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12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范香是范七爷家最小的女儿,一脸纯真的接着道:“我听我阿爹叮嘱我几个哥哥,让他们卖力干活,不许偷懒,说盖好了药材坊就能盖书舍;

  等书舍盖好了,我那些侄儿侄女都能识字学算术,以后哪怕不能选上当账房,识字识数总归是好的。

  我几个哥哥可卖力了,就连我还没成婚的六哥都激动的恨不得连夜盖好!”

  六哥说了,现在他虽然还没成婚,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有媳妇了,再后面有了孩子,他得提前为孩子打算!

  书舍盖好又不会跑,有范二堂哥教村子上的孩子们,以后他们山水村就会越来越好。

  许婷直言直语:“我觉得吧也有上次付工钱的缘故,按天算工钱当然不会太卖力啊。”

  说完不好意思的咬了下唇,低下头去。

  上次挣银钱的貌似有她爹爹和三叔,真是羞愧。

  水清不在意的笑。

  大家畅所欲言的氛围很好,她不会因为哪个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上纲上线,弄的场面尴尬。

  尤其许婷这女娃娃话里话外已经开始维护她了。

  秦怡林忙了一上午,下午略微清闲了,笑呵呵插话道:“拉砖瓦是要出大力气的活,谁不想着休息会?这次属实是不嫌苦不嫌累,超常发挥了,我觉得吧,不是上次偷懒没卖力,而是这次大家伙更卖力而已。”

  一番话既保全了所有人的颜面,又突出了汉子们对此事的重视。

  原本羞愧低头的许婷等人面色松缓,朝秦怡林投去感激认可的笑。

  丁婶真好!药材坊的氛围真好。

  水清心中给秦怡林点了个赞,总觉得秦怡林这手艺和情商,不该屈居在小小的一个穷苦村子里。

  她要是想的话,怕是金陵城也能有一席之地吧。

  “不过说句实在的,你们有没觉得咱们村子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比以往勤快许多?”吴婶子听完忙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还以为只有我家里人变勤快了,听吴婶子这么一问,想一想除了那两家,所有人家都变得特别勤快!”

  那两家不用明说,在场的人都知道是谁。

  “何止是勤快,我阿爹阿爷他们脸上笑容多了许多,阿娘骂人的次数都少了哎。”

  “我家的是来去匆匆,像是每天有干不完的活,不过想想也是啊,从去年开始捡菇子,给水清姐家盖屋子,盖完又给自家盖,然后囤柴;

  过了年后养兔子,上个月兔子卖了能变成银子,原本割草料都是家里谁有空顺手做的事,现在家里专门拨出人手来负责草料,囤了许多嘞,生怕兔子断粮了。”

  “对对,我家也一样,不夸张的说,我没吃的不要紧,但不能短了兔子一口草料!真是人不如兔啊。”

  “哈哈哈,谁让你没兔子值钱。”

  “我也没兔子值钱。”

  聊起这个话题,干活的人明显有一箩筐的话要说。

  个个兴高采烈的发表想法,院子里热闹非凡,聊到后面风向渐渐变了。

  “说起来,咱们的好日子多亏了水清,没有她,那些菇子咱们年年捡,也不过是多了一道野菜而已。”

  “是啊,我以往捡菇子,想着的是菇子比蔬菜好吃,但这两年每捡一朵菇子脑子里就蹦出这是大米、这是猪肉、这是鸡蛋,喜爱的不得了。

  如果没有水清,换不成这些东西,捡的菇子只是一道野菜,哪有这么喜爱呢。”

  菇子是鲜美,可饭吃不饱、油水不够的情况下,再鲜美也没用,她们更想换成管饱的食物。

  “咱们以往也不懒,一直在干活,只是一年从头干到尾,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干劲十足是因为努力干活日子就能变好,而这能变好都是因为水清!”

  “对对!还有她家那口子。”

  秦怡林走到水清面前,难掩笑意,压低声音道:“看看,你在村子上人心中地位多高啊,范进都成了你家的‘那口子’了。”

  她还是‘丁婶’‘丁家的‘’丁夫人‘,水清除了范家人,其他人称呼她水清姐水清嫂子,比她的好多了。

  哎,看来她还得更加努力才成。

第299章 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水清以往在华国时,被人称呼名字,那就是最正常的一件事。

  来到这儿后才知道嫁人的妇人想要有自己的名字那真是艰难无比——娘家强大也可以,例如公主,或者下嫁的权贵千金。

  但一个朝代能有几个?大多数只是寻常普通农家妇人。

  在听到秦怡林的话,她竟然听出其中有几分艳羡,不过也能理解。

  “往后咱们村子的女娃娃都会有自己的名字。”一个认真对待的名字。

  秦怡林一愣,深深觉得自己的格局小了!

  她还在在意自己名姓,水清已经想到整个村子!

  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是整个村子上百人,而她一点不怀疑水清能否做到,她只觉得她一定能做到,甚至会做的很好很好。

  “好,咱们共同努力。”

  ·

  范进带着人,已经将泉水到药材坊经过的路线初步确定出来。

  李武走到山上,看向山脚下说道:“咱们先把沿路的杂草杂树石头清理干净,然后挖个沟渠出来,沟渠里面再铺上竹筒引水,估计七八天差不多能挖好。”

  不挖沟渠的话,刮风或者有小动物将竹筒晃动离开原处,水就引不下去。

  水断了,药材没法清洗,后面蒸啊泡制啊都需要水,没水要去远处一桶一桶拎回,那一天不得少做好多活,多浪费时间和体力。

  这个沟渠不需要多宽多深,能容下竹筒就成,他们有好几个人,一个人负责一段路,七八天绰绰有余。

  等七八天后,药材坊估计也能盖个七七八八了。

  “杂草好清理,杂树砍了就是,就是树根挖起来麻烦了些,不过咱们好几个人一起挖应当也不是难事,就是怕石头,小石头尚可,就怕大石块。”冯大看向山脚,有丝担忧。

  之前在庄子上,原东家也想过从麻鸭湖水库单独挖一道沟渠引水过去浇灌庄稼,这样就不用和其它庄子上的人抢水了。

  他们庄子人多汉子亦不少,利用农闲的时候挖沟渠就算一年挖不好,也能两年、三年、四年,东家有的是时间可以等。

  所以在庄把头的带领下,他们开始挖沟渠,前面好好的,一直挖,断断续续挖了一两年快到山脚下了,他们都很激动。

  想着以后再也不用抢水了。

  结果,遇上了一块大石头,他们开始想着绕过去就好,挖着挖着发现是一块不知多长的巨石,匍匐在地下,挖不起来绕不过去。

  沟渠只能放弃,辛苦了一两年的成果没了,庄子上的人都无比沮丧,主要是希望也没了。

  冯大洪大牛也想起了这件事,沮丧的低下头。

  山上石头多,东家的山虽矮,但矮也是山,他们一路走来,发现大大小小的石头也不少。

  明面上的石头看得见摸得着不怕,搬走运回山下还能给屋子打地基,可怕的是地下埋着的。

  “爹,说不定没呢,岂不是白白担心了?”洪满仓低声道。

  “咱们往好的一面想,而且咱们挖的沟渠浅,总不至于运气那么差吧?”洪满库也压低声音劝。

  他就不信他们庄子上出来的人运气那么差!

  挖一道沟渠碰上巨大石头,挖两道沟渠还能遇上石头!

  冯大冯二想的则是,遇上石头了绕开就是,总归不能这个也绕不开吧。

  东家这山,它也不高不大呀,没法和麻鸭湖两旁的高山相比,山上的石头自然也没法和麻鸭湖的石头相比!

  庄子上出来的汉子各自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握着铁锹锄头的手掌紧了紧,双眼蹦出昂扬斗志。

  相比之下许老三就轻快多了,开玩笑道:“没事,真遇上了大石块,正好搬回去当房子地基。

  要不就放在村头当镇村之宝,正好咱们村子还没有。”

  李武没许老三不着调,不过也没当回事,石头嘛,遇上了挖出来就是,埋的太深不好挖,那就绕道。

  总归办法比困难多。

  第一天结束后,砖瓦运来了一小半,一天两趟,估摸着再有个两三天足够了。

  药材坊十多间屋子耗费砖瓦最多,尤其地面要铺上粗砖,干净易打扫,泥土地面踩踏结实了平日里尚可,一到下雨天差距特别明显!

  一踩一脚泥,一走带起一片泥点子,山水村雨水丰沛,可不得提前预防一步到位么。

  书舍只有三间正屋,加上一间厨房一间柴房,一天拉回来的砖瓦就够了。

  打地基的也有十多个,今日初步将排水沟渠挖好了,明日分一半人出来上山运石块一半人挖地基,后天两批人对调过来,谁也不说谁。

  用石头填地基,坚固且省钱,还能将山上的石头一点一点的清理干净,所以村子上人屋子地基都是从各自山上找的石块。

  累点也甘愿。

  药材坊的工人们神采飞扬的下工了,劳累了四个来时辰,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热热闹闹的就把活干了。

  尤其神奇的是,以往干了农活回家,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但今日下工,她们却一点没感到饿,这难道就是油水充足?

  不,不全是,洗刷刷和农活不同,毕竟不是体力活,没耗费太多力气,所以才让她们感觉不是太饿。

  赵兰想到药材坊可真适合女子。

  她看向周边的姐妹们,提议:“咱们也种药材吧,地虽然不够,但能开荒,家里的汉子们等种好冬小麦后不就歇着了么?正好去开荒种药材!”

  “我听水清姐说了,何首乌春秋都能种,咱们这个秋季种上,明年秋季就能收获了,药材多起来,咱们药材坊不就更加红火吗?”许婷凑上前分享消息。

  吴婶子感慨:“收获的药材卖给水清,家里人有活做,还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她们现在只想着壮大再壮大药材坊!

  像水清说的,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一群人喜滋滋的探讨着,只见最前面的人看到迎面走来的人影,脸色立马变了。

第300章 母鸡有了还怕没鸡蛋?

  傍晚放工的时辰,夕阳斜斜照着,还有不少亮光。

  村子上的人家大多趁此机会烧饭,赶在天完全黑透之前吃完晚饭洗漱好上床睡觉,毕竟天黑了后做啥都不方便,灯油贵,他们也轻易不会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