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314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水清不知道竹林村人的想法,她只觉得冬日大早上吃上一碗正宗老母鸡汤手擀面,配上两碟小咸菜和清炒蔬菜,整个人从里到外的舒坦。

  吃过早饭,见众人全部聚齐在门口,也不再耽搁,直接手一挥:“走,去看看糖做的怎么样了!”

第474章 竹林村步上正轨

  院子和屋子门打开后,妇人们最先奔到自己做的磨具前。

  “我的这个怎么有些硬呢?是不是不行啊。”

  “是啊,你看周姐做出的沙沙的颗粒状,是不是夫人所说的打沙成功,你这个太硬了,硬梆梆的敲着还有声音。”

  “我这个咋样?我也看不出来成不成功?”

  妇人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做的好的心里没底,做的差的心慌慌。

  水清说道:“先脱模,然后切割成小块,每个人每样尝一尝,看看有何不同,再评价出哪一份做的最好。”

  都是手艺活,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天赋好,同样的教法她们做出来的就是比别人做出来的好看好吃。

  做生意卖货,可不得就要货物好么?

  当然要让会做以及做的好的人来做才行!

  听到夫人让她们尝红糖,这么金贵的红糖随便吃,妇人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随即想到不吃根本没法评价哪一份最好,遂小心翼翼的拿起面前的一块,小口抿了抿,又拿起另一块。

  尝了周姐做的人眼睛睁大,晶晶亮的边点头边说道:“周姐做的捏在手里就怕散了,吃进嘴里又一种沙沙的感觉,轻轻一抿就化开了!很好吃。”

  吃到龚小妹面前的时候,眉头紧皱:“龚小妹这个好硬,跟石头似的,而且还特别粘牙!”

  “我以前吃过麦芽糖,龚小妹这个像我以前吃过的麦芽糖一样黏。”

  周姐乐呵呵笑容满面,龚小妹则是快哭了。

  “我也是按照夫人说的做的啊,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关键她还不知道她哪里做的不对,何况周姐她们能做出来,她却做毁了一锅糖!

  水清开口:“你们自行总结经验,昨天第一次做,做不好是正常的;

  我会在竹林村待上几天,直到你们做熟练为止,再决定如何分工。”

  听到事关分工,每个人都紧张起来,围着周姐纷纷请教经验。

  周姐满脸懵,喃喃说道:“我也不知道啊,就是打沙的时候不停搅拌,搅了大约有一盏茶的时间吧?像花生酱一样了,才倒入磨具中。

  是不是这个原因?”

  其他妇人不知道是不是,但是她们能试!

  新一轮熬红糖时,大家铆足了劲搅拌,结果果然做出来沙沙口感的红糖!

  到了第三日除了少数实在不会的妇人,余下的已然很熟练。

  对于水清来说,这些人数已经够了。

  她从中又挑选出八个,关上屋子门,教她们如何制作白糖。

  其实很简单,就是红糖汁水中加入适量磨碎的炭,吸附掉红糖中的颜色,再用纱布过滤,其它步骤不变,自然冷却后就有白糖析出了。

  被挑选出的妇人们没想到如此简单。

  随即想到这也是夫人告知她们了,她们才觉得简单,要是让她们动脑子想,怕是一辈子、不,几辈子也想不出这个法子来!

  当下对水清更加佩服,也更加坚定了好好守住这个手艺——若是被外人偷学了去,那影响的还是她们整个竹林村。

  水清陪着八个妇人一起捣鼓,反复试红糖水加入多少炭才能做出白糖来,连着试了两天,终于成功做出雪白的白糖!

  在竹林村的第六天,不管红糖还是白糖,都能熟练的做出来后,水清让周有粥去白家庄请来庄把头并带几个聪慧利落的人过来学习。

  按照当初白满善强烈要求的,白家庄人只学习红糖技术。

  白糖的制作手艺只掌握在竹林村少数几人手上,这一是为了防止核心手艺外泄,越少人知晓越好;

  二也是白满善为了避嫌,担心一旦泄露的源头是白家庄的人,他对好友没法交代,所以从源头上杜绝此事。

  水清倒是没意见,倘若她和白满善位子对换,她想必也会如此,也就应下了。

  白家庄的榨糖坊和一应工具也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挑选过来的人都是庄子上头脑最活络的一批,当天就学会了回去试着做,不懂的再过来请教。

  水清见榨糖坊慢慢步入正轨,准备明日回去。

  不过在回山水村之前,得将具体事宜讲清楚安排好。

  她将人全部召集在榨糖坊院子里,宣布:“负责搬运甘蔗的汉子三十文一天;

  榨汁拎甘蔗汁的也是如此;

  熬煮的妇人相较而言暴辛苦一些,三十二文一天;

  负责白糖事宜的更是劳累,三十五文一天;

  其余切割打包等零碎活计二十三文一天。

  听明白了?”

  榨糖坊和牙刷坊不一样,不是一年到头,只有冬季这一个季度,并且大多是体力和劳累的活,工钱可以适当的高一点。

  药材坊牙刷坊大多是山水村上的人,他们不是自己的下人,她也没出买他们的银子,发衣裳和包一顿晌午饭当做福利很正常。

  而竹林村原本已经发过衣裳料子,伙食的话也提供了口粮土地牲口,他们能自给自足,所以这些都无需额外提供。

  院子里的人听到工钱后,脸上的欣喜掩盖不住!

  虽然有高有低,但汉子们想着就是搬运甘蔗就能有三十文一天?放在以往做卸货的苦力也才这个数啊,还不一定能接到活。

  榨汁的汉子想的是拉磨的是牛,他们就负责拎一桶桶的甘蔗汁,能有这个数真是不敢想!

  妇人们则是没想到,有一天她们竟然比汉子们挣的还多!

  至于二十三文一天的都是村子上要不年岁大要不身体差,只能做些轻巧活计的人,听到他们还有二十三文一天,顿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感激的话语。

  他们平日里是能做些牙刷柄挣银钱,但那毕竟是山水村的营生,等山水村人数多了必然就不需要他们了,虽挣钱但总是担忧哪天就没了。

  而今有了榨糖坊,他们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竹林村的营生!只要他们好好做,不会被任何人抢走。

  水清又讲到年前白满善会过来一趟,商议外出卖货的相关事宜,到时听白满善指挥即可。

  外出汉子一样有工钱。

  所有人对着水清谢了又谢,好几个不住的抹泪。

第475章 一年一年又一年

  水清在山水村招人的时候,已经认识到这儿和华国不同。

  华国开厂招人,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份工作而已,都是双向选择,不好的话换个工作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但这儿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想换也换不了,哪怕再苛刻再差的活计都有人干,她自认出的工钱也不是太高,只不过在一些无良黑心东家压榨下,才显得分外难得。

  看着抹泪的竹林村人,原本只为了挣银子的心升起抹异样的欢喜情绪。

  虽然现在能力有限,但在有限的能力里,不知不觉也帮了不少人,得到周边所有人的感激和认可,这感觉真不赖!

  尤其帮他人非但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还能源源不断的挣进来银子,这种感觉就更好了.....

  后续卖糖的事全权交给了白满善。

  白糖大多放在白家铺子卖,红糖则大部分运往北都。

  糖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必需品,但行军打仗的时候它却能非常快速的提供身体能量,尤其雨天或冬天的时候熬上一大锅红糖姜汤,热乎乎喝下去,全身都泛着暖和,底层的兵从身到心都暖和。

  挣的银子没有带回来,而是直接在北都买铺子买田地,田地还是用来种土豆。

  卖卖卖买买买,白满善胡文华每次回来,都会交给她地契房契,有时多有时少,先前还会看契书上处在哪个方位,后面多了直接不看了。

  水清不记得在北都余杭南都有多少田地铺子,唯一记得的就是比较少的宅子,目前北都三套余杭一套。

  其实也不算少了,毕竟山水村离北都太远,以后不一定会去住,宅子又不像铺子租出去收租回报率高,纯粹投资的话还是商铺划算。

  外面的局势一直不明朗,村子里的人放在以往不怎么关心战事,如今关心也是因为外出的队伍,可山水村不仅离的远还偏僻,往往战事传过来时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所以后面也就不打听了,只一心挣银子,外加求老天和佛祖保佑村子里的队伍安全回家。

  水清家人数少了许多,原本满满当当的屋子现在空了好几间;

  爹娘搬出去住了;

  凌然不在,范江不在,白家三人也是来去匆匆,甚至三人没有同时出现过,白满善单独一人带着队伍走水路去北都,白子谦和李湖玉领着商队南下铺货;

  胡文华范河丁和礼也是小半年在村子上,大半年在外。

  一年一年又一年,水清算着时间,将竹林村做牙刷柄的活计停了,又起了几间屋子,改成做毛笔。

  这三年战乱造成流离失所的灾民多了不少,竹林村又添置了十来户人家,由原本的一百多号人壮大到两百多号人。

  竹林村竹子品种多,尤其小细管竹子,最为适合当毛笔笔管。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猪羊兔等牲口规模颇大,毛料有兜底的,余下的再从府城收购即可,和牙刷坊模式一样。

  处理毛料的手艺派的牙刷坊的人过去传授。

  工坊、原材料、手艺、工人全部齐全,一切准备妥当后,毛笔坊快速开工!

  “阿娘,战事还没结束,咱们现在制作毛笔成吗?”星回微微担心的询问。

  不是不相信阿娘的决断,只是她们待在村子里,不知道战事如何,贸贸然就制作毛笔,时间放长了毛料老化了不好卖啊。

  即使勉强卖出去了,后面用起来不好,岂不是砸了竹林坊这个招牌?

  阿娘说过,招牌很重要,是质量的保障,许多客户用着好后面同样的东西他们只会认招牌,因为有保障。

  牙刷要药材用的是山水坊的名,红糖白糖以及毛笔起的则是竹林坊,没有用同一个,阿娘说这叫责任分摊,防止一个不好连累一大批。

  可毛笔不好,也会连累红糖白糖呀。

  水清还未回答,晏秋先一步回道:“战事虽没结束,但已快结束了。”

  水清看着经过几年时光,出落的越发温婉沉稳的大闺女,眼底的骄傲掩藏不住。

  又看向同样几年时光,对于事物依然不是很敏锐的二女儿,告诫自己:每个孩子擅长的方面不同,星回和姐姐相比是差了一份敏锐,但和外面其他人相比已然算是非常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