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2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现在霍善报复回来,司马迁本来不在意的,可莫名就感受到了霍善那天的感觉。

  他这么大一个人倒还好,心情调节起来还是挺快的,那小孩恐怕得跟霍去病他们告上一轮状才能开心起来。

  他当时也真是的,跟个还没自家儿女大的小娃娃计较什么,他爱来就让他来好了,也就顺便招待一下的事。

  照这小孩的性格,要是不快点把人给哄好的话往后想走后门买点新纸恐怕都走不通了。

  司马迁道:“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过去看看。”

  苏武几人没意见。

  刘据收到帖子后也马上去跟卫皇后说起自己休沐日想去找霍善玩的事。

  卫皇后没拦着,依然是让他与刘彻说一声,父子俩遇事得多商量商量。

  感情这东西是处出来的,刘据好歹继承了父母的优点,逐渐长成个俊秀可爱的少年郎,卫皇后觉得父子俩平时该多相处相处。

  刘据很听卫皇后的话,麻溜去找刘彻商量这件事。

  刘彻对自己年近三十才得来的继承人还是寄予厚望的,闻言敲打道:“你这个年纪正是该读书的时候,不要一天到晚想着往外跑。”

  刘据试图说服刘彻:“这是阿善邀我去玩,我不去他会难过的。”

  刘彻挑了挑眉,问刘据霍善邀请他过去做什么。

  刘据直接掏出自己收到的《烧猪帖》给刘彻看。

  瞧瞧,侄儿请他去做客弄得多么正式,他还没收到过这样好看的邀请帖呢!

  刘彻微微笑道:“朕也没收到过。”

  刘据倏地一静。

  完了,难道阿善没给父皇送帖子?

  他是不是一不小心把阿善给卖了?

  刘彻没收了刘据的《烧猪帖》作为罪证,让刘据回去好好读书,要是休沐日当天能通过他的考校便带他一起去。

  第二天刘彻见到霍去病,状若无意地拿出《烧猪帖》来把玩一下。

  霍去病:“……”

  这么大的人了,有话不能直接说吗?!

  霍去病只得替儿子告罪了一番,说霍善也是考虑到帝后随意出宫容易遭人非议,所以才没给他们写帖子。

  否则要是叫御史给知道,不得上书弹劾霍善这个朝阳侯吗?

  刘彻听后觉得这解释也算马马虎虎,毕竟霍善还真没给卫皇后写,在这方面勉强也算一碗水端平。

  不过这个秘制烧小猪,他刘彻是吃定了!

  霍去病没办法,只得喏然应是。

  等见到了卫青,刘彻还是拿出那份写着“太子叔”的《烧猪帖》来把玩,问卫青有没有收到这东西,是不是霍去病那天背着他送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们舅甥俩怎么回事,是不是把我当外人!

  卫青:“……”

  卫青道:“这等小事,臣觉得没必要拿来烦扰陛下。”

  刘·三岁·彻哼笑一声,并不认为这是小事,他当天就要不请自来,吃遍霍善庄子上的新吃食。

  另一边,踏上义诊之路的霍善打了个小小的喷嚏。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头,感觉上头也不凉,应当不是受了寒。

  难道是有人在骂他?

  可恶,是谁在背后骂人,有本事当面骂!

  这次霍善义诊不是在福寿里了,而是辐射到周边乡里。

  他们医馆三月三以后便要对外营业,到这些地方去也算是顺便做个小型宣传,好叫他们知道生病了可以就近到医馆那边去求诊。

  能不生病当然是最好的,生病了还是得尽早就医!

  得益于霍善从小爱和人唠嗑的性格,这几天他不管去哪一里都能碰上三两个从前路上聊过天的熟人,每次都能顺利展开义诊工作。

  哪怕一开始许多人还抱着怀疑态度,瞧见有人的疼痛当真得到缓解以后也都纷纷过来尝试。

  霍善义诊一般都是先把主动找来的患者给看完,再跟他们打听本里有没有需要上门看诊的病人。

  这日下起了绵绵小雨,还有人把自己家收拾出来给霍善坐诊。

  易知借了主人家的灶头给霍善煮牛乳饮子去。

  霍善已经提前一天让人过来打过招呼,得知霍善义诊是可以赠一两剂药的,不少人都秉承着试试也不吃亏的想法准备过来试试。

  不少好事者也闻讯而来,围在檐下等着看热闹。

  若非金日磾带人维持着秩序,他们恐怕要把这临时诊堂给挤满了。

  霍善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多人少他都不慌不忙地给人诊治。

  瞧着当真有点小神医的模样。

  这种能自己走过来求诊的,一般也没有什么危重症病人,霍善诊断起来十分轻松。

  到了午后,霍善正抱着牛乳饮子吨吨吨,就来了个比较特别的病例。

  这人自述自己得了种怪病,平时不痛不痒,但只要用食指按压颈部就痛得厉害,按压腰部也痛得厉害,按压膝盖还是痛得厉害。

  这按哪都痛的怪病吓得他已经有两天晚上没睡好了,总疑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

  霍善:?

  霍善喝完最后一口牛乳饮子,洗净手给这人检查了一番,心里已经有数了。他问道:“你难道没感觉出来,痛的是你的指头吗?”

  对方:“……”

  对方傻愣愣地看向自己的食指。

  他试着用左手去捏了捏那根按哪哪痛的罪魁祸首。

  登时疼得他龇牙咧齿。

  围观群众:?????

  漫长的沉默过后,不知是谁先笑了出声,接着屋里屋外很快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如果是手脚骨折了,霍善可能还没把握能帮忙复位,毕竟他个头还太小了,做不到像华佗他们那样一上手咔咔两下就完成了骨折的手法复位。

  这人只是伤了个指头,对霍善而言倒不是什么难事,他让对方把受伤的位置让出来,按照刚才摸出来的错位问题轻松自如地一推,那出现轻微错位的指头便顺利复位。

  整个过程没给对方半点感觉到疼痛的机会。

  霍善说道:“暂时不要用这个指头干重活,养上两天就好了。”

  经过这半天的围观,不少人都对这位还在喝奶的小神医心服口服了,连在本里坐诊唯一一位的医家都过来观摩他给人诊治。

  还趁着霍善休息的空挡上去攀谈。

  霍善对于这种愿意学习的乡里同行,都会邀请他们闲暇时到医馆来进修。

  只要他们愿意学,品行又过得去,天下第一医馆都会倾囊相授。

  别说同行自己了,连其他人听了都十分动容。这种看家本领有多少人愿意传授给别人?

  那些受了霍善赠药的人家更是悄悄回去准备谢礼。人家小神医来义诊是小神医好心,他们不能当做是理所当然。

  霍善离开的时候,再次得了满车的蔬菜瓜果鸡蛋鸭蛋,有些家底丰厚的人还往车上栓了几只鸡鸭鹅。

  霍善分不清都是谁往车上塞的,见车上也没什么超出诊费太多的东西,便也没有拒收,骑上他家霍小白挥别众人归家去。

  易知这回终于抢到了牵驴的活,牵着霍小白沿着田埂往回走,只觉二月的春风也暖洋洋的。

  这般过了四日,霍善终于等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休沐日。

  医馆是没休沐日这种说法的,这几天陆续有他义诊过的患者过来复诊抓药。

  倒不是霍善不给他们一次性送足药,而是有些患者是要根据用药后的情况调整药方的,有些患者有需要服上十几二十剂药才能根治。

  他出门义诊又不能带上那么多药材,只能让他们回头自己去抓药了。

  比起去外面抓药,这些人还是对霍善的医馆更放心,所以纷纷找过来复诊。

  医馆目前都还没正式对外营业,竟已经慢慢热闹起来了。

  苏轼这个“住院部”患者也察觉了医馆的变化。

  看来好的医家从来不怕医馆位置偏僻,看看东汉末年那位董奉隐居山中,给人治病从不收钱,救活了就让人家给他栽杏树,硬是给种出一片数以十万计的杏林来。

  苏轼在心里感慨了一番,溜达去找霍善说起杏林的典故,建议霍善也学学人家让患者种树的做法。

  霍善听后意动不已,兴致勃勃地说道:“全种杏子根本吃不完,不如什么果树都给种上,到时候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

  苏轼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对霍善的想法予以十二分肯定。

  两人兴致盎然地边商量边去看李长生他们把烤小猪要用的家伙准备好了没。

第107章

  因为知道霍善请了许多人, 所以李长生命人准备了大批食材,连猪都多杀了两头。除了拿来烤的一只小猪以外,还有两头大猪。

  这段时间吃得太频繁,福寿里养的猪都快吃完了, 接下来好几个月估计都没法再这么杀猪了。

  不过杀光了也挺好, 苏轼给了不少养猪建议,李长生准备让人继续换种养法, 看能不能养出口感更好的猪肉。

  所以李长生索性让人把剩下的大猪也全宰了, 以保证这次烧猪宴能顺利进行。

  前两天一直在下雨, 这日天气倒是清朗起来了,庖屋里摆满各式新鲜食材。霍善见东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兴致勃勃地表示开始烤猪的时候一定要喊上他们, 他们来负责给小猪涂奶酥油!

  李长生点头应允。

  师徒俩正说着, 金日磾从外面进来禀报说客人来了, 是苏武他们。

  霍善微讶,没想到最先来的是苏武几人。

  苏轼一听苏武, 和霍善一个想法:苏武在北海边上养的羊是不是特别好吃?

  须知气候越是严寒的地方,羊毛应该长得越好, 羊应当也会更努力长膘。

  可见苏武养的羊一定格外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