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18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最后还是张小狗自己去的,瘦成苞谷杆子一样了能干些啥?也就老村长怜惜他不容易,算了他一份。

  以往他们家在村子上数一数二,现在却和张秃子一样.....

  范二柱三柱觉得他爹没错,都是穷苦惯了的人,瞎讲究什么?石灰抹墙那就是浪费!

  “好了好了,谁知道那时候谁还记得出没出。”范前掏出旱烟袋,不在意的摆手。

  范大柱本想再抱怨两句,就听到二柱抢先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范三柱紧跟着问:“爹,二叔将牛牵了回去,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没有牛,难道又要咱们一筐子一筐子背土?我可不干!”话题被岔开,范大柱不乐意的说道。

  一听到要背土,屋子里其他人也沉默了。

  他们家原本是有板车的,只不过分家的时候分给二叔了,二叔借牛的时候连带着板车一并借给他们,老方便了。

  明日开始又恢复成以往没牛没车只能背土,谁吃得消!

  “爹,要不咱们再买一辆板车吧?你看村子上原本也没几辆板车,挣银钱后几乎家家户户都置办了。

  不管春耕还是农忙都用得上,咱们干脆也置办一辆,这样就不需要到处借,不是吗?”范四柱真心诚意认为自家需要一辆。

  范母第一个不同意:“买买买!你就知道买,咱家哪有银子买!”

  孙金花手上也有些银子,但她不吭声,冷冷的看着婆母。

  她手上的银子坚决不会拿出来用。

  没人愿意拿银子出来,买板车也只能想一想,屋子里陷入死一般寂静,随后不欢而散。

  第二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村子家家户户能干活的人都下了田地。

  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童。

  一连数日,山水村村民天刚亮就下田,天黑才回村,赶在十月上旬,堪堪结束农忙。

  而农忙一结束,村子上人立马上山挖葛根,为接下来的日子增加食物储备!

  整个山水村三十多户人家,除了上半年跟随水清一家后面种土豆的六七户人家有收成外,其他二十多户只有农忙没有秋收。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丁点收成!

  良田里的水稻颗粒无收,苞谷杆子被风刮断,地势高的地方勉强还能捡到些豆类,地势低的地方全部泡在洪水里,不管是农作物还是蔬菜,根都被泡烂.....

  要不是去年老村长以及村子上老者提醒天气异常他们用大米多多的囤了黑面,今年快断粮的时候正好又有兔子的进账顶上,真真的要饿肚子了。

  不过哪怕没饿肚子,家里粮食也一直是紧着吃的,如今有了填饱肚子的食物,怎么可能放过!

  之前种田地老人和孩童尚且是留在家里,而挖葛根则是全家集体出动!

  村子上热闹异常。

  药材坊里,此刻也异常热闹。

  所有人都齐齐聚在院子里,两个一组板正的坐在长板凳上,看向最前方的水清,面露疑惑。

  水清扫了眼端正坐着的人们,心里默默核对了下数字,见没有遗漏后,朗声说道:“今日第一次发工钱,喊到名字的上来领工钱,不会写字的没事,领到工钱后在自己名字后面按个手印就行。”

  听到是领工钱,犹如冷水进了热油锅,顿时噼里啪啦的炸开了!

  “今天就发工钱?可药材不是还没卖出去吗?”

  “山药倒是做成了几批,但何首乌要九蒸九晒,还要大半月才能炮制好,陈皮也是如此,咱们药材坊还没有丁点进账呐。”

  “不是得卖出药材才能发工钱?”

第309章 村子上人呢?

  水清极有耐心的等大家讨论了一会,方才笑吟吟开口:“没事,这次药材数量不少,单独去府城担心被流民抢,所以等村子上汉子去卖兔子时一起。

  至于工钱,还是按日子发比较好。”

  毕竟她当老板盈利时候是她的,亏的时候自然也得她承担,真要是卖不出去,这个风险归她,和员工无关,她们的工资无论如何也要给,既然总归要给,那干嘛要拖延?

  按时给还能落个守信的好信誉!

  “可、可药材还没卖出去,我这心里没底。”吴婶子呐呐的道。

  “要是我们做的不好,药铺不收咋办?那水清嫂子你不就没有进项了么?工钱先发了不就亏了。”范香担忧的问。

  李田田直直的问:“还有药铺的药要是够多了不收呢?”

  水清听着心里暖暖的,她们在真心诚意为药材坊考虑为她考虑。

  旁边的秦怡林噗呲一下笑了,挥挥手笑道:“哎,你们也太小看丁婶我了!”

  在大家茫然的眼神中,她继续说道:“这些炮制好的药材我都检查过一遍,都是品相极好的,你们就放宽心吧。”

  水清接上:“嗯,除此之外,我和丁叔丁婶也商议过了,要是府城的药铺不收,咱们就自己组一个运送队伍,护送药材去一路北上,运往别的府城卖。

  总归会卖出去的,好了,现在大家来领工钱,辛辛苦苦一个月,现在是获得报酬的时候啦。”

  听到水清已经将她们担忧的全部考虑到了,底下个个脸上重新挂上笑容。

  丁佳佳负责喊名字,喊到的人上前领工钱。

  那边丁佳佳温软的喊名字,旁边晏秋坐在桌子后看着上前的妇人按下手印,再旁边晚夏递上一串串穿好的铜钱,星回叮嘱:“当面点清楚呀,不然回去了要是说数目不对说不清楚。”

  她们一天二十文,一个月四天假也是有工钱的,没额外请假的人一个月六百文,不到一两银子,只能发铜钱。

  六百文钱穿成串足有六串,捧在手里老重了,也因为是铜钱,所以看起来很多的样子。

  而对于这些妇人女子来说,不仅仅是‘看起来很多’,而是真的就很多!

  非常多!

  她们之中也有不少是家里掌管银钱的人,存银比六百文多的不在少数,但那些银钱和今日的完全不同。

  这是她们挣得,实实在在在她们手上,并且才一个月而已就挣了六百文!

  水清说她们辛辛苦苦了一个月其实说的不对,她们一点不辛苦啊,甚至很轻松,不光轻松,还吃得好,又休息到了,竟然还挣了六百文。

  被叮嘱的妇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忙摆手拒绝:“不用不用!我信的过你们,不会错的。”

  水清家的女娃娃不光会写字,还会算术,怎么会弄错?

  再说她要是当面数,那不是不信任她们、不信任水清嘛,多难看啊,她做不出来这么丢人的事!

  水清认认真真说道:“没事,钱财当面点清对你我都好,别不好意思,每个人都要数,要是有错的立马上来更改。”

  在场的人多少已经知道水清性子,当她认认真真说话的时候,那就代表这件事很重要,不容置喙!

  所以领了工钱的妇人们或坐到椅子上或蹲在地面上,开始数自己的铜钱。

  幸好是一串一串早用麻绳穿好的,减少了难度。

  还没被念到名字的妇人好些已经等不及站了起来,焦急又喜悦的等待着。

  直到最后一个妇人领了工钱,所有人都确认没有出错,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

  水清想到第一次发工钱,每个人都很激动,恨不得立即回家报喜,再加上这么大一笔钱她们带着身上也不方便,还是先送回去最为稳妥,这样想着她开口道:“上午改为放假,吃了晌午饭在过来干活。”

  “好!”响亮的回答声中是满满的喜悦。

  年长的吴婶子赵兰捧着沉甸甸的六串铜钱,心里盘算开了。

  黑面涨价后六文一斤,一个月的工钱能买一百斤,一百斤的粮食添补进家里现有的粮食中能吃的饱饱的,或者往后延的话,又能多吃上好长一段时日。

  盐比较贵,要好几十文一斤,不过盐耐用,一斤盐能吃上好久,家里目前囤的盐足够吃个两三年还有剩,这个不急。

  倒是过冬的衣裳可以准备了,去年天气异常寒冷,幸好备的柴火多,一大家子人天天在家里生火取暖才勉强挺过寒冬,今年即便没有去年严寒,但有保暖的衣裳穿,谁愿意窝在家里整日整日没法出门呢?

  况且她们冬日也要来药材坊干活,保暖的冬衣不可或缺,全家人的冬衣要提上日程了.....

  李田田张小草许婷范香等年轻小姑娘想的则是买个什么样的头花和头绳。

  工钱十分之九上交公中,她们能得十分之一,不过十分之一也有六十文,头花和头绳不是太贵,还能存下来不少文呢。

  她们悄悄观察了,佳佳头上的天蓝色头花好好看,大红色的头绳更是喜庆,不知道是丁佳佳戴着好看还是头花和头绳本就好看,反正看着看着她们就好想要一个同款。

  一群人脚步轻快的朝村子上自家走去,等靠近后只觉得今日的村子格外安静。

  太安静了。

  以往村子上那些猫憎狗嫌的孩子,撵的鸡飞狗跳,要不惹来别家大娘婶子骂声连连,要不惹得自家阿娘跳脚追着打,可今日都没有。

  张小草家离的最近,打开门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呆呆的问:“咋回事?我家的人呢?”怎么娘和哥哥弟弟一个都不在?农忙已经过了呀。

  赵兰爽朗的邀请:“走,先去我家,我公爹基本上不出去,我们去问问。”

  “对,咱们先去看老村长,村子上有啥事他都知道,问他准没错。”吴婶子赞同。

  一群人兴冲冲的冲向老村长家,结果却扑了个空。

  老村长竟然也不在家。

第310章 挖葛根

  大家伙实实在在惊讶了。

  随即想到一个地方,那里必然是有人在的!

  一大群人又浩浩荡荡的往村口走去,远远的看到墙头上认真值守的张小狗。

  张小狗是张秃子的娃,但和好吃懒做没脸没皮的张秃子不同,小小年纪的他勤苦向上又明事理,值守巡护以及盖书舍上认真肯干,村子上原本对他爹厌恶的人通过这些事发现他和他爹不同,渐渐不将他们划为一类,开始分别对待。

  吴婶子急急问道:“小狗,咱们村子上人呢?”

  怎么早上出门好好的,回来后村子快空了。

  张小狗坐在村子大门旁边的墙头上,这一块是当初挡洪水的沙袋,又高又宽,坐在上面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后面还有木头固定,正好攀爬上下非常方便。

  听到吴婶子问话,连忙回道:“婶子,村子上人都在山上挖葛根!没种的人家大多跟着一起去看热闹,你们要是想去得趁早,不然估摸着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回来了。”

  村子上只有几家没种,他家又是其中之一。

  今日值守的许三哥家种了一山头,和他调换后跟着队伍上山去挖葛根,还说挖到了回来送他一个!

  “葛根?”吴婶子脑子里想了好大一会,觉得这东西有点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