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13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正是做晚饭的时辰,范母过来做什么?

  明明昨日已经过来了一趟,范进拒绝的那么明显,水清也没松口,大家伙都不待见她,咋今日又来了?

  “哎呀,范大娘,您老咋过来了?”赵兰笑眯眯迎了上去,扬起嗓门大声的喊道。

  队伍后面的人听到后,立马闭上嘴,不再吭声。

  山药村子上人或许不知道是什么、值不值银钱、值多少银钱,但何首乌村子上上至老者下至五六岁小儿都知道是个好东西!

  能卖银子的宝贵药材!

  毕竟之前村子上的人发现过一株年份特长的,一棵就卖了二三十两银子呢。

  那可是二三十两银子,要是让范母知道了小儿子家的何首乌用筐子装,那不得闹翻天啊。

  哪怕年份不长没法一棵卖二三十两银子,但年份短的一棵也有好几百文,之前村子上其它人家也挖到过数次何首乌,对于何首乌的价格村子上多少了解一些。

  她们知道,范母自然也知道。

  难怪今日何首乌一搬来,丁婶就让她们回去后要有选择的说,可以和家里口风紧能做主的大人说,但孩童得瞒着。

  现在她们终于明白什么意思了!

  之前不知道是谁多嘴,让范母知道了药材坊的工钱,才有了昨日的那一顿闹腾,差点这么好的活计就没了。

  瞒着,必须瞒着!

  范母正眼都没瞧赵兰一眼,脚步径直往前走,冷冷的哼了声当做回应。

  这些人都在她儿子家干活,给工钱的那种,按府城大老爷府上算,她们和下人没啥区别。

  捧着她对她笑脸相迎是她们的本分,算她们识相。

  赵兰也不恼,脸上挂着笑又凑上前去问道:“范大娘您饿了没?要不到我家去吃个晚饭?”

  吴婶子跟着笑道:“到我家吧,还能唠个嗑。”

  也让水清一家子安安静静吃个晚饭。

  “不用,我去我儿屋子里逛逛,顺便唠唠嗑!”范母脚步不停。

  这些人以往可从来没这么大方,无非是今日在她儿子家干活挣到银钱了才来巴结她,换以往她肯定很高兴,但今时不同往日,她有重要的事要办!

  “嗐,没啥好去的,范大娘你是不知道,那院子里全是泥巴和水,弄得可脏了,都没地方下脚,你去了还不得把你的干净新布鞋面弄脏弄湿啊。”许老三媳妇黄桃看了眼范母的布鞋,咋呼呼嚷嚷。

  她们放工前将院子地面洗刷的可干净了,连青石板缝隙都用竹刷子刷了好几遍,不得不说铺了地砖的院子就是好打扫,干干净净的光是看着就舒坦。

  范母往前跨出的脚步停下,眉头一皱迟疑起来。

  村子上人穿的都是草鞋,只有自己穿的布鞋,这是她和村子上妇人的差距!尤其今日穿的还是前几日新做的布鞋,她可宝贝仔细了,要是被那些泥啊水的弄脏了泡坏了,想想就心疼。

  黄桃一看有戏,接着劝:“您老啥时候不能去,何必趁着第一日开工又脏又乱的过去?

  再说了,你有事可以问咱们呀,咱们必定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你,谁敢瞒着你?”

  范母眼珠子动了动,嗯了声,挑眼发问:“好,那我问你们,那些都是啥药材?是不是特贵?”

  “我们哪里认得出来是啥药材?不过就是些树根杂草野果子之类的东西,反正放在野外我看到了肯定一脚跨过去,都不带正眼看。”

  “贵不贵的不好说,要是特贵不就直接卖了?我听丁婶的意思是只有炮制好的才值钱,可能值钱的是丁家的手艺?”

  范母心里泛起了嘀咕,咋听起来丁家人比自己儿子还厉害?

  这事难道是丁家人做主,所以昨天儿子才没法答应让他大哥一家子进药材坊帮他忙?

  “那丁家的还不是听我儿的使唤,有啥子了不起。”

  “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今天一整天都是听丁叔丁婶指使,让做啥做啥,而且丁婶说了他们不拿工钱,既然不拿工钱,那就和咱们不一样啊。”

  “水清姐说过,这些药材都是丁叔丁婶认出来的,不然她们也不知道,只当树根野果子去了。”

  “话说丁叔丁婶真是厉害,我都想请他们去我家山上看看有啥子药材没,可惜我和他们不熟,不好张这个嘴。”

  “对对,我也是,咱们山上要是有药材,哪怕不是金贵值钱的,也比只能打柴强吧?”

  范母听着听着内心一万个后悔。

  听这意思也就药材坊在他儿子这块地上,值钱的不是那些药草,而是丁家的手艺?

  那她之前那么坚决的反对丁佳佳和大孙子岂不是错的离谱。

  她要是不去丁家闹,如今这些富贵不就妥妥的是大儿子一家的吗,要是金孙孙娶了丁佳佳,丁家夫妇变相的替她金孙孙干活!

  深吸一口气的范母想到昨天二柱三柱回来说送丁佳佳回家,不晚不晚,只要老二或老三其中一个娶了丁佳佳,让丁和礼秦怡林上自家山上找药材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药材坊的活是鸡蛋,而丁家是母鸡,娶丁佳佳入门,母鸡有了还怕没鸡蛋?

  想通了这层关系,范母已经没心情再去二儿子家,她要回家去和几个金孙孙说这件喜事!

  看着范母一脸喜色的回了,赵兰泛起一股不安,嘀咕道:“范大娘咋这么轻易就回了?”

  “今日是消停了,但我总觉得后面还有的闹。”吴婶子叹了口气,神情担忧不乐观。

  水清往后的日子怕是没有清净的了。

  李田田张小草等还没成婚的姑娘瑟瑟发抖,水清姐未分家时任劳任怨任打任骂,没得到范大娘喜爱;分家后持家有道还能挣银子,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儿女甚至侄女也教养的很好,饶是这样,范大娘依然隔三岔五的过来找事,虽然没得到什么,但添堵怄气了啊。

  她们没水清姐的本事,碰上个厉害婆母.....糟心日子不敢想。

第301章 根本没法比

  赵兰回家后抓了把上次大伯哥采买回来的糖,给几个孩子一人一颗打发出去玩。

  自从村子上的围墙建好后,孩子们在外玩她们就再也不担心了,以往还会担心孩子们跑远了、在山上碰到野物受伤或者去河里湖里玩水,有了围墙前后门都有人把守,只能在村子里玩,安心的不得了。

  孩子们得了糖球,蹦蹦跳跳去找玩伴,则开心的不得了。

  等出了院子门,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出来了,村子里土路小路哪哪都是追跑嬉闹的孩童。

  看着孩子们全走了后,赵兰关上院子门,转身进屋对上一家人激动的问:“爹,大哥大嫂,你们知道那药材是啥吗?”

  “管它是啥,只要挣银子就成了。”

  “再说了,水清不是说咱们想种的话去她那领种子,只不过她也没太多种植经验,要是不放心的可以等来年再种,咱们家不是说好了明年种么?”

  主要是他们家今年实在太忙了,土豆种好又要种冬小麦,等冬小麦种好就要盖猪圈养小猪崽,鸡鸭鹅、兔子、猪,田里地里家里,就六个劳力,实在腾不出人手去种没种过也不知收成的药材。

  “粮食和牲口多重要啊,这两样不能丢,等这批土豆收获了,咱们多多的做些土豆粉出来存储,至少好几年的粮食有了着落,冬小麦收成后能卖银钱,那些土地折腾也没事。”

  哪怕药材一无所获也不慌,至少有吃的,肚子能填饱。

  老村长安静的听着儿子媳妇们讨论,没急着说话。

  赵兰急的一脑门子汗,哎呦了声,一开口嗓门大了些,又急忙压低道:“你们要知道是什么药材,绝对不会想着种冬小麦卖银子!”

  水稻和小麦属于精粮,她们家种的舍不得吃除了给读书的大侄儿留一些,剩下的全部卖掉,换回些苞谷面再加上地里的苞谷磨成粉,也够一家人吃了。

  就这已经是村子上独一份的吃食。

  她们家的田多,家里人又勤快打理,一季水稻一季冬小麦,精耕细作一亩地一年能有近一两银子的收成,在整个广宁府这个收成都算的上好。

  可一亩地一两银子的收成,在何首乌面前不够看啊。

  如何比?根本没法比!

  王桂芬笑道:“急死我了,你倒是说说是啥子药材,值当你这么激动不?”

  “是啊,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听听。”

  张慧打趣:“我倒要瞧瞧这药材有多金贵,能让你激动到舍得拿糖打发孩子们。”

  “咱们有了兔子这个进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你咋还能如此激动?”李强看着自个媳妇,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赵兰白了当家的一眼,不理他,对上公爹说道:“是何首乌!”

  话一出口,屋子里响起一片抽气声。

  接着听取哇声一片。

  “何首乌?”

  “你确定?”

  “怎么可能?我没听错?”

  李文三兄弟嘴巴半张,好一会没反应过来。

  “我的老天爷,竟然是何首乌!想不到是何首乌。”王桂芬说出在场人的心声。

  “是啊,我也没想到竟然有何首乌,但转而一想,爹年轻的时候不也挖到过么?这说明咱们这儿适合何首乌生长。”赵兰很满意现在的气氛。

  再也不是她一个人激动了吧,甚至他们比她激动多了!

  哈哈哈,好歹她也是经过了一整天消化。

  老村长想到他年轻时挖到的那株何首乌,当时他怎么没想到收集种子种呢?倘若种成功了,是不是山水村家家户户已经富裕起来...

  李强脸上的震惊还未平歇,连忙问道:“那还有两种是啥?还能种不?”

  赵兰一扬下巴,仔细讲了一遍:“山药要到明年春天才能种,陈皮得要树苗才行,但何首乌秋季可以种,咱们还能赶上趟,水清说可以去她那领种子,但她不保证收成,各家各户自己拿主意,愿意就成。”

  最后问道:“咱们家种不种?”

  “种!当然种!”

  “今年没经验,明年不就有经验了?”

  “一株年限短的何首乌就有几百文,一亩地只要种出两株来咱们就能保本,要是十几几十株,不行了不行了,我晕了!”前面说自家媳妇没见过世面的李强,只觉得现在狠狠被打脸。

  他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

  为啥每次他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后,范进水清两人就又能打破他的认知呢!

  一片欢快气氛中,张慧怯怯的举手问道:“咱们在哪种?还有人力去种么?”

  场面静了一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老村长回神,拍板定下:“冬小麦不种了,那几亩田用来种何首乌,把用来种冬小麦的力气拿来种何首乌,等明年种子收获多了也知道了怎么种,再扩大到山上去。”

  村子里这么多户人家,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种,每家能分到的种子不会太多,他们得认真仔细的种才行。

  山上要是没发芽,浪费了种子。

  六人没有丁点意见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