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67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心里发虚,说话有些磕巴,晓月才不管她这些,直接问:“明天呢,能来上班吗?

  小张愣了愣,有些犹豫,接着晓月就听见话筒里糟杂的说话声,说的是四川话,果然跟她老乡在一起呢。

  大概认为晓月听不懂四川话,说起来一点儿都不小声,偏偏晓月能听懂,这还得有赖于她曾有过一个四川的同事,那位同事有事没事就说四川话,几年下来,晓月不想懂都懂了。

  正给小张出主意,让她明天也别去,现在你老板不是去了外地吗,店里正缺人,你就不去,你老板肯定着急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就让她把你调去商场,不能只调商场,还得加工资她赚那么多钱,就给你这点儿工资也太抠了,就是说的,你帮了她多少,给这点儿工资可不行……

  两个四川人七嘴八舌的撺掇小张,晓月都不用在现场就能知道这两个老乡肯定是看小张找了份好工作眼红,才给她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主意。

  只要有点儿脑子的,都能看出这两个老乡没安好心,偏偏小张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或许不是她没脑子,是被钱迷了眼,认为小茹姨的买买好,有她的功劳,生出不该的贪念,而人一旦有了贪念就成了白眼狼,对一只白眼狼再好也没用。

  小张咬咬牙道:“我,我明,明天还有事?”

  晓月语调仍旧平和没有丝毫起伏:“看起来你最近挺忙的,那就别耽误你的事了,服装店这边你就不用来了,我另外找人,看看哪天你有空过来结算工资吧,就这样。”说完就撂了电话。

  小张举着话筒愣在当场,半天没回过神来,旁边两个老乡忙问:“怎么了,你老板说了什么?”

  小张喃喃的道:“她说不用我去了,让我去结算工资。”

第148章

  想去看看爷爷

  两个老乡不信:“不可能吧,店里不正缺人吗,还有,你不说你老板今儿坐火车去广州了吗,这时候应该还在火车上吧,怎么会给你打电话?”

  小张:“不是茹姐是苏晓月,茹姐的外甥女儿。”

  外甥女?两个老乡对视了一眼:“那不还是个小丫头吗,她能管服装店的事?”

  小张:“你们不知道,她年纪是不大,但比我老板都厉害,服装店她占股份的,所以她算半个老板。而且茹姐很听她的,大事都要跟她商量,她说让我去结算工资,就是真不用我了。”

  到这会儿小张终于意识到不妙了,自己可不是不想干了,是看着商场下货提成高,想调过去多挣钱,跟茹姐说了几次都用话拖着自己,这才闹了这么一出,本想自己一闹,店里正用人,说不得茹姐就应了,谁想竟是这么个结果。

  越想越有些焦虑,不禁开始埋怨自己的两个老乡:“你看你们出的什么馊主意,我工作都没了,这下怎么办?”

  两个老乡对视了一眼,心里暗暗高兴,没了才好,都是一个地儿出来的,凭啥我们就得在饭馆给人刷碗做卫生,你就能有这么个又轻松又挣钱的好工作,大家都该一样才公平。

  人有时候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尤其一个地儿的,更是,现在如愿了,高兴还来不及呢,哪会替小张着急,假模假式的劝了几句,说什么,好工作有的是,这辞了换个地儿说不定更好,又特意吹捧了小张几句,什么长的好看,能力强,又能卖货,到哪儿都抢着要云云。

  几句好话过来,小张顿时信心倍增,想想自己去服装店的时候,就这一家小店,短短几个月,商场又开了个偌大的精品区,老板还去了广州,要不是自己能卖货,哪可能赚这么多。

  自己也没要求涨工资,就想调去商场都不行,合着自己这个元老还不如两个后来的李姐周姐,越想越觉得冤,便哼了一声道:“我明天就去结算工钱,我倒是看看没有我,她这服装店能不能开的下去。”

  小张知道苏晓月是卖货的一把好手,但她是一中的尖子生,就不信她能不上课了,跑服装店来当售货员,就算她想,家里人也不会答应,毕竟谁都知道一中的学生都是大学的苗子。

  想到此,便又拨了电话过去,电话响的时候,晓月正收拾饭盒准备回家,毕竟明天一早还得上学,服装店这边有大李姐跟老娘盯着,也不用担心,刚她观察了一会儿,这位大李姐不仅上手快,人还机灵,能力上甚至比商场的小李姐还强些,最要紧踏实肯干,这样的员工比耍小聪明的小张强一万倍。

  这一收拾饭盒发现就剩一个了,不禁道:“怎么就一个饭盒?”

  刘秀荣道:“那盒饺子我给卞奶奶送去了,她一个人过,不常包饺子,正好也让她尝尝你姥姥的手艺。”

  晓月点头,就把一个空饭盒撞进了袋子里,电话响了,老娘道:“这时候也不知谁还打电话?不会是你小茹姨吧。”

  晓月失笑:“我小舅他们还在火车上呢。”心知十有八九是小张,接了起来:“您好,这里是小茹服装店,找哪位?”

  明明是亲切温和的声音,可听在小张耳朵里,却觉冷飕飕的,再怵头也得硬着头皮道:“我,我是小张。”

  晓月:“有什么事吗?”

  小张:“我,我是想问问,明天晚上六点我过去行不行?”

  晓月:“可以,还有别的事吗?”

  小张:“没,没了。”

  晓月:“再见。”

  见她撂了电话,刘秀荣道:“说什么了?”

  晓月:“她明天晚上六点过来结工资。”

  刘秀荣愣了一下:“怎么这么晚?”

  晓月:“大概是为了等我放学吧。”

  刘秀荣眉头一皱:“这事儿你别管了,我一会儿给她算好了,明天她来了给她就好,高中的功课这么紧,你还是老实在家做功课吧。”

  晓月:“耽误不了多一会儿,如果小茹姨跟小舅在,我才不管呢,可现在他们都不在,小张又是我做主辞的,还是交代清楚吧。”

  刘秀荣想想也觉得女儿出头比自己合适,万一小张来说些可怜话,到时候自己心一软说不准就不好意让她走了。想到此,不禁感叹自己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晓晓倒是跟她小舅一样厉害,想到此忙摇头,自己琢磨什么呢,女儿可是一中的尖子,将来是要上大学的。

  想到此忙把袋子塞给她:“时间不早了,赶紧家去吧。”推着晓月出去,看着女儿骑车走了,才转身回来,跟大李姐把货对明白,也差不多八点了,关了店,又去商场那边看了看才回家。

  留下表姐妹俩一块儿下班,大李姐把表妹请到了家里,丈夫已经做了一桌子菜,小李姐笑道:“哎呦,还没正式上班呢,就摆宴谢我了啊。”

  大李姐白了她一眼:“就是想跟你说说话儿。”然后把今儿在服装店苏晓月三言两语就把小张辞了的事跟自己表妹说了。

  不禁道:“没想到瞧着挺漂亮和气的小姑娘,竟然这么厉害?”

  小李姐道:“当然厉害了,你是不知道,这服装店跟商场的精品区,当初可都是她的主意?”

  大李姐一愣:“不能吧,她才多大,懂这些?”

  小李姐叹了口气道:“这就是天生的本事,她可不光会做生意学习更好,她是一中的尖子生,中考的时候全区第一考进去的,因为这个学校还奖励了三千呢。”

  大李姐倒抽了一口凉气:“三千?这么多?”

  小李姐:“这要我闺女,我睡觉都能笑醒了。”

  大李姐点头道:“怪不得这么果断呢,看她辞退小张就知道多聪明,根本一句废话都没有,反倒是刘姐我瞧着有些犹豫,你不知道当时我真怕刘姐把那个小张留下,那小张一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真留下,以后只怕不好相处。”

  小李姐道:“刘姐心善是个老好人,总觉得小张一个外地人来咱们这儿打工不易,这小张也是自作自受,若是茹姐在的时候,她耍耍心机,茹姐说不定看在情面上能让一步,却偏偏犯到晓月手里,这小姑娘年纪不大,办事可绝不含糊,所以今儿她过来一问,我就知道小张这回踢到铁板上了。”

  说着又不忘嘱咐表姐:“你可得好好干,别跟小张似的犯糊涂,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你说一个给人打工的凭啥拿捏老板啊。”

  大李姐:“这个还用你嘱咐,我这情况你也知道,往哪儿找这样的好工作去,工资高,老板人又好。”

  小李姐忽压低了声音道:“今儿我跟你透个底,听茹姐话里话外的意思,明年打算开服装厂,你说一旦开了服装厂,咱们可就成了老员工了,先头下岗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这命太不济了,怎么人家单位都好好的就我下岗了呢,可现在我觉着这说不准是老天给我的机会,就凭茹姐这一家子的人性,只要踏实干,别耍心眼,将来肯定亏不了咱。”

  大李姐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提姐俩这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且说晓月家来吃了饺子才想起自己弄回来的名品牡丹,提着去院里先前辟出的花圃,照着老首长教给自己的法子,用铲子挖坑把块茎埋了进去,老首长说种下就不用管了,它们会在土里默默吸收养分,到明年开春才开始生长开花。

  种好了牡丹,晓月忽想起叶陌那把伞,进屋去撑开搁在屋檐下晾着,明天好拿去学校还他。

  收拾好,翻开书开始预习明天要讲的课,脑子里却有些乱七八糟的,不是因为辞了小张,而是今天去的疗养院,那一片实在很有潜力啊,只可惜自己也不了解现在的政策,不知道那边的地卖不卖?如果卖该找谁,如果不卖是不是可以租赁,如果能租个四五十年也相当于买了。

  想着这些,根本看不下去书,索性收起书本,上床睡觉,躺下倒是不想疗养院的事了,却又想起今儿见的那位老首长,叶陌的爷爷。

  那样有风度有气质的一位老将军,年轻时候该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呢,想着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如松如竹的身影,晓月不禁摇摇头,应该不会吧,叶学神太斯文了,欠缺了老首长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霸气。

  或许这也不能怪叶学神,毕竟那种霸气是从尸身血海里杀出来的,战争的残酷跟艰苦不是他们这些在红旗下安逸成长的后辈能想象的,正因如此,老一辈的他们才更值得敬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如今人民安逸生活的奠基石。

  爷爷也是当过兵的,而且爷爷的年纪跟老首长差不多,会不会爷爷跟老首长是一个部队的呢?忽然有些想爷爷了,或许下周日去大树胡同看看爷爷,毕竟爷爷还是挺疼自己的。

  想的太多,睡得有些晚,以至于早上差点儿迟到,得亏离得近,出了福顺街走五十米就是一中大门,就这儿还是踩着铃进的教室,刚坐下叶校长就来了,今天第一节 是语文课。

第149章

  叶校长的煽动力

  叶校长倒是没找自己,但班主任说放学后开班会,晓月不禁微微皱眉,今天跟小张订好了六点得去服装店,本来一中五点放学,从这儿骑到服装店大约二十分钟,六点之前怎么也到了,谁想得开班会啊。

  班会的主题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参加诗词比赛的事,也不知需要多久,如果时间长,自己肯定六点到不了。

  想到此,便趁着午休时间出去给服装店打了电话,让老娘先把工资算出来。

  之前开班会只有班主任在,且大都是说明主题就坐在旁边不再参与,全程由两位班长主导,也就是叶陌跟肖阳。

  这两个人能力非常强,而且很有默契,只要往前面一站就让人没来由的信服跟随,认识了这两位之后,晓月才相信,有的人天生就是领导。

  但这次班会显然比前几次要郑重的多,不止班主任来了,叶校长也在,并且由叶校长亲自动员,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此次的诗词比赛,且具体介绍了赛制。

  晓月这才知道,原来诗词比赛是全国性质的,先在学校内选拔然后然后是区里比赛,最后全市,选出五个人参加全国的比赛,每次比赛都设一二三等奖,除了奖金证书之外,如果能在全国赛中获得一等奖,会得到高考加分,以及知名高校的优先录取资格。

  晓月目光闪了闪,奖金估计不会太多,但高考加分以及优先录取名额,太让人动心了,本来自己就有兴趣,加之如今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或许可以试试。

  说完赛制之后,叶校长颇为幽默的道:“诗词虽在我们课本中占比不多,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可怀古喻今,抒发胸臆,亦可描摹我们大好的河山画卷,诗词中不仅有千古传唱的动人爱情,也有鲜活的社会生活,正因如此才能历经岁月流逝,时代更迭,依旧熠熠生辉,希望同学们能踊跃参加,即便不能取得名次,以诗词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旅,也是不错的体验。”

  晓月由衷的佩服叶校长,太有煽动力了,这几句话说的自己这个心理的老阿姨都热血澎湃。

  叶校长动员之后,叶陌肖阳两位正副班长,便把已经准备好的报名参赛表发了下来,然后竟是曹娟第一个填好交上去的,见她如此积极,晓月忍不住替她默哀,这丫头到底知不知道,这个表一交代表着得背多少诗词啊,她不会以为就语文课本上那几首就够了吧,据自己所知,她可是最不喜欢背课文的,尤其古文诗词一类。

  曹娟之后陆续都上前交表,晓月却没动笔,忽然有人敲了敲她的桌子,晓月抬头:“叶校长。”

  叶校长温和的看着她:“怎么不填表。”

  晓月笑了笑:“填,这就填。”说着几下填好了表,看着她填好了交上去,叶校长才离开。

  看起来叶校长非常看好自己啊,晓月忽觉压力山大,就算自己有金手指,可是全国范围的比赛,牛人多了去了,自己这水平能行吗。

  算了,表都交上去了,想这些有的没的也晚了,反正尽力呗,能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班会开了半小时,结束后,晓月拿起书包就跑了,曹娟本来还想过来跟她说话的,谁知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人了,不禁道:“干嘛这么急着走?”

  叶陌道:“中午她出去给服装店打了电话。”

  曹娟:“哦,我想起来了,小舅跟小茹姨去了广州,这些日子服装店都是阿姨帮忙盯着,估计晓月不放心吧。”

  肖阳微微皱眉:“都高中了,学习更重要,她的成绩都下滑了。”

  赵磊道:“听我妈说,小茹姨那个服装店有晓月的股份,如今小茹姨去了广州,她是应该帮忙的,不过影响了成绩,的确有些得不偿失。”

  曹娟忍不住道:“哎呀,你们要求也太高了,晓月不就数学稍微欠缺一些吗,就算如此依旧名列前茅呀,保持这样的水平,什么大学考不上。”

  杨睿瞥了她一眼:“你以为晓月是你啊。”

  曹娟不干了:“你有脸说我,你也不怎么样?”

  宋刚无奈:“我说你们俩能别天天掐吗。”

  两人同时瞪他:“又没掐你。”

  宋刚忙举双手:“好,好,算我说错话了,二位请继续。”

  曹娟看向叶陌:“叶学神你怎么不说话。”

  叶陌道:“晓月又不是孩子,她知道自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