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86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唉声叹气地说道:“我给您诊个脉吧。”

  等他接触过后就能在医馆里建档共享医案,可以让华佗他们一起会诊了。

  这家伙的问题太复杂了,他一个人解决不了!

第163章

  赵煦见霍善居然提出要给自己诊脉, 想了想还是伸出手让他试试看。

  赵煦是不相信一个四岁小孩真能给人看病的,就苏轼那爱吹嘘的性情,他很怀疑霍善近来的声名鹊起是苏轼凭他一张嘴给吹出来的。

  没见他吃个猪肉要广而告之,吃个荔枝要广而告之, 吃个生蚝还是得写信表示“这好东西我只讲给你听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什么经他嘴巴一说都好得不得了, 仿佛世上根本他不喜欢的东西!

  霍善顺利地接触到了赵煦,马上喊李时珍他们过来帮帮忙。

  对于霍善的紧急呼叫, 李时珍他们的看法都是:要不你还是找别人吧。

  达官贵人的病是最难治的, 皇帝的病更是难治中的难治。

  为什么明清时期温病派愈发壮大、敢学伤寒派的人越来越少?

  无非是温病派用药比较保守, 哪怕治不好患者的病也不至于出什么问题,要是照伤寒派那样用药, 一不小心治出了毛病, 你小命可就不保咯!

  所以么, 还是求稳为好。

  李时珍敢在《本草纲目》里暗中哔哔说朱砂有毒, 朱砂能杀人,面对热衷于嗑丹药修道的嘉靖帝还不是半句话都不敢说。

  有些话不能说, 有些药不能用,这是无数医家用自己的性命摸索出来的经验。

  自古以来像曹操那样觉得你不肯好好给我治病, 我就把你杀掉, 天底下离了你这个会点医术的家伙还治不了病不成?

  华佗就是头太铁,不知道遇到不讲道理的患者多吃亏啊!

  这天底下最不讲道理的人,恰好又集中在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之中。

  赵煦这个病吧,既有先天因素, 又有后天因素, 其复杂程度比之最开始到医馆治病的嬴政也不遑多让。偏偏他的底子比嬴政还要差一些, 一看就经不起折腾!

  再想想吧,人家那么大一座皇宫真要出了问题, 你还能让人拆了重建不成?

  李时珍的提议是:“风紧,扯呼?”

  霍善:?

  李时珍给他解释了一下,说这是小说家爱用的黑话,干坏事的时候要有人去望风,要是看到情况不妙就喊一声“风紧扯呼”!

  

  意思是这票干不得,咱赶紧走吧!

  霍善感觉没用的知识增加了。

  虽然李时珍他们把赵煦治好这件事不太看好,不过还是提供了不少治疗建议,来都来了,怎么也得给赵煦续个三五年命吧。

  要不然都不太好意思继续薅苏轼提供的技能和商品了。

  至于赵煦要不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想法,他们也没办法左右人家改不改造自己的皇宫对不?

  霍善听了华佗他们的会诊结果,小眉头也舒展开了。他一本正经地问道:“您是不是时常胸痛、头晕,呼吸不顺畅,偶尔还会咳血?”

  赵煦闻言忍不住看了眼章惇和苏轼。

  他的身体情况虽然隐秘,却也有一部分人是知情的,尤其是他最为信任的章惇。

  难道是章惇把他平时出现的症状告诉苏轼和这小孩的?

  章惇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提过半句。

  苏轼就更没有提了,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赵煦没直接回答,而是追问道:“你还能看出什么?”

  霍善知道赵煦不可能一下子信任自己,便继续说道:“你这咳血其实不是从喉咙里吐出来的,而是口腔里头有出血点,牙龈也时常肿痛,总感觉嘴巴里的味道怪怪的。您自己应该能发现的对吧?”

  赵煦静了下来。

  霍善伸手抓了抓赵煦的指尖,又抬手摸了摸他的眼睑,接着往下讲赵煦的症状:“你的手指和眼睑这些地方都会不自主的震颤,虽然还不太明显,但是您应当也能发现它震颤得越来越厉害。”

  赵煦沉默地听了许久,只说道:“还有呢?”

  霍善道:“还有就是经常性地失眠多梦,偶尔还会出现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等问题。”

  他的诊断是跟着张仲景他们学的,不仅看手上的脉象,还会综合考虑患者全身的情况,所以他几乎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得清清楚楚。

  赵煦这种情况属于慢性汞中毒,汞进入人体的方式挺多,它要是遇热蒸发了,可以经由呼吸到侵入人体;而无机化合物中的汞主要通过消化道进入,但是如果制作成化妆品用来涂抹皮肤的话也可以经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而汞它有一个很诱人的功能,它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也就是说,它可以美白祛斑。

  所以汞和铅一样,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化妆品成分。

  你看看这宝贝,上脸以后肤色洁白紧致,宛如返老还童;外用可以驱蛇虫鼠蚁、赶牛鬼蛇神,内服可以安神定气、治疗百病,你还说它不是长生不老药成分?!

  多吃它!多用它!

  信我的,绝对没错!

  所以包括赵煦在内的许多达官贵人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朱砂的身影,就连很多饱学之士都抵抗不了服食它的诱惑,这一点在大文豪韩愈的朋友圈里便可见一斑。

  即便有医家以及韩愈这样的有识之士呼吁说这东西有毒,也阻挡不了他们渴望健康长寿的心。

  霍善道:“你这些都是中了汞毒的症状,需要进行驱汞治疗。”

  为了让赵煦对这个诊治更为信服,霍善开始给赵煦指出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汞来源。

  首先是可能直接吃进嘴里的,比如你要是爱用朱漆大碗盛饭盛汤,那你就有福了,每天都可以直接摄入微量的汞。

  其次是你这朱漆门窗、朱漆柱子、朱漆大床、朱漆箱柜、朱漆桌案、朱漆马车,那可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至于你们皇宫地底下有没有埋着水银,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你自己研究研究就好。

  得亏你们染红衣不是用朱砂,要不然你连都天天穿红的,那可真是衣食住行全给用上了。

  所以以你这和汞亲密接触的频率,中点慢性汞毒是很容易的。

  这汞毒也不是不能驱除,只是你这生活环境躲又躲不了,搬又搬不了,还能咋滴。

  不用太有压力啦,多吃点好的,保持心情愉悦,多活个三五年完全没问题。

  赵煦:???

  苏轼:???

  章惇:???

  苏轼此时的内心想法是这样的:弟弟,救救!不会吧,不会有人刚回京师又要去儋州!

  章惇此时的内心想法是这样的:好你个苏轼,好你个苏轼,好你个苏轼!你又害我!!!!!

  李时珍以小老头儿模样在霍善肩头焦急地跳来跳去,疯狂朝霍善呐喊:“你别什么都学啊,你小子不要什么都学啊,你说你好学不学,非学华佗给人发死亡预告干嘛?不知道华佗死于医患矛盾吗?”

  霍善眨巴一下眼,不知道自己哪里学得不对。

  难道得照顾一下患者的心情,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可是他已经很委婉了!

  要是实话实说的话,那赵煦不是后年就死了吗?

  为了稳定赵煦的情绪,他还多说了几年来着!

  李时珍能说什么,李时珍只能庆幸在这边没人伤得了霍善。

  至于苏轼的话,就让他自求多福吧!

  赵煦很快回过神来,目光沉沉地看向霍善。

  霍善道:“您让其他人都下去,我可以给你证明!”

  赵煦本来是很不高兴的,他身体虽然不太好,但也不至于二十出头就没了。但霍善刚才把他的症状全说对了,又让他心里莫名不安。

  赵煦想了想,竟是吩咐章惇和其他人全部退下。

  苏轼跟着章惇退出殿外。

  等殿门被宫人关上,章惇压低声音对苏轼说道:“下次你自己要找死,不要再带上我!”

  苏轼:?

  苏轼道:“又不是我让你掺和进来的。”

  章惇一阵沉默。

  苏轼这会儿倒是没太担心了,毕竟他已经猜到霍善准备做什么了,霍善只要在赵煦面前表演一个虚空掏物,赵煦就能把他当神童下凡。

  毕竟赵煦也是个爱好祥瑞的。

  今年年初有个段义的农民建房子挖出个玉玺,说是上头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过蔡京他们检验,都说这必然是秦玺,所以朝廷将它命名为“天授传国受命宝”。

  如今文武百官正紧急排练新乐章,等着开大朝会召开受宝仪式,并且决定在今年六月改元为元符,纪念老天显灵把这个珍贵的秦玺带给大宋!

  既然失传不知多少年的秦玺都出现了,再来个小神仙不过分吧。

  苏轼老神在在地等在外头。

  殿内的霍善见其他人都退下了,便对赵煦说道:“你看清楚了哦!”

  赵煦看向霍善,想瞧瞧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于是霍善凭空……变出个大西瓜!

  霍善喜滋滋地道:“这边是夏天,可以吃西瓜了。”

  师父说不能随便掏出不应季的东西,怎么都得等他找地方盖个暖房糊弄一下别人再说,他忍得好辛苦。

  一会就吃个够!

  赵煦久久不能回神。

  那么大那么圆一个瓜,是怎么凭空出现的?!

  霍善见自己震慑住了赵煦,非常满意这个效果。他把圆溜溜的大西瓜放到一边,又把自己的小药箱掏了出来,掏出已经从药房里开出的驱汞药喂到赵煦嘴边:“你先吃药,吃了药整个人都会舒服一点。”

  这一天天忍受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毛病,会发疯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