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28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她吸了口气说道:“你们忘了家里谁来做衣裳和鞋子?都是我做,当然得我来分配。

  爹年岁大,他老人家的那份不能省,兰兰在药材坊干活,你也说了水清给你们发布料棉花就是为了你们穿暖和些不生病,所以你的那份也不能省!剩下的布料给几个孩子做差不多足够。

  别急,听我说,我们也都有,兰兰之前做冬衣的麻布料,如今用不长了,正好用来给当家的他们三人以及我和慧慧各做一双布鞋,做厚实些还有剩呢!剩余的再给几个娃娃各做一双,冬季一双棉布一双麻布鞋子足够他们穿着不冻脚。

  怎么样,嫂子这安排是不是特别合适?”

  王桂芬一脸得意神色,换来赵兰张慧齐齐夸赞:“还是大嫂厉害,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们之前只想着当家的三个大男人脚大费鞋,孩子的不能省,只能省下他们的。

  想不到经过嫂子的一番安排,立马家里每个人都有!且更加合适。

  “我们听嫂子的!”

  王桂芬眼角纹路在笑意下越发明显,说完鞋子说村宴的事,”爹爹的意思是村子上书舍正式开始那日举办一场。

  我去问过水清,她觉得这个很有意义,说代表了咱们重视识字学算术,大人重视孩子们也会跟着重视,认真对待。“

第326章 打土坯盖猪圈养猪

  “嫂子,水清有没说什么时候书舍开张?”张慧关心的问。

  是叫开张吧?她不是很懂,只知道府城和镇子上的店铺就叫开张。

  赵兰也关心的看向王桂芬,想从她那探听一下消息。

  她们家是知道读书识字会算术的重要性的,只不过家里供应长林一个娃娃读书已经很了不得了,再多一个的话万万供不起。

  家里孩子多,即使现在银钱多了以后也能多挣一些,但那么多孩子挑谁去读书呢?不管挑谁去依然会剩下很多无书可读。

  如今范进愿意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算术,并且男娃女娃都可以,不要束脩费用,不过她们想好了,她们没银子给到时可以出些粮食食物,实在不行还有一把子力气,可以帮着做些活计,断不能让人白教。

  王桂芬摇了摇头,“我也很想知道书舍啥时候开,不过不好意思开口问,这本来就是范进为了咱们村子上娃娃好主动教识字算术,开口打听像是催促似的,所以我就没问。”

  张慧一听立即赞同的点头:“对,还是嫂子你想的对,咱们再等等吧,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不差这点时间。”

  “书舍是盖好了,但是不是还需要准备许多东西,比如桌子椅子啥的?不然娃娃们怎么写字呢?”赵兰突然想到,忧心的问了句。

  王桂芬笑着解释:“兰兰你这段时间一直在药材坊干活,不知道书舍的事很正常。

  爹和村子上几个当家做主的人说好了,前面不是农忙嘛,要种药材和冬小麦,只等着结束后就去山上砍树找石头,这两天估摸着要上山寻摸合适的木头石头了。”

  赵兰没听明白,找木头她知道,肯定是做桌子椅子啥的,找石头做什么?

  “嗐,咱们村子上没木匠,也打不起那么多桌子椅子,爹和范七爷王老爷子几个老爷子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就是锯几根差不多高的木头当支撑,中间放上青板石,青板石平滑光整,到时还能蘸水在上面书写,既省了笔墨又省了纸张,不然村子上有几人买得起纸墨笔砚?

  再找高矮不同的石块当椅子,这样个头高的坐矮的石头,个头矮的坐高的,写起字来也方便。”王桂芬对这些最为清楚,和两人说起头头是道。

  她下午已经和水清提过。

  人家出银子买砖瓦,又出人教知识,总不能桌椅笔墨纸砚样样指望人家吧?那不是不知好歹么!

  爹爹和村子上老人家就是这么想的,这段时间可是费了不少脑子才想出办法,她觉得很可行。

  赵兰听到后也觉得很可行!

  没银子有没银子的法子,这个法子就很好。

  妯娌三人聊了会子天,开始准备晚饭。

  他们家种的土豆多,村子上人还用苞谷面换土豆,家里粮食不缺,这些日子以来,没种土豆的人家用卖兔子的银钱购买粮食回来,这笔开支她们不用。

  不过她们也没刻意节省,挣的银子多了后,当家的买了不少油和盐回来,加上时不时换回的猪肉,煸炒出的猪油也全部存起来用作炒菜。

  以往烧菜都是水煮一煮,轮到起锅的时候滴上几滴油进去,汤汁上看起来漂浮着一层油,其实油水不多菜的味道也不是很好吃,盐也是如此,舍不得多用,像腌鱼腌肉之类耗费盐的干货不敢做或者做的很少。

  有了油和盐,尤其是盐格外充足后,家里的饭菜有滋有味多了!

  炒菜也比水煮菜香,她们山水村水多,相应的鱼类也多,会捕鱼的人家常年鱼不断,当家的会捕鱼,以往只能水煮,现在能煎着炖着吃,那些小鱼虾也能挂上苞谷面糊糊炸着吃!香的不得了,一点不比肉差!

  没肉和鱼虾的日子,舀一勺子猪肉炖个菜,那菜立马香的不得了。

  而捞回大鱼的时候,鱼头吃新鲜的炖汤,鱼肉则留下来,加足盐腌上成咸鱼,以后缺菜的时候蒸上一碗。

  今晚就是如此,蒸上一碗咸鱼,用韭菜炒个鸡蛋,再舀一勺子猪油炖个乌塌菜。

  舀猪油时看着粗陶罐子里浅浅一层的猪油,赵兰感叹:“要是咱们家养猪就好了,一年到头就有吃不完的猪油。”

  她在药材坊的晌午饭不光有油水,油水还很足够,水清分的很清楚,好好干活是必须的,但干活之外的吃食好的不得了。

  晌午那顿饭必然有个荤菜,有时是猪油渣、有时是腊肉、有时的香肠,和蔬菜一起炖,轮换着吃,肉的份量不少,会保证每个人至少能吃上三五片!

  没有肉类,也会有蛋,一人一个煎蛋,配上猪油炒的蔬菜,也好的不得了。

  她晚上这顿尽量少吃荤,留给家里娃娃们吃,只不过有时候也会想要是自家有猪多好,大肥猪一头两百多斤。

  猪板油猪浮油和肥肉留着熬猪油,十几斤二十多斤的猪油足够一大家子人吃上一整年!

  没肉吃也不怕缺油水了。

  “别急,快了,农忙过了,咱们现在清闲下来,打土坯盖猪圈不就能安排上嘛,过年前虽然吃不上,但明年秋天估摸能吃上。”王桂芬一边将炖的软烂的乌塌菜盛出来装进粗陶盆里,一边喜悦的说道。

  聊到养猪,三人明显激动起来。

  又讨论了好一会,终于心满意足的吃晚饭。

  接下来的日子,进入冬藏农闲时节,原本清闲不得了的山水村人,如今依然忙碌个不停。

  首先是每家每户都有人在药材坊干活,这些人是没法清闲下来的。

  外出卖兔子受伤的十来个汉子伤口没好,不能使力做不成活,上山找砍运木头以及搬石头等活就落在其他汉子身上。

  而老村长一家在村子上又格外忙碌一些。

  他们男的打土坯,妇人们在自家山脚下平整土地挖地基,不到半日村子上人已经知晓他们是盖猪圈养猪!

  也知道了小猪崽在水清那儿购买。

  顿时家家户户心动不已!

  很奇怪,以往穷的时候,种好田地就不想别的了,农忙时候是真苦真累,农闲的时候又是真的闲,可自从跟着水清后面挣银子后,加上看她养鸡鸭鹅、养兔子养羊养猪等等,连带的他们也想养了。

第327章 猪崽卖了,小羊也卖了,全部售罄!

  不仅仅只是想,最重要的是能真真切切的付诸行动。

  是,以往不是不曾想过养猪养羊卖了挣银子,可一来没有本钱又担不起风险,一旦养死了就血本无归,买崽子的银钱就折在里面了;

  二来怕卖不出去或卖不起来价,总不能辛辛苦苦一年,最后砸在手上白忙活吧。

  现在为何不同了呢,说心里话还是手上有银子带来的底气。

  一头猪崽七八百文到一两银子之间,既然养死了也是他们能承受的,没了这几百文钱不会吃不上饭饿肚子,再来即使卖不出去也没事,可以给家里人吃,补充油水。

  要是能卖就更好了,一头猪大约能卖个四五两银子,扣除买猪崽的银钱,净赚三两差不多,要是养个两三头,一年光是养猪就能挣个六到九两!

  要是再养多些,养个十几头.....打住打住,多了打猪草都来不及。

  不过他们家里人多,五头左右还是非常松快的,若是养个五头一年就能有十五两银子!

  留下一部分自家吃,腊肉、熏肉、腊肠以及猪油等等时不时就能补身体。

  吴婶子越想越美,和家人一合计,稍微耽搁了一会前往水清家。

  等她到了一看,水清家猪圈外面围绕了村子上不少妇人!

  而水清正指着猪圈里的小猪崽确定。

  她连忙几个大步上前,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急吼吼的问:“水清啊,还有小猪崽不?我想买个五六头回家养。”

  “哎,吴家妹子你也太贪心了!咱们最多只敢想两三头,你这一上来就是五六头,也太多了!”李大娘的小猪崽定下了,此刻气定神闲笑着打趣。

  吴婶子和她关系好,听着打趣也不恼,喘着粗气回道:“嗐,还不是在药材坊挣了工钱嘛,肚子吃饱了,冬衣做了,鞋子有了,现在不就是想着改善一大家子的伙食,让他们也能吃好点不是?”

  她在药材坊干活,晌午那顿吃的好,再回家吃黑面糊糊以及没油水的吃食更能感受到差距之大!

  想要家人吃的好,那不得勤快?

  勤快的挣银子,勤快的养牲口!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

  “那一头也够吃了,不过你这一头也没啦,只能等下一批。”张婶子不想泼冷水,但没法子,总会知道的。

  吴婶子愣神,张了张嘴,不死心的问:“什么?一头也没了?”

  她记得水清这有很多小猪崽的啊,之前她还想着幸亏她家下人多,哪怕农忙时候,也能早晚顺手打几车猪草驮回来给猪吃。

  “我来晚了?你们都定了?”她听到风声就来了啊,不、不对,是和家人商量了一会才过来的。

  但耽误的不过小半个时辰,这就没了?

  水清确认:“嗯,没了,之前答应了桂芬嫂子,她家定了三头,再有在场的各位大娘婶子。”

  李大娘等人纷纷跟着说道:“还不够分呢!我本来也想定三头的,没那么多,不过两头也很不错了。”

  “我听到桂芬养猪,立马就过来了,幸亏跑得快,也分了两头!”

  “我来的晚,只剩一头小猪崽,先养着后面老母猪要是再生了又能继续买是不?”

  吴婶子一听急了,“你都有一头小猪崽了,让一让咱们这些一头也没有的呀。”

  水清适时的开口推销:“猪崽没有,小羊却有很多,羊肉虽没有猪肉油水丰厚,但也是荤不是?

  并且羊可以一放一群,赶到山头去,随它们吃,吃饱了再赶回来羊圈就成,比养猪更省事,农忙时候宰上一头新鲜又好吃。”

  吴婶子吃过水清家的羊肉,不腥不膻,皮薄肉厚,油水和猪不能比,但羊肉滋补、羊杂汤鲜美、羊脊骨味道浓郁,想着想着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

  张婶子作为水清的头号忠实拥护者,听到水清主动提及羊的好,当下举手喊道:“我要五只!”

  反正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放放羊也蛮好。

  吴婶子一愣神的工夫,见已经有人抢先预定,立即喊道:“我要八、不,十只!”

  一瞬间,水清家的小羊全都没了。

  水清失笑,从众心理不管在哪都适用呐。

  本来吴婶子只是来买猪崽,猪崽卖没了或许就回家了,结果别人要买羊,她也跟着买,还一买就是十只!

  后面没买到或者买少的,一脸懊悔,只觉得是她们反应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