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2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一天能挣一百多斤黑面?

  她平复了下过快的心跳,紧张不安的看向水清,嗓音不稳的询问:“老二媳妇,二十斤会不会太多了?少些我们也是行的。”

  水清当然拒绝:“不会!相公同窗说了,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张婶子你们放心的剥,有多少要多少。”

  张婶子露出放松的笑,指到竹匾里沥水,准备晾晒的鸡头米,对女儿吩咐:“快把这些收起来,给你二叔二婶带回去尝个鲜。”

  范进水清当然不要,最后将今日剥好的一起收了,并叮嘱下午剥好的泡在水里天黑前送来就成。

  明日待范进送进府城,将粮食运回来再一一发放。

  张婶子一家自然无意见,千恩万谢的将两人一直送到老远,返回的路上,张婶子嗓音不自觉哽咽:“老大,你说这是不是老天开眼了?”

  她自认没有作恶多端,却有个好赌的相公,儿女也只是没有饿死,别说享福,吃顿饱饭都是奢想。

  每天过着吃了上顿操心下顿、过了今天操心明天的日子。

  勤勤恳恳的打理着那几亩荒地,从未想过有一天水塘里到处有的鸡米果子也能换成粮食。

  “阿娘,是范二叔能干,水清嫂子知恩图报!”张小草将她娘拉回思绪,强调道。

  张婶子回神,嘴里念叨:“是是是,要不是范家小二子认识富人家的公子哥,要不是你水清嫂子想到咱家,这样的好事也落不到咱家!

  以往村里人就连你们范大娘总说范家小儿子不成器,读书不成,白白浪费钱财,今日看来读书识字还是好,就连找的活计都是以往不敢想的。”

  金牛憨憨笑道:“对,范二叔打眼看就和咱们不同,读书的人脑子活络,比吃庄稼饭舒坦多了。”

  铁牛悄悄说道:“我咋感觉水清嫂子也不同了呢?”

  “有什么不同?还是那个样啊,你才见过水清嫂子几回,还能看出不同来啦?”银牛不在意的打趣。

  “我也觉得和以往不同了,人还是那个人,但就是感觉变了一个样似的,呃,变好看了,一看就能让人信任她的那种。”木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皱着眉目努力想着合适的词。

  张婶子找到了原因,爽朗说道:“嗐,你们懂啥?这是分家了,腰杆挺直了,打眼一看当然就好看多了;

  还有能当家做主,一个吐沫一个钉,说话办事就是能让人信任。”

  六个孩子听着,总觉得好像不是阿娘说的那样,但好像又是阿娘说的这样。

  “好了好了,快去摘鸡米果,今天天黑前要送到你们范二叔家去,这么好的活计可不能弄丢了;

  等结束了,粮食挣得多,娘给你们摊黑面菜饼子吃!”张婶子挥挥手,喜笑颜开的发话。

  一天上百斤的黑面啊,偶尔给孩子们吃一顿干的,也是可以的吧.....

  听到能有干的饼子吃,不止小的木牛、铁牛欢呼跳了起来,就连最大的金牛也忍不住狠狠期待了一下。

  自从阿爹好赌后家里银钱没了、田地没了,他有多久没吃过干的?

  别人家逢年过节盼望着吃肉吃蛋,他们一家只想吃顿饱饭,只想从一天两顿稀糊糊变成有一顿能吃干的.....

  水清和范进从张婶子家出来,去的是村长家,接着是李大娘家,再然后将上午帮过她的人家一一去了遍后,今日就不再去了。

  后面也不用去了。

  因为明日发了大米后,其他人家主动会将鸡头米送来问他们要不要。

  其余家里也约定好了送货时间、注意事项、以及粮食斤数和发放时间,和张婶子一样,所有人一开始震惊到以为听错了,然后转为欣喜,一遍遍反复问有没听错。

  在确定没有听错后,保证今天就能开始,晚上天黑前就能送过来一批!

第二十九章 有座茅草屋

  村子里走了一遭后,水清和范进开始往家回。

  水清低着头,心里沉甸甸的。

  张婶子家日子最苦,吃的黑面野菜糊糊,孩子以及张婶子本人瘦骨嶙峋,说句难听话,华国的乞丐都比他们长得富态。

  村长家日子最好,田产多、儿子媳妇能干,屋子是村子上唯二的砖瓦房。

  饶是如此,吃的饭菜也是没有什么油星,只是和张婶子家能照出人影的糊糊不同,村长家吃的是苞谷面馍馍。

  比老范家的黑面馍馍要好上不少——至少不剌嗓子。

  其余人家吃食上和老范家大差不差,菜糊糊配黑面饼子或黑面馍馍。

  不是农忙时节,不用出重体力干活,家家户户饭菜皆是半点不见油荤,干稀掺和着吃...

  “水清,晚饭我们做什么?”范进右手拎着一大竹篓莹白圆润的鸡头米,左手拎着一筐送的蔬菜瓜果,黑润润双眼期待的问。

  这一大竹篓鸡头米二十斤是有的,有了收成心底不慌。

  想到好不容易来一趟的岳父大人和小舅子,尤其还在帮他们建房子,他提议道:“上午我买猪肉摊主还送了猪大骨,用猪大骨熬锅猪骨头汤怎么样?”

  本来是买回来给一家人补身体的,想不到岳父也带了猪肉来,他买的自然用不上。

  只能用瓦罐浸泡在清冷的泉水里,防止坏了。

  水清没意见。

  这年头大家吃的差,干活尤其是重体力活约定俗成中午那顿要做干饭的,最好带点油荤,也能补充下体力,干活更加有力气。

  晚饭可管可不管,全看主家为人。

  即使管饭,也不拘饭菜。

  她想了想说道:“阿爹千叮咛万嘱咐,晚上那顿可以不做干的,要不吃面条,不、面条要揉面擀面,连个案板都没,还是吃面疙瘩汤吧。”

  胡屠夫生怕他俩嚯嚯了粮食,后面饿肚子,一个从不下厨房的汉子为了闺女简直是操碎了心。

  范进想到岳父气愤吼叫的样子,非但没有气恼,反而发自内心的笑了。

  他能分辨出善意恶意。

  “爹也是怕我们后面饿肚子。”

  没有人喜欢饿肚子的滋味,尤其是饿过肚子,那种烧心灼肺的感觉是人都不想再去经历的。

  “嗯,咱们不全用白面,掺和些玉米面,省的阿爹再叨叨,每碗面疙瘩上配个煎荷包蛋,油水够了,也不难看,待客拿得出手。”水清规划道。

  阿爹为他们着想,恨不得带回自家去吃,这都是他带来帮工的人,他们招待的好些阿爹回去了也有面子。

  亲朋邻里的,这次亏待了,别人口上不说,心里清楚着呢,下次再想请人帮工就难了。

  这次实实在在,下次阿爹不用多说,人家答应的也爽快极了。

  范进一点没有意见,提了提左手拎着的瓜果蔬菜,问道:“水清,你看这里面要是有放进面疙瘩好吃的菜和我说,我去洗。”

  水清点头。

  两人走到村子边缘,也没急着回家,而是转进旁边的小树林。

  见四周无人,水清看到商城上显示:二十七斤新鲜无污染纯手工剥鸡头米,一百二十一斤,确认售卖?

  水清在下方的确认售卖上点了确认。

  叮咚,余额到账3240元。

  水清咽了咽口水,昨天卖菇子的前开通了种子类,加上零零碎碎买的东西后还剩四百块;

  今天捡的鸡枞菌抢是抢回来了,但也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

  幸亏几个孩子起的早,一共卖了2016元,加上现在的3240。

  不错,今天收获了5256元!

  这还没有算天黑之前,村子上人再送来的鸡头米。

  水清稳了稳心神,觉得这路子走对了。

  一天好几千上万的收入,这放在哪里不算高收入人群?

  “水清,离开通药品的数额是不是更近了?”旁边的范进看不到数额,只是凭算术估测道。

  一想到开通药品的八千数额,水清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加上晚上的鸡头米,好的话确实够钱开通了,但一开通后又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还是要收购才行,这样挣钱快!”她嘀咕道。

  范进在一旁温和应道:“是呀,药是必不可少的,你不是说后面还有防护、储存类的么?等到挣多些,一一开通才是。”

  水清一想到那些高的离谱、不、是高到没谱的东西,心中顿时激发起浓浓的战斗欲!

  挣钱挣钱,努力挣钱!

  ·

  等回来家,这是真的有‘家’了。

  一座簇新的茅草屋坐落在高地上。

  三间的茅草屋,自是没有砖瓦房宽敞明亮,却也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再不用担心日晒雨淋。

  且胡屠夫带来的人选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同样是茅草屋,建造的比张婶子家宽敞高大许多,加上是新茅草,也没有霉烂腐败味。

  “等明年梅雨季节来临前,我们争取盖上砖瓦房。”范进在水清耳边低声道。

  水清诧异的抬眼看去。

  在张婶子家,他注意到她的异样了?

  范进柔和说明:“你别担心,梅雨季节来临前,这些茅草还不会散发出那些难闻气味。”

  水清心情不自知转好,嘴角上扬,悄声道:“我不担心。”

  谁都想过好日子。

  她的日子一天一天在变好就成。

  “去去,这些粮食重,爹来搬,你们俩一旁去!”胡屠夫嚷嚷道。

  水清识趣的退到一旁。

  转身去将从孙金花那讹来的两斤红糖翻找出来。

  待会让阿爹带回给阿娘泡水喝。

  这年头的人缺营养,纯手工制作的红糖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对妇人尤其好。

  商城的东西目前只有种子类和粮食类,粮食有多少众人看在眼里,再说让胡屠夫带粮食回去,他必然不肯。

  对他来说,那不是打他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