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80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能提前知晓那么多天机已是幸事, 许多事情不必操之过急, 诸葛亮便听霍善他们这些医家的劝暂且放宽了心。

  诸葛亮朝姜维笑了笑,让姜维帮自己把霍善带去和军中的医士交流交流。

  他知道霍善购买很多东西都是要花钱的,而这钱跟霍善医治的病患数以及消耗的药材量有关,所以也准备为霍善创造点救治病患的机会。

  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

  姜维总感觉诸葛亮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了, 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太一样, 他垂眼看向自己抱着的小娃娃, 心里知道一切可能和这孩子有关。

  姜维亲自抱霍善去寻军中的医士。

  一路上,霍善问姜维:“你去过长安吗?”

  姜维道:“没去过。”

  他生于天水郡, 离长安其实很近,只是他先读书后从军,哪里有空去长安洛阳那些地方。

  霍善骄傲地跟姜维说道:“我是长安来的哦!”

  姜维便笑着问他长安是什么样的。

  霍善兴致勃勃地给他讲了许多长安的情况。

  姜维道:“关中这些年征战不断,城里城外十室九空,哪里能有这样的繁华。便是洛阳那边,恐怕也没有你说的这么热闹。”

  霍善哼道:“就是这样的!”

  姜维见他一副“你不信我我就不理你了”的模样,心中不知怎地也勾画出了霍善所说的那个长安。他说道:“好,将来我一定跟着丞相亲自去看一看长安。”

  霍善这才高兴起来:“带我去!”

  姜维“嗯”地应了一声,带霍善前去医士所在的营帐之中。

  他把人送到以后也没急着走,而是在旁边想瞧瞧丞相为什么让他把霍善送来这边。

  这一看,就发现这小孩实在不简单,三两下就跟医士们混熟了,背着个小药箱屁颠屁颠跟着人家给士兵看病。

  等上手以后,这小子更是直接征服了军中几位医士,几个年龄比霍善大上几轮的家伙众星拱月般把他拱在中间,悉心听他讲解医理。

  姜维:?????

  这会儿的霍善看起来丝毫没有刚才跑过去抓食铁兽耳朵的贪玩劲,活脱脱就是个天上下凡来传道授业的仙童。

  哪怕已经猜出霍善来历必然不简单,姜维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姜维退了出去,转道想去寻诸葛亮问个究竟。

  诸葛亮刚和魏延等人议事完毕,魏延几人次第从诸葛亮处理公务的地方走了出来。

  见姜维立在外头,几人之中有些笑着和他打了招呼,有的则当他不存在。

  比起一路跟着诸葛亮的魏延等人,姜维到底是半路归降的,在许多人心里他远还不是自己人。

  甚至有些不满诸葛亮对他的优待。

  姜维对此并不在意,他之所以降蜀汉,从一开始就是想跟着丞相而已,并不在乎其他人对他的看法。

  屋中的诸葛亮瞥见姜维立在早春明灿灿的日光之中侧身让众人离开,一下子想到了姜维后来的处境。

  只怪他去得太早,没有真正培养出足以将底下的人凝聚起来的接班人。而且少主刘禅年纪渐长,也不一定喜欢再出一个能独揽大权的存在……

  底下的人该如何安排,还是得好好思量。

  诸葛亮朝姜维招手:“伯约进来吧,陪我手谈一局。”

  姜维迈步入内,坐到了诸葛亮对面。

  霍善到傍晚才被送回诸葛亮处,跟诸葛亮一起吃军中的饭菜。

  诸葛亮问他待得闷不闷。

  霍善表示不闷,他上哪都觉得挺好玩的。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容易养出一方病,霍善以前没来过汉中郡,这次正好收集一些汉中郡的医案供日后参考。

  诸葛亮道:“今儿来不及准备,明日让人给你做些好吃的。”他多问了一句,“你想吃什么?”

  霍善压根不知客气为何物,兴冲冲答道:“吃馒头!”

  诸葛亮:?

  没想到你至今还念念不忘。

  诸葛亮道:“我听你师父说过馒头要怎么做,单论做法倒是不难,只是面起子一时半会做不出来,恐怕得等你下次过来再给你做了。”

  霍善听后也不失望,退而求其次地说自己特别好养活,随便来点索饼或者小馄饨都行。

  诸葛亮便让人记下来明天给他备上。

  霍善很自在地在诸葛亮身边吃吃喝喝了三天,成功成为诸葛亮军中最靓的崽。

  人人都知道诸葛亮带了个小孩过来,看年纪还不是他家娃。更了不得的是,这小孩居然精通医理!

  真是太稀奇了。

  只要是得空的,有病没病都要过来找霍善聊聊天。

  到第三天大家都混熟了,还有人问霍善能不能给家禽家畜看病,说是他们养的猪仔最近有两只看起来不太精神。

  霍善当真信心满满地去看了,他不仅帮忙给那两只被单独隔开的生病猪仔开了药,还问人家要不要把剩下那些没生病的猪仔给顺手阉了。

  只需要留下需要的种猪就好,剩下的统统阉掉!

  众人:?????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身下凉凉的。

  他们目前在汉中屯田,养的猪也是归军中所有,所以霍善这件事算是涉及军中公共财产了,有人跑去找……姜维请示。

  姜维:?

  虽然有听说猪阉了比较容易养膘,但一般人都没这个手艺,所以寻常养个一两只猪也不考虑阉不阉的问题。

  姜维找过去时,霍善已经指挥人把一只小猪吊起来 ,那四蹄张开的小猪仔仿佛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惨祸,正嗷嗷惨叫呢。

  姜维:“……”

  真是令人不忍多听。

  霍善注意到姜维的到来,马上跑过去把人拉到小猪仔面前:“他们不放心我动手,不如伯约你来给他们演示好了!”

  等姜维反应过来,手里已经多了……一把不知名刀具。

  事已至此,唯有听霍善的指挥一步步地走了……

  

  诸葛亮没等到人来用朝食,一打听才知道霍善他们跑猪圈那边去了,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才刚到猪圈外头,就见空地上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最外头只能听见众士兵在那讨论——

  “原来是这样阉的!”

  “姜将军准头真不错,这小猪都没怎么嚎。”

  “听小神医说这门手艺挺不错的,学通了不怕养活不了家中老小……”

  “里面的人看够了没有,下一轮该我们看了!”

  诸葛亮:?

  这是在做什么?

  有人注意到诸葛亮的到来,忙给诸葛亮让出一条道来,诸葛亮这才瞧见霍善正在津津有味地在看姜维在对一只五花大绑的小公猪下刀子。

  诸葛亮:?

  有诸葛亮的到来,姜维终于得以结束这场煎熬的阉猪教学,把手中小小的、沉甸甸的阉猪刀传给了刚才学得最认真的士兵。

  霍善听说可以吃早饭了,马上和姜维一起去汲井水洗净手。

  到了屋里才发现,里头还坐着个小孩,对方瞧着约莫六七岁大,长相与诸葛亮有些相似。

  霍善“呀”了一声,跑过去人家身边坐下,很自来熟地问人家姓名。

  原来这是诸葛亮家娃,叫诸葛瞻,今年才六岁,也算是诸葛亮的晚来子。

  霍善兴致勃勃地邀请道:“一会你要去看阉公鸡吗?”

  诸葛瞻茫然。

  什么?这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霍善道:“我本来想看看食铁兽能不能阉,可惜伯约他说食铁兽根本绑不住,而且这么大了才阉不太好,所以还是阉公鸡算了!”

  他又给诸葛瞻讲为什么要阉掉公鸡,因为公鸡如果找不到老婆,就会一直想一直想。

  

  听说有句诗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真是太可怜了。

  所以,咱把它们统统阉掉,它们就不会再想着找母鸡。

  这叫釜底抽薪!

  姜维:“……”

  诸葛亮:“……”

  诸葛瞻自幼聪慧,小小年纪便熟读诗书。他听完霍善分享的诗句后在心里认真琢磨了一会,忍不住小大人似的夸道:“这句诗写得真不错,不过用来形容小公鸡总感觉怪怪的。”

  还有这釜底抽薪,用在这里也好怪哦……

  霍善不觉得哪里怪,他觉得还挺符合的啊。

第158章

  

  诸葛瞻其实是很活泼的性格, 只是以前一个人总不好意思到处撒欢,认得了霍善这么个新朋友,又听他说有那么热闹的事可以参与,马上和霍善约好一起去阉鸡。

  诸葛亮:“……”

  算了, 几只鸡还是折腾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