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02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这牡丹, 上林苑栽定了!

  两人聊了一路,很快便抵达医馆后门。

  刘彻对于走小门这种事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大摇大摆地敲开门,大摇大摆地被人领了进去,接着就注意到一个鹤发童颜的陌生医家正在给人针灸,一边扎针一边给对方讲解病情:“你这次生病是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的,我们还扫除你体内一些积弊,比如丹药之毒。”

  李时珍写本草的时候已经充分了解过早期丹药两大重要组成成分(铅、汞)的危害,比如他对汞的评价就是“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中没有比它更厉害的。

  如果真的有病需要治疗,汞不失为一味良药,可你要是有事没事就嗑上一点,那估计人很快就没了。

  连大明医疗水平那么发达了,酷爱嗑丹药的嘉靖皇帝都只活到六十岁,以他那永远致力于折腾别人、绝不内耗自己的性格,说不定不嗑药还能活个七老八十来着。

  李时珍以前就很想问问,他们大明那些宣扬铅汞无害论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个想法。

  长生药害人啊!

  尤其是制造工艺不成熟的长生药,它们用的其他药材可能无害,铅汞那可都称得上是人间至毒。他说的入骨钻筋绝对不是夸张,因为这些玩意吃进肚子后想排出来是非常缓慢且困难的,所以它们会在你体内不断积累,一天天地消耗你的生命力。

  这是一种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本来你能活八十的,嗑药后可能五十就没了!而且生活质量也会下降不少,不仅缩短你寿命还让你活得格外痛苦的玩意,何必去吃呢!

  《内经》说得好,懂得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养生才是长寿之道啊!

  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嬴政:“……”

  正好听了一耳朵的刘彻:“……”

  听起来这位患者竟也是个长生药爱好者!

  长生药搓成丸子的过程居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刘彻对此半信半疑。

  他按兵不动地坐到一侧旁听。

  李时珍注意到刘彻的到来,一点都没慌。

  慌什么,他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大不了躲回系统里去。不就是秦皇汉武凑一起吗?

  他当年又不是没劝过嘉靖皇帝,只是那时候为了保命劝得比较委婉罢了。现在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李时珍那肯定是要牢牢把握的。

  李时珍给嬴政和刘彻讲起了自己在韩愈文章里看到的案例。

  韩愈对丹药的评价是,杀人不可计!

  这是大前提。

  由于韩愈还没出生,李时珍只能表示自己一个姓韩的朋友给他一个后辈李于写墓志铭,详细记录了他这后辈是怎么惨死的:对方生病后认识了一位会炼丹的方士柳泌,服用了对方炼制的丹药后病情越来越严重,开始便血不止,四年后直接死了!

  死前还要活受罪,说的就是嗑丹药的人了。

  只要看看这位方士的炼丹过程就知道他为什么死得这么痛苦了:首先把铅倒满一鼎,再往中间留出的空位里灌满汞,封好炉鼎用大火烧啊烧烧啊烧,就可以烧出传说中的不死药了!

  按照方士们的说法,服用了这宝贝,必定能长生不死!

  在这篇墓志铭中,韩愈还列举了好几个同样受丹药所误的亲朋好友,详细记叙了他们受尽折磨而死的惨况,希望读到这墓志铭的人能“以为世诫”。

  这些名人写的墓志铭可不仅会刻在对方的墓前,他们本人或者亲朋好友还会收集起来装订成集传于后世!

  韩愈是什么人?

  那可是后世有名的唐宋八大家啊!

  于是韩愈他哥这个孙女婿李于,就光荣地成为了知名丹药受害者流传到千年以后了。

  不过韩愈本人虽然对亲友们因为嗑药出事非常痛心,自己老了以后也没能避免乱吃药一命呜呼的宿命。

  韩愈倒不是嗑丹药,他是个很小心的人,他是拿硫磺拌粥去喂单身公鸡,喂满一千天再把它杀了吃。

  单身公鸡本就阳气十足,而硫磺又能补火助阳,一天吃一只,快乐赛神仙!

  可惜人的精气本就是有限的,你用药力去催发的话看似让你重获健□□龙活虎,实际上只是在透支你的寿数罢了!

  韩愈没服多久人就没了。

  三无保健品害人啊!

  是老人哪有不上当的!

  巧的是,不管是朱砂还是硫磺都是炼丹常用材料来着,唉,真不知道上长生药当的都是些什么人!

  

  嬴·上当受骗当事人·政:“……”

  刘·上当受骗当事人·彻:“……”

  李时珍虽然没细讲韩愈的身份,却还是把几个服食爱好者的种种痛苦症状讲得清清楚楚。

  虽然韩愈吃硫磺鸡只是野史内容,并不保真,可李时珍也不需要它保真,只需要把丹药中毒的症状穿插其中给嬴政他们讲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好。

  人就是这么奇怪,每次一听到别人描述某种疾病的症状就忍不住想对号入座:这问题我有没有?我是不是也生了这个病?糟糕,这情况越看越像我本人,我不会得绝症了吧……

  像嬴政这种集齐长期操劳过度、服食“长生药”、接连大半年在外奔波、途径不少疫病高发地、饮食卫生有问题等等多元化负面影响的情况,连李时珍他们都不能确定让嬴政倒下的到底是哪个诱因占了上风。

  反正先把能够诊断出来的严重问题逐一解决掉再说,别的毛病就看以后嬴政来不来复诊吧。

  李时珍估计嬴政还是会来的,毕竟一旬的时间太短了,恐怕还不够嬴政把亡秦的具体过程给彻底理清楚。

  有缘终会再见!

  李时珍慢悠悠地帮嬴政把身上扎着的针拔了出来。

  这时候嬴政坐起身来理好衣衫,才发现屋里多了两个生面孔。

  嬴政:?

  这个医馆毫无隐私!

  刘彻打量着眼前年近半百的男人,发现此人身量英伟,相貌也相当不凡。更要紧的是,对方的气质很不一般。

  李时珍在霍善身边当拇指小人的时候见过刘彻和霍去病,自是知道刘彻的身份,他不卑不亢地给刘彻两人介绍了自己与嬴政的身份。

  嬴政也在打量刘彻,他同样一眼就看出刘彻不是寻常人。

  总给他一种奇异的熟悉感。

  这种熟悉感不是指相貌,而是指对方给他的感觉。

  掌握全部真相的李时珍力邀他们坐下一起聊聊天。

  嬴政随便拿个假名糊弄刘彻,刘彻也礼尚往来随便给嬴政糊弄了个假名,两人就这么亲切友好地聊上了。

  霍善本来在外头聚众行医,听易知出来给他耳语说他爹来了,马上暂停了自己的义诊,跑进去看看他爹是不是找他有事。

  他蹬蹬蹬地跑进医馆里头,按照易知的提醒直奔接待嬴政的诊疗室。

  等他跑到目的地探头往里一看,赫然发现刘彻和嬴政正相对而坐,面前都摆着碗刚温好的黄米酒。

  明白了,他的皇帝姨公又来骗酒喝!

  看来皇帝姨公喝过一次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霍善再看向他爹,瞧见他爹和他师父面前也摆着一碗,这才高兴起来。

  上次他爹的酒被刘彻喝掉了,这次他爹得多喝点才行。

  刘彻注意到霍善探出颗脑袋在那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笑着朝他招手说道:“我们的小神医快进来歇息歇息。”

  嬴政的目光也落到霍善身上。

  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时空穿梭这般奇异的事,他也不信一个奶娃娃当得起“小神医”之名。

  想到霍善那个相当神秘的医馆,昨天所见的新纸也是这孩子拿出来的,嬴政就有些遗憾——这样的好事怎么没出现在他们大秦?

  他回去后光是解决那一摊子大大小小的问题就得费不少功夫。

  好在嬴政是最不惧挑战的,挑战越大他干劲越足。

  既然都遇上了,嬴政便打算从这两个明显身份不凡的人口中多探听点东西。

  思及此,嬴政微微地笑了起来,举起盛满酒的碗对刘彻说道:“昨天有幸听司马郎中讲了《过秦论》,不知阁下对这篇文章有何看法?倘若阁下身在秦末可有办法扭转乾坤?”

第84章

  若是高祖时期有人讨论这样的话题, 可能还会被当成秦朝余孽,现在大汉立国近百年,哪里还有这种可能性?

  何况就秦朝当时那个众叛亲离的处境,连秦朝余孽都没几个。

  真要有也被他们高祖给收编了, 毕竟高祖当年还曾是秦朝的亭长, 他建立汉朝后第一时间把旗帜换成与秦朝同样的黑旗,从旗帜、服饰上增强关中父老的归属感。

  为了能顺利完成王朝的过度, 高祖从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汉承秦制”。

  后来天下逐渐安定下来, 文帝便想着“改正朔, 易服色”,慢慢调转车头建设具有大汉特色的社会制度。

  最好能借机削藩夺爵逐步削弱跟老刘家共享大汉权柄的王侯勋贵阶层。

  当初景帝时期推行的《削藩令》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贾谊早就已经向文帝陈述这么干的好处。文帝也想动手, 可惜没有干成, 只能让儿子上了。

  刘彻登基后也提出过“改正朔, 易服色”,可惜他当时年纪太小, 没有说一不二的权威,所以他只能把这个想法先压了下去。

  只是去祭天的时候时不时换身黄色祭服出去晃荡一圈。

  还有进出禁中的时候看着宫门眼神幽深:迟早把你们全刷成黄的!

  现在凭借着改良版的削藩计划(推恩令)的逐步推行, 回头再想个办法将封出去的侯爵收回大半, 那就再也没有人敢阻止他正式改制了。

  到时候他们大汉要把正月定为岁首!

  过年还是在正月过好,十月过年像什么样!

  正是因为心里始终存着改秦制、定汉制的想法,刘彻对秦末的情况也十分了解。

  听到嬴政询问自己对《过秦论》有什么看法,刘彻就来了兴致, 和嬴政讨论起自己的想法来。

  得知嬴政想问的是“如果秦始皇东巡顺利归来该如何解决秦末困局”, 刘彻笑道:“那赵高和李斯都不是东西, 应该找点容易引起众怒的活给他们干,等他们干完再在大伙的强烈要求之下把他们给杀了以平众怒。”

  嬴政:“……”

  你怎么知道我想这么做?

  嬴政看向刘彻的眼神很复杂, 非常复杂。

  他早上是以拇指小人的形态见过霍去病的,从李时珍那儿得知霍去病乃是当朝大司马骠骑将军,年仅二十四岁的大汉战神。能让这位冠军侯落后一步的人,无疑是当今天子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