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66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刘彻心里有了计较,便说道:“你可是朕亲封的朝阳侯,怎么可以只当个县令,还是让你当个太守吧。云梦泽主要在南郡、江夏郡中,你要当南郡太守,还是要当江夏太守?”

  卫青:?????

  霍去病:?????

  霍善没想到刘彻突然同意自己出去玩耍了,很有点惊奇。

  可是听了刘彻的问话,他又凑上前去拒绝道:“我管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刘彻道:“又没让你一个人管,你不是还有你师父和金日磾跟着。到时候朕再从郎官里给你多挑几个帮手跟着,还有,”他看了眼难得一脸震惊的霍去病,“让你爹也跟你一起去,到时候他练兵你治民,岂有管不好的道理。”

  霍善听刘彻这么说,顿时高兴得不得了:“真的可以吗?”

  刘彻道:“有什么不可以的?”他打发霍善自己去郎署看看挑什么人陪他出去玩,顺便和他们商量商量到底想去哪个郡。

  霍善马上兴高采烈地跟着他爹往外走,熟门熟路地往郎署跑去。

  殿内只剩刘彻和卫青。

  

  卫青问:“陛下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刘彻便把自己的猜测与卫青讲了,有那么多人护着慢慢走,这孩子路上也不会吃什么苦头,他想去便让他去好了,正好可以看看他还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刘彻笑道:“等他们在那边安顿好了,我们也找机会过去看看,就当是让这两小子先给我们打前站。”

  卫青一开始听得还很认真,还在心里揣摩刘彻的推断到底有几分可靠,听着听着就彻底沉默了。

  果然,归根到底还是刘彻自己想出去玩!

第144章

  霍善, 年方四岁,已经是在郎署这个大汉御用人才储备所混了个脸熟的存在。

  而且与他一同出现在郎署的还有威震一时的冠军侯。

  这就让听命回到郎署集合的一众郎官有些疑惑到底是什么事。

  霍善得了刘彻的亲口应承,觉得自己是奉旨行事,所以一见到霍光和苏武等人后就乐滋滋地跑过去, 挨个问人家要不要陪自己去闯荡云梦泽。

  霍光:?????

  霍光看了眼霍去病。

  霍去病朝他点点头, 意思是他们是真的要去云梦泽。

  霍光一口答应:“我当然愿意跟着阿善一起去。”

  霍善听到他叔头一个答应,非常高兴。

  在霍善心里头可一点都没有做事不该任人唯亲的想法, 照他看来当然是亲近的和能玩到一块的人一起出门才最好, 要是一路上有人可着劲给泼冷水, 那不是让大家都不开心吗?

  苏武见霍去病杵在自家儿子身后,知道这应当是刘彻的安排, 跟着霍去病父子俩出去历练的话, 倒是不用担心去了以后回不来。

  毕竟霍善回新丰县的时候许多人也觉得刘彻和霍去病对这孩子也就这样, 结果大伙都知道了, 霍去病这个当爹的每个休沐日风雨不改地往新丰县跑就不说了,连刘彻这个当皇帝的也时不时要去走一趟。

  与其担心霍去病父子俩被刘彻忘在外头, 还不如担心刘彻会不会想跟着往外跑。

  毕竟刘彻一直都有效仿秦始皇巡幸天下郡国的想法,推恩令推行了那么久, 只派使者下去巡视怎么能满足刘彻?他今年之所以广派使者到外面视察, 就是让人出去给他探路的。

  他迟早要亲自去验收一下推恩令的成果,给个机会让各藩国手底下的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苏武是有心干大事的人,所以当机会摆到了眼前,他当然是不落人后地开口回答:“下官也愿意去。”

  霍善一开口就喜提两个好帮手, 自是高兴不已, 没等他再去问其他人, 旁边听了挺久的司马迁突然开了口:“下官能一起去吗?”

  霍善闻言转头看向司马迁,见司马迁正一脸认真地等着他的答复, 他有点犹豫了。别看霍善年纪小,其实他能敏感地感受到很多人的喜恶,对于喜欢他的人他都会喜欢回去,对于不喜欢他的人他一向不爱搭理。

  总而言之,他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上次司马迁不邀请他去家里玩让他记仇了很久,现在司马迁主动说要跟他一起去云梦泽,他又觉得带上司马迁也没问题。

  霍善很矜持地颔首表示,行吧,你也一起去。

  答应过后霍善又疑心司马迁是不是想跟过去暗中观察,然后把他跟他爹写进书里。他扯了扯司马迁的衣摆,让司马迁俯下身来听他说话。

  司马迁疑惑地半蹲到霍善面前。

  霍善道:“你不会偷偷把我和我爹说过的话全记下来吧?”

  司马迁道:“我记你们说的话做什么?”

  霍善道:“我听说你们家都是爱写书的。”

  司马迁心道我爹他们写的是史书,许多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你这小子说的话哪有可能全记上去?他说道:“我也不是什么都往上写的。”

  霍善闻言就满意了,点着小脑袋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要是敢乱写,我也要把你们统统写进书里!”

  司马迁乐道:“你才四岁大就想写书了?”

  霍善道:“我听说有的人写书是不用自己写的,召集百八十个门生来写就好。他们写好以后我只需要看看自己写得好不好,写得好就留下,写得不好就打回重写或者另外找人负责。”

  万事俱备,只需马上动身去云梦泽收上百八十个门生即可!

  司马迁听了霍善这编书计划,一时无言以对。

  这种模式古往今来都不缺,比如《吕氏春秋》就不是全由吕不韦操刀,而是集吕家众门客之力修成的;比如《资治通鉴》也是司马光带领众学生修成的,后世署的也只有他的名。

  至于历代官方修撰的各种著作,署名就更简单了,一般都记在官最大的人名下,因为他们是负责“主持”或者“总裁”的那个。

  所以真要叫霍善聚拢一堆门生,霍善这大言不惭的话还真有可能成真。

  司马迁道:“看来你这位墨家大弟子是准备在云梦泽重振你们墨家。”

  霍善骄傲地说道:“那当然了!”

  司马迁想问一句“陛下知道你的打算吗”,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算了,他就不多话了,他们那位陛下兴头上来以后谁的话都不会听,没见他都把卫霍两家捧出两个万户侯来了吗?

  卫霍两家这份空前绝后的恩荣,引得世人都在传唱“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说起来云梦泽倒是确实与墨家有些关联。

  云梦泽延绵数郡,不仅水网密布,山林也多不胜数,非常适合隐逸之人幽居期间。

  据传墨家三派中的楚墨一度隐遁于云梦大泽之中,只不过相比于与当时的政权联系更为紧密的秦墨和齐墨,这楚墨算是最不世俗的。他们要么独自隐居山林,要么在外行侠仗义,且看重“非攻”思想,认为王室和贵族到处征伐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普通黔首而言纯属是苦难,根本毫无益处!

  霍善一口气在郎署捡了三个熟人,见其他人似乎都不太热衷于到外头赴任,便也没有再多问,而是拉着霍光他们几个一起探讨是江夏好还是南郡好。

  司马迁沉默了一会,忍不住追问道:“这是可以选的吗?”

  

  霍善用力点头以示肯定。

  没错,就是可以选的。

  他还学着刘彻的语气站起来活灵活现地表演了一通:你是喜欢这个江夏太守呢,还是喜欢这个南郡太守!

  司马迁:?????

  行吧,他对他们这位陛下的离谱作风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迟早有一天要把这些事统统写进书里。

  他倒要看看他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霍善最终挑的江夏郡,因为苏武说江夏郡横跨江南江北,地形地貌更为丰富,要是霍善想种东西的话江夏郡比较适合。

  没事还能渡江玩耍。

  在秦汉时期,黄河一般叫“河水”,长江一般叫“江水”,所以苏武说的渡江当然是指长江。

  渡江!

  这可太对霍善胃口了,恨不得马上飞到江夏郡去。

  苏武是什么人呐,苏武那可是专业牧羊十几年的,怎么看都是个农牧专家,听他的准没错。

  事情还没正式敲定下来,霍善便暂且住回冠军侯府。有了他叔在,写奏疏这事就不用霍善自己操心了,一股脑儿交给霍光写就完事。

  怎么说服朝臣接受这项人事调动也不再霍善的烦恼范围,那是刘彻需要考虑的。

  简而言之,他只需要等消息就好!

  霍善每天开开心心去医馆找夏老头和张仲景玩耍。

  得知霍善要去江夏郡,张仲景颇为意动。他在长安待了这么久,都快把长安这边的常见病摸清了,温应他们也已经把伤寒学得差不多,所以他也想出去走走。

  去江夏郡的话,可是要途经南阳郡,张仲景想去看看两三百年前的南阳。

  既然做好了决定,张仲景便提前和夏老头他们商量着交接事宜。

  人张仲景是要归乡去的,夏老头等人纵使再不舍也没有强行挽留,只是抓紧时间与张仲景探讨一些自己还没彻底摸清楚的疑难医案。

  霍善已经不太需要参与这类讨论了,他正兴致勃勃地在医馆的庭院中挑瓜。

  这可是李时珍凭借着【种瓜包甜】技能种出来的东陵瓜,虽然霍善每旬都能买到特供的新鲜瓜果,可这种在瓜田里敲敲这个、敲敲那个,认真比对大小、形状、颜色,最后把最喜欢的瓜从藤上亲手扭下来的快乐,哪里是买现成甜瓜能比的!

  霍去病过来接娃的时候,还看到霍善从瓜田这边蹿到瓜田那边,笃笃笃、笃笃笃地敲得很欢。

  霍去病:?

  见到霍去病来了,霍善兴冲冲地把自己新相中的瓜徒手拧下,抱起来跑到霍去病面前献宝:“这个肯定甜!”

  自从多了霍善这么个娃,霍去病就没吃过不甜的瓜。

  不过这可是霍善亲自挑的,霍去病自然是一手接过瓜一手抱起娃,耐心地等霍善与张仲景他们话别过后才领着霍善一起回家。

  霍善把张仲景想回老家看看的事讲给霍去病听。

  霍去病本来就希望几个小老头儿能随行,虽然霍善说随时能把人请出来,但在船上大变活人还是有点太考验众人的接受能力了。他点头应道:“当然没问题。”

  父子俩商量了一路,都颇为期待这次的远行。

  可这个安排一传出去,朝中却炸了锅。

  一开始朝臣们都有些恍惚,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们陛下说什么来着?

  太守?四岁的太守?还是江夏这种交通要塞?

  要不是摄于刘彻的强权,恐怕不少人要当场问上一句:你脑子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