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90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说什么也不能让大江过去!

  范进依然耐心解释:“水清说土豆只有她和大江会种,也种的最好,她本来想要不她过去,但大江这孩子自己想去,就由着他了。”

  胡母眨了眨眼,突然觉得大江过去也不是不能接受。

  “既然大江自己想去,那就去吧,男娃娃在外面行走方便些,多叮嘱让他注意安全。”

  范进浅浅笑了,“嗯,说了,并且大江是在后方种地,不是冲锋陷阵的士兵,要安全许多。”

  胡母这回彻底放心了。

  不放心也没法啊,女婿可是说了,种土豆最好的两人就是大江和闺女,闺女都准备自己去了,哎,当初她要是好好学种土豆多好,这次也能替下大江去北都。

  随即想到女婿刚才话语中说白满善也去,不过他是个大人,还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应该没事,她不放心的确认:“子谦那孩子不去北都吧?”

  范进摇头摇头。

  胡母松了口气。

  虽然子谦不是她亲外孙,但毕竟朝夕相处了这么久,感情上实在舍不得。

  之前凌然去的时候他和当家的不知晓,只以为去四会,哪里知道所有人都回来了,唯独凌然没回来!

  家里大的小的那几日胃口都不好,情绪低落。

  只是凌家的情况在那儿摆着,凌然不得不去,哪怕再担心再不舍也没法,而白子谦不一样,他上面有爹娘罩着,可以安稳无忧的过一生。

  温和有礼的贵公子,别说他去北都大家舍不得,就是离开山水村回家大家也舍不得。

  “子谦这几日也会离开。”

  胡母只觉得天空响起炸雷,炸的她懵懵的。

  她不可置信的问:“不是白满善去北都么?子谦又不需要去,他离开做什么?”

  胡父原本还在夹远处的菜吃,想着别浪费,听到白子谦离开的话语,筷子顿住,惊愕的朝女婿看去。

  大江去北都他和媳妇观念不同,觉得那是建功立业去了!男娃娃嘛,不外出闯荡立一番功业庇护姐姐妹妹们,总不能让没法外出行走的女娃娃们出去闯荡吧。

  有且只能他们顶起来。

  可白子谦怎么也要离开了?

  “运送土豆去北都,商船码头以及路线只有白大哥熟悉,他必须去,而他之前准备带商队南下给白家的铺子送货,如今他去不成了,若是等他回来的话,最少也是三个月后的事,货不等人,所以子谦负责带商队南下送货。”范进对着岳父岳母讲解。

  胡母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那湖玉呢?”

  “也一起去,以往她婆母总拘着她在后宅,不喜她外出,经此一事后看开了,反而喜欢她的身手利落,也不拦着她外出;

  所以她准备跟白子谦一起南下,一来可以保护子谦,二来也是出去见见外面的世面。”

  胡父胡母叹了口气,都是重要的事,都时间不等人,必须要去。

  原本文华大河丁和礼去了江南,饭桌上空了好几个位子,幸而白满善和李湖玉补上了,加上这个月药材坊改为牙刷工坊,凌然也回来了,以往的热闹回来了。

  想不到突然之间,凌然来去匆匆不说,白满善李湖玉要走,大河和子谦也要走。

  习惯了一大桌子人吃饭,一下子少了有股子失落。

  范进不知道该怎么劝两位长辈,陪着坐了一会,听到外面响起车轱辘声,方才起身出了饭厅。

  院子外,凌然等人已经拉了近四十辆板车回来。

  麻袋是早就有的,五十个汉子手脚麻利的给土豆装袋,装好一袋就用麻绳紧紧绑住,放在板车上,只等待会出发时套上车套。

  白满善要领路,今夜必不可少要跟着去,他走到水清面前询问:“我明早不回来,先去南宁府把你的土地买好;

  对了,南宁府灾民亦不少,要不要我挑些老实可靠的一并买了?一来你那土地耕地总归需要人,二来也能帮一帮那些灾民。

  土豆下一季的又能种上了,你这些土豆运过去正好留一些下来做种。”

  水清晚饭的时间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白满善是去办大事和正事,哪能这个节骨眼上拜托他跑腿替自己买地?

  如今他主动提出来,连带下人都想好了,立即问道:“你时间上来得及?”

第433章 牙刷工坊要改变模式

  “来得及,我算过了,我去白家庄主要是给他们带路,明日返程就不需要我了,正好也是白天,我去把你的田地和下人敲定,一日的行程足够,明晚带契书回来给你。”白满善快速回道。

  水清说过他们这儿的土豆一年能收两季,但北都寒冷,土豆大约只能收一季。

  竹林村的土地买好,至少也有五百亩,加上白家庄的就有上千亩,两季土豆好几百万斤!下一季的土豆又能种下,待到七八月份收获后,一部分留下做种,余下的又能运往北都。

  几百万斤的土豆,哪怕是十万大军,也能吃上两三个月,若是用来做种,明年的粮草根本不愁。

  加上今年北都九十月也能收获土豆,今年到明年收获期间的粮食也不慌。

  水清的地和耕种的人必须明日就搞定!不然三个月后他从北都回来,这一季的土豆就错过了。

  “好!我去拿银子给白大哥。”听到白满善说来得及,水清也没矫情,脚步一转进了院子,去拿银子。

  那边正在装车的凌然身形一顿,只静默了一会又继续搬运麻袋装车。

  婶子和白叔都在用实际行动帮他,他必须要把这事办好!

  粮食足够,士兵冲锋陷阵打仗才有力气,也没有后顾之忧。

  趁着夜色,四十来辆马车加十多匹马出发了。

  今晚对于他们来说必然是个不眠夜。

  白子谦和李湖玉是第二日天亮后出发的,工坊里牙刷数量还不是很多,两人先回南都带起人和车辆货物,临出发时过来拉牙刷即可。

  范进在屋子里誊写土豆大全上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整理成册让大江两三日之后可以带去北都。

  胡母和晏秋几人忙着给众人准备路上的吃食,凌然一行人带的有干粮,但干粮只管饱,不补油水,她们多做些肉干之类的带上,路上也能补充油水。

  牙刷坊不比药材坊,都是体力活和技巧活,丁佳佳和秦怡林在牙刷坊帮不上忙,也一头扎进厨房,帮忙烧火切菜打打下手。

  水清一大早喝了碗粥,就去了老村长家。

  王桂芬正在拌鸡食,看到水清过来,惊喜不已,快步上前笑着问道:“我昨日见凌然带着一大群人回来,还想着你这段日子可有的忙了,想不到昨晚借了板车去又出门了。

  你这来为了啥事?”

  “找老村长呢,商议个事,请他帮我拿拿主意。”水清笑盈盈回道。

  王桂芬也不惊奇,虽然村子上最有银子也最能挣银子的是水清,但她对自家公爹老敬重了,有个什么事都会来询问下意见,其实她自己拿主意公爹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正是这份敬重,也让公爹对水清说的事格外上心,每次都郑重以待。

  “行,我去看看,你坐会。”家里现在老三和文华运送药材去余杭,老三媳妇在牙刷工坊,前几日水清说需要砍毛竹的,她当家的也被招去了。

  老三一天一百文,老三媳妇一天二十文,她当家的一天二十三文,自家单单工钱一天能有一百四十三文!

  她和老二两口子也没闲着,后山的兔子越来越多,猪和羊也越来越大,还有院子里的鸡鸭鹅,也就下午才能歇上一歇,不过要是有银子挣,她下午、不,连晚上都舍不得歇!

  老村长很快出来,示意水清不用起身,在水清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是凌然小子的事?”

  水清摇头:“不是,他就运些土豆去种,明日差不多就搞定了;

  我来是为牙刷工坊招人的事,想询问下您的意见。”

  听到牙刷工坊还要招人,王桂芬手上鸡食也不拌了,站在水清边上不挪步。

  老村长看了眼大儿媳妇,没多话,朝水清问道:“村子上人都想去牙刷坊干活,不怕招不到人,你是担心哪家多哪家少不公平?”

  多或少,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有的家里人多有的人少,不过水清担心也正常。

  水清继续摇头,“不是,牙刷坊当初是为了做药材,房子之类的都是按照药材工艺划分,如今做起牙刷来一来不得心用手,二来也有些小。

  加上做牙刷比做药材需要的人多了不少,尤其这又要扩招人,里面根本施展不开。”

  王桂芬在一旁听着都着急!

  她听三弟妹以及当家的回来说过,他们拖竹子回来,十几个人哪怕岔开了在工坊的院子里都局促的很,因为那里面不少妇人要清洗猪毛兔毛等。

  当初从山上引的山泉水用于清洗药材,出于场地大好干活直接在院子里,如今劈竹子什么的就很不方便了。

  老村长也听大儿子和小儿媳妇说过,心里想的是水清这是想重新盖牙刷工坊还是给药材坊扩建?

  可村子上汉子要不去了余杭,要不为牙刷坊砍劈竹子,就连驴和板车也全都在外面,盖工坊最少也得余杭的那批汉子回来才行。

  “我想的是牙刷前面砍竹子、劈成竹条、打磨以及打孔,只有提供工具,在工坊或者在家里其实都能完成,既然都可以,那为何不在自己家里呢?”水清悠悠说出自己想法。

  其实就是华国拿货在家自己做,属于代加工的方式,适合简单在家也能做的活,而牙刷前面的步骤完全可以!

  她不用盖厂房,整个药材坊就能腾出来全部用作于最重要的步骤:处理毛料以及绑毛料。

  老村长老态的双眼骤然抬起。

  王桂芬呐呐的问:“那、那要是做的不好呢?”

  “不好的就没工钱,砍竹子到打孔是五个步骤,五个人完成的话,熟练后合起来一天能做一百二十支往上,一文钱一支,每个人平均一天就是二十四文往上,并不比在工坊少;

  做好了就送往牙刷坊,会有专人验货,符合条件的当场付银钱,不符合的退回。”

  王桂芬不自觉的点头,觉得这个规定非常好。

  为了银子,自然会做好,做毁了的也不会带过去——带过去也通过不了。

第434章 村子上人还是太少了

  水清将福利待遇也一并说了:“因着家里做,不管老的小的都可以参与其中,饭是管不成了;

  至于衣裳,等着牙刷工坊有收入后,以工坊的名义给村子上每户参与进来的人家所有人都发两身衣裳的布料。”

  相当于工作服,也是给村子上人的福利,毕竟他们在家做活,给她省了场地,也给家里其他人带来了不便。

  两身布料让所有人有认同感以及参与感蛮好的,参与进来的人越多,做出来的牙刷柄越多,牙刷工坊也就越挣钱。

  王桂芬听到不管饭,也是理解,拿家里做了,一大家子人都能参与进来,晌午饭每天都有,咋管?总不能给一大家子人都管上吧,那牙刷工坊挣的银子还不知道够不够整个村子人吃呢!

  听到有衣裳,并且直接给参与进来的每户人家所有人都发,以为她听错了,呆呆的问:“水清,你没说错?有的人家可是十几二十多口人,大人孩子得不老少布料。”

  像自家就是十多口人,做牙刷柄的活计肯定会接,等拿回来了做,到时水清要给这十多口人都发两身布料?

  “嗯,我前面说的那五个步骤,需要五人,砍毛竹劈毛竹家里汉子做起来快,打磨是个精细活,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这一步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能帮着做,如此一来的话,每日能做的牙刷柄就能增加不少。

  对于他们来说挣了银钱,对于牙刷坊来说不也是吗?只是两身布料,咱们村子人穿的干净舒坦保暖,干活挣银子也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