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64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晓月暗暗摇头,这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太固化,完全想象不到以后,那些吃货们的脑洞有多大,别说蔬菜面包了,说万物皆可烧烤也毫不夸张。

  曹娟还是把面包拿了过来,虽然小茹姨已经辞职买断,但老娘订了奶,每天拿奶的时候顺道就会买两个面包回来,所以家里的面包一直不断。

  不是切片吐司,只能稍微加工一下,晓月把老式的果子面包切成片,用两根签子串上放在一边的大盘子里,等会儿烤的时候刷点蜂蜜就是绝顶美味,想想都忍不住吞口水。

  曹娟赵磊宋刚显然对面包不感兴趣,这边儿串了一大盘子了,叶陌肖阳杨睿才回来,曹娟忍不住埋怨:“你们可真够磨叽的,就买个羊肉至于这么半天吗。”

  叶陌跟肖阳对视了一眼,没说话,杨睿可忍不了曹娟的奚落,开口道:“你以为买个羊肉这么简单啊,你不知道那个菜市场有多大,我们转了几圈才找到卖羊肉的。”

  曹娟:“你们是不是傻,找不着不会问人啊,鼻子下面的嘴是摆设吗。”

  晓月见三人的神色,猜测三人应该是不好意思问人,虽说这个原因听上去挺奇葩的,但搁在这三人身上却不奇怪。

  这三人可都是妥妥的学霸,不说叶陌跟肖阳,就是杨睿在七中的时候也是有名有号的,还是校长的外甥,家境或许比上不肖阳跟叶陌,也绝对属于很优越的,这种家境出来的,智商高,优秀,骄傲,在学习上或许所向披靡,但在生活中尤其家里这些柴米油盐上,跟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差不多,还好面子,估计今天是三人头一回光顾菜市场,所以能把羊肉买回来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点上跟他们有明显区别的是赵磊,赵磊的爸妈是服装城干个体的,家里肯定经常没人,以至于赵磊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这大概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想到此,晓月暗暗捏了曹娟一下,示意她少说话,都是同学,总的留点儿面子吧,曹娟显然领会了晓月的意思,没再继续毒舌。

  晓月把肉接过来,好在他们买的羊肉还不错,是上脑,最嫩,最适合烤串的部位,晓月把羊肉洗了洗,找了纸把水沾干,便开始切,切的是菱形块,切好找了个搪瓷盆,放葱花料酒腌上。

  做完了抬头见六双眼齐刷刷盯着自己看,想看什么外星人似的,看的晓月都有些发毛:“有什么不对吗?”

  肖阳:“你怎么会这些的?”自从晓月从五班调到九班跟自己坐了同桌之后,肖阳就越来越迷茫了,每当自己觉得了解苏晓月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错了,她明明很聪明有时候却不自信,明明能考满分却故意漏写一道题,明明该有远大的理想,却只想小富即安,总之她跟所有女生都不一样,她就像一个谜。

  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个,不过自己心虚什么,就算这几个都是智商顶尖的学霸,想必也看不出自己是个开了外挂的。

  想到此,暗暗松了口气:“这是常识啊,我姥姥做饭的时候,肉也是先腌制后再炒的,这样口感更嫩滑。”

  曹娟:“怪不得这么厉害呢,原来是姥姥亲传,回头我也跟姥姥学几招。”

  杨睿撇嘴:“就你这水平,我看还是放过她老人家吧,别没把你教会,反倒把老人家气个好歹儿的。”

  晓月不禁叹了口气,这两个活脱脱就是冤家,生怕曹娟又跟杨睿吵起来,忙道:“肖阳你跟杨睿别在这儿站着了,把屋里的桌子搬出来,曹娟你去拿碗筷,赵磊你跟宋刚负责点火。”

  把人都支去干活了,晓月才松了口气,却听叶陌道:“我呢做什么?”

  晓月这才想起把叶陌给忘了,真不是她故意的,主要叶大学神的气场太强,指使他干活,总有点儿底气不足,果然自己是个色厉内荏之辈,天生就会看人下菜碟。

  略反省了一下,试着道:“要不你帮我串肉串儿?”

  结果晓月发现自己小看了叶学神,这位不仅智商高,动手能力也是不差的,只看自己串了几串,就会了,然后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串的更好,整整齐齐的码在盘子里,不像自己串的歪七扭八,果然学霸生来就是打击别人的。

  不仅如此,肖阳跟杨睿也一样不遑多让,总之看过三个男生串的肉串之后,晓月备受打击,好在还有个曹娟,看看曹娟串的乱七八糟的肉串,又找回了一丢丢信心。

  赵磊显然是个宝藏,说自己只会吃完全就是谦虚,大概是经常给他家邻居帮忙的缘故,无论控制炭火还是烤串,都相当专业,有赵磊这个半专业人氏在,晓月也就不用献丑了。

  不出所料,刷了酱料的烤菜大受欢迎,比烤菜更得人心的是烤面包片,刷上一层蜂蜜,烤的金黄金黄,晓月先头切的那一个不会儿就被抢没了,然后把剩下的面包也切片烤了,照样秒没,即便如此大家还意犹未尽,说下次再烤的时候,多买几个面包,两个根本都不够塞牙缝。

  晓月忍不住感叹,果然年轻就是好,光这饭量就让人羡慕,当然,自己现在也很年轻,虽然心理上有点儿老,但外皮儿年轻,胃口也一样好。

  晓月都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反正所有的肉串,菜,面包,都吃了个精光,明明就七个人却跟蝗虫过境一样,基本上厨房里能吃的都吃了,就这会儿打着嗝的杨睿宋刚,一人手里还抓着根儿黄瓜,咔咔啃的人心忙呢。

  等收拾好,几人走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

  站在院门外看着同学们的身影隐没在夕阳中,晓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四合院,以及这闹中取静的福顺街,刹那间像是身处梦境一般不真实。

  晓月经常有这种感觉,有时候上着课就会恍惚觉得自己正在做梦,不然她这样的学渣怎么会坐在一中的教室里,现在又有了这种感觉,会不会现在的一切就是梦呢?

  正想着忽听有人叫她的名字,晓月回神,发现叶大学神竟然站在自己跟前儿,不禁道:“你怎么回来了?”

  叶陌道:“我忘了告诉你,如果你要种牡丹的话,最好别去市市场上买?”

  晓月:“为什么?”

  叶陌略踌躇了一下方道:“市场上那些卖花的很多不讲诚信,尤其牡丹,常常把芍药当做牡丹卖给顾客。”

  别说现在就是后来网上也有许多无良商家,尤其卖花种花苗这一类的,需要等一年才能看见花,到时候货不对板,再找商家售后,不是已经下架就是连店铺都没了,只能自认倒霉。

  这还真是个问题,自己之所以买牡丹回来种,就是想讨个吉利,如果种上之后到明年发现是芍药怎么办,难道刨了重新种吗,到时候说不定河沿路那边都要回迁了,还折腾什么,要想不被人骗就得找个懂行的才行,可是自己去哪儿找懂行的呢?

  正为难间忽然看见眼前的叶大学神,眼睛一亮,自己怎么傻了,眼前这不有个现成的人选吗,他刚才说的可是头头是道,就算不是内行,至少见过他爷爷种,应该能分辨出芍药跟牡丹吧。

  想到此便道:“你能分得出来吗?”

  果然叶陌点头:“牡丹跟芍药虽然都是块茎类,但还是有区别的。”

  晓月道:“那下周日你有空的话,可不可以陪我去一趟花市。”然后生怕他拒绝,又道:“我请你吃饭。”说完便觉自己被肖阳带沟里去了,肖阳是个吃货,有事没事就讹自己一顿,却不代表叶大学神也是个吃货啊。

  意识到不妥忙又找补了一句:“那个,你如果没时间的话就当我……”晓月话没说完,叶陌已经开口道:“有时间。”把晓月后面的话直接堵了回去。

  晓月尴尬的笑了笑,想着自己是不是把时间地点订一下,却听叶陌道:“那周日早上九点,少年宫门口见。”说完挥挥手走了。

  晓月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脑子里就一个想法,是不是自己又误会了啊,这位叶大学神其实蛮亲民的吗。

第143章

  知足常乐

  搬到福顺街之后,离着一中近了,本来能多睡一会儿,但生物钟已经固定,晓月还是习惯早起,早上起来头脑清楚,做什么都更有效率,可以背背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巩固一下有助于上课时更好的理解运用。

  经过初三最后两个月赵阎王的魔鬼训练,以及暑假学习小组不厌其烦的刷题,晓月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就如人体的生物钟一样已经成了下意识的习惯,以至于即便进到都是学霸的一中尖子班,名次竟然能维持在前列,只不过数学依旧是她的弱项,寻常难度的还能搞定,一旦遇到难度太高的,就只能望题兴叹了。

  对于这种挫败晓月很平和的接受了,因为她知道,有些事不是努力或者有金手指就能搞定的,要不然那些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岂不要泛滥了吗。

  就算像叶陌肖阳这样天赋超高,智商碾压同龄人的存在,将来都不一定能成为数学家科学家,更何况自己这个水货了。

  能在尖子班混在前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尤其还是一中的尖子班,这在上一世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而以她目前的水平,即便考不上最顶尖的学府,考个重点大学应该不难,这已经是她前世不可能达到的高度,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么一想便觉得生活其实不只有学习,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让她去发觉体会,毕竟重生一回,怎么也不能亏了自己,想通了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果然知足常乐乃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放松下来的晓月,不再天天跟书本玩命了,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她目前的兴趣是弹吉他看书,当然是除课本以外的书,只可惜这时候网络并不发达,电脑虽然有却是绝对的奢侈品,就算肖阳家那样的条件都没说买个电脑搁家里的,更何况就算买了电脑,网络不发达,一样是个摆设。

  至于手机就更不用想了,这时候倒是有手机,老贾就买了一台,那天搬家的时候还显摆来着,砖头一样又重又笨,都能砸死人,打电话的时候还得把天线抽出来,要不然信号不好,那样子特别滑稽。

  就这儿还把小舅馋的哈喇子流了三尺长,恨不能也弄一台,但修理厂虽赚了钱,让他花一万买台手机,还是有些舍不得,再说也没必要,小舅不是老贾,天天到处跑,他几乎都在修理厂里,修理厂就有电话,买大哥大完全就是虚荣心作祟。

  而对于晓月来说,如果是后世那样的智能手机勉强还说的过去,花一万买个没什么用的砖头除非脑抽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一万块都能买间房了。

  所以方便快捷的电子设备就不用想了,现有条件只能回归原始的阅读习惯,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出一份力也不错。

  晓月决定中午休息的时候去一中的图书馆看看,开学的时候就说了,用学生证能去图书管借书,这样的福利除了一中,别的学校想都不用想。

  晓月本来没报太大希望,毕竟虽然一中的硬件软件都是顶配,但毕竟只是高中,图书馆应该没太多藏书,她只是试着来看看,不行就去市图书馆办个借书证。

  没想到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惊喜,一中的图书馆非常大,整整三层,各种品类的书籍,应有尽有,跟它的外观一样宏伟。

  晓月心情大好,这么一来自己就不用跑市图书馆借书了,只不过她的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因为管理员老师告诉她,只有第一层对学生开放,晓月看过之后,很失望,因为第一层大都是课本相关的教辅类,要不就是那种极枯燥的书,根本没有她想看的。

  她抬头望了望,从书架的类别上就能知道,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在二楼三楼,但管理员老师说了,二楼三楼只对老师开放。

  晓月无奈只能回了教室,想着周日买花之后顺道去图书馆办个借书证好了,反正市图书馆就在少年宫旁边,离着花市不远。

  正想着旁边的叶陌提醒她上课了,这一节是数学课,自从月考之后,因为自己最后一道题丢了分,数学老师就开始盯着她了,大概觉得不该丢分。

  晓月理解老师的做法,知道他是把自己跟叶陌肖阳等天赋异禀的学生同等看待了,认为自己是失误,殊不知这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

  即便无奈也得忍着,毕竟老师是为了自己好,晓月觉得再考几次,等老师习惯了,大概就不会管她了,现在还需好好表现,至少上课必须认真,绝不能让老师认为是不用心才丢分的,是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天赋所限没办法拿到高分,认定了自己资质有限,老师大概就放过她了吧。

  除了数学别的科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也因此,她还能勉强维持在班里前十之列,但这个名次显然并不符合老师的期望,所以晓月能明显感觉到月考之后,班主任跟数学老师都非常关注自己。

  而她能做的就是熬,熬过这段被特殊关注的时期,等老师明白自己不是他们想的那种超级学霸,就算熬出来了。

  除了自己,别人的表现都很正常,开学一个月来,每次周考月考都毫无悬念,第一名是叶陌,第二名是肖阳,自己一般都在第九第十名之间游曳。

  好在杨睿宋刚赵磊因为有些偏科的原因,排在班级十几名,曹娟跟自己的名次有些像,也是第九第十之间浮动,不过是倒数的。

  但曹娟很看得开,说她本来能考上一中都是超常发挥,进尖子班更是全凭那套卷子加持,没倒数第一就很惊喜了,更何况在尖子班倒数,在整个年级也能排在前列,她家里的曹老师跟李老师都很满意,对她的要求就是继续巩固。

  晓月不得不感叹,两位老师的开明,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能养出曹娟如此开朗的闺女。晓月很喜欢曹娟的性格,跟她在一起不用动心眼,很舒服,晓月笃定,自己跟曹娟应该能成为那种一辈子的朋友,有时候她甚至奇怪之前曹娟怎么会跟崔颖好的,两人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崔颖经常趁着下课或午间休息时间来九班找肖阳问题,跟七中九班的时候一模一样,只不过在七中问题是借口,现在是真的不会。

  也是因为崔颖经常来问题,晓月才知道,尖子班跟平行班的差别有多大,卷子的难度都不一样,就崔颖问的那几道,别说肖阳就是自己都手到擒来。

  而肖阳对崔颖仍跟七中时一样,只她来问就会认真讲,颇有几分有教无类的师长气度。

  自从跟崔颖闹翻了之后,曹娟最瞧不上的人就是崔颖,每每崔颖来了就别开头当没看见,跟不认识一样,还不如晓月至少打个招呼。

  只不过,崔颖应该不想搭理自己,但又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她跟自己有矛盾,所以每次脸色都很纠结,晓月只当不知道,下次来了继续跟她打招呼。

  曹娟知道之后笑了很久,说以后她也跟崔颖打招呼,于是崔颖再来九班,不止自己曹娟也开始跟她打招呼了,以至于崔颖的脸色更纠结了。

  然后等崔颖走了,两人凑在一起偷笑,这种感觉让晓月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也回到了十六岁。

  转眼就是周日,跟叶陌约好去买花的日子,令晓月没想到的是,下雨了,是从昨儿晚上开始下的,一直到早上都没停。

  晓月拉开窗帘发愁的看着窗外,忽然想起自己竟然忘了找叶陌要联系电话,如果有电话自己去巷口的打一个过去告诉他,今天买花的行程取消就好了,可现在怎么办。

  叹了口气决定先洗漱吃早餐,却在餐桌上看见了小舅跟小茹姨不禁有些意外:“小舅小茹姨你们没去上班吗?”

  刘正荣跟旁边的小茹姨道:“瞧这丫头上学都上傻了,连咱们去广州的事都忘了。”

  小舅一说晓月想了起来前些日子,小舅还托老贾买了两张去广州的卧铺票,就是今天出发。”

  想到此挠挠头:“我忘了,几点的火车?”

  张小茹笑道:“十二点多才发车呢,不着急。”

  晓晓看了看墙上的挂表才七点,便道:“小茹姨是去广州打货吗?”

  张小茹道:“先去看看,有合适的就打回来,不合适的话就当去长见识了,都说服装这一行广州是源头,咱既做了这一行,不去源头看看,有些说不过去。”说着顿了顿问:“晓晓有什么主意吗?”

  晓月道:“主意倒是没有,不过既然去了源头,不如直接去那边的服装厂看看能不能合作?”

  张小茹一愣:“这么大老远的怎么合作?”

  晓月:“远怕什么,有电话有传真,别说广州就是美国想联系也不成问题啊,既然都去广州,索性就找最源头的货源呗,批发市场的货也是服装厂做的,直接从服装厂进货,肯定更便宜。”

  张小茹道:“可咱的量没那么大,人家会跟咱合作吗?”

  晓月:“ 服装店加上商场里那个精品区,所需的货量已经不少了,更何况小茹姨不是打算再开个分店吗,如此一来量更大,而且是长期合作,对于服装厂来说,多了一个长期要货的客户,能多赚很多钱,何乐而不为呢。”

  刘正荣点头:“晓晓说的是,既然去了就找源头,听说那边有好多服装厂,一家不行就换一家,总有一家能谈成,如果成了,以后可就方便多了,要货的时候只要打个电话过去就行。”

第144章

  郊区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