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77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四套屋子,洪大牛等汉子商议后决定一套套的盖,大家一起,而不是各盖各的。

  毕竟有的人数多有的人数少,像上梁木这些必须好几个人配合,还有很多琐碎的事,人员分的越散做的活越杂也就越慢。

  最后十八个汉子,年岁大的八个负责挖地基,打地基,另外十个两两一组打土坯。

  一组一天能打七八百块土坯,五组靠近四千块土坯。

  土坯不比砖,它一块比砖大多了,能抵好几块甚至十几块,垒起来也比砖块快多了。

  材料准备齐全的话,二三十个人同时开始,一套三间屋子的土坯房两三天就能盖好。

  洪满仓洪满库他们一群人又是不惜力的,干起活来积极卖力。

  在后面李大妮二妮五个妇人加入后,汉子们又抽空外出运回灰瓦。

  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四套新土坯瓦房屋子盖好。

  搬家没有太讲究黄道吉日,只简单挑了个好的双日子,洪大牛等人一大早就起来忙活搬进去。

  其它三家都有妇人,早早的收拾好家里,只有洪大牛一人带着满仓满库两个儿子。

  好在三人都不挑,有啥吃啥,只要能吃饱就成。

  三人也会简单的煮面糊糊和做馍馍饼子,菜地更是会打理,生活不成问题。

  水清一大早也起了,和范进商议给四户人家分配粮食。

  “大米给多了的话,显眼是显眼,但是商城上小米豆类等粗粮可比大米白面贵多了,花贵的钱吃差的,怎么想怎么亏。”

  可全给大米也不行啊,还必须要少给才行。

  范进温润的脸上也满是不解。

  他从来没弄懂商城,怎么小米苞谷甚至黑面豆类会比大米白面这些精粮贵?

  尤其豆类,一斤贵了还不是一星半点,那是翻了好几番了。

  “之前村子上好多人不是用苞谷面和我们换土豆种么,咱们多多买些苞谷面吧,就说是之前村民来换的,多出来吃不完。”

  水清说村子上人的苞谷面在商城上属于‘有机食品’,要是花钱买的花平摊十多元一斤,不是有机的只要两元多一斤,比白面贵是贵了些,但起码差距不是太大。

  苞谷面也比黑面好吃多了。

  “大米和白面说是之前囤的,他们来的头一年吃好些养养身体,再添补些土豆小米苞谷面,搭配着应该不算太打眼。”

  水清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别人送人是担心大米白面不多不好看,他们是担心大米白面太多太显眼,一样愁人。

  两人斟酌着定好每户人家的粮食数量,进了库房。

第244章 给他们吃不觉得亏吗?

  水清一直秉承着狡兔三窟的理念,又跟仓鼠一样各种囤囤囤。

  除了商城里买了储物箱存储贵重物品,家里的库房也有好多个。

  主屋卧房内室里放的是零碎银子、布料、饰品这些值钱的东西;

  厨房旁边隔的小屋子上方挂的是熏肉、腊肉腊肠、咸鱼等肉类,墙上木架子上摆放的是木耳、香菇、蘑菇、晒干的蔬菜瓜果等干菜,地上则是一筐筐鸡蛋以及一坛一坛又一坛的泡菜腌菜。

  新鲜肉天热的时候一两天吃完,天冷的时候三五天吃完,视能存放的时间而定。

  院子靠近前方大库房存放量大的土豆。

  靠近主屋西侧的三间屋子,最外间存放黄豆、红豆、绿豆、黑豆、小米、苞谷各种杂粮粗粮,另外两间则是用来存放大米和白面。

  这三间屋子的钥匙只有水清和范进有,只有他俩能自由出入,平日里厨房没米或面了,也是两人其中一个去拿。

  每每范进‘买了粮食’回来,也是两人负责下货搬进去放好。

  做这一切当然是为了好随时从商城买粮食添加进去,别的都不重要,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饿肚子的时候首先想着的也是能吃饱饭就成。

  如今库房里还有多少粗粮、多少大米和白面只有水清和范进两人知晓。

  两人进了库房后,范进随手将库房门关上并上栓。

  屋子里顿时昏暗了一些,不过不影响查看。

  水清边看边说道:“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一年就是三百多斤,洪大牛一家人数最少,三口人一年的量按照一千五百斤给吧。

  三百斤大米、两百斤白面,五百斤苞谷面,两百斤土豆两百斤小米,剩下一百斤黄豆,其他家也按照这个比例来,成不?”

  他们自己开了菜地,她去看过很大很大,反正这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只要人勤快,半个月后估摸就有菜吃了,几个月后的菜更是吃不完。

  正好一部分菜地用来种土豆,年底收获的添补到明年吃,明年再继续种上两季,配上大米白面吃上一两年都有可能。

  红豆绿豆之类的需要加糖才好吃,发豆芽当菜他们舍不得,还是黄豆最值当,能炒着磨成黄豆粉当干粮或者磨成浆做成豆制品。

  家里原本有两个石磨转盘,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前几日将大的那个放到他们那边,他们那边人多自家人少,大的经常用不上。

  这样以后他们磨个粉啊浆的,就不用将粮食搬到这边院子里,磨好了再搬回去,省下来回奔波的时间和力气。

  范进没有任何意见的直接同意:“可以。”

  肚子里没油水的人大多能吃,一上来总感觉吃不饱,头一年水清多分些粮食是对的。

  水清开始从商城买粮食。

  范进负责将粮食归拢整齐,一户一户的分类好,一直等买好了才打开库房门,一袋袋往院子里搬。

  四户人家的数量不同,但最少的也有一千多斤了,待会让他们自己来用板车拉回去就行。

  每堆粮食旁边还有熏肉一条腊肠五节,菜油一大坛,熬好的猪油一大坛。

  肉不多,油却很多,因为两人发现除了五个妇人不会水外,汉子们都会水并且捞鱼捕鱼也很擅长。

  山水村山多水也多,水清一家子皆不会水更别提捉鱼了,之前能吃上新鲜鱼全靠李湖玉,如今李湖玉不在自家也不缺鱼吃全是靠那十多个汉子。

  鱼是荤菜,很有营养,不过烧鱼需要油,所以多多的送了油。

  范进通知四户人家过来领粮食时,四户人家个个欢喜的不得了,对着范进谢了又谢拉着板车跟在他身后过来主家院子。

  李大妮看着当家的拉着板车去运粮食了,喜悦的对上二妮叮嘱:“这段时日跟着夫人吃大米白面,别把嘴养刁了,往后吃以往的黑面也得快速适应知道不?”

  她们是姐妹俩嫁兄弟俩,倒省了妯娌纷争。

  李二妮听话的点头:“姐你放心!我心里明白着呢。

  大米白面能吃上那些日子就很不错了,还想着往后也能吃?黑面能吃饱就不错了!”

  当家的回来说过了,白家庄的人现在黑面都要省着吃,野菜野草多多煮了一锅炖才能勉强混个肚子饱,而外面的灾民连这都没吃的!

  她哪能不知足。

  其他人家也是如此,做好了吃黑面的准备。

  前面跟在东家后面吃上精细粮食那是东家好,但他们原本就是吃黑面的命。

  等晌午自家开火后,往后日日餐餐黑面能吃饱已很好。

  跟在范进身后去主屋院子拉粮食的汉子们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送货的这些日子,吃的都是白面做成的炒面,真的太香了!

  可在白家庄他们吃的是野菜野草糊糊,稀汤寡水没油又少盐,那时候想的是能黑面吃个饱也很不错。

  又想到东家有土豆,土豆比黑面好吃,要是东家给他们土豆那就更好!

  金牛银牛说他们家的土豆夏天的时候晒过一批土豆片,泡水后炖上出锅时挑上一勺猪油,老香老香了。

  猪油他们没有也不敢想,不过炖土豆他们在主家吃过,要是能吃上炖土豆.....

  当看到院子里一堆堆的粮食以及听完主家的介绍后,汉子们惊在原地。

  “有大米还有白面?”关键还几百斤!这节省着吃,不得吃上两三年啊。

  不,他们长这么大也没吃到几百斤的大米白面!

  “菜油还有猪油?”还是那么一大两坛子,夫人说他们人多,怕是要节省着吃,可以往他们家里人更多,也只有一葫芦油而已,这里却足足两大坛。

  夫人还说烧鱼需要油,而肉类少了,只能靠猪油补充。

  可粮食旁边还有一大块熏肉和好多香肠!肉类哪里少了?

  猪油更是好东西,以往庄子上只有庄把头家才有,如今他们也能吃上了,甚至还有一大坛子!

  四个汉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冒出的念头是:他们配吃吗?

  这么多的好吃食,给他们吃不觉得亏吗?

第245章 他们岂不是最危险?

  水清倒是没觉得亏,她也不觉得大米和白面他们不配吃。

  食物本来就是吃的,只有浪费和糟蹋了才可耻。

  而眼前这些人,他们更是实实在在吃进肚子里,一点也不会糟蹋和浪费粮食,这才是最好的对待。

  她看向面前的四个汉子,例行叮嘱:“这些粮食还是水灾前囤的,水灾过后粮食涨价运回来也很打眼,你们搭配着吃,吃上一年应该不成问题。”

  洪满仓声音激动:“夫人放心,我们明白!”

  大米和白面哪能搭配着吃?那是要节省再节省才行啊。

  可不能一上来就嚯嚯没了。

  其他三个汉子也猛点头,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紧张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们分出去单独开火吃饭了,夫人还给分了这么多的大米白面,这是真的为他们着想!

  现在菜地里的蔬菜虽然不算多,但家里人和村子上人相处的还不错,她们会时不时送些自家菜地的菜过来,过没多久自家菜地上的菜长成能续上。

  这些粮食一开始吃的多,后面配的菜多,粮食就能节省下来许多。

  夫人说吃上一年不成问题,他们觉得这完全能吃上一年半,那土豆据说产量特别高,种上说不定能吃上两年!

  四人本以为东家只先给一两个月的粮食,以后每月来领,没想到东家一上来就给足了一年的量,一车根本拉不下,只得先搬一部分拉回家。

  在家里等着的李大妮李二妮,看到回来的板车,连忙上前帮忙搬粮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