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89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一旁的白满善白子谦却陷入沉思中,两人沉默不语。

  范进只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不多言多语,由着下一辈自己做决定。

  水清脑子里想的就多些了。

  大江去北都有利有弊,弊显而易见,气候、饮食、想家.....换个角度想就是孩子去外地上大学或者打工,人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还有凌然和诸家照应,居住和吃喝不用担心,比外出打工好。

  种地,这是大江的强项——他在家也是种田地,像他这么大的小子,别说男娃娃,就是女娃娃,田里地里也都要干活!

  农村的孩子,会走就在田埂间,田地泥土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带着深入骨子里的熟悉和熟练,并且大江过去更像是技术指导,教别人怎么种,不然靠他一个人能种多少亩?

  教的话大江确实是最合适的的人选,因为土豆在北方种植没有谁能有她熟悉,可她去不了北方,山水村离不开她,她得留在这儿挣银子置办家产!

  她先和大江说一遍,再让范进将土豆种植大全上面的注意事项、养护、问题等等全部誊写出来,让大江带着.....他一个后方种地的,又不是上阵杀敌,危险性应该没那么大吧?

  弊目前就这么多,利也很明显。

  三年后,雁王胜了,诸能是从龙之功,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凌然不必说,论功行赏的时候大江怎么也会有一份!

  最起码也在诸能面前混个脸熟,凭着这份脸熟,大江后半辈子稳了。

  范江等不及了,看了看爹,最后目光落在娘身上,祈求:“阿娘,你就让我和凌大哥去吧,凌大哥一个人来回都没事,我还跟这么多人一起,不比凌大哥当初安全多了?”

  这要是有事,那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水清沉吟,在范江惴惴不安的时候抬眼问道:“北方气候和咱们这儿可不同,你要是去了觉得不行适应不了要回来怎么办?

  山水村离北都远不说,最重要的是倘若你临阵脱逃了,那这些土豆呢,咱们也没法再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及时送过去,耽误了土豆种植,那相当于延误军机,属于砍头的重罪,你可明白?”

  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范江点头如捣蒜,憨憨笑道:“阿娘你放心!我又不是去玩的,再说我就是丢了我自己我也不能丢了土豆啊。”

  种地比读书对于他来说舒坦多了!

  那些书本上的字,他看起来老累老累,估摸它们看他都比他看它们熟悉。

  而那轻飘飘的笔杆子,使起来比锄头钉耙还累,锄头钉耙他使唤的可顺手了,但笔杆子根本不听他的话,总有它们自己的想法。

  坐在那儿读书,对于大姐小弟是享受,对于他却像是受罪!腰酸背痛不说,还总惦记着田地里的庄稼。

  种庄稼多好啊,一上午种了多少看得见,到了时日就有收获,他读书,到了时日反而忘的差不多。

  凌然诧异的看向两人,眼眸中有不可置信。

  婶子和大江短短时间内已经决定了?

第431章 大批量运送土豆的方式

  李湖玉有些跟不上节奏。

  那可是北都,不是富饶的江南呐。

  之前范河跟着文华去余杭,她倒是理解和支持,也明白水清让孩子出去闯闯看看的想法,但怎么今日大江去北都也同意了?

  这、这.....是不是有些草率?

  她转头看向当家的,想着当家的要不要劝说一下?

  就见当家的双眼睁的圆圆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激动神情!

  不小心看到身侧的儿子,一副同款跃跃欲试激动神情!

  下一瞬间,白子谦站了出来,经过两年时间少年褪去原本的青涩懵懂,有意气风发也有深思熟虑,他看向凌然,开口说道:“凌大哥,白家庄土豆很多,人手也足,可以随后运往北都!”

  经过这两年,尤其水灾过后的日子,他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变强才能庇护家人,庇护自己在乎的人。

  家里是爹娘扛起的天,在村子上是水清婶子和进叔为他撑起的,有时候他想,换成是自己的话,能为他们做到吗?

  答案是不能,他什么都没有,既没谋生的能力,也没可用的人,更没权势。

  姑父吴县令带着大队人马过来的时候他有过心慌,后面水清婶子带领村子上人抵挡住,他明白人有本事是多么重要。

  等到爹娘过来,言语间漏出来的南都匪徒狠毒,官兵以权压人吃相难看,靠着凌巡抚才解了白家的困境和危机,他也终于明白为何凌大哥毅然决然的去北都!

  他也想拼一拼、搏一搏,让白家成为皇商,不受人欺辱,还能在水清婶子、晏秋星回晚夏江河湖以及凌大哥缺银子的时候,眼也不眨的提供银子。

  李湖玉惊住了,立即看向当家的,下一瞬,白满善也站了起来。

  李湖玉松了口气。

  凌然听到白子谦一番话的惊诧不下于李湖玉,他首先也看向白满善。

  子谦不知道其中危险,一时冲动没关系,白叔作为大人,还是见多识广的大人,肯定会劝服子谦。

  白满善看向凌然:“子谦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去年白家庄种了三百亩地的土豆,按山水村的产量估算也有个几十万斤,只需留够五百亩地的土豆种和吃食,其余的都能运往北都。

  至于如何大批量运送过去,我有个主意,你要不要听?”

  李湖玉彻底呆住了,忘了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怎么子谦和满善一致了,而她有种被落下的感觉?

  这父子俩什么时候达成一致想法的?是不是忘了告诉她?

  凌然此刻顾不上震惊,脱口回道:“白叔,你请说!”

  “南都东面有一海口码头,经常运送各种商队货物,我和船队有生意上的往来,只要银子足够不成问题,按照以往货物日子算南都到北都快的话在四十天左右,碰上恶劣天气那就说不定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你带来的人马带着水清这儿的土豆从陆路出发,白家庄的人从水路走,双管齐下,你看如何?”白满善说完,等着答复。

  海运虽然受天气影响,但一批次就能运送几十万斤,而这几十万斤的土豆要想从陆路运往北都,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说,沿途关卡更是难上加难!

  几乎不可能。

  倘若真的碰上恶劣天气,那也只能说天意如此。

  凌然心弦狠狠震动,理智让他赶快答应,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现在才三月初,倘若顺利的话,下个月中旬土豆就到了土豆,还是几十万斤的土豆!到了就能种下,而白家庄还能再种上一季,下半年继续收成。

  这边一年两季,扩大亩数种植,明年可以继续走海路运往北都.....

  压下满脑子答应的念头,他看向白满善,慎重问道:“白叔,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不?

  一旦北都败了,秋后算账,你们白家将不复存在。”

  白满善同样慎重回道:“水灾朝廷不管,那些匪徒和官员也让白家差点不复存在。

  凌然,白叔不是毛头小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下场是什么,一旦败了,变卖家产一家子人再继续南迁,大不了逃往暹罗国去!

  只要有银子,终归日子不会太差,你放心好了。”

  机会摆在面前,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们自己了。

  成了,他们白家给北都运送粮草,也能算是有从龙之功了,皇商咫尺之遥!改换门庭,再不是低贱的商户。

  败了,举家南迁,背井离乡,反正暹罗国他也去过,气候和南都相差不算太大,吃食虽不同,但带去仆人丫鬟银子足够多,勉强也不会太差。

  唯一不好的就是舍不得水清大妹子一家.....到那时候说不定水清一家子也要和他们一起逃难,呃,算了不想了。

  水清:.....白满善连退路都想好了?

  她是知道北都的那位是最后胜利者,才敢赞成凌然和大江过去,但白满善不知道呀,他竟然也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白家以往果然是缺个机遇,而此刻白满善和白子谦把握住了。

  李湖玉见当家的连退路都想到了,又见亲近的朋友救命恩人都参与进来,顿时豪气万千:“好!咱们一起闯一闯!”

  “这次土豆丰收,我提供土豆种,大多数人家收获的土豆四六分,所以全村也就我家土豆最多,五十匹马只能拉个零头,余下的要不连夜运往白家庄?再由白家庄送去南都码头。”水清将自家的土豆重量简单说了下。

  这些土豆送去是做种子,自然越多越好。

  凌然笑意上扬:“好。”

  从山水村到白家庄快马一天就能来回,水清婶子家的土豆,分个两三次就能送过去。

  最后一批再由马匹拉着走陆路到北都。

  茶室里一行人商议定下重量、路线、运送方式,外面饭菜也做好了。

  人多,没法太精细,主菜是猪肉炖土豆,配菜也大多以猪肉为主,配上大米饭,不过大铁锅炖出来的饭菜格外香。

  凌然带来的汉子们没有吃过土豆,只知晓这是产量非常高的农作物,原本抱着它能填饱肚子的使命感前来,此刻吃到炖土豆后,好吃到心情澎湃。

  这就是他们要带回去的食物!

第432章 饭桌上的人空了

  山水村村民家原本只有几户有板车,后面挣了银子,基本上每户人家都置办了板车。

  有些人口多的人家还置办了两辆。

  板车可以从山上拉柴火、从地里拉草料、从田里拉粮食,外出去府城的时候置办东西也方便,属于家里的大家当,有条件的都会置办一辆,用的时候不用外出借,自家的用起来很方便。

  运送药材去余杭,水清家的板车够用,没有向村里人借。

  水清快速吃完饭,对上凌然说道:“村子上的板车约莫四十来辆吧,我去借,明日你们再去广宁府买些板车拉回来;

  说来凌然你的运气真不错,先前这板车都没有车套的,上次收缴吴县令的那些驴给每家每户分了一匹,他们就自己做了车套,今日借过来直接用上。”

  凌然跟着起身,抬脚往外走,回应道:“婶子我带着人和你一起去将车拉回来。”

  土豆都在屋子外的空地上堆放着,太多了,库房放不下,这还是做了十多日土豆干土豆粉后的,板车拉回来要装车。

  水清也想到了。

  到了院子里,凌然一挥手,精壮汉子们立即起身,训练有素的跟上。

  饭厅里,胡母抓紧时间朝女婿问道:“大江要去北都,是真的?”

  上个月大河去江南她已经提心吊胆的,但江南起码不在打仗,怎么这次大江直接就要去北都了?

  范进点了点头,“嗯,说好了,白大哥也去,不过他们不是一条路,这事不能外传,只有自家人才知道。”

  胡母跌坐在椅子上,深深吸了口气。

  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啊,她怎么可能外传!

  但、但“大江是不是有些小,他去成吗?”没法问出口的事,北都多危险,哪能让大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