给铲除了。”

  “桥州总共被抢了多少粮食?知道劫匪是什么来历吗?”

  “兴远州官府就不管吗?这可是在他们治下出的事。”

  “对,咱们得参兴远州府衙,他们辖内出现此等恶劣的劫匪都不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