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19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好像之前在哪听过。

  “对啊,许三哥说早上范二哥过来找老村长说葛根可以挖了,老村长和他们说了后种了的人家一合计早挖回来早放心,所以全部出动上山了。”张小狗庆幸自己早上话多,逮着许三哥问东问西问了一大堆,不然现在都没法给面前的婶子姐姐们解释。

  赵兰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我想起来了,是水清给的种子,就叫葛根!

  撒了种子后当家的还去山上看过,说长势挺好,算算时间是能收获了。”

  “对,我记得那时候我在水清家吃过一点,看起来和老树根一样,就是粗壮许多,表面也不好看,入口有点苦,嚼嚼后却有些微甜。”

  “走,咱们赶紧去看看,看看土里是啥样!”

  “小狗,等婶子家挖到了到时分你一块尝尝味。”

  在场看过吃过的只有几个人,大多没吃过没见过,好奇心达到顶峰。

  饿过肚子的人对于食物那是发自内心的渴求,在意程度丝毫不低于银子。

  三十个人脚步一转,往村子后门跑去。

  山水村三面环山,两侧包围后面最多,从村子后门出去肯定能看到。

  她们下午还要去药材坊干活,得趁上午这个空档赶紧去看。

  大门处的张小狗,笑着应了声好,看着一大群人逐渐远去嘴角的弧度慢慢降了下来。

  他转身沿着木桩子爬上堤坝,又坐在上面看向村前土路远方,瘦弱的背影有丝落寂。

  村子上的人捡菇子剥鸡头米、种土豆种葛根、养兔子养牲口.....虽然忙累了些,但日子肉眼可见的在变好,反观自家、自家一直是村子上最差的。

  其实作为最早在山水村落地生根的人家之一,他们张家无论分得的田地还是山林都是非常多的,传到爹爹和大伯这一辈亦不少,只不过两兄弟一个好赌一个懒做,硬生生将家当折腾的快没了。

  不,大伯已经将家当折腾没了,只不过大娘和堂哥堂姐们勤快,一点点的将家当又挣了回来,甚至比大伯活着的时候更好!

  村子上的人以往说大娘命不好,年纪轻轻就死了相公,前几日他却听到那些人说大娘命好才死了相公,要不然大伯还活着的话,只怕现在的家当也留不住.....

  他爹、他爹一向懒惰,家里已经开始卖田地了,后面的日子不用想也知道会越来越不好过。

  爹娘指望不上他只能靠自己,下雨的时候没伞的人会跑快点在快点,爹娘靠不住的人也是如此,只有拼命再拼命干活.....

  赵兰李田田等人除了村子后门,就见离的最近的山上到处都是人影。

  这是赵兰家的山头,看数量村子上大多人都在这儿,估摸是第一天大家不懂,都聚集在老村长山头交流经验。

  其余人也都跟着一起上了山。

  山上范小六夸张的叫嚷:“快来快来!我发现了一个,你们快来看这个是不是?”

  “哪呢?”李文拎着锄头快速的跑了过去。

  其他汉子抬着装满的竹筐紧跟其后。

  老村长和同样年岁大的范七爷等老者落在最后,他们也不急,慢悠悠的边走边总结:“葛根的产量真不错,撒了种子不用管,它们也能长得如此好。”

  长的近一米了,短的也有手臂长短,细的部分和手腕差不多,粗的地方有小腿肚子那么胖,属实没想到。

  “野生野长的东西,我原本以为也就和树根差不多细。”范七爷眼底也满是丰收的喜悦。

  这食物太好了,放在山林间不用管竟然也能长这么好,他们这儿山林多,以后就能都派上用场了!

  “我听小丁说这些藤蔓还可以扦插?可不能浪费了,有了这些咱们村子的人以后就不用饿肚子。”许老爹看着树林下的藤蔓双眼放光,跟看宝贝似的。

  事实上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宝贝!最重要的宝贝。

  许老三听到自家老爹说话,转过头兴冲冲插话:“岂止是不用饿肚子,丁大哥还说了它是一味药材!能生津消渴,麻疹、热痢、泄泻,眩晕都可以嘞!爹,它可真是个宝贝!”

  村子上人对于药材那是打心底遵崇,尤其这味药材还能填饱肚子。

  按府城大老爷的说法,是不是属于、属于那啥药膳?

  李武负责抬竹筐的另一边,听到许老三的话,生怕老人家生出卖钱的心思,连忙浇灭:“丁大哥还说了葛根就是太好种了,一座山上有了一株没几年就能整座山都是,而且产量大,所以不值钱,药材铺收但收的少,价格也不高,他们嫌费人力没挖。”

  许老爹和范七爷升起的希冀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村长没放弃太早,对上儿子吩咐:“你们下次去府城的时候带一些,找个药铺问下收不收以及收购价,咱们心里也有个底。”

第311章 连葛根一起卖

  李武大声的应了声好。

  想到也是,丁大哥有本事,认识的药材多,当然挑值钱的采,葛根这种又重又难挖,挖出来后表皮坑坑洼洼难洗的药材要是银钱不高他看不上很正常。

  但他们不同啊,他们有的是力气,农闲的时候也没啥事做,有空闲和力气,若是葛根能卖银子,完全能挖了卖。

  银钱对丁叔来说不高,说不定在他们看来却值得呢。

  哪怕问了后不值钱也没事,反正葛根吃了好,卖不掉就留着自家当口粮,总归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好东西。

  前面的汉子听到这是药材或许还能卖了挣银子,更加有干劲了,忙伸长脖子去看范小六挖的地方。

  一上午下来,他们对于找葛根挖葛根略微有了些经验,沿着藤蔓一路向下,找到一个大拇指粗的结节,往下挖就成。

  这个结节越粗,代表下面的葛根越壮实。

  赵兰一群人上来的时候,就看到范小六在卖力的挖坑,一个很深的坑,中间有个树根一样的东西。

  旁边竹筐里堆满了长短粗细各不同的同款。

  “这就是葛根啊,原来长这样。”

  “挖着是怪费力气的,不过值得费这个力气。”

  “你们有没问过水清姐,葛根有哪些吃法?”

  “能存放多久啊,怎么存放才不会坏?”

  妇人们看着看着没一会就聊到吃法以及存放方式上去了,食物多的时候不能一下子霍霍干净了,得细水长流才行。

  存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决定了青黄不接时候一大家子人能不能活下去以及活的好不好。

  水清也带着冯大冯二满仓满库以及大妮二妮一行人上山挖葛根。

  地里的药材种好后,冯大洪满仓等汉子们立马清闲了许多,而今日上午大妮二妮五个妇人放假,正好一起。

  整个山水村她山头上的葛根最密集最多,水清之前是为了应付灾年以备不时之需,后面粮食足够加上葛根难挖她已经放弃挖葛根当口粮的念头,只不过没想到白满善一下子带来了足足二十三个人。

  正值壮年身强力壮的二十三个人,那山上的葛根就不用浪费了。

  她种的葛粉,淀粉含量高,挖出来制成葛根粉,干燥好储存,吃起来方便又管饱,正好添补进储备的粮食中。

  水清和汉子们说了怎么寻找葛根后,汉子们开始分头寻找,其实也不用刻意寻找,因为漫山遍野全都是。

  没一会就又欢呼声传来,紧接着又一道,一声接一声。

  水清没理会汉子那边,对上李大妮五个妇人说道:“挖回去的葛根,和刷洗山药何首乌一样,先把表皮清洗干净,切厚片晒干,这是方法一,药铺收购的也是这种,一般用来熬汤炖药,丁婶说这种一般喝汤水,葛根不吃;

  还有一种是将清洗干净的葛根砸碎,越碎越好,用清水冲刷干净,再用纱布过滤,过滤后留下的汁水放木盆木桶里沉淀,过个一两日倒去上面的污水,留最底层的白色块状物晒干,用油纸包好收起,吃的时候拿出来沸水冲或者煮一煮都成。”

  水清说完有些不放心的问:“听明白了吗?”

  李大妮乐呵呵道:“听明白了,听着跟以往做蕨根粉差不多,也是砸碎后泡着,只不过那个好少好少,累个十几日也得不到多少。”

  但她们在庄子上依然每年都会挖了做,再少,那也是填饱肚子的食物。

  周玉拘谨的问道:“夫人,你说药铺也会收晒干的葛根?那咱们做了卖呢?”

  这是东家的山,山上的所有东西都是东家的,给她们吃可以,但要是做别的用处,必然要经过东家的同意。

  她也不想做别的用处,只不过听到夫人提起,觉得要是太过值钱吃进她们肚子里不是亏了么。

  “丁婶说会收,有时候会限制数量,价钱也不高,晒干后一斤也就十几文,但葛根挖起来费劲,洗刷晒都是繁琐的事,她说大老远背去府城还不如留着吃。”水清想了想说道。

  丁婶的原话是她连挖都不想挖!

  毕竟一斤大米或白面才十来文,挖葛根晒干再背去府城药铺掌柜还可能不收,即使收一斤也就十几文,勉强和大米白面的价一样,有啥值当折腾的?

  吃了一样管饱!

  李大妮周玉五人听到一斤十几文,嘴巴逐渐张大。

  十几文呐,要是有十二文更好,就能买两斤黑面。

  最主要的是山上的葛根不用管,挖出来费些力气就能卖十几文一斤,这么好的事哪里找?

  五人狠狠心动了,眼睛亮晶晶的望向水清,激动的劝说:“夫人,咱们卖葛根吧!”

  “一斤十几文,哪怕十二文也是赚的!反正现在农闲当家的他们没什么活,正好用来挖葛根洗洗切了晒。”

  “一斤就能换两斤黑面,能卖的卖掉,卖不掉的咱们留着吃,多划算啊。”

  .....

  水清算是听明白了。

  她和丁婶觉得不划算,是按照大米白面的价算的。

  大妮五人觉得无比划算,因为她们换算的是黑面,然后觉得苦点累点没事,反正时间不值钱,能有十几文的收益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行。”

  水清想到或许老村长那边也想着卖了试试?下午上工的时候和药材坊的说了一遍葛根的两种存储方式,当天晚上村子上到处都是洗刷葛根的。

  十月下旬,第一批九蒸九晒黑豆制、姜制、酒制何首乌完成,连带着一个多月以来做的山药、陈皮全部打包好,准备运往府城药铺。

  顺带的还有葛根块。

  因着要去药铺和掌柜的商谈价格,丁和礼和范进一同前往。

  胡文华挑了月底的日子,通知各家各户外出的汉子提前准备。

  这次村子上也有不少人家准备卖葛根,加上出栏的兔子,以及回来时买石灰,所以需要的车辆比以往多了许多。

  东西多、药材贵重,此次外出的汉子增加了十多个。

  前面几次往返平安,众人亦不敢掉以轻心,个个用心的准备着。

  用不上最好,一旦用上了说不定能救命!

第312章 咱们这能全收吗?

  十月底的天已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