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8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赵煦下意识地张嘴把药吃了进去。

  等他反应过来,药丸子都已经被他吞进肚子里去了。

  赵煦道:“你难道是……小神仙?”

  霍善一本正经地回道:“别人都这么喊我的,但我不是神仙,我就是个有爹有娘的小孩儿!”他站得有点累了,问赵煦能不能挪过去一点,让点位置让他也坐一坐。

  若是寻常人敢提出这么胆大包天的要求,早就被赵煦训斥了,可刚才赵煦亲眼见到了“神迹”,哪里会信霍善的否认?他伸手把霍善抱了起来,让他直接坐到自己膝上。

  霍善对于这些大人老是不让他自己坐、爱抱着他说话的坏毛病早就习以为常,也没有非要和赵煦共享御座。

  他说道:“不过我知道的东西比别人多很多,你想知道的话我可以跟你讲讲!”

  赵煦丝毫不知道世间险恶,闻言作出洗耳恭听状:“愿闻其详。”

  霍善就给他讲起了自己知道的事。

  首先,你过两年要死了。

  接着就是端王要登基了。

  经过你弟赵佶二十多年的胡搞瞎搞,大宋终于迎来了……靖康之难!

  恭喜你,从此大宋分成了北宋和南宋,你是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你弟是倒数第一位!

  哦不,你弟还在国家危难之际临时把皇位传给你侄子,你算倒数第三也没问题!

  开心不开心!

  著名的两脚羊说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不仅百姓被当成两脚羊,你们大宋被俘虏的皇帝、后妃、皇子公主、宗室子弟都要袒露上身披上羊裘,被牵去金人的阿骨打庙行侮辱性极强的“牵羊礼”。

  这段靖康耻,一直到南宋灭亡都雪不了!

第164章

  霍善见赵煦一时半会仿佛接受不了现实, 所以没有打扰他思考人生,而是搬来张小圆凳对着御案上圆溜溜的西瓜研究了一会,从他家小小的医箱里,掏出把……锋利的手术刀对眼前的瓜动手了!

  手术刀是全新的, 倒没什么大问题, 只是他这掏刀的动作让赵煦一下子从震惊和愤怒中回过神来。

  西瓜这东西,不必用大刀也可能顺利切开, 尤其是足够新鲜的, 那更是轻轻划开道口子就能啪啦啪啦地破成两半。

  霍善已经亲自切过好多次西瓜了, 经验十分丰富,就是有点苦恼流出的西瓜汁淌到赵煦御案上去了。

  在家里他根本不用思考这些问题, 自然有人会替他把西瓜汁擦得干干净净, 就好像那么大一个西瓜根本不会流汁似的。

  这出门在外的, 还是得考虑主人家的感受。

  霍善很有礼貌地转过脑袋问赵煦:“桌子脏了要紧吗?”

  赵煦:?

  要紧吗?

  

  你问我要紧吗?

  刚才你说我大宋要完咯, 现在问我桌子脏了要紧吗?

  赵煦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讲给霍善听,就算霍善把旁边的奏折全泡西瓜汁里, 他也是无心理会的。

  一来他快死了,二来大宋快亡了, 他还在意这点小事做什么?

  这奏折不看也罢!

  霍善纠正道:“大宋没有那么快亡, 只是变成南宋而已,南宋还待在江南那边坚持了一百多年呢!”

  听说三国时期孙吴也是坚持到最后的,曹魏都没了他们还在顽强地坚持,可见江南一地确实很适合苟起来谋发展。

  虽然上限可能有点低, 但是想活还是能勉强活着的!

  赵煦:“……”

  赵煦能说什么, 只能说真是谢谢你的安慰呐, 我的小神医。

  现在赵煦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朕要活着!

  什么儿子不儿子的,眼下也不太重要了, 他要是后年就死了,生下儿子又如何?

  不过赵煦到底还是想知道自己儿女的情况,便问霍善自己死时儿女都如何了。

  这个霍善却是没怎么了解过,只知道赵煦其中两个儿女的情况,因为那和赵煦的死因有点关系。

  霍善就把自己知晓的讲给赵煦听——

  你明年就会拥有一个皇子,你高兴坏了,力排众议把刚出生的皇子立为太子。

  可惜好景不长,没几个月你家皇儿就夭折了。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你也不至于心灰意冷,毕竟你能和心爱的女人生下一儿一女,说明你的生育能力还是没问题的,大不了再生一个就是了。

  结果没过多久,你偏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你因此备受打击,第二年就英年早逝了!

  霍善很谦虚地表示:“我知道的就是这么多了,别的我不了解。”

  接着他怀着医者仁心的想法叮嘱道,“你的身体底子不是很好,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心情大起大落,要不然身体情况会越来越糟糕的!”

  赵煦:“……”

  不知是不是已经习惯了霍善的说话方式,他居然觉得有点麻木了。

  你现在让我心情别大起大落有什么用?!

  你猜我现在的心情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赵煦尽量平复好自己的心态,恳切地问道:“你能救我女儿和还未出世的皇儿吗?”

  霍善唉声叹气地道:“太难了,你们这皇宫太难改了,到处都是朱砂水银之类的东西,我就算能用药驱除已经侵入你们体内的汞,也没办法阻止你们源源不断地继续接触这东西。”

  他又给赵煦讲了讲这东西对小孩子的危害,要是父母身体健壮,生下的孩子相对也会健壮些,兴许可以活下来。

  要是父母身体不太好,孩子出生后也会有诸多不足,而许多外邪都是欺软怕硬的,专挑虚弱的人下手!

  这种情况下孩子即便能侥幸长大成人,恐怕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先天条件不是自己能选的,只有后天条件能努力努力,还是得脱离这个环境才行!

  赵煦亲眼见霍善展示了那么多“神迹”,又听霍善把未来的事讲得清晰明了,深知这些全都是很难凭空捏造出来的,就算是苏轼也不行。

  苏轼会想方设法带着这样一个“小神医”归京,恐怕也是听闻了霍善所说的这些事。

  在此之前,苏轼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厌倦了官场的状态,从来没试图通过曾布或者章楶他们求情,更没有向他这个昔日的学生低过头、求过和。

  他了解过苏轼跟其他人的通信情况,他在信里聊的大多是自己在岭南吃到什么好吃的,以及答谢对方寄送过来的食物。

  ……这一点倒是和眼前这小孩挺像的。

  赵煦说道:“我会想想办法。”

  霍善向来乐观得很,听赵煦这么说就觉得赵煦一个大人肯定有办法的,他这么个小孩子就不替赵煦操心了。

  于是霍善对着被自己认真切成一片片的西瓜问赵顼:“要不,把东坡先生他们喊进来一起吃,这么大的瓜我们两个人吃不完!”

  赵煦露出一丝满含疲惫的笑容:“好。”

  许多事还是需要查证和筹划的,所以也不急在这一天两天。

  章惇不知道霍善到底对赵煦说了什么,进殿后只见赵煦一脸郁色地坐在御座之上。

  而他面前那张宽大御案上的奏折全都被推到角落去了,正中央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切得相当均匀好看、色泽诱人的……不知名的红色瓜类!

  那个被外界传为“小神医”,刚才又讲了赵煦“能活个三五年”这种放肆发言的小孩儿,正坐在赵煦的……龙腿上心满意足地啃着手里捧着的那块西瓜。

  他还熟练地把籽吐出来,让赵煦帮忙用纸接着,说是可以用来留种,可以种出多多的西瓜。

  章惇定睛一看,赵煦拿着的纸还是一份不知谁写的奏折。

  ……他们官家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章惇上前喊道:“官家?”

  赵煦回过神来,勉强地朝苏轼和章惇笑道:“坐下尝尝吧,记得别把种子吞了,得留种。”

  

  小神仙说要留着种子,他能怎么办,当然是听小神仙的话了。

  章惇更觉得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苏轼却是没管那么多,大咧咧地坐到御前拿起块西瓜吃了起来。

  

  霍善还招呼听命进来伺候的宫人们也拿去尝尝,顺便给门口站岗的两位侍卫分上一块,俨然成了这崇政殿上的小主人。

  众宫人忙看向赵煦。

  赵煦疲惫地说道:“拿去分掉吧。”

  霍善把自己那块西瓜解决掉,见赵煦一直在帮他捧着西瓜籽,便体贴地把那盛西瓜籽的奏折接了过去,让赵煦也尝尝这新鲜又多汁的甜美西瓜。

  听说就算他们大宋能找到西瓜,也没有这么红这么甜的!

  赵煦抵不过霍善的热情相邀,拿起一块西瓜尝了尝,只觉一股冰凉沁甜的感觉滑入喉咙,冲淡了口腔中那若有似无的金属味道。

  心头的那股郁气也被压下去不少。

  要是他的病能治好,平时便不会遭受方方面面的折磨,对于过去的事想必也不会那般介怀。

  大宋人才虽然多,但是经过几轮党争斗下来,朝中能做事、敢做事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赵佶这当皇帝沉迷风花雪月、不理政事,甚至还听信假道妖言,做出阵前开门迎敌的蠢事,底下的朝臣自然也没什么为国为民的心思,敌人来了纷纷拖家带口弃城而逃、只求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那么多的文臣平时读到史书皆是痛骂晋人衣冠南渡、痛骂唐皇弃长安逃亡,事到临头自己也只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上到皇帝、下到臣子,全都是靠不住的!

  这样的大宋不面临灭顶之灾才怪!

  赵煦从最开始的愤怒中缓过劲来,此时也知道祸根其实早就埋下了,自己甚至还是其中的推手之一。

  他对高太后的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对高太后这个祖母十分敬畏佩服,一方面又对高太后这些年的种种管束以及旧党大臣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态度耿耿于怀。