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6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刘彻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都能对年老体衰的汲黯说“你就躺在床上给我震慑淮阳郡吧”了,让霍善这个主意多多的娃去江夏有什么问题。

  不说别的,就说端午那场竞渡有几个人能组织出来?

  比昆明池那群训练了小半年的水师有模有样多了。

  人家用的还是乡民和庄户来着。

  而且这就像是朝廷委派国相和臣属去“协助”藩王治理藩国那样,哪里真需要藩王来做决定,只需要委派些得力助手过去把活干了就成。

  霍善到了那边就算想纯玩都没问题。

  刘彻把霍善的奏疏扔给众人,让他们自己看去。

  就算这奏疏是别人代笔的,那也证明霍善身边有这种既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又充满实干精神与实干想法的人才,这难道不值得给他们一个发挥机会吗?

  众人看完后都沉默了。

  这奏疏确实写得条理分明,对于如何建设基层也提供了相当多极具可行性的建议。

  难道陛下真的不是在胡搞瞎搞,而是想借这郡守之位钓出朝阳侯背后的大鱼?

  ……反正也没多少人喜欢离开长安去当外官,既然冠军侯父子俩想去就让他去吧。

  至于冠军侯去云梦泽练兵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刘彻决定派他去打西南夷?

  朝廷这几年太缺马了,匈奴又缩回了北海那边,一时半会估计不会再和匈奴发生大的战役了。刘彻是个闲不下来的,想必准备磨刀霍霍向南看了。

  要知道刘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挖出个昆明池,就是为了练兵打西南夷!那么大的池子都挖了,足见刘彻收拾南方的决心。

  只不过冠军侯水战能成吗?

  一时间众人各有思量。

第145章

  霍善得知自己太守位置敲定下来的时候, 乐颠颠地听宣召进宫向刘彻谢恩去。

  结果到了宫中一看,人正在开大汉核心官员小朝会呢,文臣武将一列排开,一个两个坐着的个头都比他高。

  霍善:?

  人这么齐的吗?

  霍善转头看向自家爹, 发现自家爹稳如泰山, 一点都没把旁人的目光看在眼里,当即也张开小短腿迈起六亲不认的步伐, 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前头向刘彻行礼。

  霍善行起礼来倒是驾轻就熟, 只是他年纪实在太少了, 所以不管做什么动作看起来都是奶乎乎一团。

  真的很难想象,这么个小娃娃能当好一郡之守!

  可是他们能怎么办, 上次敢于提刘彻不想听的意见的家伙, 如今坟头都已经长草咯。刘彻要胡来, 他们也没办法。

  知情人士全都知道这么一件事:朝阳侯手底下当真是藏龙卧虎, 有会造纸的,有会制糖的, 有会炼钢的,还有那曲辕犁, 用起来那叫一个顺手, 很适合拿去南边开荒。

  刘彻表示想把朝阳侯放出去溜溜,看看能不能再榨出点什么新鲜事物来,许多人对此也颇为赞同。

  墨家嘛,他们懂的, 都不太爱跟朝廷打交道, 就爱士为知己者死那套。等把朝阳侯放出去后离得远了, 他们说不准更愿意冒头。

  至于为什么这些人的“知己”居然是四岁大的朝阳侯,他们也不晓得, 可能这奶团子天生就特别能蛊惑人心。

  没见太子整天爱跟他凑一块,压根不符合少年人不喜欢跟小屁孩玩的天性吗?

  还有刘彻这个当皇帝的也是,没事就让人把好东西往朝阳侯庄子上送,自己也经常往那边跑。

  霍善哪里知道周围人纷纷在心里表示“此子恐怖如斯”,他乐滋滋地把霍光帮他准备的谢恩词给讲完了,才附赠一堆自己加上去的夸赞刘彻英明神武的话。

  众人:?????

  呵,瞧你小子年纪不大,没想到居然是个实打实的佞臣苗子。

  莫非你的江夏太守位置难道就是这么来的?!

  刘彻听得开怀不已。

  众所周知,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所以小孩子夸他的话肯定最真!

  

  霍善才不管那么多,他快快乐乐地谢恩结束,就去跟长安城里的熟人挨个告别(其实是为了宣布自己要出去玩的喜讯),接着又由霍去病领着他回了庄子那边开始新一轮的告别。

  霍去病眼睁睁看着他把“我要去当江夏太守啦”这件事变着法儿给每个人讲了一遍。

  不多听几轮都不知道他怎么这么能说。

  是霍去病不能理解的好口才。

  要知道霍去病一般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

  霍去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千里突袭都是说走就走,只不过这次是带崽南行,所以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一行人直至六月中旬才动身。

  虽然霍善心心念念都是坐船,但他们还是得先走一段陆路,等到了峣关外才能正式登船。自此一路往南,那都是一路顺水而下,船行得非常快。

  这段时间霍善分别去苏轼和袁枚那边跑了趟,薅到两样很适合出行的东西,一样是从苏轼那里得来的指南针,一样是从袁枚那里薅来的望远镜。

  霍善一登船,就兴致勃勃地拉着他爹立到船头,掏出这两样宝贝给霍去病看。

  你瞧这个指南针,拿在手里就能确定南北,阴天也不怕迷路!

  要知道有经验的领路人,白天可以观日,晚上可以观星,到了阴天不见日月星辰就有些抓瞎了。所以,咱们手握指南针,走遍天下都不怕!

  霍去病眉头直跳:“你这是哪里来的?”

  霍善道:“我在东坡先生那里看到的,每旬我都可以买十个!”

  

  为了有充足的商城币采购越来越丰富的商品,霍善可是每次上门出诊都抓紧机会多刷宝箱来着。

  到了周山和祖狄那边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让华佗他们一起过去,争取让所有伤患都能得到妥善的救治,而他们医馆也能把所有宝箱都拿到手。

  没等接过指南针的霍去病平复好心绪,霍善又从他的小荷包里……掏出根长长的望远镜。

  经过霍去病和李长生的叮嘱,他平时已经不会凭空把东西掏出来了,基本都是从自己的小荷包里掏。

  只不过那么小一荷包里掏出那么大一根望远镜也很不符合逻辑就是了!!

  幸而周围也没多少人关注他们父子俩在做什么。

  霍去病当即用自己高大的身躯把霍善挡在前面,免得他又随便把别的东西往外掏。

  等确定自己把霍善挡严实了,霍去病才问:“这又是什么?”

  霍善道:“这叫千里眼,可以看很远很远,我在袁先生山上的江楼往远处一看,湖对面的人近得好像就在眼前一样,特别神奇的!”

  他用力举高手里的“千里眼”,要霍去病也能体验自己新得来的宝贝到底有多厉害。

  霍去病觉得自己有时候震惊着震惊着也就麻木了,他认真从霍善的话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才接过霍善高高举到自己面前来的“千里眼”。

  因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他通过千里眼清楚看见那几个骑马在陆地上沿江查看水况的前锋兵时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看得霍善只觉他爹不愧是他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表现在脸上。

  事实上霍去病此时心里并不是很平静。

  这东西不管是在水上作战还是草原上作战都用处极大,要知道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谁要是能先掌握先机的话必然能在战局中占尽上风!像他敢孤军深入、千里奇袭,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有了这东西,霍去病排兵布阵起来就更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至少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霍去病摸着霍善脑袋说道:“这东西很好。”

  霍善大方地直接送霍去病了,说是以后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问他要,他会努力赚钱养家的!

  霍去病把霍善抱起来,方便他抱着望远镜东看看西看看。

  谁能想到这么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每天都努力想帮他们分担许多本不应由他操心的事情。

  霍去病抵着霍善的小脑袋说道:“你不用那么辛苦,想休息就休息。”

  霍善马上开开心心地凑过去和霍去病脸贴脸,嘴里说道:“不辛苦!”

  他每天晚上都能出去玩,不知多开心,根本不觉得辛苦,一点都不想休息。

  霍善兴致勃勃地和霍去病分享,“我每晚去的地方几乎都不重样的哦!”

  他要去多多的地方,把好东西全薅回来给爹用,把好吃的全带回来给师父他们尝鲜。

  他可喜欢出去玩了!

  霍去病听他那小嗓儿没有丝毫勉强,自然知道他就是喜欢到处跑的性情。

  真要叫这活泼好动的娃儿每天闷在家里哪儿都不许去,他才会浑身难受。

  只是霍善就像个活动的宝库,随时可以掏出许多宝贝来,真要叫旁人知晓了怎么能不心动?霍去病不免又叮嘱霍善不要随便相信别人,不管梦里还是梦外都一样。

  要是他在梦里轻信惯了,说不准现实里也很容易被人欺骗。

  梦里霍善不会受到实质性的伤害,现实里却未必!

  霍善听到他爹难得嘱咐这么多话,自然是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霍去病便跟着霍善拿着份指南针样本和千里眼样本去和李长生分享。

  意思是“你看这东西你们墨家能造不”。

  要是能造就不怕别人往霍善身上想了。

  创造这种闻所未闻的神奇玩意,本来就是墨家最擅长的对吧!

  李长生:。

  做不完,新课题太多,根本做不完。

  听闻楚墨一系当年爱在浩渺无边的云梦泽中隐居,不知如今的云梦大泽里头是否还有墨者遗踪?!

  是时候诚邀同门一起来光耀墨家了。

  面对眼前一大一小两张脸上满含期待的表情,李长生只能说道:“我尽量试试看。”

  霍善对他师父充满信心,听他这么说以后便觉得大汉很快能拥有自己产出的指南针和千里眼了。

  于是霍善继续兴高采烈让他爹抱着他去船头,继续从东看到西、从西看到东,看啥都觉得新鲜,不时还把千里眼挪到他爹眼前,问他爹知不知道某某方位的某某事物是做什么用的。

  等到霍光等人走出船舱想看看他们父子俩怎么一去不回,霍善还大方地给他们分享了手头的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