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307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没想到,吃过喜宴此行才像是真正开始!

  先是参观羡慕,然后打定主意效仿,接着努力记在脑子里,到了后面主家直接宣布他们可以接手工活做!并且还能提前还生活所需品。

  整整五两银子啊。

  当下没有人舍得去眯一会——哪怕强行去睡也睡不着,干脆跟着夫人去选要带回竹林村的东西。

  小猪崽和小羊羔是必须要选的,打猪草和割草料喂羊只耗费时间而已,收益却颇为丰厚:肉可以卖钱也能留下一些补充油水;毛料夫人说很重要,到时和兔毛一起送过来;粪便更是最好的肥料!

  养的越多,粪便越多,能呕的肥也就更多,地里肥力多了,庄稼才能长得好。

  夫人说了那竹竿样的东西以后能榨糖,糖多金贵呀,当然要精心伺候着才能产量更高!

  榨糖是明年秋季的事了,在这之前他们要选一些红糖,盐、大米白面都选了,夫人说过了,要养好身体,才能有力气干活。

  布料不用,第一次来主家给了不少,每个人都能有两身衣裳料子,仔细着穿好几年不会坏,坏了打上补丁又能穿上好几年.....余下的全部换鸭鹅兔子,鸭和鹅能下蛋,兔子养的多挣银子不说,还能给主家多多的提供毛料。

  认认真真选好要带回去的东西后,一行人又去了牙刷工坊,由水清挑选出来的人耐心示范如何制作牙刷柄。

  忙忙碌碌到傍晚,趁着天边还有余晖吃了晚饭。

  晚饭没有晌午正席丰盛,但有鱼有肉也非常不错,哪怕竹林村的人心思早就飘回家惦念着做挣银子,此刻依然吃的心满意足。

  吃完早晚饭,一行人抓紧时间眯了会,随后动身回竹林村,一个个斗志昂扬的恨不得立马开始做活。

  当娘的原本还准备给闺女叮嘱几句话,此刻也顾不上了,连夜赶路回往竹林村。

  ·

  竹林村的人,水清之前还在盘算着如何用起来。

  想不到一场婚事他们过来一趟,一下子将牲口之类的顺带运回去饲养,以后多了一处提供毛料的地方,更是又多了一百多号做牙刷柄的工人!

  文华盖屋子占用了村子上一部分汉子,接下来分家出去另过的人家也要盖房子修围墙更是需要人手,势必会影响牙刷柄的进度,原本犯愁这部分如何填补,如今也不用愁了。

  做牙刷柄的人多,整理毛料和绑毛料的四十来个妇人显得有些来不及了,而今多出来的十一个新媳妇,正好补上这个空缺!

  水清看着堂屋正中间站成三排的姑娘家,语气柔和道:“都坐吧。”

  十一个新媳妇怯怯的抬眼看了眼主位上的水清,见没有不悦的神色,拘谨的在两旁位子上坐下,也不敢坐实,虚虚的坐着,方便随时起来回话。

  水清也看出来大家的不自在,长话短说:“你们新婚,有五日的休息,五日后在牙刷工坊上工,月钱和她们一样,三十文一天;

  做的好的留下来,实在做不好的换别的活计,听明白了没?”

  听到有七日的休息,后面在牙刷坊上工一天就有三十文的工钱,姑娘家愣在原地。

  她们终于明白为何昨晚阿娘匆匆过来说了句他们要回竹林村做手工活就走了,爹娘何曾遇到过这么挣钱的营生?

  而现在,她们一天就能挣到三十文,也就是说一天的工钱在水灾前能买八斤黑面,而水灾后也能买五斤黑面!

  倘若以往能挣到这个工钱,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卖身为奴.....不卖身为奴根本遇不到主家!她们倘若不是主家的下人,也不会有这个工钱。

  也算因祸得福了,比起那些遭难的人家,她们幸运太多太多。

  “听明白了!”

  水清又说了几句牲口喂养、主屋这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排班情况,确保她们听清楚后就让一群新媳妇回去了。

  原本初步定在十八号出发,因满仓等十一个汉子新婚,特意往后延了大半个月。

  日子虽往后延了,但人却没闲下来。

  胡文华盖屋子的劲头越发足,恨不得一天能盖好,第二日就能成婚,满仓等众多汉子自然以此为主。

  接着是村子上到了适婚年纪的人家,猛地着急起来给自家儿女相看。

  男的还好,有间屋子娶进门就成,像李大娘这类准备给自家姑娘招婿的就要提前准备单独的屋子,地是早就选好买下的,不过盖了屋子那边围墙自然也要一并建起,所以分外忙碌。

  再就是家里人口实在太多,有孙辈了还挤在一起的处处不方便的,也趁此农闲时节准备盖屋子另外过日子,自是在新地盖。

  一时间新地热火朝天,人和驴车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此次集体盖屋子和上次山水村集体盖屋子有个很大的区别是,上次用的是土坯,而这次都是用的青砖!

  对,山水村右侧的土地上建的都是砖瓦房,村子上人以往做梦都不敢想也舍不得建的砖瓦房,这次不用劝竟然都决定了。

  理由倒是非常简单:打土坯是不用花银子,但耗费力气不说还占用时间,有打土坯的时间多做些牙刷柄出来,一天能买不少砖块;

  并且村子上其他人也忙碌的很,根本没时间帮忙,而青砖是烧制好的,直接花银子拉回来就能直接盖,请了村子上汉子,没几天就能盖好。

  砖瓦房干净敞亮又气派,家里富裕的情况下当然首选砖瓦。

  山水村一下子多了好几套砖瓦房,中间本村居住的人原本觉得浪费钱财,土坯屋子不也是住?反正都是瓦面的,一样舒坦,何必额外花费钱财。

  等过去参观了几道后,也隐隐动了心,屋子虽然没法一时半会就盖,但地却能先买好,生怕后面没了!

  水清看着买地盖房子院子干劲十足的村民,非常理解。

  衣食住行,房子自古以来都是家里大事。

第462章 卖第一批牙刷归来

  时光缓缓流逝,对于山水村的人来说日子却过得格外快。

  他们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个时辰,也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只手,既能干农活又能喂牲口,既能做饭又能做手工活。

  外出的汉子则是外出的时候归心似箭,想着快快回来打理药材地、盖新房子大院子,回来后又盼着出去挣一天一百文的工钱。

  日子在矛盾和期待中进入八月初,外出两个多月快三个月的山水村送货队伍回来了!

  原本定在四月中下旬出发的队伍,因着十多个汉子新婚往后延了大半个月,改在五月上旬出发。

  去一趟余杭,来回行程在四五十天中间,但这次不光是送货,更多的是卖货,并且要去沿途的府城,所以必然会耽搁不少时日,事实也确实如此,花了近三个月。

  胡文华回到村子,晒得黝黑的脸在见到丁佳佳时咧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他快步朝惦念的人儿走去,要不是人多真想将人拉入怀中。

  克制了又克制后,他低哑问道:“佳佳,屋子里面的东西置办好了没?你去看过没?满不满意?”

  他出发前勉强将屋子围墙全部盖好,但里面的家具灶台以及院子里水井等等都还没来得及弄,现在也不知道弄到哪一地步了。

  他快速想知道置办齐全了没,更想知道佳佳满不满意,只有佳佳满意,才是他俩的小窝。

  范河也晒的黢黑,看到丁佳佳咧嘴笑着露出大大的牙花,不解的问:“小舅舅,你去看一眼不就知道了,逮着佳佳姨问做啥?”

  胡母忍不住拉过大河,边往人群外走边低声道:“你还小,不懂。”

  哪里明白想娶心爱之人进门的迫切心情呢。

  胡文华见碍眼的外甥被娘带走了,视线灼热,哑声问:“大河不懂,你明白不?”

  他想娶她进门,很想很想。

  丁佳佳脸上红晕未退,此刻又起。

  她轻轻点了点头,柔声道:“我去看过,已经置办好了,你爹娘每置办一样东西都会来询问一下我的意见,每样都很好。”

  以往常常见到文华,倒不觉得什么,他外出后,本以为前面几日最难熬,时日一长想念就不会那么多那么深,可时日一长竟然想念越发深沉。

  胡文华唇角越发向上,趁着人群不注意,忍不住握了下她的手随即快速松开,低声呢喃:“真想明天就娶你进门。”

  丁佳佳小脸通红,被他握过的手掌更是发热,半晌后提醒:“先去找水清姐,正事要紧。”

  总不能一直在这儿站着呀。

  胡文华不想走,但不得不走,毕竟还未成婚,他就怕控制不住自己再有出格的举动不好,他请求道:“你陪我一起去好不?我想和你说会子话。”

  “.....好。”

  ·

  水清看着如胶似漆的小情侣,浑身冒着粉红泡泡,感觉此刻的自己好像恶毒姑姐,拿着棒子要让有情人分开。

  她斟酌着开口:“要不,我避让一下?”

  “不、不用!我出去,水清姐你们俩谈正事。”丁佳佳说完不等回应,快速跑出茶室。

  水清叹气,对上弟弟不理解道:“你说说你回来晚些时候来汇报我又不会怪你,干嘛巴巴的现在就过来?”

  弄得她像是周扒皮一样,她是那苛待人的恶人吗?

  胡文华爽朗笑道:“姐,我的婚事也是大事,又不是只有生意上的事才是正事。”

  “你是来说婚事的?”水清疑问。

  婚期应该找娘啊,问她做什么?

  胡文华猛点头:“嗯!我要娶佳佳,想问下你药材什么时候收?我想在收获前把婚事办了!

  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忙,又累,没有心情;秋收后我嫌晚,我想快点娶佳佳进门。”

  水清懂了,这是等不及了。

  不过找到心爱之人不容易,可不得帮一把嘛。

  “山药今年地里的还没法收获,要到明年了,只有山上的那些,倒也不急;

  何首乌可以往后延一延,晚些收没事,反正现在工坊用作制作牙刷,新盖一间药材坊也要时间,那就九月收吧,你看来得及不?要是没有好日子那就再往后延,延到十月怎么样?”

  反正现在大家伙还能制作牙刷,同样在挣钱,晚些收何首乌也行。

  “不用不用,我回来在府城找人算过日子,八月二十六就是个好日子!还有二十来天,定日子、准备成婚事宜应当来得及。”

  说完自己的婚姻大事,胡文华终于说起此次卖牙刷之行:“姐,这东西果然是越大的府城越好卖!

  那些大铺子掌柜进货可豪爽了,小杂货铺畏手畏脚怕销不出去,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去小杂货铺的大多是农户和贫苦百姓,自然舍不得买这些用品;

  后面我们每去一个府城皆专挑大铺子谈,余杭是最顺利的,我们在余杭待了三天,三天后去好几个铺子回访,最大那家铺子的掌柜说短短三日已经卖出去一小半,还跟咱们预定下一批货物!

  姐,我想着九月再送一批货去,这次不从广宁府往那余杭铺货,而是直奔余杭,先把余杭铺子供应齐全,余下的再慢慢回程沿途送货,你看怎么样?”

  小府城卖的不快,没有大府城缺的急。

  水清当然没有意见,“送货的事宜我不懂路线,也不清楚每个府城缺货情况,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出门在外自然由你做决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对于不懂的地方她非要一把抓的话,那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以及嫌挣的银子太多。

  胡文华对于水清的放权,越发谨慎,生怕自己一个失误,让生意受损。

  这可是关乎整个村子的营生!不能有任何闪失。

  随后想到临走前他姐的叮嘱,忙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说出:“姐,从咱们这儿到余杭,没受水灾的府城不是太乱,相比较而言,越靠近北面人心越乱,抛售铺子、良田、宅子、古董字画等等的就越多。

  听掌柜的议论,那价格更是前所未有的低,但那些大老爷们,明明手上还有余银,但都处在观望状态,并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