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27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水清沉思了会,抬眼问道:“我想着咱们也不缺银子,陈皮除了费些工钱也没什么成本,干脆全部存储着,反正其它两样药材过日子完全绰绰有余。”

  世道还要乱上几年,等几年后稳定下来,经济就会好上许多,繁荣富足后自然更舍得在这上面花钱。

  范进唇角漾起浅浅笑意,轻轻的嗯了声。

  水清心里则盘算着药材坊的收支情况。

  一个多月的收入是九百多两银子,第一个月大家都是生手效率不是太高,后面稳定下来的话月收入最少能维持在八百到一千之间,药材坊工人的工钱一个月是二十一两银子,管晌午一顿饭,一个月饭钱成本大概在二两银子左右。

  除此之外就是一开始盖药材坊买砖瓦的银子了,工钱是抵工,没花银子,而砖瓦石灰粗砖青板石总共四五十两银子,在九百多两面前算不上什么,并且这个是一次投入,后面每个月都没这项成本开支。

  第一批药材就卖了九百一十五两,算是开了个好头,对于这个收入,水清很满意。

  生意挣钱了,员工辛苦了,当然得奖励员工,而嘉奖员工可不能只嘴上道谢,得拿出实在的。

  “天越发冷了,给药材坊的人做冬衣怎么样?棉布衣裳,两层棉布之间填上棉花,做个两套好换洗。”

第324章 她不该困于小小的山水村

  冬衣的事水清也知道。

  她听药材坊干活的人提过。

  事实上能做冬衣也是药材坊这批人带动起来的,她们冬天要上工,太薄削的衣裳不行,加上挣银钱了在家的话语权明显大些,提的意见被重视,所以一合计干脆趁着发工钱家里每个人都做一套新冬衣。

  一套冬衣能穿很多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再坏了还能拆拆改改给孩子们穿,不算糟蹋钱财。

  水清也知道村子上人家做的都是麻布面料的,府城卖的麻布和华国轻薄透气柔软舒适的麻布完全不同,粗糙到刺拉皮肤,但便宜耐用的性价比就战胜了所有缺点——穷人也没法挑,有钱谁不知道买好的?

  想到麻布,水清发觉单单冬衣还不够。

  山水村以往实在太穷太苦了,大多只有麻布衣裳,药材坊冬衣面料用棉的也没啥用,毕竟冬衣不贴身穿,里面还是得穿件里衣。

  村子上人没里衣,会用夏季的衣裳放在里面,仅有的两三件衣裳叠加起来就是冬天的所有保暖装备了。

  做了棉布冬衣她们里面还是穿刺拉皮肤的麻布,依然不舒服。

  她看向范进,补充道:“既然做冬衣,干脆做整套吧,两套里衣,两套冬衣,里衣用细棉布,冬衣用粗棉布。”

  范进听到后立即明白水清的心意。

  如果单单做冬衣,药材坊干活的妇人女子们依然穿的不舒服,细棉布柔软细腻,贴身穿舒适,粗棉布耐揉搓耐洗,不容易破损,适合当外衣,水清这是真正在为她们着想。

  “好,只不过三十五人的衣裳,你准备找谁来做?颜色挑选上呢,是统一颜色还是各自选不一样的?”

  水清对于范进不泼冷水并且积极回应这点非常满意,心情愉悦的将更多想法说出来:“现在已经十月底了,没几天就到了冬月,三十五个人一个人四套衣裳不管找谁来做都快不了,要不干脆将布料发给她们让她们自己做呢?

  至于颜色,还是统一的好,就当做药材坊的‘工作服’,咱们以后还要开制糖坊、毛笔坊,都需要招人干活也都会有工作服,用以颜色区分简单明了。”

  村子上都是自家做衣裳,有手艺好的也有手艺差的,但几乎不讲究,有的穿就不错了,谁还在乎其他的?并且要是她请人给她们做出做衣裳的银子不说,等待的时间也长,并且不合身的话改起来也不方便。

  让她们自己做是耗费了她们自己的时间,但自己做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做衣裳多多少少都会剩下一些边角料,做个几双布鞋鞋面不成问题,倘若请人做这些边角布料她们就得不到了,也算是变相的补贴吧。

  水清的关注点在谁做衣裳上,范进则是在听到毛笔坊时明显愣住。

  制糖坊他知道,水清之前和他说过,从商城买甘蔗种植,然后制作红糖和白糖,不会也没关系,可以从商城买种植以及制作工艺的书学。

  原本准备秋季就开始种的,只不过买了书看后才知道甘蔗是春天种,所以制糖坊延期到明年秋冬收获后办。

  可,“毛笔工坊?水清你、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打算的?”

  听着范进略带欣喜的语调,水清很自然的说道:“早就有这个打算呀,咱们之前卖毛笔的时候不是算过么,利润非常高,我想着虽然现在世道不稳,但早晚会稳定繁荣起来,到时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必不可少,不愁销量。

  咱们技术可以从商城上学,原材料也齐全”

  范进黑碌碌的眸子露出困惑,原材料什么时候齐全了?水清既然想着将商城上的生意转为实体化,长长久久的做,原材料应该不会太依赖购物商城呀,可既然不依赖商城,那他们原材料怎么齐全了?

  “毛笔的毛料多用羊毛、兔毛、猪毛,这三样咱们自家都有,我也打听过村子上兔子的皮料是十五到二十文一只,到时若是不够,也能购买他们的;

  而猪的话,桂芬嫂子已经准备购买咱们家的小猪崽养着,她家开了这个头,后面村子上应该会有不少人家也会买了饲养,那些猪毛不就能全部收回来用于制作毛料嘛。

  兔子养了、猪养了,羊还会远吗?

  大头的毛料搞定,剩下的马毛也容易,咱们有银子买两匹马回来养不成问题,至于狼毫咱就不吃这碗饭了,专心发展量大的毛料就行。”

  先不说山水村有没有狼,即使有,这种群居又凶残的动物,也不敢抓啊。

  她只想挣钱,不想送命!

  范进没想到水清会想的如此长远,他以为换兔子卖猪崽给村民,只是因为自家养的太多,能让村民得实惠的同时自己也划算,属于互惠互利。

  没想到最后还能反哺到自家。

  水清从范进黑润的眼中看到惊喜、崇拜、赞赏各种复杂情绪,嘴角上扬,继续说道:“至于毛笔杆子,咱们家那一座山头的竹子总不能浪费了不是?用来制作笔杆再适合不过了!”

  她也想过这座竹山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制作竹制品工艺品肯定不行,这年头竹子不值钱手艺不值钱,编织竹筐竹篓等物耗时又卖不起价,运输占地方,即便运往外地也没用呀,外地哪能没有竹筐竹篓这些?

  利润低,来回运输根本不现实。

  但毛笔就不同了,占地小利润大,原材料不好得到——不是所有地地方都像她们村子上养一大堆牲口又统一一批一批售卖,皮毛能集中到一起;

  而制作手艺也是有难度的,手艺不外传外面知晓的就少,她是有购物商城可以购买学习,不然即使知道利润高也只能干瞪眼。

  范进内心久久没法平静,最后汇总成一句:“水清,你真厉害。”

  洺朝对于女子太多限制,若她是男儿身,必然能有更大的一番成就,而不是困于小小的山水村。

  他该好好准备科举了,水清作为妇人出不去,但作为他的夫人却是可以的,他考的越好升的越快位子越高,她的天地也就越大....

第325章 领布料做工作服啦

  水清觉得山水村蛮好的。

  真的,有山有水空气好,最主要的是自家在这儿有田有地有山林,地方大盖屋子种菜养牲口样样都方便。

  村民也大多淳朴厚道,所以当王桂芬找来询问她办村宴的意见时,她帮着提供建议。

  两人又聊了会村宴的具体菜式,王桂芬叠声道谢后喜滋滋的回去了。

  水清起身,来到药材坊,宣布统一给大家做工作服。

  吴婶子、赵兰等年岁大的妇人以为自己听错了,满脸不可置信。

  她们才第一年在药材坊干活,还不到两个月,水清就给她们制作衣裳?

  四套衣裳!还是细棉布和粗棉布!

  要知道一套粗棉布衣裳的银钱能做两套麻布衣裳,而一套细棉布的衣裳更是能做四套麻布衣裳,怪怪,这四套要是换算成麻布,得做多少套啊?

  数都数不清了。

  李田田许婷范香等年轻姑娘家则是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那可是细棉布呀,她们可望不可求的!

  买朵布花她们已经觉得很好很好,想不到如今水清嫂子直接给她们做了四套棉布衣裳!

  尤其这四套布料还是交给她们自己,那剩余下来的边角料能做好几双布鞋!

  水清嫂子特意说明了,她们只要保证自己四套衣裳就成,剩下的她们自行决定如何分配。

  不会做衣裳的年轻姑娘家已经想好了,家里谁帮忙做衣裳,多余的布料就给谁,这样她们省下来时间精力努力干活,而帮忙做衣裳的人也不吃亏。

  李大妮周玉五个妇人则是不知所措。

  她们每月领工钱,也有吗?

  可夫人说她们是药材坊一员,自然得有。

  那是棉布的衣裳啊,夫人说给就给了!

  “至于颜色,我想的是咱们药材坊年岁大的大小的小,全是娇嫩或者老沉的都不好,我想着里衣统一青色,冬衣墨绿色如何?里浅外深,看起来过渡自然不暗沉,再则冬衣颜色深些耐脏,成不?”

  院子里的人只觉得哪有不成的?

  什么老沉暗沉她们皆不在意,那可是棉布料子,而且是水清白白给她们的,如何不使得?

  “成!什么样的都成,你做主,有啥我穿啥!”

  “我也是,都是好料子,有啥可挑的!”水清嫂子太客气了,竟然还询问她们的意见,这么好的料子给谁谁不欢喜呀,也就水清嫂子重视她们,还过问一下颜色喜好。

  “夫人搭配的自是比我们好,一切听从夫人的。”周玉恭恭敬敬说道。

  她一说完,山水村的妇人姑娘们全都朝她看去,嘴巴微微张开。

  天呐!

  她们都是从自身出发说话,可听起来像是她们不嫌弃似的,并没有突出水清嫂子的好;

  可周玉一开口却是肯定水清的眼光,又表明了她的态度,这一对比,她们跟不懂事的小娃娃似的。

  其他人对周玉肃然起敬,心里立即记牢,下次应该像她一样会说话才成!

  水清说完颜色,叮嘱她们下工后来主屋院子里领布料。

  布料是她从购物商城买的,购物商城需要花钱开通的项目都开通了,目前也没有大额需要购买的物品,一百多万的余额前段时间菇子多哪怕老在买零零碎碎的物品依然有增无减,现在用来买布料也就用来一个零头的零头。

  对于她来说属实非常划算。

  药材坊的人领了布料,欢天喜地的回到家。

  家里人看到她们带回的好布料,更是震惊的眼睛都睁大了!

  “这、这一下子也太多了吧?”王桂芬看着赵兰抱回的布料不置信的问。

  张慧一下又一下的摩挲着细棉料子,忍不住夸赞:“这料子真顺滑,细棉摸着就舒服呢。”

  “水清说了,这四套属于’工作服‘,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不然冬季冻病了请病假还是她的损失,损失工钱是小,要是耽误了药材炮制就亏了,所以必须保证每天穿的暖和和。

  不过她说了多余的布料是我们的,可以自行分配,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能做七八双棉布鞋面,爹一双,大嫂二嫂各一双,剩下的给家里的孩子们做,她们脚小,大人的一双能做两双,一人差不多能做一双。”赵兰将想法说出。

  家里的孩子大冬天也是穿的草鞋,冷的话只能在里面塞芦花,总是嚷嚷着脚冷。

  尤其去年寒冷异常的冬天,真是遭了罪!

  每每听到孩子们嚷嚷着脚冷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张慧头摇了摇,摸布料的手立马收回来,急急道:“爹和大嫂的要做,我的不用,我那份省下来给娃娃们,尤其长林在书院读书得有双布鞋。”

  王桂芬瞧着两个妯娌一个赛一个的贴心,不仅算了她的那份,还考虑到长林,只觉得鼻头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